APP下载

“组织起来”:农村基层党建应秉持的理念、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

2023-03-06何旺旺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支部党员

王 敬,张 迪,何旺旺

(1.新乡医学院法医学院;2.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建是保证、维护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党建工作的有序推进有利于党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团结一切积极力量,增强党的战斗力、扩大群众基础。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一、“组织起来”理念的溯源及其重要性

“组织起来”理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重要的现实启示。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总结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血的教训,认为系“缺乏革命中心力量”导致革命的失败。为此,他在江西永新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改编,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党的组织体系,即在连队设党支部,在优秀士兵中发展党员,在班排设党小组,在连以上设党代表并担任党组织书记,为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创举是党开始注重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始,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完善。1929年12月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将其制度化,固定成为建党建军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支部建在连上”不仅把党建工作落实在部队中,更是延伸到基层每一个神经末梢之中,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43年11月2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召开劳动英雄大会。11月29日,中共中央招待劳动英雄,毛泽东同志作了《组织起来》的讲话,“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其中关键就在于四个字——“组织起来”。尽管“组织起来”当时是针对农民群体提出来的,但同样适用于其他革命群体,并且越来越得到弘扬。

无论是“支部建在连上”还是“组织起来”,都不仅仅适用于革命战争年代,也同样适用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支部建在连上”和“组织起来”被发扬光大,建立支部的单位也从“连”向别的单位扩展,“组织起来”的对象也向其他群体扩展。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视察古田会议旧址时指出,“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回溯历史、寻找初心,我们可以发现党领导的部队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秘诀之一——“支部建在连上”。同时,被组织起来的党员和群众,也要加强学习,主动向“(党的)组织”靠拢,“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始终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二、部分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当前,基层农村情况复杂,部分地区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党建保障存在缺位,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具体而言,保障缺位体现在资源保障和制度保障两方面。资源方面,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已不缺场地支持,但依然存在经费、图书、讲解等静态化和动态化资源短缺,部分农村党支部没有较为全面的党的文献资料。制度方面,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比如党建人才管理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

第二,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教育总体效果有待强化。“思想建党的重点,就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教育”。但在部分基层农村,党性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例如,一说理论学习就要开会,一开会就要写思想汇报,长此以往,难免会出现懈怠情绪。单一且重复的活动形式,无法生动鲜活地从思想上教育党员,导致党员参与感降低。

第三,党建人才不足,队伍建设有待完善。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尤其是中西部农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基层农村无论是村委会还是党支部,人才更为短缺。由此,农村基层党建出现了人才断层、党员年龄分布不均等情况,影响了村支部党员的代际更新。

第四,权力监督存在缺位,人员履职缺乏有效制约。首先,村民间多有血缘、亲缘、情缘关系,使得一些农村党员同志在工作中碍于情面,拉不下脸,工作畏首畏尾,增加了党建工作的履职和监督难度。其次,部分村民缺乏公共精神,对于与自己利益无关的党务事宜或村务事宜参与度不高。最后,由于村委会职务一般是由村党支部成员兼任,加之村党支部党员数量有限,存在换届时候只是简单的职务对调,原领导班子不变的情况,权力行使得不到有效监督。

第五,党员严格要求的自觉性不够,支部风气有待改善。一方面,部分村党支部存在追求政绩和应付上级检查,漠视为村民谋福利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党员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些党员尤其是有职务的党员,平时不积极为民办事,一到评优评奖时便先上,这些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导致党员与村民间出现了嫌隙甚至积怨,表现出村党支部工作风气不佳。

第六,支部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能否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些支部组织涣散,党员干事创业的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目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形势较之前有很大好转,但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上述六方面问题。虽然建立了“支部建在村上”的制度,表面上也有将党员“组织起来”的特性,但只是将人组织了起来,并没有将人的思想团结起来,支部没有凝聚起来。因此,这些影响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农村基层党建问题解决的对策选择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支撑力量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是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建设作为固本之策。”针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使“支部建在村上”和“组织起来”不但在制度上实现,而且也在实质和效果上实现。

第一,提高上级组织重视程度。对于村党支部建设,上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的党委和政府要负起责任,在党建这一问题上应对所有行政村党支部一视同仁,尤其要重视经济发展滞后、地处偏远、人数较少的村党支部建设,勤督促、多鞭策。村党支部书记要进一步提升责任担当意识,多用心、肯出力,与支部党员共同开展好村支部的党建工作。

第二,严格把牢入党关口。首先,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时,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党员应多走访、多询问、多考察,避免提拔一些只做表面文章或只为自己谋利,却不愿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或缺少服务村民意识的投机者。其次,发展成为预备党员之后,在预备期内,应继续定期或不定期对其工作成绩进行考察。最后,在党员队伍中,无论是村党支部的职位还是由党支部党员兼任村委会委员的职位,应当由真正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党员担任。

第三,大力培养党建人才。对于农村基层党建人才不足,出现断层这一现象,应及时给予解决。一方面,要进行广泛宣传,使村党支部真正成为传递和宣传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重要阵地,把对开展党建或党群活动有意向有能力的人都聚集起来。另一方面,要提供实际服务,如对在外务工但比较关注村里党建工作、愿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村民,应注重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其提供便利,并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时也应给予优先考虑。

第四,创新活动形式载体。开展党建活动是提升党建效果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凝聚党员群众、汇聚人才力量。就活动形式而言,在对学习内容精挑细选的基础上,可通过召开讨论会、宣讲会等各种方式进行。就活动载体而言,要扩大、创新活动载体,将室内室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多载体协同,提升活动质量。

第五,立足于为民谋福利。在农村党建过程中,要切切实实为群众谋福利,尤其要多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并在关心的基础上形成帮扶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党支部的战斗力才能提升起来,党员和村民才能真正组织起来。只有真心实意关心党员,使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才能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六,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一是明确岗位职责。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应依据党章、党规和《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分工,实现权力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而带来的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问题。二是坚决查处腐败问题。首先,上级党委可以通过干预部分人事任免来加强对村党支部的监督。其次,落实好村党支部党务公开和村委会村务公开,并着重对财务收支、宅基地审批、扶贫援助款项分配等内容进行公开。最后,通过任职回避或任职限制对党支部或村委会成员的权力进行限制,并且在决定村党支部或村委会的人选时注意选出各个年龄段的优秀党员,使两个主体的成员在性别、年龄等问题上实现最优组合,更有利于正确行使权力和互相监督。

四、结语

“组织起来”和“支部建在连上”是党在革命时期的两大创举,在党的百年征程中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了党对基层的领导能力,与其他创举一起使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局部走向全国,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建设与改革时期,通过适当的变通——“支部建在连上”在基层农村开展党建就表现为“支部建在村上”——这同样适用于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农村。对于当前部分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出现的一些值得警醒的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力争及时有效解决。唯有切实将党建工作从表面上的制度建设向深层次的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推进,党建工作才可能在基层农村获得持久的生命力,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支部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