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片·收藏·人生

2023-02-20晗越

牡丹 2023年9期
关键词:父母亲相片马力

晗越

我收集过邮票、景点门票、烟标、火柴盒,还收集过各式各样的纪念章和不同类型的酒瓶。但是,在我的藏品中,照片的收藏最为丰富。我一直以为,文字可以细腻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文字的表述能够和读者的思路组合出无限想象的空间,而照片呢,则是人和物真实面貌的原样呈现,忠实地凝固了拍摄时场景中的人和物。所以,有人用文字去书写人生,有人则用照片来记录人生。

我对照片是有感情的,对于我来说,照片不是静止不动的呆板画面,而是人生的刻录。闲来无事,我常常拿出影集欣赏把玩,回顾历史的沧桑和对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感叹。

在我的相片收藏中,第一张有我“现身”的照片拍摄于1954 年12 月17 日。那时,我还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孩子。在我的记忆中,1953 年夏天,我随母亲来到镇平县城,同已在县政府任县长的父亲团聚。由于父母亲工作都非常忙碌的缘故,在县城居住的两年多里,我竟然没有一张与父母亲的合影照片,不过,却保存了一张我和妹妹国芳与当时父亲的通信员陈金梯与另一位县政府通信员(名字已记不清了)的“人工彩色照”。当时没有彩色胶卷,“彩照”是在黑白照片上人工着色而成,效果虽然与现在的彩照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就当时而言,也是最为流行的“工艺品”了。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居民家庭的陈设相当简陋,而照片,则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最好的“装饰品”,一如现在家庭中悬挂的艺术照、油画、精美挂历一般。我们家自然也未能免俗。记得那时不论住在老市政府家属院,抑或住在洛北区家属楼、市财贸家属楼,小小的客厅左右两面墙上一字排开挂着好几个大镜框,每个镜框内错落有致地摆了几十张大大小小的照片。那个时期,家庭陈列照片的多寡,似乎成了居民家庭文化底蕴和社会背景的象征。记得那时朋友互相来家串门,人先不落座,第一件事就是先欣赏人家挂在墙上的照片。尽管那时的照片多是在照相馆假山、假水、假庭院的背景中拍摄完成的,不少照片显得过于呆板,但大家欣赏照片的热情却很高。不过,也有照得比较好的,记得当时我父母卧室里有一张放大的父母亲在五十年代末拍摄的黑白合影照,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父母亲的穿着打扮不免有些“土气”,但照片上父母亲的恩爱之情、闲适的神态以及父亲眉宇间透露出来的阳刚之气,在众多的相片中十分显眼。

我酷爱照片,自然少不了与相机打交道。我最早把玩相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当时尚无全自动的“傻瓜相机”问世,使用的是上海生产的“海鸥牌”照相机。以我当时的拍摄水平而言,只能说是粗通摄影而已,拍摄出的照片常常毫无美感可言。拍摄当中,有时按快门保特不了平稳,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有时光圈控制得不好,照出的景物不是太亮就是太暗,并且时常把握不好背景与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刚拍摄出的照片,有不少是失败之作,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勉强能够拿得出手的,就会兴奋得如同天上掉下馅饼一般。经过几年磨炼,也交了不少“学费”,终于悟出了些拍摄的道道,一些照片也能够堂而皇之地挂在墙上了。

三十多年来的家庭生活,平常的日子平常过,酸甜苦辣,百味杂陈。看着相册中两个儿子满月时、百天时、周岁时的照片,看着他们少年时期可爱调皮的模样,心里感慨万分。在孩子们诸多的照片中,我最珍爱的是儿子马力儿时的一张黑白照片,它拍摄于1978 年的夏天。照片中马力坐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身后是翠绿的树木,两眼带着期盼的神情凝望着前方。马力这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因为胆道堵塞,在郑州医院动了手术,小小年纪,受尽病痛的折磨,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儿子患病,我和妻子细心照料自不待言,就连我父母亲对这个宝贝孙子也是无限牵挂。这张照片,就是在马力身体完全康复后拍摄的,不但我们看着喜欢,父母亲更是觉得欣喜。不但如此,父亲还亲自为这张照片题名为“向往”,十分细心地把照片收藏在自己的相册中。如今,当年傻乎乎的两个小子已经长大成人,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且为我们老两口添了两个可爱的孙女。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如今,我们全家都喜欢摆弄相机、拍照留影和收集相片。论起拍摄技术,首屈一指的当属儿子马量和儿媳赵娜,就连老伴录华的拍摄水平,这几年也大有长进。前一段时间与朋友结伴外出旅游,在几处景点为朋友拍了几张照片,被大伙誉为“经典”照片,让我非常高兴。

有人说,“文字是一个人心灵的最好记录”。我固然不否认文字的魅力,但作为一名照片的痴迷收藏者,我更能体味到照片带给我的诸多回味。手指轻轻一按,就留住了笑容,留住了童年的纯真,留住了平凡而美好的生活,留住了温馨的爱恋,留住了祖国河山的靓丽风光。那一张张照片是我们的往昔,在走过的每个阶段按下快门时留下的真实见证。

猜你喜欢

父母亲相片马力
我没有爸爸了
说说“马力”
黑白相片
行摄藏地
毛衣链 给冬日摩登感加大马力
雪之魅
偶尔
清明祭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做父母不当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