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大成》风池穴配伍及应用研究

2023-02-03刘裔荣路树超王世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风池风池穴合谷

刘裔荣 路树超 王世广※

(1.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针灸科,北京 101300;2.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53)

风池穴临床应用广泛,《针灸大成》[1]为明代医家杨继洲对针灸学科集大成之作,有关风池穴的记载颇多,达72 次,其中2 条条文关于风池穴的定位,56条关于疾病的治疗,其中问答6 则。在治疗条文中,有4 条独取风池治疗疾病,另52 条涉及与100 个穴位合用。涉及治疗的疾病有偏正头风、中风、伤寒、风疟、耳目鼻、妇科等多种病证。本文以《针灸大成》为基础,对风池穴的基础理论与用法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与总结。

1 基础理论

1.1 腧穴定位 在书中,风池穴的定位有2 处提及,其一,《针灸大成·卷七》足少阳经穴主治考正穴法:“风池:耳后颞颥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其二,《针灸大成·卷八》穴法:“风池,在脑空下发际陷中”。其定位较简略,但基本与《经络腧穴学》[2]相符,“风池位于枕骨之下,胸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在书中,而除定位外,其取穴手法值得参考,“按之引于耳中”,可以提高取穴的准确性。

1.2 腧穴穴性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其为手足少阳、阳维、阳跷之会,在《针灸大成·卷二》标幽赋杨氏注解指出:“阳跷脉,起于足跟中,循外踝,上入风池”。《针灸大成·卷七》足少阳经穴主治考正穴法:“风池……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其与《经络腧穴学》所载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2]有别。因风池治疗疾病有耳聋(手少阳)、失眠(阳跷),当以此书记载为是[3]。“凡诸孔穴,名不徒设”,风池以风为名,为治疗风邪留恋之疾所取之穴。

1.3 刺灸法及刺灸原则 《针灸大成》中记载风池的针刺方法有灸法、针刺及针灸共用的方法,针刺深度和艾灸壮数有具体记载,针刺深度有“四分、三分、七分、一寸二分”之别,艾灸有“七壮”“二七壮”“十一壮”“五七壮”“日七壮,至百壮,炷不用大”之分。其中明确指出单用灸法的有4 处,即《针灸大成·卷三》头不多灸策:“灸风而取诸风池、百会”,《针灸大成·卷九》捷要灸法:“治瘰疬……初生时,男左女右,灸风池”,《针灸大成·卷八》诸风门:“患风痫疾,发则躺仆在地:灸风池、百会”,《针灸大成·卷三》胜玉歌:“头风头痛灸风池”。针刺与艾灸皆应用的条文4 处,即《针灸大成·卷三》玉龙歌:“偏正头风……伴痰饮……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宜先补后泻,灸十一壮”,《针灸大成·卷三》杂病十一穴歌:“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瘫,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针灸大成·卷八》心邪癫狂门:“癫疾……风池……(针三分,灸百壮)”,《针灸大成·卷八》续增治法杂病:“中风……风池……皆可灸之以疏风,针之以导气”。余条文均未明确指出具体刺灸方法,依据《针灸大成·卷八》穴法明确指出:“风池……针一寸二分,灸不及针”,多以针刺为佳。现代有研究[4]指出,风池穴深部临近人体重要组织,较为安全的针刺方法是向鼻尖方向针刺,深度不超过35 mm,向对侧眼球针刺最不安全,需要慎重。对于治疗一些急症,成年适中体型者其取穴方法可以参考[3]:前上方向:刺向同侧眼球瞳孔方向1~1.3 寸;内上方向:刺向对侧目内眦方向0.8~1.2 寸,刺向对侧下关穴方向0.8~1.0 寸;平刺方向:刺向对侧风池方向1.2~1.5 寸。

2 规律探析

2.1 单穴主治规律 通过总结发现,风池在临床中可单独应用,大部分与他穴配合使用,其中,用单独应用风池治疗的病症有头风、偏正头风、头痛、头晕、肺中风、瘰疬初生。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研究[5],风池穴单穴可用于53 种临床病证的治疗,对于眩晕、头痛的治疗占前2 位。肺中风[6]指由于表闭而致肺气不宣之“喘”,有学者[7]临床总结针刺风池等穴配合拔罐治疗哮喘取得良好疗效,得到广泛认可。艾灸风池治疗瘰疬未见相关高级别临床研究报道。总体来看,风池单穴主治以头晕、头痛应用较多。

2.2 配伍应用规律 《针灸大成》中与风池配伍使用的穴位共有100 个,使用频次共234 次,涵括了十二经脉、督脉、任脉腧穴及经外奇穴,具体见表1。总体来看,主要的配穴所属经脉有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占总体穴位的72.2%(169/234),其以阳经穴为主。其中五输穴占比40.0%(40/100),共使用频次占比35.9%(84/234),在特定穴中应用最多。其中与风池穴配伍最多的腧穴为合谷穴,风府穴次之。风池、合谷合用,主要治疗眩晕、偏正头风、头疼、眼目痛等症。风池与风府合用,主要治疗无汗、头痛、鼻渊、鼻痔、鼻流清涕等症。从表中可以看出,频次大于5 的穴位依次是:合谷、风府、百会、上星、攒竹、丝竹空、曲池、足三里、睛明。风池、百会、上星合用,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头风、头痛、中风、眩晕、癫疾,其次治疗鼻部疾病。风池与攒竹、丝竹空合用,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等症,风池与曲池合用,主要治疗中风、癫疾,风池与足三里合用治疗的疾病有头痛、中风、伤寒、呕哕等,风池与睛明合用主要治疗眼疾。

表1 风池穴配合使用穴位及所属经络

2.3 主治病证 在书中,风池穴治疗的病证有神经系统、肺系、眼科、外科、肢体经络、脾胃科、耳鼻喉科、妇科等疾病,具体见表2。其中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肺系疾病、肢体经络病证应用较多。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治疗头痛、头风应用最多,配合选用的穴位主要有合谷、丝竹空、上星、攒竹、风府。其次治疗眩晕,主要与合谷、丝竹空、风府合用。合谷穴擅于治疗头面五官之疾,针刺合谷穴可激活大脑和脊髓相关的区域,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8]。丝竹空、攒竹、风府、上星均在头部,为头痛、头晕等症之局部取穴之法。现代研究[9]显示,风池为治疗偏头痛频次最高的腧穴,电针风池等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10]。在肺系疾病方面,其主要治疗外中风、伤寒、咳嗽,主要配穴为合谷、风府、鱼际。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鱼际为手太阴肺经之荥穴,肺与大肠相表里,依据经络辨证,常取之以治疗肺系疾病。肺为娇脏,易感风寒之邪,风府为祛风之要穴,为治疗伤寒常用腧穴,《席弘赋》指出:“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主要治疗肢体经络病证如颈项部不适,配穴主要有风府、承浆、合谷。承浆为任脉、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有疏通督脉、利头项之功,《玉龙歌》指出:“头项强痛难回顾……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合谷为手阳明经之穴,手阳明经脉循行经过颈项,有疏通经脉之功用,风府位于颈部,有疏通局部气血之功。现代临床学者艾灸风池治疗颈椎病[11],电针风池等穴治疗枕大神经痛[12]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治疗眼疾主要与睛明、合谷、头临泣合用,睛明位于目内眦,有疏通局部气血之功,为治疗眼部不适的常用腧穴,合谷也常用于治疗眼疾,《席弘赋》指出:“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古人名不徒设,泣者,流泪也,头临泣治疗冷泪、迎风流泪与其穴名相合。现代学者取风池等穴治疗干眼症[13]、中风后复视[14]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看出,其配伍灵活,临床应用广泛。

表2 风池穴主治病证

3 小结

通过对《针灸大成》风池穴相关条文的分析归纳,可以发现风池穴的应用具有如下规律:定位取穴方面,风池位于胸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耳后颞颥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腧穴穴性为风穴,手足少阳、阳维、阳跷之会。风池在临床上多针刺,也可用灸法或针灸结合;临床应用方面,风池单穴应用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为主,在头风、头痛、眩晕应用较多;在腧穴配伍方面以与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腧穴配伍较多,其中以与合谷、风府配伍出现频次最高。风池单穴与配伍应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均较多,主要与合谷、丝竹空、上星、攒竹、风府合用治疗头晕、头痛;其次为肺系疾病,与合谷、风府、鱼际合用治疗伤寒、咳嗽等,与合谷合用治疗眼疾。风池穴临床应用广泛,通过对风池穴在《针灸大成》中的应用总结,希望可供同道参考,以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风池风池穴合谷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风池穴
风池穴在面瘫中的治疗体会
墨风池诗词选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驱睡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