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阿尔茨海默病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2023-02-03马芝艳辛先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山萸石菖蒲熟地黄

马芝艳 辛先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内科,山东 莱阳 26520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往往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等,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预计至2040 年,我国将成为该病的第一发病大国[1]。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献较多,但因为个人经验的不同,故病因病机、处方用药自然也各不相同,也难找到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不利于推广和应用。本课题针对这一情况,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整理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经验,挖掘用药规律,归纳用药特点,明晰其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图书文献收集的范围以读秀学术搜索所收录的书目及年代跨度为准。期刊文献收集的范围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1915 年—2019 年所收录的文章为准。

1.2 文献的检索和获取 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购买的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和读秀学术搜索为主要的文献检索和获取的工具。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以主题词字段检索“阿尔茨海默病”,再以分类号字段“R249”二次检索,得到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期刊文献23 篇。另以主题词字段检索“阿尔茨海默病”和“医案”,得到期刊文献89 篇。读秀学术搜索:以全部字段检索“阿尔茨海默病”,学科限定在“医案、医话”范围内,在图书中检索,获得文献9 篇。

1.3 文献的纳入标准 符合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有确切的症状、体征、用药等数据,且为运用中药内服治疗,公开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的文献以及收录于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中的图书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以较早发表的一篇计算。

1.4 文献的排除标准 非公开发表的文献;会议、报纸、学位论文等;研究进展类或综述类文献;同时使用针灸或联用西药治疗者;运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者;使用单味药物治疗者;动物实验类文献;医案症状、体征、方药过于简略影响辨证者;纯理论探讨者。

1.5 文献整理结果 逐一浏览文献全文,排除不符合要求文献,最后得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2 篇,其中期刊文献28 篇,图书文献4 篇。以一个医案的辨证结果及处方作为一组相对独立的数据单元,总计收集医案处方32 张。

1.6 文献资料的规范 中药名及药性规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规范,药典未收录者,以《中华本草》[3,4]统一命名。对不同炮制品,若功效有明显区别者,分为2 味统计。药物分类参照《中药学》教材[5]。

1.7 文献资料的录入及分析 在Windows 7 平台上,以一个医案及相关处方作为一相对独立数据单元,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建好后,借助Excel 进行频数分析;借助数据挖掘软件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医案用药规律。

2 结果

2.1 单味药频数及频率 共收集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医案相关有效处方32 张,共涉及120 味中药,累计频率450 次。在32 张处方中使用频数≥10、使用频率排名前12 位的最常用的药物依次为石菖蒲、丹参、山萸肉、远志、白术、茯苓、熟地黄、黄芪、炙甘草、半夏、川芎、当归。见表1。

表1 32 张处方所含药物分布情况

2.2 药物的四气分布分析 使用频数≥4 的药物43味,其四气总频数为43。四气分布频数和频率按降序排列分别为:温和微温(20,46.5%)、寒和微寒(11,25.6%)、平(8,18.6%)、热(3,7.0%)、凉(2,4.7%)。温性中药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寒性病证,温性所占比重最大,说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性偏寒,可能为阳虚。

2.3 药物的五味分布分析 使用频数≥4 的药物43味,药物的五味累计频数为71。五味分布频数和频率按降序排列分别为:甘(26,36.6%)、苦(18,25.4%)、辛(18,25.4%)、酸(3,4.2%)、咸(3,4.2%)、涩(2,2.8%)、淡(1,1.4%)。排前3 位的为甘、苦、辛味。甘味药能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苦味药,能清泄、通泄、降泄、燥湿。辛味药大多能发散、行气、活血。说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使用补、清、消法。

2.4 药物的归经分布分析 使用频数≥4 的药物43味,药物归经累计频数为122。归经频数和频率按降序排列分别为:肝经(23,18.9%)、心经(21,17.2%)、肾 经(21,17.2%)、脾 经(19,15.6%)、肺 经(17,13.9%)、胃经(9,7.4%)、胆经(5,4.1%)、大肠经(4,3.3%)、小肠经(1,0.8%)、三焦经(1,0.8%)、心包经(1,0.8%)。其中归经以五脏为主,排前3 位的为肝、心、肾。说明阿尔茨海默病病位与五脏六腑都有一定关系,但与五脏关系更密切,与肝、心、肾尤为密切。

2.5 药物的药类分布分析 使用频数≥4 的药物43味,主要分布在安神药、补虚药、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开窍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收涩药、温里药12 类中,其中药物类别使用频数和频率按降序排列分别为补虚药(19,44.2%)、清热药(6,14.0%)和活血化瘀药(4,9.3%)。这说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机以正虚为主,兼有瘀热,治则是以扶正为主,兼清热、活血化瘀。

2.6 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使用SPSS Clementine 12.0,基于Apriori 算法,对使用频率>6.9%的排名前12 位的最常用的药物(石菖蒲、丹参、山萸肉、远志、白术、茯苓、熟地黄、黄芪、炙甘草、半夏、川芎、当归)进行关联规则分析[6]。主要分析哪些药物最有可能同时使用。在Model 选项卡中指定前项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80%,前项包含的最大项目数为1。结果显示,数据挖掘产生了5 条关联规则。这5 条规则可解释为5种配伍关系,以置信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远志配石菖蒲、熟地黄配山萸肉、川芎配石菖蒲、山萸肉配熟地黄、山萸肉配石菖蒲。4 号规则置信度为93.33%,说明使用远志时有93.33%的概率配用石菖蒲,同理,除4 号规则之外的4 个规则,分别表明熟地黄配山萸肉、川芎配石菖蒲、山萸肉配熟地黄、山萸肉配石菖蒲的概率分别为92.31%、80.00%、80.00%、80.00%。见表2。

表2 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可见,以上几种药物配伍关系是高频组合,也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较为常用且有效的高频药对。

以上药物配伍使用,有补肾精、活血行气、开窍豁痰等作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确有一定的效果[7-10]。说明肾精不足、髓海空虚、痰蒙心神、气滞血瘀等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机。

3 小结

阿尔茨海默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会出现认知、记忆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疗效。本课题通过对医案的数据挖掘初步明确了用药规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石菖蒲、丹参、山萸肉、远志、白术、茯苓、熟地黄、黄芪、炙甘草、半夏、川芎、当归。在以上高频药物中,石菖蒲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具有豁痰开窍、益智醒神、化湿开胃的功效,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也表明,远志配石菖蒲、川芎配石菖蒲、山萸肉配石菖蒲等是高频组合,故石菖蒲应属核心药物,因此在多个医案处方中常常选用。据此可推论:痰浊困阻,蒙蔽脑窍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另外,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熟地黄和山萸肉的配伍也是非常常见的组合。熟地黄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山萸肉能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二者相配是补益肝肾的经典药对。说明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故在多个医案处方中常常出现。

在四气分布上,温性药物所占比重最大,药味方面以甘、苦、辛味为主;在归经分布上,其中归经以五脏为主,排前3 位的为肝、心、肾;在药类分布上,补虚药、清热(凉血)药和活血化瘀药最多。这说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性是以虚为主,病位与五脏六腑都有一定关系,但与五脏关系更密切,与肝、心、肾尤为密切,这是由其功能所决定的。

如上所述,本课题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明确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希望对提高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山萸石菖蒲熟地黄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山萸肉表面泛霜和发霉的鉴别
A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8 种炮制方法对山茱萸脂溶性成分的影响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