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新瓶颈及其发展路径创新

2023-01-25袁青云

山西农经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农产品价值

□王 景,袁青云

(1.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2.信丰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赣州 341600)

中国户均耕地数量少,依赖农业生产难以有效地振兴乡村,党的十九大后,中央主张在农村实施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战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1]。

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进一步要求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将农业拓展至第二、第三产业,纵向上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横向上创造农业新功能,提高乡村价值,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乡村和城市农业资源,将公司、基地、农户、金融、旅游、互联网融合一体,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将低产值农业发展成高附加值综合产业,并将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一体化发展,逐步打造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产业链。农业产业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新的发展瓶颈。

1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新瓶颈

1.1 农业价值增值与市场需求矛盾

许多地方将农业与旅游、文化、互联网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优质农业、精品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附加值,虽然也为农户带来较高的收益,但也存在产量不足、价格较高、消费群体少的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品质优良、价格低廉、供给充足、产品丰富的农产品要求,致使传统的农业追求高附加值与市场要求质高价廉农产品需求的矛盾突出。

1.2 产业融合方式与农业价值增值矛盾

传统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通过文化提升农业价值,虽然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和塑造农业品牌,打造精品农业,但依托休闲旅游业拓展农业价值链,无法进行出口贸易或国内贸易,从而使其市场狭窄,农业价值增长空间较小,而且过高的休闲旅游服务价格也带来许多消费投诉和抵制。同时,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仍然摆脱不了服务业的本质,技术含量较低,决定了其价值增长空间和生产规模十分有限,无法进一步提高农业价值,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下,休闲旅游业受限,对农业价值增值的贡献率较低。

1.3 产业融合方式单一且同质化

目前,农业产业融合方式多以农业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为主,如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模式。对政府和农户来说,这类产业融合方式存在投资少、见效快、容易操作的优点,但各地农业休闲旅游业的经营模式相互模仿,造成农业融合模式单一且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融合当地农产品特点,深挖或创造农业或农产品的其他功能,铸造具有地方特色、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产业融合项目。总体来看,目前农业融合项目缺乏多样性和特色化,造成消费者审美疲劳,使农业价值链虽然得以延长但价值增长缓慢。

1.4 农业发展没有注重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目前,农业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消费行业融合起来,横向聚合关联产业,以实现利用数字技术引导乡村资源在一二三产业之间有序流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各个环节附加值[2],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差、农业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农民对智能设备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弱等问题,阻碍了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向农业的深度渗透。同时,现代新兴技术集中于生产和销售领域,对种业等关键领域的渗透层次不深,并没有将红外和光学遥感、地理信息、田园监测、农作物和病虫害视觉识别等技术互联互通,无法从育种阶段就保障农业高产、优质、环保。

1.5 产业融合所需的资源较稀缺

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主要由农户单独或联合将传统农业扩展至休闲旅游、电子商贸等服务业或相关深加工业,其投资主体往往是农户,但农户也面临可投入的资源稀缺问题。

一是融资难度大。乡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机构“难贷款”与农户“贷款难”的双重困境[3]。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无法适应农业产业融合的多种需求,农户收入低且可抵押的资产少,能获取的贷款额度低,无法满足产业融合对资金的需求。二是产业融合知识欠缺。目前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成为主要的农业劳动力,其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习惯于传统农业生产形式,缺乏对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趋势的认知,难以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要求。三是产业融合受土地规模制约。通过产业融合拓展农业价值链,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大,降低产业融合投资的边际成本。由于土地经营权转让会削弱农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各项权利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出让土地经营权,目前土地细碎化及生产分散化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征。

1.6 农业与加工业融合深度不足

虽然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但农户与企业之间也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如果没有合适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会阻碍农业产业链的延展。农业与加工企业融合模式较松散,一般以农业向其他产业供给食品原材料为主,市场及加工端由企业把控,在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博弈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制约了农业向加工业深度渗透的经济激励。此外,加工后的农产品仍然没有摆脱食品的本质,缺乏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深度开发;工业对农业的渗透深度也不足,体现为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农业附加值偏少、产业链后端延伸不足。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3∶1,明显低于发达国家3.5∶1的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7.5%,也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的85%。

2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路径创新

农业产业融合的目标是通过扩展价值链条来扩大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价值,并实现工业向农业渗透,使农业充分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提高农业国内、国际竞争力,实现产品富足、农民增收、品质优良、特色突出、健康环保的目标。针对目前农业产业融合面临的新瓶颈,其进一步发展的创新路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以种业关键技术提升融合价值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程度和价值提升幅度均取决于农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质和品质,最终取决于发展种业核心技术和提高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农业融合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实现以种业关键技术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应着重发展以下几方面。

一是丰富种质资源库。搜集和保护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强化特质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种业企业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收集、储藏种质资源,扩大种质遗传多样化,建立种业实验室,推动种子当地化生产。二是整合跨行业现代技术,推进育种4.0 建设。结合农作物生长、病虫害感染及农产品品质等监测大数据,以现代人工智能为辅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定向培育适合特定地理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农作物种子,避免随性创新。激励原创性农作物新品种和育种新技术,利用分子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技术,将传统育种推进至育种4.0 时代。三是拓展种业企业服务链。推动种业企业由种子供给向生产服务等全产业链服务扩展[4],不但向农户提供种子,还能提供农业生产、深度加工、智能设备、精准销售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2.2 以农业产业链深度延伸为融合手段

农业产业融合的竞争力不但取决于农作物种子的天然特性,农业产业的深度延伸对农业价值提升具有深远影响,有利于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城乡要素和工农服务业资源在农业领域重新配置。通过农业产业融合的深度延伸,使一二三产业共享产业融合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价值增值、市场扩大和竞争力提高[5]。可将农业的种子培育、农作物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成品销售融合为一体,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分类推进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深度延长可从3 个方面着手。

一是向后拓展加工链的纵向深度。除了便捷性食品外,着力将农产品和农作物深度拓展成功能性食品、医疗保健品、生物质能源或工业原料,延展农业加工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二是向前拓展农业服务链的长度。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依赖种子、化肥、科技、信息、农机、病害防治等环节,应提高服务专业化和低成本化,适应农业劳动力缺乏趋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农业价值。三是横向拓展农业生产链的宽度。农业有提供农产品的基本功能,向都市农业、农耕文化、娱乐旅游等领域拓展,发展文明传承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教育农业等新兴行业。借鉴日本“第六产业”农业发展模式,在将农业服务业化的同时,还可以向国际输出本土文化,实现效益多元化。

2.3 以农业功能拓展为融合方式

农业产业融合目标是提高农业价值和竞争力,前提是适应市场需要或创造市场需求。由于农产品是必需品,具有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特点,其市场需求难以扩大,既要保持其原有功能,还要通过深度拓展农业功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农业最初功能在于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农牧渔业原料,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食品占居民收入的比例已经大幅度减少,农业的价值提升和需求增长必须以农业功能拓展为主要融合方式,通过挖掘和传承传统农业功能,结合新兴产业和现代技术推动农业横向产业融合[6],以创造出新需求。应拓展农业在能源、保健、休闲、观光、文化、社会、教育、历史等领域的功能,同时充分利用其他产业部门资源,实现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充分挖掘农业文化功能和休闲功能,建设农业生产教育展示区。

2.4 以新技术渗透为融合重点

农业高质量发展发生质的飞跃依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产业融合的价值增值幅度也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新兴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和重组、航空航天、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技术加速向社会渗透[7],催生了许多新领域和新功能,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始阶段。目前,新兴技术逐步向农业渗透,初步形成了分子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农业4.0 等新业态雏形,也体现出了新兴技术在提高农业研发效率、塑造农产品新特点、改良农作物习性、拓展农业生长和功能新界限、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省流通成本、保持鲜活农产品品质方面的优势,呈现出明显高于传统农业的竞争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兴技术向农业的渗透也随着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扩展,或者是融合一二三产业,新技术只是产业融合的媒介和润滑剂。因为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回报率,农业回报较低,其他产业资本向农业流动的前提是农业具有与工业或服务业一样高的回报率,需要借助新技术重塑和改造农业或农产品的价值,促进农业价值增值。因此,新技术向农业渗透是产业融合的重点内容。

2.5 以环境友好为融合准则

农业融合目标是通过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业价值、兴旺农村产业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增长。作为经济人的农户和企业,其追求目标是收益最大化,并不关注农业价值链条中是否存在负外部性,农业面源污染和加工业点源污染损害了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但借助农业融合实现价值拓展和竞争力提高,也利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维持生态平衡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在农业融合过程中,要实现清洁生产,应注重上下游之间的资源节约与废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农业双碳目标实现,在此基础上提高产业融合所产生的绿色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环境友好为融合准则,是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2.6 以标准化推动国内外市场融合

农业高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外市场融合,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气候协议的执行和出于对本国农业保护的目的,世界各国均对农业绿色发展及农产品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是否符合市场所在国的农业标准也成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农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农业标准。

标准农业生产不是对农业进行标准化,而是更具体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从选种培育到餐桌全过程建立起的一套国际生产质量标准。国际化标准农业生产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保证农产品高产、高效、优质和食品安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特色鲜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点,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破除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顺畅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国内外市场融合发展。

3 结束语

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不能仅依赖农业生产,将农业拓展至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针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提出以种业关键技术提升融合价值,以新技术渗透为融合重点,以农业产业链深度延伸为融合手段,以农业功能拓展为融合方式,拓展农业生长和功能新界限,促进农业价值增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环境友好为融合准则,推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以标准化推动国内外市场融合,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实现效益多元化,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农产品价值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四川美丰拟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