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措施研究

2023-01-25卢晓芳何渝庆额布衣古

山西农经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产业结构农村

□卢晓芳,何渝庆,额布衣古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产业振兴,通过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后勤保障与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经营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各级地方政府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科学有效延伸当地农村特色产业链与价值链,进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产业

1.1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举措,其核心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道路,也是我国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起点与基础。生态宜居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区农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能走利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提升的老路,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进发展理念,将农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机结合,创造更多稳定的生态经济效益,帮助农村居民提升经济收入水平[1]。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提出了相关要求。

地方政府要正确认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科学统筹发展。因此,一方面要注重提升当地农村生产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重视稳步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实现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构建完善的农村产业基础设施。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为各地农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政府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合理制定颁布了相关扶持政策,给予农村建设发展充足的资源,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吸引大量社会投资资本与人才。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1.2.1 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相较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无论是交通还是供电供水,均阻碍了农村产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无法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公路网与供水供电网,但这些基础设施设备的设计应用标准较低,无法满足社会对农村大规模产业建设的投资发展需求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2]。交通道路规格不科学、供水供电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

1.2.2 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多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多数农村居民选择到城市求职务工,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产业的建设发展缺乏复合型青年人才的支持,缺乏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科研技术人员,加之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较低,不具备良好的创新实践意识与竞争能力,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经济建设发展。

除此之外,农村产业建设发展缺乏创新,难以开发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侧重点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帮助农村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

1.2.3 农村产业发展滞后

农产品的生产会受到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易出现某个区域某些农产品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现象。这反映出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不足,各项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人口大幅下降,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农村土地转换为城市用地,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缺乏充足的土地资源、人才资源,使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多种限制。

2 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2.1 以农村特色资源为核心

我国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难以打造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要求的专业人才队伍。从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角度来看,要想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创新升级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特色资源的优势作用[3]。

与城市建设发展相比,农村产业发展优势在于具备充足的资源,能够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开发与利用农村地区的核心资源,能够将其科学有效地转化为产业条件,促使农村经济发展。

2.2 多方面协同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地区要提升当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开发利用特色产品,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当前,为了进一步提高产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较多农村地区综合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强化多方面的协同发展。例如,农村围绕特色产业创新,提供深加工服务、售后服务等,或者联合特色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实现多方面协同发展目标。各地区只有不断调整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才能解决产业融合升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建设健康发展,进而帮助当地居民增加经济收入。

3 农村产业结构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改进措施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盘活农村生产要素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结合农村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合理制定完善的农村产业扶持激励政策,引导社会加大对农村特色优势产业的资金投资力度,帮助农村科学高效盘活各项生产要素,实现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发展需解决农村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帮助农村盘活固有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一方面,政府要指导各地区农村加强当地的金融创新改革工作,刺激金融资金要素快速稳定流入农村产业经济建设中;另一方面,需合理促进各地区农村的土地流转,有效盘活农村的土地要素,促使其转化为优秀的产业发展成果[4]。

与此同时,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科学生产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宣传推广工作,积极鼓励农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向更加集约的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综合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全面提升农村产业的生产管理质量和效率。工作人员需帮助农村居民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最大潜力。一方面,要合理运用农村自然土地资源,大力开发绿色农业,促进生态经济建设稳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着重开发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努力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经济林业等产业,将农村土地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经济收入。

3.2 强化产业科研工作,提升产品开发质量

要想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需加强农村产业的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各产业的特色产品开发质量,赢得市场潜在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农村要想靠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取更多优质农产品,一方面要引进先进的种植生产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研发应用工作,指导农民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开展高效种植管理。

在传统农业生产管理中,农村居民大多数凭借自身实践经验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易受自然因素影响导致农作物欠收甚至颗粒无收。针对于此,政府需安排科研人员对农村居民开展科学指导,引导他们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加强对优良品种的培育,促使农产品更好地抵御恶劣自然环境,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

此外,政府需指导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机械化现代农业,结合实际生产要求和生产规模,科学引进先进的机械生产设备,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只有在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效益时,才能刺激其他产业快速稳定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3.3 采取因地制宜发展模式,统筹规划产业结构调整

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当地政府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时,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升级的科学统筹规划工作。自然气候环境是影响农村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对该产业的规划工作,极易导致当地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的情况,从而影响农村居民的经济效益。

针对于此,政府必须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展开调研分析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各项数据信息,结合调研结果合理制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挖掘农村特色产品的附加值,指导农民开展多元化的生产活动,提升经济效益[6]。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培育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促使其走向规模化、品牌化以及专业化的关键途径,能够有效推动各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地方政府需着眼于当地实际情况,合理构建结构完善、层次分明的农村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将其他产业融入其中,加强各个产业的特色产品研发、加工生产以及销售管理等工作,促使各地区农村朝着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方向前进。

3.4 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农村居民综合文化素养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大量优秀人才的支持。应通过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帮助农村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农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水平。各地政府需制定一系列人才扶持激励政策,为当地农村产业建设发展吸引更多人才,有效满足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对科研人才、教育人才、种植技术人才的需求,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将其所学应用于产业项目创新方面,为农村产业发展贡献力量[7]。

加强对全体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使其成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优秀人才。例如,通过加强与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当地农村培养大量技术服务人才、科研管理人才,科学有效构建出集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为现代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和活力[8]。

各地政府需注重提升农民的文化综合素养与能力,引导组织他们参与到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突出农业产业调整后的农业种植、设备操作应用以及加工管理等内容,指导他们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例如,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给予农村居民生产种植方面的讲解指导,促使广大农村居民充分了解科技与生产结合的重要性,使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加工生产与管理销售,提高经济收入水平[9]。

3.5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必须加强对当地支柱产业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落实特色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充分挖掘产品的附加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更多社会投资资金,集中人才、资金,带动当地支柱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10]。

各地政府需科学协调农村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在突出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其他产业,以此推动当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11]。例如,若某个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资源,需投入更多资金、人才用于开发当地旅游产业,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其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盘活农村其他生产要素[12-13]。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农村可以给游客提供各类优质的农产品、纺织品、工艺品等,延伸其他产品的产业链。加强对各类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粮油、蔬菜、肉类以及林木等加工产业,以此刺激农村经济的发展[14-15]。

4 结束语

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作。各地政府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当地农村产业的科学统筹规划布局。同时,要及时制定相关扶持激励政策,吸引并培养大量优秀技术人才、生产管理人才,带领农村居民共同致富。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产业结构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