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023-01-25□刘

山西农经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刘 琦

(中共伊春市委党校,黑龙江 伊春 153000)

农民增收不是一个新问题,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专家呼吁推动农民增收,后续多年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自2021 年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后,从全面小康迈向了共同富裕,农民增收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城乡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

1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全民共富,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是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对照这个要求,目前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较明显。从同一个区域来看,存在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这显然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差距。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就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

2 嘉荫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1 嘉荫县农业基本情况

嘉荫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北麓,东北部与俄罗斯一江相隔,边境线长249.5 km,行政区划总面积6 739 km2,县辖3 镇6 乡、73 个行政村、126 个自然屯,人口近8.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6.9%,农村劳动力21 947 人。嘉荫县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6.77 万hm2(不含嘉荫农场),主要集中在沿江平原及漫岗起伏处,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农业发展潜力大。嘉荫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冬季漫长、干燥、严寒;夏季温和多雨;早春低温多雨、易涝,暮春少雨易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年平均气温-4 ℃,年平均降水量500~600 mm,≥10 ℃有效积温1 900~2 300 ℃,全年平均日照2 537 h,早霜一般在9 月中旬,晚霜在5 月中旬,无霜期95~125 d。2004 年通过国家验收,嘉荫县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2.2 嘉荫县农民收入现状及制约因素

当前阻碍农民增收的原因较多,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业新技术应用有待加快、农民增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等。近年来,嘉荫县制定和落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和北药开发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得到推广应用。总体上看,嘉荫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与发达县市相比较低,农民收入存在制约因素。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还不尽合理。嘉荫县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所占比例较大,林牧渔业所占比例小,特别种植业结构中大豆种植面积一直较大,多年重迎茬造成耕地地力下降,粮食总产不稳,品质降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一些干部群众盲目性大,不了解市场行情,随大流一哄而上,供求难以对路,产品优质不优价。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嘉荫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数量少,牵动力不强,优势不明显,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开发产品、扩大生产的能力弱,仍停留在初加工水平,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尚未形成,使部分群众种啥、养啥心里没底。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但目前嘉荫县部分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科技种田意识薄弱,缺乏敢闯、敢拼意识,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变化规律,对结构调整处于观望状态,存在“经验主义”“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四是农村矛盾逐步显露。当前,随着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税减免,种粮农民可以拿到直补资金,因此,土地被视为农民的“命根子”。由此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等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个别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3 嘉荫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选择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核心问题是要实现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呈现向好态势。但相当一部分脱贫地区缺乏产业支撑,尚未形成自我发展机制,不具备内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促进脱贫地区自我发展和内生发展是乡村振兴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在新时代,必须立足于世情、国情、市情和农情,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举全社会之力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就目前来看,解决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问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大扶持力度,助力产业发展

一是用好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投向新型农业主体开展的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建立健全信贷担保体系。创新担保品种,扩大担保规模,增强担保实力和风险补偿能力,促进金融机构对产业的信贷支持,使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放大效应。三是为发展特色种养的农户提供物资支持。充分利用闲置房舍、设备、设施、物资、场地、原材料等资产,特别是要利用好林场(所)学校撤并后闲置的校舍,无偿或低价租赁给务农职工发展特色种养。完善食用菌扶持政策,充分利用采伐、抚育、加工剩余物为职工和农户提供价格优惠的菌料,有条件的地方应对外进料给予适当补贴;为食用菌生产者优惠提供菌架材料、菌袋摆放用地;扶持水源、喷灌设施、晾晒设施、管护设施建设[1]。

3.2 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遇到一定挑战,发展生态农业应是嘉荫县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2016 年视察伊春市时明确提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伊春市发展把脉开方、指明前进方向。黑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龙江”目标任务,伊春市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样板地,这些都为嘉荫县发展生态产业带来政策机遇。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向村民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优势,积极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信息、农用物资、技术、技能培训等各方面帮助,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态产业的积极性,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文明村。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着力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嘉荫县实际积极开展生态研究工作,探索适合嘉荫县的发展路径。三是支持乡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生态农业,无论是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还是企业到农村建立的专业合作组织,都要坚持自愿互利、平等参与、民主管理、对内服务等原则。

3.3 加快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归根到底要落到产业上来,发展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关键。嘉荫县应立足本地特色构建现代农业体系,逐渐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加工链的纵向延伸,加快服务链的横向扩展,深化功能链的融合与拓展,推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整合。

一是深入实施畜牧强县战略,以提高绒山羊品种质量为核心,加快绒山羊产业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坚持“自繁为主、外引为辅”的工作原则,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绒山羊养殖。加强良种扩繁体系建设,加快品种改良,选育优良品种,严格落实放牧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林木矛盾问题。完善县乡服务体系,抓好畜牧“110”和县、乡、村3 级服务网络建设。加大“招、引、联”工作力度,继续加强与鄂尔多斯集团的沟通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和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羊绒、羊肉加工企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培育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和中介组织,拓宽销售渠道。二是强力推进北药开发。进一步扩大北药种植面积,引进培育北药新品种,建设绿色药材基地,积极培植大户,发展“订单生产”,搞好市场预测和规划,向生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北药的生产能力。三是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发挥嘉荫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有机食品,重点抓好大豆、农副产品、山特产品等基地建设,在要品质、要品牌、要效益上做文章,使绿色有机食品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和渔业扩展,不断增加绿色有机食品种类。进一步拓宽绿色食品销售渠道,实行订单销售,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的知名度[2]。

3.4 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乡村振兴很重要一点是要落实到产业上来,要以产业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如同无源之水。而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是当前改善农村问题的先决条件,更是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产业兴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助推与指导,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三农”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短视频平台强化科学技术宣讲,以喜闻乐见、严肃活泼的形式使宣讲更接地气,更受村民欢迎。例如《三农时空》栏目就是极好的例子。整个栏目设置由“政策法规点击”“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指南”和“典型展示”4 个版块组成,真正贴近农民生活、贴近农民实际、贴近农民需求,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课堂和帮手,架起了农民和政府沟通的桥梁[3]。

3.5 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可推动组建企业联盟,将上下游企业有机联结,实现以小促大、集群发展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主动融入县域、市域产业发展布局,结合嘉荫县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瞄准目标区域、目标企业,积极“跑出去”对接沟通。广泛收集重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意向,积极对接,争取投资落户嘉荫县。另一方面,要聚焦现有“农”字号企业,加强甄别筛选,在政策、资金、人才等帮扶政策上适当向有潜力的企业倾斜,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支撑力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以策带农,帮助农业龙头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要按照“一企一策”“一链一策”要求,持续在延链上发力、在补链上创新、在强链上提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展销、宣传等,帮助农业龙头企业扩展产品市场空间,使大的更大、优的更优、强的更强。要鼓励龙头企业根据消费市场变化的需要,主动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进一步延伸企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倡导开展共享技术、共享渠道、共享信息、共享品牌、共享利益等,不断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和产出效率,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还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章程,完善契约合同,规范理事会等议事决策制度,建立更加稳定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4]。

3.6 努力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业商品化水平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打造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挖掘农产品经济价值,完善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条,提升流通效率。嘉荫县农特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农特产品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机制或打造一个平台,将产品和市场有效衔接,让农特产品在圈内流通销售,实现抱团发展。可借鉴贵州省黔货出山帮扶举措,其汇聚了各市县的优质农特产品,建立展示馆,通过线下展示、线上销售的方式帮助带货,消费者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平台进入店铺购买。同时要继续提高市场服务水平,加快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仓储、管理运营、市场信息、质量追溯等配套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基层供销社依托区域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大宗交易中心,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实体网络、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农产品流通大数据管理融合发展,探索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积极搭建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不断开拓嘉荫县农特产品的国内外市场[5]。

3.7 认真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帮助农民找准增收路子

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终落脚点是使群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各村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如“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公司+基地+农户”,庭院经济、专业户和经济能人示范带动等形式和做法对农民增加收入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地方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工作机制不完善、要素保障不力等短板和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以改进提升。因此,应及时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切实帮助农民选准经营项目和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8 做强“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引入“活水”

发挥新农人领头雁作用,书写共富新篇章。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集聚,充分发挥先行发展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带动周边农民增收,携手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总体来讲,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可能依赖某项措施来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农业市场需求变化,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积极寻求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突破口,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