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稚化”思维教学策略研究

2023-01-12吴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思维

吴娟

[摘  要] 要研究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除了要研究知识之外,还要研究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可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拔高到与成人相同,却可以将自己的思维“下沉”,尽量让自己的思维接近学生的思维。这一努力在专业上称为“稚化思维”。稚化思维是儿童立场的产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儿童立场最核心的是思维上向儿童靠近,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将自己的思维“稚化”到与学生的思维相近的水平,这样就能与学生有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思维情境。如此共同探究,可使师生之间在认识和思维上达到“同步”。

[关键词] 小学数学;“稚化”思维;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研究学生。正如美国教育家奥苏伯尔所说的,“要弄懂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教学”。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此类判断的理解,往往集中在知识上,也就是说教师更多地重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这样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不够全面,因为学生是动态变化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未必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取得同样好的成绩,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也有可能变成一匹“黑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本质上还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有所不同。换句话说,要研究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除了要研究知识,还要研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师一直用成人的思维去设计教学,并实施课堂教学,那么在思维方式上,有可能与学生的思维是脱节的,教师所做的努力与学生的学习需要之间也就不大可能完全匹配。

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匹配呢?教师不可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拔高到与成人相同,但是可以将自己的思维“下沉”,尽量让自己的思维接近学生的思维。这一努力在专业上称为“稚化思维”。事实证明,通过稚化思维,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接与沟通,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将稚化思维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稚化思维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1]。

[?]一、小学数学“稚化”思维的实践意义

稚化思维概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源于上面提及的教师教学思路与学生学习实际之间的脱节。从理念上来看,稚化思维是儿童立场的产物,儿童立场强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儿童立场最核心的实际上就是思维上向儿童靠近,于是稚化思维的概念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倡导教师把自己的思维降低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亲近学生,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以与学生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思维情境共同探究,使师生之间在认识上达到“同步”[2]。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稚化”思维的实践意义非常明显。

稚化思维可以帮助教师转换教学视角。近年来的教学改革,都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困难,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将教师的主体地位切换为主导地位,绝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样一种教学情形。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教师带着稚化思维的思路去实施教学,那么所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一定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无形当中也就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实现,然后让教师回归应有的主导地位。

稚化思维可以帮助课堂实现更好的形态。可以说无论怎样的教师都追求课堂的活跃与高效,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的是“肤浅的热闹”“沉闷的听讲”,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师生的思维没有能够碰撞出火花。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能够稚化自己的思维,让自己跟学生在较为接近的思维水准上,跟学生一起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这个时候的课堂形态就会更理想,教学效率也会更高。

[?]二、小学数学“稚化”思维的教学策略

任何一个教学理念的落地,都要靠具体的教学策略来支撑。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深入浅出。事实证明,“深入”很容易,“浅出”却较难。在课堂上能否做到真正的“浅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稚化思维的意识与运用。具体的策略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适度扮演学生的角色,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设身处地;同时,还要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判断并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然后本着“用教材教”的思路,去开发课程资源,去调整教材的组织方式,以便更为高效地实施教学。事实证明,只要这一策略应用得当,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空间,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及时获取、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力[3]。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内容,就“平移”这一概念的教学来说,教师要思考两个基本的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大脑中已经有了哪些关于平移的知识?学生在建构“平移”概念的时候,具体会有怎样的建构过程?

要让这两个问题有准确的答案,教师必须稚化自己的思维,去靠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设计:观察图1中的小船和金鱼,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材预设的答案是:小船和金鱼都是向右平移的;小船平移的距离比金鱼远一些。那么从问题到答案之间,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的如此线性呢?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观察、讨论、思考。事实上就有学生做出这样的判断:小船是在水面上漂行的,金鱼是在水底下游行的——这一判断来自生活经验,且符合图形中的位置关系,但是其中缺少數学元素。说明这个学生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常态。

小船运动得比金鱼要快——这实际上是学生默认两者同时运动,然后根据位置关系去进行的判断,其中具有数学元素,但是却与“平移”无关。

图中的箭头就是移动的“路”吗?我不知道怎么去“数”——这个学生应该是在大脑中构建出了“平移”的表象,但是却又无法判断小船和金鱼运动了多远。

……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的分析与判断,就是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思维稚化,尽可能靠近学生思维水准的过程。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也确实符合事实,而在判断基础上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学生思维水准上寻找到了教学的出发点,然后因势利导,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平移”的概念。

[?]三、“稚化”思维下的教师教学与内省

稚化思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立场的时候,教师应当认识到只有坚持稚化思维,才能真正站到学生的立场上。

稚化思维意味着研究的重点是学生,意味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如果把小学数学教学比作一个植树的过程,那么这棵树应当是数学知识,而土壤则应当是学生的思维基础。尽管植树是目的,但是研究土壤却是前提,知道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缺少哪些东西,那么植树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个比喻中,同样可以发现稚化思维的价值。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生动的、变化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生非线性发展与动态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自觉而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而具体就可以借助“稚化思维”这一新的方式策略,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学习过程予以调节、矫正,让学生更有效、更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顺利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4]。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有明确的内省意识,只有有了这一意识,教师才知道自己的思维水平跟学生的思维水平之间的差异,这同样是稚化思维的实施基础。在内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思考稚化思维的实施策略,要知道如何针对学生个体而稚化思维,知道针对不同的个体应将思维稚化到什么水平,这些都影响着思维稚化的结果,也都影响着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关系的推进。这是稚化思维实施策略的具体要求,是体现稚化思维价值更重要的细节。越至细处,越缺乏规律性,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把握。

参考文献:

[1]  张祖寅. “教师有效稚化自己的思維促进学生参与”的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34):15-17.

[2]  龚彦琴,李祎. 刍议稚化思维的数学教学策略[J]. 数学通报,2013,52(10):6-9.

[3]  陈斐. “稚化”教师思维  提升学生学习力[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6):77-78.

[4]  丁杨华. 稚化思维:小学数学教学调控的新视角[J]. 江苏教育研究,2017(14):53-56.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