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研究
——以“任务驱动”为视角

2023-01-11吴子兴

中学语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建议书写作者任务驱动

■ 吴子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学习任务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既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也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在追求。对于高中语文课程而言,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开展写作教学,强化“任务驱动”,是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教学效果不彰的新机遇。

一、“任务驱动”的前提:在学习任务群中生成驱动性任务

从写作教学实践看,学生缺乏任务意识,往往导致其不知道为什么写,写作动机不明的问题;教师缺乏任务意识,则容易致使写作教学出现随意化现象。对此,教师应结合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从学习任务群中进行任务提炼,生成具有显著驱动性的、指向写作能力培养的任务。

1.提炼学习任务群中的写作元素

纵观课程标准中各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诸如“表达”“运用”“分享”“交流”“发表”“参与”“总结”等提法比比皆是,这些都与写作相关联。如“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强调:“通过各种传媒,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热点,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解释文化现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类似这样的表述,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写作”的字眼,但“研讨、解释、参与、阐释”等活动,事实上都离不开“写作”行为的参与。因此,教师应针对课标条文,着力提炼课标中的写作要求,形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高中语文统编教科书主要在“单元导语”与“单元学习任务”两个版块呼应课标中各个学习任务群要求。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强调:“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该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要求“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合作撰写一份推荐书”“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等。这些“任务”从人文主题的角度看,主要和“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等有关;从工具角度看,又和“人物通讯”“新闻评论”“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等写作方面的知识相关联。教师在聚焦“单元导语”及“单元学习任务”提炼写作任务时,一方面要在写作主题上与单元人文主题相吻合,注意“任务”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应在写作手法方面与单元选文的写作特点相贴近,体现“任务”的工具示例作用。

2.在学习任务群中生成驱动性任务

提炼课标及教科书学习任务群中的写作元素,只是生成任务的第一步。发挥“任务驱动”的效果还需要突出任务的驱动性,即生成带有驱动性的任务。

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看,学习任务的驱动性集中体现为问题意识,即树立问题导向观,以问题带动学习者的学习;从写作教学的角度看,写作任务的驱动性主要体现在该任务能否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形成深入写作的持续动力。

在学习任务群中生成驱动性任务,一方面要以学习任务群为平台,注意写作在整个学习任务群中的地位及角色,把写作整合在整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与实践中,以整体的语文学习任务带动局部的写作任务,从而驱动写作学习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单项写作任务的独立性,突出写作任务自身的驱动性设计(如近几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驱动”设计等)。

二、“任务驱动”的表现:以阅读与活动驱动写作学习

阅读与活动,都是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要素。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阅读、活动是写作学习的两大驱动力。

1.立足读写融合,以阅读驱动写作

在读写融合过程中,阅读对写作无疑具有强有力的驱动作用。无论是先读后写、边读边写,亦或是读中写,这些都可视为阅读对写作驱动的具体表现。应该说,这也是传统“以读促写”“以读带写”思想的新体现。事实上,学生在学习中,无论是写作话题或者是写作手法,都会因阅读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驱动,并从中积累写作素材、形成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统编新教科书的编写一如既往强调读写融合,正如编者所言:“从单元阅读中生发写作任务,以一定情境下的任务作驱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关注读者、关注生活的意识;教材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灵感激发带来源头活水。”

以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选取了富有思辨色彩的、探讨“学习”话题的不同文章。同时,“单元学习任务”中有一项写作任务:“《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与该单元阅读选文密切相关的写作任务。第一,与写作内容相关,都是与“学习”有关的话题,六篇选文涉及到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方法等方方面面,这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了不同的写作角度与丰富的写作素材。从驱动的角度看,当学生有了关于“学习”题材的积累及观点碰撞之后,容易产生相应的写作动机。编者在任务提示语中,也将《劝学》和《师说》的观点与当代社会对于学习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由古及今生发出写作任务,体现话题的驱动性。第二,与写作手法相关,该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从写作角度看,该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对该单元阅读选文写作手法的学习,如论述的针对性、概括性、有效的论证手法、论述的角度、立场和观点等。按照写作任务的要求认真阅读选文,进而掌握论述类文本相应的写作手法,实现写作手法的迁移、运用,这样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任务驱动过程。

以上种种阅读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资源,使其走出无话可写的窘境,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写作的范本,使其写作技能得到磨砺,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2.创设真实活动情境,以活动驱动写作

“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写作,为了真实的学习工作需要而写作,这是时代生活与真实情境写作的双向选择。”一般而言,真实活动情境的创设能使写作者置身于任务解决的真实环境中,有利于激发其写作动机,驱动其写作行为。因此,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真实活动情境的创设,以活动驱动学生的写作。

以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为例。该单元对应课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从教科书呈现的任务看,很多地方涉及到写作,特别是基于活动情境的写作。例如呈现了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出去,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选择几种你熟悉的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对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如调整内容、语言、呈现形式等,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传统写作教学中的“改写”练习一般只要求改变文字表述形式,做到保持作者原意即可,因此,“改写”行为往往只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此类任务要求的“改写”和传统写作教学中的“改写”的不同之处则在于,突出典型活动情境要素,即写作者不再是被动地进行“改写”(如上述任务要求“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反应”),更需要因应活动情境的具体情况,主动地进行“改写”,以实现相应的任务要求。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基于任务的写作学习对写作者的要求显然更高,其教学意义也更大。具体表现为:(1)为完成上述“改写”任务要求,写作者首先要研究该任务所处活动情境的特点,思考“写作”在任务解决中所能发挥的具体作用;(2)写作者要注重读者意识,研判同学(读者)的潜在反应,并以之作为创作期待视野;(3)写作者还需要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传播特点,选择最佳的“改写”方式。譬如,学校广播台和学校微信公众号这两类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就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所采取的写作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当然,这样权衡、取舍的过程是需要根据活动情境的实际情况及任务要求综合决定的。换言之,写作者只有明确写作任务要求,结合活动情境的实际情况,才能选择恰当、合理的写作表达方式,最终达到最佳的写作表达效果。

可见,创设真实活动情境,以活动驱动写作能有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与表达。学生受活动驱动、在活动中学习写作,这恰恰是传统“做中学”“学中做”思想的生动体现。

三、“任务驱动”的走向:培养指向问题解决的写作能力

有专家认为:“基于真实‘写作任务’的作文教学目标,不是在一节课落实一个具体的写作知识点和技能点,而是要‘解决任务’。”这种说法实质上指出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的不同之处:写作不再只是一种技能训练,更是一种解决任务的方式手段。突出“写作”在解决任务中的功能性作用,有助于写作教学走出一味追求“文章制作”的困境,使“写作”回归其作为表达与交流基本方式的基础功能。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任务驱动”必然要走向任务的解决,具体而言,即培养指向问题解决的写作能力。例如,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其中一项任务是:“所提建议应当从家乡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泛。应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同学讨论后再拟定建议。可以写成建议书,陈述建议的内容、建议的理由、实施的步骤和可行性等。”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写建议书被定位为一种应用文训练,一般只强调学会建议书的格式要求。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写建议书不再只是写作技巧的问题,更是现实生活中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途径。

具体到上述例子,建议书的写作过程实质上就是任务驱动的过程。写作者首先要以“如何改进家乡文化建设”为问题导向,对家乡文化展开社会调查、人物访谈、记录等,掌握第一手的写作素材。在此过程中,写作者需要借助写作的表达、沟通、协调等功能(如调查、书面访谈、会谈纪要等),并以此形成初步的文字材料;其次,在撰写建议书时,写作者还需要发挥写作的论证、反馈、劝说的功能,采用恰当的表达形式,把自己的调研成果写成具体的建议书。在建议书的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势必要依据写作动机,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譬如加强论证力度,突出建议的可行性;添加图表、数据,使论证更具说服力等),从而产生积极的语用效果。倘若“建议”得到接纳,则意味任务得以完成。不难发现,从接受任务到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写作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面表达工具,更是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如论证、劝说等)的交际工具。

必须指出的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写作任务并不是学习任务的全部,写作也不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全部。以问题为导向,追求问题解决,规避了传统为写作而写作的技能训练的负面影响,发挥了写作在现实生活中应有的实用功能,使学生写作能力在真实任务活动中得到锻炼,这恰恰也是“任务驱动”的终极意义。

总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是一个“任务驱动”的过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强调任务提炼,重在生成驱动性任务;借助阅读和活动,强化任务驱动作用,意在有效推进写作学习;从任务驱动迈向任务解决,旨在培养指向问题解决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建议书写作者任务驱动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人教版六上第四组“建议书”习作指导评改教程设计
学写建议书
写作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掌握方法写好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