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效果分析

2023-01-10王妍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期
关键词:帕金森延续性出院

王妍方

(丹东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发于中老年时期,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退行性改变疾病之一,目前病因及具体病机没有统一共识,但多数研究认为发病与遗传、环境、人口老龄化等明显相关。患者有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以及体位不稳等表现,伴随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患病人群持续增多[1]。基于疾病的特殊性,导致患者情感、运动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2]。帕金森是慢性疾病,无法完全根治,随着时间推延病情有逐渐加重趋势,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治疗,尤其是认知能力存在障碍患者,出院后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无法第一时间解决,因此居家治疗及延续护理对患者恢复有积极作用。考虑帕金森患者出院后压疮、便秘等不良事件多发情况以及患者生活改善方面的需求,提出了延续性护理的积极意义[3-4]。延续护理是患者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部分,目的在于让患者居家期间能够获得有效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减少再次住院及医疗消耗,间接的也会降低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5]。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确诊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辅助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符合原发性PD诊断标准[3],总计8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无认知、语言功能障碍。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所致活动障碍患者。②意识障碍患者。③多系统萎缩患者。进行患者分组护理,两组帕金森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6岁,平均(62.50±5.50)岁;病程5~10年,平均(6.50±1.50)年。延续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5岁,平均(62.00±6.30)岁;病程5~10年,平均(6.30±1.30)年。帕金森患者组间性别分布、年龄与病程平均值比较,P>0.05。

所有入组患者病例资料齐全,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同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患者院内疾病护理、症状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前用药指导、生活注意事项指导等常规护理。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着重介绍口服药物、饮食注意事项及门诊定期复查项目。

1.2.2 延续组 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

1.2.2.1 组建延续护理小组 由1名医师及2名护士组成;患者入院后结合病例资料设立专人病例档案,向患者及陪护人员发放联系名片同时出示微信二维码,以便患者及陪护人员随时可以借助微信APP与医护沟通,每隔2周在微信群内进行饮食、药物等指导,告知其康复的一些注意事项,增加患者遵医行为。专业心理咨询师每日晚18:00~20:00开展直播,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心理辅导,回答问题,每周1次进行知识科普讲座,并适当组织安排线下交流活动,增加患者彼此之间的友谊,提高患者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

1.2.2.2 延续护理措施 微信平台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帕金森患者出院后第1天就开始进行微信聊天,发放院外健康指导计划,叮嘱患者遵循医嘱服药,并予以患者健康指导。专科护士及心理咨询师在业余时间不定时给患者讲解疾病、药物等相关内容,可以介绍帕金森发病机制,治疗方式,药物起效药理,目前应用的治疗措施,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式等。通过与患者本人及陪护人员耐心交流,解答患者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安慰,舒缓其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消除治疗期间患者产生的焦虑、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让其更愿意配合治疗,提高遵医行为[6-7]。指导患者尽量穿着脱穿方便的开襟衣物,同时注意居家环境保持安全、干净。卫生间门最好向外开启,室内留有一定空间,避免出现跌倒等意外,也方便一旦发生意外外面的人能够轻易开门并对其展开营救;要安装座便,高度与轮椅相当,两侧放置扶手,淋浴时可选择盆浴并在地面铺设防滑垫。房间内地面保持平整,不设门槛,患者伴有运动障碍时应适当在地面设置与其本身步幅相当的标志进行视觉刺激,帮助患者保持运动平衡。就餐时,选择质软,营养丰富,半流食,并掌握咀嚼频率,不宜进食过快,放置出现误吸。如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进水时可能出现呛咳,则用药时也应注意,用吸管饮食,分割药片,避免误吸。如患者合并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时要注意扣背排痰,并积极抗感染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多元化饮食,保证足够的纤维摄入。指导患者制作合理的膳食谱,提高延续性护理的效果[8-11]。指导陪护人员定期对患者下腹部进行手法按摩,可以顺时针方向轻抚,避免出现大便干燥;如患者持续颤抖伴肌肉强直,言语不利等,可帮助患者进行颈部及面部功能锻炼,包括深呼吸、吹气、睁眼、皱眉等面部动作,以锻炼面部肌肉和神经。颈部锻炼主要以保护颈椎为主,可以做保健操,每日1~2次;肢体活动方面,可指导患者缓慢增加活动量,保障活动时间,控制活动量和强度,病情轻微的可适当跑步、游泳等有氧锻炼,帮助恢复各关节活动,保持机体处于功能恢复状态,避免出现废用性减退。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对其肢体给予适当的被动锻炼,可适当进行按摩,帮助血液循环,减少肌肉挛缩。帕金森患者经康复操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肌肉强直、关节活动不利、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心理干预方面,因患者后遗症较重,且不易治愈,久病后患者多伴有抑郁、焦虑负面情绪,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讲解一些疾病专业知识,并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组织病友相互交流,让患者彼此互相关心、共同康复,增加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参加各自感兴趣的活动,以分散疾病引发的不适症状。强调患者用药安全,指导患者按时按剂量用药,避免用错药多用药或漏用药物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帕金森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遵医情况,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PD生活质量问卷专用表、遵医行为评估表评估[12-15]。MoCA从视空间、执行功能、交替连线测绘、命令、延迟会议、定向、语言流畅等多角度对患者计算、记忆、抽象思维、定向、语言等领域功能客观评价,评分高表明患者认知能力强。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具体涉及尿便、进食、活动、穿衣、沐浴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存的能力则越强。PD生活质量问卷专用表问卷包括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情绪、社交4个方面内容,共39项,每项l~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数据分析 基于SPSS19.0软件包导入计算帕金森患者观察指标,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n、%)、()表示,并分别进行χ2、t检验。P值小于0.05,证明帕金森患者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计数资料 延续组、对照组帕金森疾病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遵医状况比较,延续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计数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见表1。

表1 帕金森疾病患者组间计数资料分析

2.2 计量资料 延续组、对照组帕金森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有好转,且护理后延续组上述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计量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见表2。

表2 帕金森疾病患者组间计量资料对比(分,)

表2 帕金森疾病患者组间计量资料对比(分,)

3 讨论

帕金森是一种神经退行性改变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体发病机制考虑与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有关,由此引发控制对运动控制等能力有所减弱,且伴随疾病不断加重,患者最终可能出现痴呆,还会有幻觉、失眠等,其注意力、记忆力及行动力也会出现损伤,这将极大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帕金森没有根治的特效药,只能通过治疗最先缓解出现的临床症状,患者出院后仍需长期服药并接受恰当的护理干预。因本病会有较高的致残率,因此通过延续护理减少其并发症,提高认知及生活能力,延缓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6]。帕金森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能力,认知功能是患者常见的非运动性症状,病情越重损伤程度越大,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17-19]。药物治疗期间配合护理干预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症状体征改善[20]。延续护理干预是指患者从出院到居家恢复期间,需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医师确定出院后治疗计划,患者回家后遵医嘱治疗,并与医护随时通过随访及社交软件联系。国外有学者研究证实,延续护理干预是一种标准的服务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病情恢复效果,改善预后,因帕金森无法根治,病程久,且随着时间推移有加重趋势,因此需要长期居家照料,因此对患者本人及陪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23]。延续性护理干预通常是指医院-家庭的延续,弥补了常规护理方案形式单一的不足,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延缓患者的病情,巩固治疗效果[7]。延续性护理用于帕金森患者护理中,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规范了患者日常生活、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等情况改善[21-23]。帕金森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出院后仍需长期治疗,且患者容易出现跌倒、压疮,抵抗力低下,出现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对陪护者有较高的护理水平要求。患者在院治疗有限,多数时间仍为居家治疗,而由于患者及陪护人员对疾病缺乏了解,因此积极护理干预和监督指导,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参与度和遵医行为,可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24-26]。何观莲等[27]研究指出,予以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语言能力、认知功能。

本文结果:延续组帕金森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遵医率(95.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0%)、(72.50%),且护理后MoCA、ADL、PD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差异显著,P<0.05。本文结果与徐楠与杨静[28]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出院6个月后,延续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延续性护理对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在以后进行延续护理工作时,注意以下几点:①注重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疾病发生、发展宣教,对现有治疗方案预后转归及注意事项也进行必要的交待和指导。②随访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尽快解决问题。③积极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患者日常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疾病的特殊性,对帕金森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成功改善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安全性,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帕金森延续性出院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