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领导下太行区整风运动的发展

2023-01-07郭钰豪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整风干部思想

郭钰豪

(太行干部学院,山西 长治 046300)

一、背景

(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肇始于1942 年初的整风运动有很深的现实背景。首先,尽管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逾五年,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依然占据了党内思想的主导地位,这就对党接下来的斗争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已经到了造成党内思想混乱,必须予以肃清的地步。其次,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进攻的压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很大,必须对党的各个系统进行深度革新,以保证战争的赓续发展。最后,由于中共中央为保证抗战进行,在发展中产生了一定的盲动行为,典型代表就是在发展党员与军队数量上有盲目扩张现象,这就使得一些机会主义分子和投机分子混入革命队伍中,造成一定的危害。正是基于以上几点的不断积累促成了整风运动的开展。

(二)太行区的斗争形势

太行区作为党领导下建立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的根据地之一,在诞生之初就处在抗战的最前沿,因此具有一些新特点,表现在:从外部看,由于日军开始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加快了对以太行区为首要目标的侵略速度,强大的压力造成了根据地内一些干部思想上的松动,出现了一些投敌叛变的现象;从内部看,由于太行山区的地理区位,天然被分为几个部分,同时在战争条件下不能及时做到事事请示、时时报备,因而地方领导主动性很大,因此也存在各自为政、山头主义的现象。综合以上两类问题,必须通过整风运动,肃清各种不利于对外斗争、对内管理的问题。

二、太行区整风的脉络

(一)整风运动初期

1942 年2 月,随着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党校开班典礼上做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拉开帷幕。同年6 月,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的《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正式开启了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原则的、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

太行区的整风则进入状态较早,在工作安排上也结合实际做出了计划表。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就指出:“华北敌后是处在战争频繁、工作紧张的情况下,因而阅读与讨论的时间,应较延安长一些”。4 月1 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收到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后,即对领导整风运动的分工进行调整,由时任太行区党委书记的李雪峰来领导并具体负责。据李雪峰回忆道:“我要求全边区在整顿‘三风’中形成一个热烈的运动,举行由上而下,由全体到局部,由工作到个人的大检查”。而本时期太行区整风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中央颁布的二十二个指定文件,再结合实际联系个人思想下领会文件的内容,主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虽然太行区的整风运动响应积极、开展较快,尽可能与中央保持步调一致,但回溯逾一年的整风,在运动过程中暴露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进行片面学习,没有领会内容实质。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从外部环境看,太行区遭遇了自抗战以来最大的外部压力。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日军的“治安强化”造成了抗日根据地发展的极大不确定性,而且国民党反动派恰在此时也推出了《中国之命运》,鼓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对中共中央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采取了许多破坏措施,加之此时期太行区出现了自然灾害,因此,此时期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抗日根据地的存续,而关于整风中规定动作的学习只能延缓。从内部衍生上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掣肘,第一,此时期太行区的党、政、军各级人员,除了顶端总揽全局的领导干部,基本上学习水平和理论基础很差,有甚者连基本的汉字都认不全,自然对中央规定的文件在理解和运用上都存在很多偏差。第二,太行区虽然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的各根据地中,在基层治理、群众发动等发展指征上都处在第一梯队,但是依然面对着许多关乎根据地赓续发展的问题,如减租减息的推行、三三制政权建设、群众运动的开展等。可以说,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和延展性不比整风运动差,因此,太行区整风运动的开展,在初期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温村会议上的调整

太行区整风运动的推行过程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1943 年2 月,毛泽东同志在给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彭德怀的电报中提出了批评,并指出:“敌后各根据地对整风学习均未深入,审查干部还未认真着手”。而太行区党委也注意到了此时整风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中共太行区党委于1943 年2月在河北涉县温村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最主要的议题就是探讨如何深入贯彻整风。在会议上,彭德怀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去年整风运动,由于敌人‘扫荡’与我们主观上未抓紧时间进行,由于对整风认识不够,因而没有获得应有的成绩。整风的重点是整顿学风,再造思想方法”。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邓小平同志对太行区的整风做了深刻剖析,主要发现有三方面问题:从整风的范围看,主要集中且停滞在少数领导机关的工作干部中;从整风的内容与实质看,一般针对于整风重点,是对进行思想改造的意义认识不够;从整风的方法方式上讲,偏重于书本理论的整风,不注重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会后,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拟定了《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关于一九四三年的整风计划》。这标志着太行区的整风运动采取了推倒重来的态度,并明确提出“过去所有计划均须于3 月底争取告一段落,从4 月开始至10 月开始新一轮整风”。在这份文件中的整风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整风对象,即:主要以太行区党政军各级主要负责人为主,重点就放在地方党地委、专署,军队中旅与分区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其次,成立整风委员会,简称整委会,太行区总整委会的委员有:邓小平(正主任)、李大章(副主任)、刘伯承、蔡树藩、李雪峰、李达、黄镇、赖若愚、齐华、杨珏等十人。并在以分局、区党委、地委、县委等各级党委为核心,结合同级别的军、政、民主要负责人,成立整委会。最后,提高思想认识,要意识到整风工作是今年党的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要在高级干部中重新认识到整风的意义,并起到核心作用。

(三)整风班的举办

按照《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关于一九四三年的整风计划》中的布置,要求所有军队、地方干部参与整风学习,地方上地委、县委、专员、县长、各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轮流到分局党校参加整风,并在学成返回之后带动在职干部整风。值得注意的是,太行区的整风班共举办了三期,分别由太行区党委书记李雪峰、宣传部长张磐石、组织部长赖若愚主持。此外,还根据地区实际,举办了报社、文联、干校、联中、工会等单位的联合整风班;边区政府、工商局、交通局的整风班。但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还是太行区委党校举办的三期整风班。

1943 年3 月,太行区委党校第一期整风班开班,培训对象主要为冀南与太行两地区的县级以上干部,从学员身份来看,主要是县长、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农救会主席等地区中坚领导力量。在本期整风班规定了三个学习阶段,分综合性文件学习阶段、学习文风阶段和学习党风阶段。各个部分都有侧重的学习内容,不过都围绕了“发动干部自我反省、改正问题”这一核心目标。因此,本期整风班学习过程的脉络就是学习文件后,要求干部联系工作实际开展“自我反省”。但总体来说,此期整风班的“群众运动”性较弱,而过于强调“自我批评”。同时,也正是从本期整风班开始,干部整顿由过去以组织整顿为特征的关门整党逐渐转变为以思想整顿为核心的开门整风。

1943 年10 月,太行区第二届整风班开班,参加此期整风班的共有125 人,其中军队干部29 人,地方干部96 人,基本囊括了太行区党、政、军三个方面。而第二期整风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审干的内容,这也成为太行区整风运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期整风班始终秉承中央“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原则,大致脉络是以干部基于填报的个人历史自传为素材开始自我批评,并在学习完中央有关享乐主义问题的文件后开始干部之间的互相批评,着重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向组织和集体剖析自身过往发生的事情。在小组讨论时严肃活泼的氛围之下,确实有很多干部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最终,在连续召开的反思大会上使有问题的干部得到妥善解决。这样学习、检查、讨论、自我批评和批评,反复进行多次,以查找自己的问题,不断提高认识,从而改造思想、观点和立场”。

1944 年1 月,太行区党校第三届整风班开班。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整风班是三期整风班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在160 多名干部中,地委委员、军分区干部就有16 人,其余的区县级干部逾60 人。经过短时间的文件学习后,即进入到了整顿学风阶段,由于有第二期整风班的成功经验,在审查干部阶段的体现成果方面就快了很多。此外,还创新了审干方法,由学员民主选出整风班的领导集体,并自主安排整风活动。在“群众运动”式的审干中,本期整风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得到了甄别和相应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期整风班上有两大亮点:一是在注重思想发动和广泛民主下展开各种批评,形成了人人思考的氛围,二是出现了“历史自觉”“革命自觉”“领导自觉”的三个高潮。这也是第三期整风班获得最大成功的原因。

随着1944 年夏天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心任务的转变,以1945 年4 月20 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志,整风运动宣告结束,包括太行区在内的各根据地整风运动暂告一段落。

三、思考

(一)太行区整风述评

整风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思想运动,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行区作为一个地方根据地,在如何承接好中央指示并在本地融会贯通,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彭德怀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在全党上下进行整风运动,以期切实做到全党的思想革命”。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在频繁与残酷的战争中,整风不易按部就班是很有规律的进行”。事实也证明,太行区的整风运动与中央规定的路线有大约半年的延迟,这其中并不是太行区党委故意迟滞,而是在不同的斗争和发展环境之下如何更好的开展,事实上有一个探索的过程。一直担任太行区党委书记的李雪峰回忆道:“太行区的整风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北方局部署的初期整风运动;温村会议上受到批评后以党校为主进行的整风运动”。而正是温村会议上做出的改变,才是符合太行区斗争实际的整风步骤。

(二)整风的效果

整风运动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对太行区广大干部的思想水平有直接提高。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宣传部就明确指示:“在党内必须强调干部的整风教育,以便改造我们的思想方法,克服我们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增强我们的党性”。整风运动作为一次重要的思想运动,使太行区广大干部经过系统学习,提高了对无产阶级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毛泽东思想有了充分的了解,也对中国的革命道路提振了信心。尤其是通过对中央颁布的二十二个文件和后续颁发文件的深入学习,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了一致,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提高干部水平起到关键作用。

(三)审干问题

在1943 年8 月15 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党在过去审查干部问题上所犯极端恶劣的形式主义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组织问题上的右倾观点与审查干部时的脱离群众”。因此,要将整风与审干结合起来,太行区迅速部署落实,并在实施中极大的改变了对整风的认知和运动的走向。彭德怀同志指出:“整顿‘三风’是审查干部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要做到从思想上了解干部”。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中也明确强调:“要在整风完毕后,紧接着就应进行审查干部的工作,在审查干部时,必须把党内一些不正确倾向和错误思想,与反革命的思想严格分开”。但因为整风和审干从本质上讲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任务,而又互相联系,只有通过整风这个方式来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才能加深对干部的了解。正基于此,太行区党委得出了前期整风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筛查出藏在内部的敌特分子和异己分子。在此之后,太行区在结合有审干经历的延安经验上着手本区的整风审干。虽然在中央明令禁止在审干中出现“逼、供、信”,但在学习延安经验中也出现了“坦白运动”“抢救运动”的印记,太行区还是出现“抓特务”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乱怀疑、乱供、乱说的问题,不过在太行区党委的及时制止下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但也造成了一些干部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审干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众运动”现象:在参加整风班的领导干部,他们的身份也成为整风中的群众,他们也需要组织和做工作。因此,就要广泛的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打通他们的思想,做到正确引导,以宽容的姿态采取宽大的方针和慎重的态度。以干部自觉和文件精神结合起来,从而使审干达到最佳效果。

四、结语

八十年前的整风运动是一场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运动,因此,使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则成为整风的一个根本问题。太行区的整风运动经历了一个由“亦步亦趋”到“因地制宜”的道路转变。虽然也走过一些弯路,但也高质量的完成了中央预期目标,同时给本区的政治和思想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干部队伍。

猜你喜欢

整风干部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以“小整风”经常“拂尘”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