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回顾和伟大成就探析

2023-01-07孙铭泽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建设

孙铭泽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走向成熟的过程,体现我们党革命创业之艰辛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意志。在此过程中,失败和碰壁是常有的,但我们党总能在生死攸关时刻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最终走向伟大胜利,这其中的胜利秘诀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刻总结。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百年奋斗史中探索出的根本成就,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之下中国取得了综合国力的巨大提升,也正续写新辉煌。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回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救亡图存,摆脱中华民族悲惨苦难命运,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她深刻把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国情,深刻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并受尽屈辱和压榨的贫苦百姓,深刻认识到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本等反动特权阶级的残忍血腥,深刻感受到孕育在广大劳苦大众中间那种无穷的革命力量,他们革命的彻底性、坚决性能够粉碎一切反动派和敌人。在反复探索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党逐步克服革命的盲目性和教条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实事求是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最终依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觉悟了的人民群众的伟力夺取红色江山,彻底推翻三座大山,洗刷百年历史屈辱,腰杆挺直地建立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承接于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对旧的生产关系的成功改造,剥削制度被彻底的铲除,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安定、人心思齐,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这是1840 年以来中国大地上从来没有过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组织起来力量大,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异常高涨,曾经受尽磨难屈辱和落后挨打的中国人民都想争分夺秒尽快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极其缺乏,从而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曾一度出现了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国情和违背经济规律等盲目性的情况,社会主义道路在艰难中一步一步地探索着。即便如此,我们党依然带领人民建立起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还储备一大批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为今天改革开放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响应人民正义的呼声,打破思想禁忌和因循守旧,重新将党的工作重心恢复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根本原则的前提下,重新认识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大胆探索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面对国门开放后的思想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冲击,以及商品价值交换原则对党员干部的拉拢腐蚀,我们党坚定将反腐败斗争推进到底,坚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定推进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坚定聚焦民生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前所未有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感以及宏阔的战略视野和勇气稳步地将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总体布局,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党和国家事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二、中国共产党不断胜利向前的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是勇于实践探索又善于总结反思的历史。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品格,也是我们党总能在历史紧要关头做出正确战略抉择、转危为安的重要传家宝。循着我们党百年发展历史,抽丝剥茧、细细钻研,党成功的根本经验和秘诀就是:

(一)坚持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搞建设,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

在党的历史上,曾经的“城市中心论”、将共产国际命令神圣化、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等都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过惨痛教训。它启示我们,国情不同道路选择就不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反对让僵化的刻板的教条束缚住自己的手脚。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理论,每一历史阶段的前进都是建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造,不管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都成功的证明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则下,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来指导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至关重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振兴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

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部为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幸福的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牢记人民群众这个国之大者,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各项工作要始终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去发动和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是要告诫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忘记了人民这个根本,就意味着对历史和信仰的背叛。

(三)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是应对复杂形势下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领导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不能封闭僵化、因循守旧、骄傲自满,始终强化革命性锻造和自我建设,始终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脉搏,勇于革除弊病、勇于奋勇进取,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先锋队属性。同时,还要吐故纳新、兼容并包,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将更多的有志之士吸收到党内来,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共奋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中吸收经验、总结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勇于突破、革旧布新,历经无数次的风险和考验,最终探索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新运用,只要牢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就是在始终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敢闯敢试、革旧除弊、开放学习,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发展奇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大踏步走向民族复兴,用铁的事实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和真理性。而中国历经40 多年改革开放,在西方主导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规则体系之下,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辛勤智慧,完成了雄厚的物质积累。用无可争辩的经济发展奇迹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发展之路,为世界上那些既想保持民族尊严又不想被强权操纵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模式和中国智慧。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势,就是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通过一边实践一边总结经验,稳扎稳打,不断升华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理论,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完善和发展,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成为实现中国梦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种活的基于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确保中国事业不断胜利。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一国两制、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等一整套科学完备、严密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这套制度充分保障人权、尊重民主、尊崇法治,人民真正实现当家做主;这套制度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收入倍增、健康平安,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这套制度能够有效制约权力、维护正义、塑造正风,党的执政威信不断提高;这套制度能有效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惧强权、坚持正理,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在面对西方普世价值、三权分立、议会制等民主宪政的鼓噪和宣传,我们要有清醒认识——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瑕的民主,存在于西方国家的种族歧视、阶层固化、枪支泛滥,以及疫情期间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漠视和泛自由主义思潮,无疑证明这一点。任何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人民意愿、历史文化传统选择适合自己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反复验证成功的需长久坚持的中国式民主制度。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就是我们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延绵不断的古代文明发展史,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红色文化革命史,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多年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史,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魂和根,需要我们长久坚守。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爱护,从深入学习感悟党的红色革命精神的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学习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深化对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理解和认识。当今世界,文化竞争和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从没停止在中国搞颜色革命和文化形态的渗透,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较量,事关国家的兴衰荣辱和安定和谐。我们要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抢占舆论阵地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坚决同丢失原则、丧失底线的人和事作斗争,堵住一切危害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安全的漏洞,努力营造爱党爱国、崇尚英雄、弘扬正道、积极有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牢不可摧的文化防线。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