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骨文中究竟有没有“稻”字*

2023-01-05黄锡全

出土文献 2022年4期
关键词:卜辞稻作甲骨文

黄锡全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殷墟甲骨文中究竟有没有“稻”字,这是一个迄今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古文字学、农史学、考古学等领域的学者为此都做过有益的探讨,(1)可参阅下列论著: 齐思和: 《毛诗谷名考》,原载《燕京学报》第36期,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49年,收入其著《中国史探研》,北京: 中华书局,1981年。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北京: 中华书局,1988年,第525—529页。于省吾: 《商代的谷类作物》,《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1期。裘锡圭: 《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农业》,胡厚宣主编: 《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收入《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赵锡元: 《甲骨文稻字及其有关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1期。彭邦炯: 《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宋镇豪: 《五谷、六谷与九谷——谈谈甲骨文中的谷类作物》,《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4期。杨升南、马季凡: 《商代经济与科技》,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5页。郭旭东: 《甲骨文“稻”字及商代的稻作》,《中国农史》1996年第2期;《论甲骨卜辞中的“稻”字》,《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张军涛: 《甲骨卜辞所见中原稻作》,《古今农业》2017年第1期。董珊: 《释——兼说哀成叔鼎铭文》,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清华大学,2018年11月17—18日。游修龄: 《稻和黍献疑》,《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关于稻作起源问题的思考》,《中国水稻科学》1993年第1期。姚伟钧: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探——兼析稻在先秦居民饮食生活中的地位》,《南方文物》1997年第3期;《先秦谷物品种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张兴照: 《商代稻作与水利》,《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王星光: 《气候变化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期稻作农业》,《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李璠: 《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综述》,《农业考古》1996年第3期。赵志军: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新认识》,《农业考古》2018年第4期。严文明: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第1、2期;《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中国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收入严文明: 《史前考古论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年。裴安平: 《中国原始稻作农业三种主要发展模式研究》,《远望集: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又收入《农业 文化 社会: 史前考古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年。然因意见分歧,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不利于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再做些分析与探讨,供学术界研究参考。

游修龄先生曾经指出:“稻作的起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某一学科所能单独解决。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相互比较启发,可以获得更为深入而全面的认识。”(2)游修龄: 《关于稻作起源问题的思考》,《中国水稻科学》1993年第1期。相信经过不同学科的共同努力,甲骨文中是否有“稻”字终将能够达成共识。

一、 稻作农业在商代以前已有高度发展,甲骨文中应该有“稻”字

根据稻作历史、考古发现及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时间久,分布广,中原地区早已有稻作农业。

如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经对土样的分析,发现了野生和栽培稻的植硅石,表明当时以采集野生稻为主,并开始了稻的栽培,遗址年代距今约12500年。(3)参见王巍主编: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所引分别见第141页(仙人洞遗址、玉蟾岩遗址)、第154页(彭头山遗址)、第149页(贾湖遗址,又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舞阳贾湖》上卷,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第225页(草鞋山遗址)、第223页(河姆渡遗址)、第217页(屈家岭文化)、第170页(仰韶村遗址,另见黄其煦: 《关于仰韶遗址出土的稻谷》,《史前研究》1986年第Z1期)、第219页(黄楝树遗址,未注明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第245页(李楼遗址,未注明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末期)。湖南道县玉蟾岩洞穴遗址距今约10000年,发现有稻谷遗存,其中一枚经鉴定为栽培稻,并兼备野、籼、粳的特征,是一种由野稻向栽培稻演化的古栽培稻类型,为迄今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实物。另外,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有稻作遗存,距今有8800~8200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有人工栽培稻,距今有9000~7800年。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发现有炭化粳稻、籼稻,距今有6300~6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由稻谷、谷壳、稻秆、稻叶交互混杂形成的厚达20~50厘米的堆积层,距今有7000~6000年。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经济主要为稻作农业,距今有5000~4600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有栽培稻植物遗体和印有谷粒痕迹的陶片,距今有6000~5000年。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发现有稻谷壳遗存,距今有5000年左右。河南汝川李楼遗址发现有炭化稻米,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距今有4000年左右。考古工作者还在河南巩义(4)李炅娥等: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至商代的植物和人类》,葛人译,《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郑州白家庄(5)许顺湛: 《灿烂的郑州商代文化》,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偃师商城遗址(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考古》2002年第7期。、安阳殷墟(7)李济: 《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估计》,《安阳发掘报告》第4期,台北: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第576页。、登封王城岗遗址(8)赵志军、方燕明: 《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华夏考古》2007年第2期。等地,都发现有商代稻谷遗存。可以说,商代以前已有稻作农业是没有问题的。有关论著已有详论,此不赘述。(9)可参阅前注游修龄、严文明、裴安平、姚伟钧、张兴照、王星光等先生论著;朱乃诚: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吴耀利: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因此,比较成熟的殷墟甲骨文中不可能没有反映当时农业的“稻”字。

二、 过去或主张的几个甲骨文并不是“稻”字

过去有学者认为下列甲骨文中的几例或有可能是“稻”字。

此字在甲骨文中仅出现一次。陈梦家先生隶定作“秜”。(10)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北京: 中华书局,1988年,第533页。《合集》指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 《甲骨文合集》,北京: 中华书局,1978—1982年。以下引文不再加注。

(《合集》13505)

图1《合集》37517(局部)

于省吾先生曾认为,“秜是野生稻的专名”,也通作“稆”“穞”,“商代已经从野生稻进一步加以人工培植”。(12)于省吾: 《商代的谷类作物》,《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1期;《甲骨文字释林》,北京: 中华书局,1979年,第252页。张秉权先生认为,“秜在殷代似乎不是野生的稻,而是已经受人工栽培的稻的一种”。杨升南、马季凡先生则认为,既然“甫秜”是指甫去种“秜”,就是人工种植“秜”,所以在商时,“秜”就不是野生稻的“专名”,而应是栽培稻在商时的“专名”才对。(13)杨升南、马季凡: 《商代经济与科技》,第112页。

仅一见,过去多隶定为“稌”。

(《合集》37517,图1)

王贵民先生释此字为“稌”,认为是糯稻。(15)王贵民: 《商代农业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宋镇豪先生倾向释“稌”,认为“甲骨文秜与稌应是商人对栽培稻类作物不同变种的命名,种植均未必普遍。稌可能指黏性稻,稌、糯一声之转,故学者主张为糯稻”。(16)宋镇豪: 《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页;《五谷、六谷与九谷——谈谈甲骨文中的谷类作物》,《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4期。裘锡圭先生认为,“‘艿’上一字似是‘黍’字而左下角又旁注一‘余’字,不知是否可以释为‘稌’。这条卜辞显然也是跟农业有关的”。(17)裘锡圭: 《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第255页。杨升南、马季凡先生认为此字左旁从余,右旁从秫,同意裘锡圭先生的意见,认为“艿”字“是长满杂草的耕地”。(18)杨升南、马季凡: 《商代经济与科技》,第112页。彭邦炯先生认为此字从,怀疑“稌”所从之“禾”是之讹,即“稌”字。(19)彭邦炯: 《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422页。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隶定作“”。(20)刘钊主编: 《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第436页。李宗焜编著《甲骨文字编》未予隶定。(21)李宗焜编著: 《甲骨文字编》,北京: 中华书局,2012年,第519页1786号。

近见王子杨先生文,也认为此字为“黍”之异体,加“余”大概是因为黄组卜辞的“黍”字写法跟“来”字写法比较接近,容易相混,于是添加声旁“余”以别之。(23)王子杨: 《释黄组卜辞特殊写法的“黍”字》,《汉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

以上诸字,不难看出,尽管有学者认为是“稻”,但是,或单文孤证,或文义不明,或意见分歧,未能达成共识。至于有学者主张卜辞中的“禾”最起码也指水稻,甚至专指水稻之说,(44)陆中发: 《商代卜辞中的禾也指水稻说》,《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过于宽泛或极端,也未能获得学术界的支持。

三、 甲骨文中的“黍”字

目前已发现的金文、楚简等有明确的“黍”字,见于下列材料:

据有关方面研究,黍在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也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古代用黍百颗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黍尺。黍可以酿酒、做糕等,比粟产量低。

黍与粟的主要区别:

粟: 小米,金黄色,颗粒比黍小,不黏,老百姓主食。

黍: 黄米,颜色偏淡,颗粒比粟大,黏性,多用于酿酒,较贵重食品,供祭祀。

因粟与黍颗粒大小及颜色接近,一般容易混淆。

四、 甲骨文中的“稻”字

2. 稻形的来源不同。稻种在播种后长成稻苗,成长中经过分蘖,萌发侧茎(多少据环境及品种而定,一般在1~3茎左右。分蘖不成功就只有主茎),主茎、侧茎多会长穗。穗成熟后会下垂。穗呈三叉形分枝,每枝结出不少颗粒(多少不一)。因此,过去困扰于“稻”究竟有几穗的说法或认识需要澄清。确切地说,稻一茎就一穗,分蘖成功后的稻植株可有二穗、三穗或四穗。甲骨文所见二穗、三穗者是以分蘖后的稻植株(蔸)之穗朝向不同来表示“稻”字的(参见图2)。一穗者就只有主茎。(68)湖北荆州是水稻区,笔者在乡下劳动时亲自种过水稻。移栽水稻并不是将一株一株的秧苗分开插,而是一次插入3~4株,形成一窝(也称蔸)。一窝可以分蘖多支甚至10多支侧茎并长出稻穗。稻作撒播、点播、移栽等有一个发展过程。据有关记述,移栽技术出现较晚(汉以后)。但无论怎样播种,稻之生长发育过程当是类似的,只是稻穗多少或产量高低不同而已。有关细节,可参阅前列有关专家的论述与研究。还可参阅詹可、邹应斌: 《水稻分蘖特性及成穗规律研究进展》,《作物研究》2007年增刊(S1);张米欢、胡东坡、张德春: 《水稻分蘖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生物资源》2022年第1期;梁玉刚、李静怡、周晶、吴涛、方宝华、余政军: 《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展望》,《作物研究》2022年第2期;秦岭: 《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 《考古学研究(九): 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2年。甲骨文中还未见稻作四穗者,可能与当时的培育技术有关,估计只存主茎一穗者不少,也有二穗、三穗,四穗罕见。当然,也可能没有必要均表现于文字。而粟(禾)与黍一般为一茎一穗。(69)《说文》:“,禾也。从禾,道声。司马相如曰: 一茎六穗。”陈梦家认为:“这种谷物,在河北省中部称为鸡爪谷,福建莆田凡多穗的小米叫tai,即。由此可知是禾(小米)的一种,不是稻。”说见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第527页。全按: 这种所谓“六穗”或多穗的“鸡爪谷”,也称“穇”,严格说也是一穗,只是穗的分支像鸡爪,长得也像“穗”。这是属于不常见品种。

3. 禾(粟)、黍、稻三者穗的特点不同。禾(粟)穗聚而下垂,颗粒小。黍穗虽较分散,但显密集,颗粒亦小。稻穗飘逸、疏朗,颗粒较大。

三字字形与实物可对比如图2:(70)稻植株图,见华南农业大学刘冠明老师2008年4月的讲课ppt“第3讲: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稻穗形态图,见浙江农业大学等编: 《实用水稻栽培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93页。有的图片取自互联网,或无出处,谨向发布者表示谢意。

图2

甲骨文的“稻”字,大致可分为下列5式:(72)字形采自李宗焜编著: 《甲骨文字编》,1798号“黍”。

《合集》795正同版对贞之字出现禾颖分叉与不分叉者,应是两个不同的字:

(《合集》303,图3)

(《合集》10051,图4)

图3 《合集》303

图4 《合集》10051

卜辞中有稻、黍同见一版,各自对贞用字不相混之例。如:

(《合集》10020)

二者区别就是禾颖(穗)“分叉”和禾中“有点”。

(《合集》13505)

(《合集》9517)

(《合集》900正)

(《合集》900反)

(《合集》9608正)

庚子卜,贞: 王其萑(观)耤,叀往。十二月。

(《合集》9500)

贞: 及今四月雨。

弗其及今四月雨。其……

(《合集》9608正)

(《合集》10136)

(《合集》9741正)

贞: 妇妌乎(呼)稻于丘商,受年。

(《合集》9529)

(《合集》9530)

贞: 乎(呼)稻于北,受年。

(《合集》9535)

(《合集》9537)

就是贞问招呼在丘商(91)或以为在河南商丘南,见孟世凯: 《甲骨学辞典》,第209页。彭邦炯《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以为濮阳古也叫商丘(第378页)。、北(92)邶,郑杰祥以为在汤阴东南,见孟世凯: 《甲骨学辞典》,第177页引。、(93)(敦),孟世凯《甲骨学辞典》第572页所列说法不一。另见彭邦炯: 《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第380页。等地种稻是否有好的收成。稻作之地还有庞、南冏等。(94)《合集》9538:“庚辰卜,争贞: 稻于庞。”《合集》9547:“庚辰卜,宾贞: 惟王穗南冏稻。十月。”张秉权先生认为“庞”在河南汝州东南(《甲骨文与甲骨学》,台北: 台湾编译馆,1988年,第449页)。冏,或以为盟津,或以为在偃师南的景山,见彭邦炯: 《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第647页“庞”、第598页“冏”。或以为“囧为王都附近商王亲自经营的农田”,南囧当在囧南。可参见孙亚冰、林欢: 《商代地理与方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86页。

“四月雨”“有正雨”,都是水稻需要正常雨量的季节。四月前后种植水稻正当时,八九月左右收割。收割后的再生稻再经过三月左右生长成熟,十二月左右收获。《合集》9500的十二月的“庚子”晚“丁酉”三天,当是收获再生稻“秜”后王观察(视察)冬耕。(96)若“萑”解为“嘉”,义为就耤田是否嘉善贞问,似乎不大通顺。“萑”为观、嘉之义,可参见何景成编撰《甲骨文字诂林补编》第426—431页所录陈曦、陆炀与陈剑先生论文的意见。这样,时间先后也相吻合。

由于各地气候有所差别,早稻、中稻或品种不一,其种植时间也有差别,因此种植及收获时间会有所不同。卜辞“受稻年”,或有一月(《合集》12“贞惟小臣令众稻一月”)、二月(《合集》9990、10094)、十月(《合集》24431)等者,(97)可参见姚孝遂主编: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第536页“黍年”条。当是一种企盼,不一定都代表对应栽培或收获的时间。《合集》9934正“王于稻侯受稻年。十三月”,是贞问王在稻子熟的时候能否获得稻子的丰收。(98)可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244页对“侯”的解释。近见2021年12月5日河南大学于线上线下举办“甲骨文与古代文明青年学者论坛”,西南大学韩曈曈发表有《殷墟卜辞中的“稻”字补说》,认为第一个“稻”在此可能是地名,“稻侯”应为稻地的职官名。

《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风是豳地华夏族民歌。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发祥地,气候稍凉于河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鲁颂·閟宫》:“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唐在山西,鲁在山东。《閟宫》一章是鲁人追溯其先祖历史,说是早在后稷之时就有了稻。可见黄河流域种稻代代相传。

卜辞多见王“立(莅)稻”“省稻”,(99)可参见姚孝遂主编: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第536—538页“黍”下。说明商王对种稻的重视。

若需划分,有可能无水者为旱稻、有水者为水稻。(102)李璠曾有如此看法,未展开讨论。可参见《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综述》,《农业考古》1996年第3期。旱稻或称陆稻、陵稻等,与水稻最大的区别就是“水”。种植水稻需要稻田里面活水充足。而种植旱稻,只要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在旱田条件下即可栽培种植,适应坡地或旱田。旱稻与水稻相比,产量相对要低。我国是水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旱稻栽培的故乡。旱稻至今还有栽培。(103)可参阅陈丹红: 《旱稻的研究及选育多年生旱稻的探讨》,《福建稻麦科技》1989年第3期;薛全义、荆宇、华玉凡: 《略论我国旱稻的生产及发展》,《中国稻米》2002年第4期;张锴生: 《中国最早的稻作与稻作农业起源中心》,《中原文物》2000年第2期;殷会德等: 《旱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稻米》2020年第4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二就将稻作分为“水稻篇”与“旱稻篇”,并描述了各自的栽培技术。《礼记·内则》记有“陆稻”,(104)《礼记·内则》:“淳熬: 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即用陆稻做饭,把煎炒好的肉酱加在饭上,再浇上油,这就是淳熬。可参见夏剑钦主编: 《十三经今注今译》,长沙: 岳麓书社,1994年,上册,第847页。《管子·地员》记有“陵稻”等名称。(105)《管子·地员》:“其种,陵稻、黑鹅、马夫。”即种植谷物,适于陵稻(即陆稻)。黑鹅、马夫为陵稻的两个品种。可参见荣挺进、李丹译著: 《管子》,北京: 中国书店,1997年,第468、474页。

商时农作根据不同环境种植旱稻与水稻应该存在,表现在文字上以“水”相区别也合情合理,只是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不过,所见卜辞中同版对贞者几乎都是同样的字形,要么都从水,要么都没水,似可说明一定问题。

2019年8月初稿

2021年3月修改

2022年7月修订

附记:这一问题因过于复杂,涉及方面及问题较多,学术界意见不一,蓄意多年,迟迟没有发表意见。近期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有关问题成为热议,感觉比较成熟的商代甲骨文中不可能没有反映具有悠久稻作栽培历史的“稻”字,故在有关学者的鼓励下拿出此文,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诚请读者批评指正。

此文曾先后征询过刘风华、苗丽娟、章秀霞、齐航福、王建军、周忠兵、张玉金、黄德宽等学者的意见,草就后又请王艳丽、杨鹏华、杜佳浩三位博士研究生校对一过,避免了一些错误。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卜辞稻作甲骨文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
释甲骨文“衁”字的几个异体
再谈卜辞中的“/又史”及相关问题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殷墟甲骨“先用字体分类再进行断代”说评议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擦亮稻作(那)文化品牌 弘扬稻作(那)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