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发热研究进展*

2023-01-05采晓阳马秀霞徐立然

光明中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热病外治法外感

采晓阳 马秀霞 刘 楠 徐立然,4△

近几十年来,中国历经了数次以病毒感染为病因的传染性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等,这些以病毒感染为病因的传染性疾病均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治疗这些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疗效[1-3]。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发热的发病机制是外源性致热原侵入机体,激活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进而内生致热原直接或间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引起发热反应[4]。与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包含白细胞致热源、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5,6]。西医关于发热的治疗主要是选用一些如消炎痛、布洛芬等具有解热镇痛疗效的药物,退热较快,但停药后体温易反弹,且长期或大量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肝脏毒性等[7]。中医药在抓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对发热进行精准辨治,疗效确切,恰恰能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中医药治疗发热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得以彰显,应用前景广阔。

1 病名起源

发热涵盖于中医的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之中。古之常说的“发热”“寒热”“壮热”等可以归为外感发热的范畴[8]。《黄帝内经》和《难经》提到了时气、热病、温病等名称;《伤寒杂病论》对发热病证进行了重点论述,提出了外感病的六经论治;《儒门事亲》指出伤寒、时气、瘟疫、中暑、冒气,均属四时不正之气,初感者皆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内伤发热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少数可见高热,或随季节、昼夜更替而发热。在古代文献中有“阴虚内热”“内热”“虚热”“积热”“劳热”“烦热”“郁热”“火郁”“火”“内伤发热”等多种记载。明代王纶在《明医杂著·医论》中云:“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9]。首次明确提出了“内伤发热”的病名,并指出了阳虚发热和阴虚发热的病因病机[10]。

2 病因病机

外感发热的病因包括外感六淫邪气、时行疫疠之气。以发热、恶寒、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身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等临床特点。六淫之邪从皮毛入侵,由表及里而至脏腑,发为热病;疫毒之邪则多从口鼻入侵,由上至下、由浅入深,发为热病。外邪入侵,正气奋起抗争邪气,卫阳郁闭,营阴郁滞为外感发热的病机。如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阳抗邪,正邪相争,而见发热、恶寒;风性疏泄,卫气不能固护营阴,营阴失于内守,可见汗出;寒邪束表,皮毛内舍于肺,肺失宣降,可见咳嗽、气喘、鼻塞、流涕。

内伤发热的病因复杂多样。情志失调、劳倦过度、饮食失节、久病体虚、外伤出血、药物、其他疾病等皆可引发。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如素体体虚,劳倦过度,或久病失于调理,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导致气虚发热;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生血不足,或长期慢性失血,以致血虚阴伤,不能敛阳,导致血虚发热;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素体阴虚,误用或过用温燥之药,导致阴精亏损,阴虚阳盛,水不制火,导致阴虚发热;寒证日久,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阳气亏虚,虚阳外越,导致阳虚发热。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或过度恼怒,肝火亢盛,导致气郁发热;或肝郁气滞,日久不舒,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或是外伤导致瘀血阻络,皆可引起瘀血发热;饮食失调,脾胃受损,失于运化,酿生痰湿,郁而化热,进而引起湿郁发热。可见,内伤发热的病机是气、血、阴、阳的亏虚,或痰、湿、瘀郁结,壅遏化热。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

3 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

从古至今,医家们都在不断探索外感热病的治疗,从医圣张仲景到金元时期的刘完素,从把热病归于伤寒之类至发展为独立的温热病学科,给予了外感热病相当高的重视,提出了多种辨证方法[11]。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12]。这些治疗外感发热的方法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如李新民教授选用“宣透风热,三阳合治法” 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效果显著[13];范小姣等[14]运用中医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相参的治法治疗外感发热,中医证候得到缓解,临床疗效得以提高,不但降低了与发热相关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孙雪松等[15]用清热和解法治疗外感发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 h体温下降更明显,且较为持久;陶玉慧等[16]通过对古今医案中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药进行总结,提炼出了高频用药,组成了“辛凉宣泄、疏风解表汤”,且通过实践证明,其对外感发热有明显疗效;张同园将小儿外感热病从卫气营血进行辨证,立法选方,疗效显著[17]。薛燕星[18]选用和解、分消的治疗原则辨治小儿热病,使邪有出路。徐树春[19]将外感发热辨为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少阳感寒证,选用辛温散寒、宣肺解表的麻黄汤、小青龙汤、荆防败毒散治疗风寒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的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热证;清热解表、清暑祛湿的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暑湿证;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少阳治疗少阳感寒证;均辨证得法,疗效显著。由上述可见,治疗外感发热的方法各异,但皆有疗效,故治疗外感发热的落脚点应是精准辨治,祛邪及时,既病防变,以应外感发热传变迅速的特点。艾滋病在急性感染期表现的发热可参考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的方法。

4 中医药治疗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属虚者治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为主,兼以清热;属实者治以解郁、活血、除湿、清热为主[20]。邓铁涛提出内伤发热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为总纲,明辨病位所属脏腑;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不忘五脏相互关系[21]。王禄[22]提出了内伤发热的证治五法。如选用清热利湿法以祛除湿热之邪,可用三仁汤加减,宣上畅中渗下;甘温除热法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祛瘀退热法,明辨标本,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补气活血祛瘀,标本兼治;解毒退热法以治表现高热者;引火归原法使浮阳内守,阴阳得以平衡。姜桂宁[23]将内伤发热的辨治分为实证发热和虚证发热,实证发热分为食积发热、气郁发热、血瘀发热;虚证发热为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分别选用保和丸、四君子汤加焦三仙、槟榔、莱菔子、鸡矢藤等以消食化积,通降腑气;丹栀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解郁泻热;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玉屏风散、八珍汤、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归脾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以补气养血;清骨散、青蒿鳖甲汤以滋阴清热;金匮肾气丸、四逆汤、白通汤以温阳引火归元。此外,众多医家进行了不同治法治疗内伤发热的临床观察,疗效均得以肯定[24-26]。艾滋病无症状期或艾滋病期出现的发热可参考中医药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

5 发热的外治法

中医学对发热外治法的认识源远流长。中医治疗发热的外治法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创新于宋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27]。外治法在治疗发热中疗效显著,极具特色。尤其是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优势显著。中医治疗发热的外治法有中药灌肠和直肠滴注、熏洗和洗浴、穴位贴敷、推拿按摩、针刺放血、刮痧疗法、拔罐疗法、滴鼻疗法、壮医药线点灸法、壮医佩药法等诸多方法[28]。各种治疗发热的外治法在临床上均得以验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9-35]。中医外治法治疗发热操作简单、见效快、不良作用小,临证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中医外治法。

6 小结

中医药治疗发热优势显著。不管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中医药均可以在明确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特别是在治疗新发病原体引起的发热以及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血液病、肿瘤、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慢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艾滋病发热)、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等,优势显著。且中医的诸多外治法,亦有明显疗效和独特优势。临床上可将中医的药物治疗与外治法合用,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西药治疗所不及的。然中医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中药退热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故今后需要对中医药治疗发热的诊疗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对中医药退热机制的研究以及中药新药的研发,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中医药的国际推广及进一步制备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创造条件,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提升中医药在防治急性病和其他重大疾病中的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热病外治法外感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黄帝内经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基于“三维五法”的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医热病教学改革思考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伤科止痛膏治疗慢性筋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趋向出人意料的进程:艾迪斯·华顿的《罗马热病》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