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1-05聂鑫周石王黎洲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核医学专业学位医学

聂鑫,周石,王黎洲

1.贵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贵州贵阳 550004

传统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过程中重视将临床实践工作与理论基础结合。 近年来,随着并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变,结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诊断模式、方法、技术等发展迅猛,且医疗环境发生变化,研究生教育出现新挑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作为临床常见科室,涉及到全身各系统,在实践过程中极易发现问题,进而寻找科学研究的来源。在此寻找过程中,能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此时不仅应当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导师的启蒙作用、引导作用也应充分发挥出来,并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应当重视改革,结合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总结特点与教学实践,明确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教学问题,并总结改革对策。

1 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在1998 年,国务院颁布与实施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执行办法》, 提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其教育目的是提高医疗水平、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当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在培养研究生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培养,无法体现研究生在临床科研创新思维、 临床技能方面特长,且学科特点也并未体现出来,存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1 重视学术研究,不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研究生学术研究思想工作是一项铸魂工程、固本工程、战略工程,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保持一致。 然而,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忽视思想道德修养、重视学术研究”现象,使得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仅为本科教育的简单延续。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传统思想教育重点为培养个人世界观、重建职业伦理道德,然而,我国医疗环境、社会经济发生改变,社会价值取向呈分散化、多元化发展,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前提为医患沟通。多元化社会意识对医学研究生思想意识、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学生重视个人思想,不重视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社会义务等,且不重视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医疗环境认识。

1.2 教学形式固化,临床实践能力较差

研究在公共课程教学以后,知识教育、临床实践呈边缘状态,即临床科室、学校疏于管理,仅仅重视固定终结性考评。尽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位研究生需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其他科室,但因时间有限,研究生无法系统性、全面性掌握临床知识。另外,研究生在自身专业实践过程中,核医学、超声科、放射科、介入科具有较大差别,无法得到系统专业培训。例如,对于放射诊断研究生,临床实践主要内容为书写MRI、CT 报告书,X 线平片、影像技术学习与实践;超声学习过程中,研究生对于妇产科超声成像、专业性心脏超声成像有关知识掌握不足。总而言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在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自己所从事专科能力较为突出,但其他亚专科的实践能力差的情况比较常见。

1.3 科研教育不具有系统化,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医学技术人才要求更高,用人单位不仅重视毕业生学习成绩,同时也关注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管理才能。然而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时,不断加强培养其临床能力培养,而不重视培养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或者削弱科研能力培养。例如,在培养放射科研究生时,学生的规培要求他们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图像后处理、书写报告书等方面技能培养,缺乏临床科研训练。 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科研能力培养内容不具有系统性,学生对于科研结构缺乏认知,在提出问题、局部创新、病例资料收集、整理资料、运用科研方法、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现象。久而久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训练陷入单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者低层次职业培训中。

1.4 考核评价体系不成熟

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课程主要考核方法为理论考试,使得研究生在临床知识、思想意识、临床科研方面考核均不成熟。学位授予的要求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言,没有倾向于科研创新能力的部分,而把重点放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方面。这样一来培养的学生并没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多方位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缺乏[1]。

2 培养对策分析

2.1 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医疗环境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始终。研究生新生培训、岗前培训过程中,充分认识医师执业生涯过程中个人贡献,如解除患者的痛苦,确保学生能够树立职业神圣感、敬畏感,继而培养学生高度无私奉献精神、责任心。 研究生在日常学习时,导师及规培基地带教老师应当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职业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进行培养。教育研究生应当熟练掌握医疗环境,促使自身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医疗模式发生转变,即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医疗环境要求更高。 随着医院、社会不断发展,外部硬件措施不断改进,在改进内部环境时,应当以从业人员自身作为出发点,促使其医患沟通能力、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学生间、师生间、医生间、医患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学术生态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与指导,促使医疗环境的认知教育不断加强,加强职业伦理道德重建,促使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2.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

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中,应当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采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的“双规合一”模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在培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时,重视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性,突出其作用,以实践能力多样化标准要求学生,提高学习、科研能力。研究生经过科室轮转,挖掘其对医学高端成像设备、图像处理软件的兴趣,与先进案例分析和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应当掌握学科间的交叉内容,对教学资源协调、整合,扬长避短,建立健全培养体系。研究生应当熟练掌握影像学和亚专业、临床间关系,勤学苦练,工作态度严谨,促使临床技能不断提高[2]。

“双规合一”模式教学表示学生与工作环境更早接触,由医院借助学校优秀师资与先进设备,培养高技能、高水平人才,学校在与医院合作过程中,坚持共培共享、深度合作原则。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由学校、医院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确定培养目标、工作岗位需求,设置授课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对教学质量共同监督,培养高素质医护人员,享受教学成果与教学研究。有学者选取影像学研究生为对象,分别应用“双规合一”模式教学、常规教学,结果可见,“双规合一”模式教学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影像学专业属于复杂学科,所需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双规合一”模式,结合教学工作需求,对“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解剖”等核心课程重新构建,给以四肢、脊柱、盆地、腹部、胸部、头颈部为模块的课程体系,针对检查技术、身体解剖、正常表现、常见病、多发病实施影像诊断;随后,由该部位教师进修授课,讲述精湛技术、先进知识点、学习经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

研究生考核时,考试内容应当将临床能力真实反映出来。 以影像医学与和科学的学科特点作为出发点,合理设置考试内容,包括亚专业内容、临床内容,并模拟临床工作,如自行操作、总结影响表现、图像处理、报告书写、临床诊断等。

2.3 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初衷为改变医学研究生在培养时缺乏临床能力差、能力训练不足的现象。然而,此教学初衷并非要忽视科研训练。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将实际医疗工作视为科学研究来源,培养科研能力综合。科研考核过程中,重视研究生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等考察。 研究生科研前期、中期、后期实施系统培训,其内容有临书写综述、收集资料、文献查阅、分析论文、书写论文等。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问题,采用文献查阅方法,论证问题,最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促使科研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提高,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科研态度,促使综合能力有效增强[3]。

2.4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培养过程中将更加关注培训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死板,且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继而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当前,各培养部门都深入研究教学管理有关知识,将多种新型教学方案广泛应用于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取得显著效果。

(1)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选择经典案例,由学生模拟患者看病情境,依照剧本扮演患者,并模仿其动作、表情、主诉、情绪、临床体征等,监督学生行为,教师客观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法过程如下:①依照教学实施计划开展教学,由学生扮演患者,在进入到就诊室中,另一学生扮演医师,实施影像学技术及影像诊断,分析影像学资料。由科室主任、教师进行评价,包括规范性、全面性、科学性等。 由护士长组织讨论。 ②扮演者对患者全面检查,扮演患者的学生需作出对应反应,并讲述感受。由教师进行评价;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价,重点包括影像学诊断准确性等。 最后,由教师组织讨论。

(2)云课堂教学法。云课堂概念源自云管理、云存储、云技术等,云为互联网比喻说法之一。云课堂以大数据、互联网资源库作为基础,整合教学资源、学习服务、学习中段、学习平台、学习网络等,在日常课堂教学使用,形成个性化、开放、互动、高校教学模式,打造高效教学课堂[2]。 云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客户端进行学习,获取互联网资源。和教师互相传输信息,并详细记录教学进度,促使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同时增加学习信心与乐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除此之外,云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采用尖端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实际开发的情景化在线视频网络课程,支持多学习方式,不仅是挖掘知识工具,同时也是传递知识媒介。云课堂教学法教学设计如下:学生入科后实施入科教育,向学生讲述云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知识。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云课堂客户端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登录教学资源平台,由教师创建课程,在平台上上传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计划、课件、作业、课程标准、课程要求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课堂点名,由学生登录,在极短时间内签到,完成课堂作业、讨论、测试等环节。教师可设置资源经验值,包括课堂作业、讨论、测试等,采用经验值形式表示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评价,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加。

(3)PBL 教学法。 PBL 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强调教师为引导作用,学生占据教学中心,针对具体项目、疾病,采用问题式教学开展,并利用自主式与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主动性,促进学习能力提高。 PBL 教学法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研究指出, 弹性化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宽其学习思路,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PBL 教学法过程如下:①问题提出,由导师选择研究方向;②文献查阅,在导师提出方向后,由学生结合问题查阅文献,利用教科书、万方数据库等工具,阅读以后,汇总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解答;③讨论,导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课,2 次/周,通过视频、PPT 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④总结,由导师总结讨论结果,分析重点、难点,回答所提出问题。

3 讨论

影像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思想道德能力,加强系统化培训,细化科研思维的培养方法,加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建立健全临床考核方法与考核指标,促使学生的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在工作岗位中具有真正胜任力。

猜你喜欢

核医学专业学位医学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实用骨关节核医学》书评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核医学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方法
医学、生命科学类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