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资源:“做历史”的新场域

2023-01-04黄雯婷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博物馆历史学生

黄雯婷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任何课程,归根到底,是人的课程。新时代历史教育强调“向学生渗透有历史性的思考,相信有用的历史就是依然活着的过去,所以活着的人能够通过历史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以便思考和理解更为整体的、有意义的人、事和社会现象,并从中成熟‘人之所以为人’的意念、上升个体的社会觉悟”[1]。因此,当历史课程提供的社会空间足够广时,作为人类过往的具体经验就愈加有生成性,身份认同和公民职责的文化基因也愈加牢固与深刻。

一、知“新教材”的生创空间

美国学者罗森茨威格和泰伦在专著《过去的呈现:历史在美国生活中的通俗应用》中指出,根据全国调查显示,历史博物馆是比历史教授、历史老师,甚至历史书籍可信度更高的信息来源。故本文以博物馆探访“中华文明起源”为例,探讨公共资源的开发运用,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素养导向,符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型的要求。“做历史”的实践让学生在历史课程中从统一走向差异、从接受走向探究、从课堂走向社会,人与人、人与物的联系不再是直线的、单向的,而是分享式的、网络状的。

1.博物的效能与可为

无论是遗址还是出土文物,都能将教科书中抽象的中华文明起源概述,通过具体的文字、青铜器、城池、墓葬等,穿越时空外化出来。博物馆和历史遗址可以培养一种深度的、专注的以及广泛的、情境化的思维。[2]用“物件”这座桥梁去探寻古人的日常、征伐与仪式,进而洞悉祖先“宇宙观”“认识论”和“价值观”,为理解华夏文明的渊源提供线索,也激发身为“宝藏继承人”的文化自信,使生活在有历史底蕴地区的青少年更有归属感。

依托“公众史学”不断成熟的实践,地区博物馆的推介从小众圈子变成热门领域,我们能借助相得益彰的公共场所资源与数字技术革新,或实地或虚拟地徜徉在饱含智慧的历史博物馆中,个体同藏品这一潜在的无生命对象也产生关系。

2.文本的拘狭与延展

课本上只言片语的仰韶、龙山、河姆渡和良渚,无法让学生代入式体会苏秉琦先生所提的“满天星斗”。如何身临其境感受石器时代文化不是从一个中心散布到外围,而是许多不同的地方如满天星斗般各自发展,继而产生彼此间缓慢但复杂地互动和交流?通过走进博物馆探寻祖先的遗迹,目的就是要把古人放在他们的历史背景下来了解他们的本意,或者是尽量追寻他们的本意。

同样,课本上简略的“夏商西周”,也沉潜了“青铜时代”的文明博弈,青铜器的数量、大小,工艺的精甚程度,是如何彰显“礼”的?这是规矩,这是等级,这是秩序,一句话,礼就是政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古代青铜器在“宗教、政治、道德”上的礼仪用途,感受不到其在早期冷兵器战争和在统治中的军事力量,那便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的青铜文明在国家、权力上的深沉与壮阔。

笔者认为,不管是资料的搜集、整理还是课题的实践,历史学科更应该发挥学生的参与度,充分重视学生的输出,由被动应试到主动表达,指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需求主旨。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 课为依托的“博物馆探访‘中华文明起源’”的设计与实践,让笔者深切感受到,引导学生在探究作业中寻“物”问“史”,意义匪浅。

二、行“做历史”的生本实践

笔者所在的苏州市吴江区的吴江博物馆有马家浜文化遗址、九里湖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陶器,这是引导学生探寻乡土之源、先秦之魅的首选,周边的还有吴中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1.作业的设计与呈现

学生通过探寻(虚拟)博物馆,找具有时段特征的代表性文物,在多元世界中培养集体的身份认同。在呈现载体上,学生通过将作品(包括照片、手抄报等)制作在下发的A4 硬卡纸上,进行主题布展。

笔者设计了一份以“苏博”为例的“做历史”任务单供学生参考:

任务一:爬梳吴地文明起源。归纳比较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概况与特点。

任务二:寻找馆藏乡土瑰宝。良渚文化的彩绘陶罐是最早出现的漆绘陶,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描述它的特征、意义和带给你的感受;出土于苏州工业园区草鞋山遗址的玉琮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欣赏它的造型,查阅资料阐释所蕴含的宇宙观。

2.作品的分享与师评

在此,笔者分享两位学生的作品、感言和教师的对点简评,以期管窥蠡测。

解锁石器密码

国庆假期我来到了苏州市吴中博物馆,在手抄报上介绍展品时会涉及到已学的第1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背景知识、历史故事,也会从美学角度告诉大家这个展品为什么美,为什么青睐它,可能是因为它与教科书上的论述形成共鸣,也可能是产生了认知冲突,进而萌生探究其真实状貌的好奇与行动。

我首先领略到的是以打制石器为标志的旧石器时代,从地质时代上看,它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距今约300 万年到距今1 万年左右,吴地的三山岛遗址和马家浜文化让我印象深刻。到了新石器时代,在我们这一带的草鞋山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玉器、陶器制品让人赞叹。在许许多多的出土文物中,我仿佛看到了先人们辛勤劳动的身影,看似黯然失色的残片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高一2班 钱佑祺)

【师评】钱佑祺同学通过探寻地方博物馆,图文并茂地表达“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的乡土历史,知行合一,值得点赞。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解读的过程中,最好聚焦一件文物做深度阐述,讲清它的基本史实与历史价值,忌泛泛而谈,要彰显高中生的学科素养。

邂逅“牺尊”

“去上海博物馆一定要问候镇馆之宝大克鼎”,受历史老师的建议启发,我在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馆里驻足良久。特别是对“牺尊”念念不忘。原来,冷冰冰的青铜器也可以兼具可爱造型(萌萌大眼睛)和实用功能。“牺尊”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中间一孔套有一锅形器可以容酒,可以取出,而牛颈及背上空穴可以注水于尊腹以温酒,实在高明。此尊纹饰华丽繁缛,构图新颖,生动形象的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以盘绕回旋的龙蛇纹、兽面纹、几何纹组成,精细到每一根毛都清晰可数。就是这“意外邂逅”的牺尊激起我对古代青铜的省思叩问。这些附着着点点幽绿的青铜器颇具沧桑美感,让人遥想千年前那个等级森严,礼乐盛行的时代……我不禁感慨,在遥远的几千年前,祖先纯粹的工匠精神!

(高一1班 程悠然)

【师评】程悠然同学以上海博物馆的“青铜牺尊”为切口,以小见大解读中华文明,手抄报也很有设计感,这种活化生硬历史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其作品(含活动过程)是一份比较老练的实践作业样本。建议在感受文物大美的同时,要贯通历史学科知识点,进行更专业的思考与表达。如“牺尊”中引人注目的牛鼻上的索状圆环,可以关联春秋晚期中国驯牛技术的出色发展,即农业层面。其次,精美珍贵的“牺尊”所投射的礼器属性,若能展开说明就更好,这印证了礼乐文明的民族性,即历史的精神层面。再则,追问“牺尊”腹部的二方结构花纹的制作方法,即借助冶金技术层面,去更深入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手工业的发展。它还能启迪跨学科作业,使历史、化学、数学、美术、语文的学科壁垒在“牺尊”身上被打破。

三、探“公资源”的生态价值

行走倒逼思考,在整个系统的“做历史”中,需要教师的跟进指导,将项目探究问题化、目标化,关注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方法习得。

1.落地的审视与皈向

“以物带事”的表达,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并更好地理解蕴含在其中的历史意义,通过这场“博物馆行走”感受先人智慧,在制作手抄报、PPT 和讲演、布展中历练“创造、沟通、统筹”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实践——认识——倾听——共鸣”的主动学习。在老师的点拨中播下学科素养与人文关怀,从对文物、国宝的理解中,感受具体的文化知识,更体会一种人格素养的浸润。一个人如果没有思考与共情,怎么能把人文的理解、历史的解释表达得“眼里有光”。

当学生能活泼泼地与文物“对话”、宽容地理解人与物的时空并蒂,这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我们能利用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文物、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将历史地理、青铜造物、铭文图案等不同门类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小见大、以微见著、娓娓道来艺术的脉络、历史的变迁,内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认识被保护和保存下来的历史,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基础,历史能帮助人们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2.存在的困顿与求解

在公共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只看重当下热热闹闹、乱花迷眼的“活动过场”的任务观点,没有精品课程的意识和长远的规划,没有更多地为学生的成长着想,教师自身缺乏责任意识和反思行动,建立一种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有量度的评价策略,是“做历史”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如何在遵从育人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下选材、设计、指导、跟进,教研组、工作室如何头脑风暴,权衡方案,交流合作,都不是“本本主义”能行之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指导学生成为有“知行热情”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得是一个“终身思考者”“行动主义者”,教师的知识储备、价值理念、个性品质、执行能力无不影响着探究作业的开发。

其次,从“三新”背景出发,通过“联合、整合、融合”,开展跨学科实践。立足推进全员参与的必修性课堂学习活动、选修历史学生的选必“做历史”活动、部分学生的选修性学科实践,挖掘有关联的知识要点、巧用互通研究路径、留意身边的公共资源,实现不同学科间学科育人的统整,如历史遗址中的建筑选址探究,能将“数学”“物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美学”“哲学”立体起来,而在“历史学”中又能对接到“考古学”“人类学”等专业领域,让行动驱动专业认知,而非形而上问答。

最后,借用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的表述,笔者提出对历史课程公共资源开发、开设的愿景:它不是过火的,而是冷静的;不是狂热的,而是理智的;不是运动式的,而是常态化的;不是功利主义的,而是求真务实的;不是昙花一现的,而是日久天长的。

新时代“做历史”的实践探究是关乎学生发展、学科建设与价值教育的“大”问题,在巧用公共资源对学科进行多维融合的探索中,我们再接再厉。

【注释】

[1]赵亚夫:《〈历史与社会〉的整合与公民教育的效益》,《教育学报》2008 年第3 期,第43 页。

[2][美]约翰·R.迪西特:《过去的呈现:美国各州与地方历史协会》,《公众史学》2021 年第1 期,第228 页。

猜你喜欢

博物馆历史学生
博物馆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新历史
露天博物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聪明的学生等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