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面部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2023-01-03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黑素细胞卡西白癜风

张 静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皮肤性病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白癜风是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皮肤泛发性或局限性白斑。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功能异常、遗传、氧化应激反应等均为其致病因素[1]。统计显示,白癜风的全球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该病可于全身各部位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美观,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白癜风的治疗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疗、自体表皮片移植术等[2]。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是常用的白癜风一线光照疗法,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3]。有研究指出,光疗与口服或外用激素、中药制剂等联合使用,效果更佳[4]。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符合选样要求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NB-UVB照射联合他卡西醇软膏对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影响,分析其疗效差异进一步为联合疗法提供临床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1月到笔者医院就诊的稳定期白癜风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例(%)]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例(%)]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性别 病程/年 白癜风类型 男 女 散发型 泛发型 面颈型 其他观察组 74 32.15±6.14 42(56.76) 32(43.24) 3.16±0.64 10(13.51) 14(18.92) 27(36.49) 23(31.08)对照组 74 33.62±6.07 47(63.51) 27(36.49) 3.09±0.92 16(21.62) 19(25.63) 21(28.38) 18(24.32)t/χ2值 1.465 0.705 0.537 3.502 P值 0.145 0.401 0.519 0.321

1.2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且符合《白癜风诊疗共识(2021版)》[5]中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诊疗标准: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为0,患处白斑为瓷白色,色素沉着或边缘清晰,1年以上无同形反应,wood灯显示皮损部位为白色,且皮损面积不超过目测面积;②年龄≥18岁,面部皮损面积超过30%者;③无光敏性皮肤病、着色性干皮病等NB-UVB治疗禁忌,无他卡西醇软膏过敏等禁忌者;④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相关激素药物及光化学疗法治疗者;⑤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皮肤肿瘤及其他肿瘤者;②哺乳或妊娠期妇女;③患有其他皮肤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④精神异常者;⑤合并心、肝、肾严重功能不全者。

1.4 剔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结果分析者;②研究中途更换治疗方案或自主退出研究者;③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中止研究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对照组NB-UVB照射治疗,给予患者NBUVB(德国Waldman,型号UV802)隔日照射,初始剂量为0.4~0.5 J/cm2,随后按照10%~20%的比例逐渐增加剂量,最大为3.0 J/cm2,连续治疗6个月;照射治疗时应对患者眼部等敏感部位及正常肌肤处给予保护;若治疗中途患者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则应停止增加照射剂量或酌情减少剂量;患者治疗3个月无效或连续照射20次后复色面积不再增加时应停止NB-UVB治疗;叮嘱患者治疗期间禁止熬夜,避免日光暴晒及压迫摩擦,多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避免食用芹菜、菠菜等光敏性食物及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等光敏性药物。

1.5.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他卡西醇软膏联合治疗。B-UVB照射治疗及常规护理同对照组;同时患者每日清晨采用他卡西醇软膏(帝人制药株式会社医药岩国制造所,注册证号H20160628,规格:每支20μg:10 g)外用涂抹,连续给药6个月。

1.6 评估标准

1.6.1 白癜风严重程度评估[5]:将患者的手掌面积设为体表面积的1%,患者白斑<体表面积的1%为轻度;白斑为体表面积的1%~5%为中度;白斑为体表面积的6%~50%为中重度;白斑>体表面积的50%为重度。白斑面积参照白癫风面积评分指数(VASI)=∑(身体各部位占手掌单元数)×该部位色素脱失所占百分比。

1.6.2 生活质量评估:以白癜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VitiQoL)[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VitiQoL量表从15项计分项目和1项不计分项目评估患者的白癜风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参与限制”(7项)、“耻辱”(5项)及“行为”(3项)内容计分内容,每项采用0~6分计分法,0分表示“从不”,6分表示“总是”,总分0~90分,分值越高表示白癜风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越严重。

1.7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白癜风严重程度;皮损恢复情况[平均皮损面积、平均复色面积及面部(口鼻区、眼区、额区、颊区)的平均复色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白癜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VitiQoL)];留取两组患者的清晨外周血,采用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CN)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运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8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0.0处理数据,两组患者白癜风严重程度采用秩和检验;两组皮损恢复状况、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VitiQoL生活质量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同一时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经验;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白癜风严重程度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中途更换治疗方案而被剔除,观察组有1例患者因NB-UVB照射依从性差而被剔除,两组各剩余73例有效病例。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白癜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1,P=0.036<0.05),见表2。观察组典型病例见图1。

表2 两组治疗后白癜风严重程度比较 [例(%)]

图1 观察组典型病例治疗前后

2.2 两组皮损恢复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平均皮损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平均复色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其面部口鼻区、眼区、额区、颊区平均复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皮损恢复状况比较 (±s)

表3 两组皮损恢复状况比较 (±s)

注:a表示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平均皮损面积/cm2 平均复色面积/cm2 面部平均复色时间/周 口鼻区 眼区 额区 颊区观察组 治疗6个月时 73 5.17±1.24a 11.35±3.56a 11.26±1.53a 11.46±1.47a 12.23±1.48a 12.16±1.47a对照组 治疗6个月时 73 6.08±1.05 10.10±2.79 12.69±2.37 12.32±1.31 13.57±1.75 12.69±1.08

2.3 两组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TNF-α、IFN-γ、IL-4)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的TNF-α、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CD8+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s)

表4 两组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s)

注:a表示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b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炎症因子/(pg/ml) T淋巴细胞亚群 TNF-α IFN-γ IL-4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治疗前 74 155.39±15.37 61.32±8.17 24.36±5.89 32.14±2.35 28.53±2.16 1.12±0.14 治疗6个月时 73 100.48±11.59ab 44.38±6.71ab 42.11±6.45ab 41.19±1.46ab 25.13±3.14ab 1.63±0.37ab对照组 治疗前 74 158.76±12.71 60.89±6.43 25.47±6.15 31.57±2.62 28.07±3.12 1.09±0.30 治疗6个月时 73 112.32±10.47b 51.26±6.37b 37.04±5.78b 38.27±2.21b 26.82±1.97b 1.45±0.24b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的VitiQoL参与限制、耻辱感及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s,分)

注:a表示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b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VitiQoL评分 参与限制 耻辱感 行为观察组 治疗前 74 31.77±6.57 18.53±4.16 10.36±3.12 治疗6个月时 73 16.39±5.33ab 10.14±2.51ab 4.26±1.34ab对照组 治疗前 74 32.08±7.24 18.97±6.55 10.53±2.29 治疗6个月时 73 20.57±4.29b 14.62±3.27b 6.20±1.77b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5%,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皮肤色素脱失症,随着黑素细胞的渐进性破坏,患者表现出位置不定、大小不等的色素脱失斑。该病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外貌,且具有病因复杂、迁延难愈的特点,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7]。实践证明,单一的光疗(NB-UVB照射、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等)及药物(激素类、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干预效果欠佳[8]。因此探究多种联合治疗模式有利于白癜风患者的恢复。本研究探究了NB-UVB照射与他卡西醇软膏联合治疗对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干预作用,取得理想疗效。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癜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其总体皮损恢复面积显著提高,患者面部各区(口鼻区、眼区、额区、颊区)复色时间明显缩短。说明采用NB-UVB照射与他卡西醇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与仅采用NB-UVB照射的对照组相较,在皮损复色面积及面部容貌改善方面效果更佳。NB-UVB照射为峰值311~313 nm的多色光,该疗法可通过刺激患者神经嵴干细胞(HF-NCSCs)分化为黑素细胞,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同时,还具有调节内皮素(ET)-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分泌水平,刺激黑素细胞迁移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恢复[9]。张家瑜等[10]指出NB-UVB照射治疗还具有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诱导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影响皮肤色素基因表达模式等多重调节作用,对白癜风患者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他卡西醇软膏作为重要的维生素D3衍生物,其对白癜风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有学者指出,维生素D3衍生物可与内皮素受体等特定受体结合,以调节黑素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黑色素合成[11]。还有研究发现,他卡西醇在保护黑素细胞DNA完整性,防止其坏死或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本研究中NB-UVB照射与他卡西醇相协同,共同促进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的增殖及黑色素的分泌,有利于面部容貌的恢复。

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是破坏黑素细胞免疫耐受性,引发白癜风的重要因素[13]。CD4+及CD8+T细胞是免疫调节的重要参与者,CD8+T细胞直接参与表皮黑素细胞的破坏,而CD4+T细胞可协助免疫反应,促进患者康复。辅助性T细胞(Th)1/Th2是CD4+T细胞的特异性亚群,Th1/Th2交互作用失衡可引发机体免疫失调。IL-4是Th1及Th2极化的标志因子,白癜风患者病灶周围皮肤中的IL-4水平明显降低[14]。IFN-γ和TNF-α是重要的免疫因子,其中IFN-γ可通过下调酪氨酸酶的表达,抑制黑素生成;TNF-α可促进黑素细胞表面黏附因子的表达,影响黑素细胞的增殖分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中TNF-α、IFN-γ、CD8+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IL-4、CD4+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提示NB-UVB照射联合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可影响机体TNF-α、IL-4等免疫因子的分泌,有效纠正Th1/Th2免疫功能失调。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随着后续光照剂量的调整,患者的上述状况得到明显缓解,说明NB-UVB照射联合他卡西醇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13]。该疗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病变细胞数量,促进体表黑色素形成,有效改善患者的容貌外观,降低其疾病特殊感,恢复正常生活。故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itiQo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NB-UVB照射与他卡西醇软膏联合治疗的模式,可帮助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有效降低皮损面积,调节机体免失衡,有利于恢复其面部容貌,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黑素细胞卡西白癜风
陶土瓶与花
儿童白癜风的研究进展★1
白癜风遗传概率小
“点痣”有风险 爱美须谨慎
异欧前胡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和Rab27a的调节作用
斗牛士之死
斗牛士之死
不好意思的卡西奇
地塞米松合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白癜风
黑素细胞悬液中加入透明质酸的最佳浓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