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2排螺旋CT的常见故障及维修保养

2023-01-02徐奕锋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浙江余姚31547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螺旋病灶骨折

徐奕锋 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70)

内容提要: CT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其日常使用频率较高,容易造成计算机断路器磨损、老化加剧,产生故障,影响计算机断路器的正常使用。强化CT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确保CT机正常运行,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62排的螺旋CT是医院常用的检查设备,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若其出现严重故障会直接影响其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甚至是误诊或错诊,因此CT机的维护和保养在临床上十分重要[1]。在实际工作中,仪器一旦出现故障,不仅影响患者的诊治和医院正常的诊断运转,而且更换原装零件的费用也相当大,为此,本文尝试从多角度对62排的螺旋CT机的故障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对合理的维护方案和保养策略,以保证62排的螺旋CT机能够正常工作。遂本文以62排螺旋CT的常见故障及维修保养为题,汇报如下。

1.62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多层螺旋CT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取得显著应用效果。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优点,通过容积采集,并间隔重建,从而获取多幅图像。

1.1 多排螺旋CT诊断恶性肿瘤

当前,我国生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使得恶性肿瘤发生率逐渐提高,如肺癌、食管癌等,且呈年轻化发展,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恶性肿瘤需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有学者提出,多层螺旋CT应用更加广泛,技术逐渐成熟,计算机后处理技术不断进步,采用诊断可获取图像,实施矢状位、冠状位MPR能够清楚显示出疝进入胸腔疝囊中器官组织成分、腹腔连续性。大量临床实践表明[2],螺旋CT三期增强可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明确疾病特点,受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青睐。原发性肝癌属于肝脏恶性肿瘤,其病灶主要为类圆形、单发圆形,使用螺旋CT三期增强,病灶明显强化表现,密度影高密度,部分包膜具有较高厚度,病灶强化特征为晕圈征;对于静脉期,患者病灶密度降低,成为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对于延迟扫描器,病灶表现为快进快出,在肝实质处可见高密度影,在病灶包膜处存在强化现象,且病灶边界清晰。

又有学者[3]选取50例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为对象,均实施常规CT诊断、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可见,多排螺旋CT诊断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诊断,P<0.05。多排螺旋CT诊断肿瘤征象检出率高于常规CT诊断,P<0.05。证实了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诊断准确率高。多排螺旋CT诊断具有扫描多样化、速度快、三维重建等优点,在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时能够提供出更多信息。在多排螺旋CT诊断诊断中,通过获取三维重建图像,血管成像呈立体型,可置管观察患者的病灶情况,其中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CT3重建技术可将肿块形态、大小、边缘、内部密度、强化特点清晰显示出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追踪病变组织来源,立体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直观病变间关系。

1.2 多排螺旋CT诊断急腹症

急腹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特点包括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多、病情发展快、起病急骤等,病变类型有梗阻性病变、血管源性病变、炎症性病变等。急腹症病因很多,包括女性急性盆腔炎症、胆道结石炎症、输尿管结石、急性阑尾炎穿孔、急性胰腺炎等,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病程延长,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4]。急腹症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主要依据患者临床体征、生化检验等,极易出现漏诊与误诊现象,导致病情延误。运用多层螺旋CT行二维、三维重建诊断急腹症患者,直观病灶空间结构,有效提高阳性诊断率与诊断准确率。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时,所运用的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容积再现技术图像等。针对急腹症病灶及其周围软组织良好对比性,有研究[5]指出,诊断急腹症病灶主要方法为二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部分患者单独运用多层面重建即可完成。多层面重建通过矢位状、冠状位对图像进行观察,将急腹症病灶存在情况准确显示,从而判断病因与发病部位。

1.3 62排螺旋CT诊断骨科疾病

62排螺旋CT可有效检出骨科疾病,如髋关节疾病、胸腰椎疾病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髋关节病变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有效检出病灶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扫描多样化、速度快、三维重建等优点,在诊断髋关节病变时能够提供出更多信息。有学者[6]选取髋关节病变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普通CT诊断、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可见,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更高,与普通CT诊断比较,差异P<0.05。多层螺旋CT在不同疾病中具有更高诊断准确率,差异P<0.05。由此可见,髋关节病变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在多层螺旋CT诊断中,通过获取三维重建图像,血管成像呈立体型,可直观观察患者的病灶情况。多层螺旋CT诊断为容积扫描,获取容积顺序需达到各向同性,采用容积数据实施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SSD、CPR、MIP等。容积数据具有各向同性,和轴位图像的清晰度保持一致,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全方位图像,CPR重建、MPR重建图像质量更加清晰。CPR可将弧形肋骨显示在同一平面上。多平面重建(MPR)可在不同角度对同一部位进行观察,将细小结构变化清晰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应用效果显著。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以椎体破骨片位移为典型特点,后移则累计椎管,产生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临床在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多采用X射线诊断,可清晰显示出椎体骨折范围,然而,在显示附件骨折、椎体裂隙性骨折时比较模糊,极易出现漏诊现象,尤其是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难以区分,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X线诊断价格低,操作简单,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辅助诊断方法。多层螺旋CT诊断分辨率高,且能够快速扫描,具有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出椎体骨折线走向、部位、附件骨折等,尤其是椎管、椎体骨折受累情况。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还可有效显示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脊髓损伤、高密度血肿等征象。有学者[7]提出,多层螺旋CT与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脊柱三维解剖结构中具有优势,空间份比率更高,可促使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准确率有效提高。

2.62排螺旋CT机故障原因解析

2.1 X线发生器部分出现故障

X线发生器出现问题则属于CT机应用期间一个很广泛的现象,它一般多见于指示灯异常,也就是说,在焦点切换不稳定的情况下,指示灯通常是不亮的,无法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如果电流增加或者出现错误报警问题,那么在电流偏小或者电压偏低等情况下,指示灯通常是没有问题的[8]。

2.2 双向晶体绝缘门故障

绝缘门的双向晶体在62排的螺旋CT应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功能,其具备的优势主要是:安全稳定、反应灵敏、阻抗大,能够确保设备的稳定与安全,并且在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不过,假若绝缘门的双向晶体发生问题,则会导致电路逆变器受损或出现障碍,促使62排螺旋CT机的显示级失常等,必然会破坏设备的稳定性。

2.3 装置噪音及异响

对于CT机的应用来说,因为旋转阳极在运行期间出现故障,导致熔断器开裂,一般是针对长期没有应用的设备或者高频率的环境而言,则会引起旋转阳极发生故障,例如:轴承明显磨损等。并且,如果油管破损,循环油不断往外渗漏的话,则会导致球管热交换器发生问题,引起球管温度明显提升[9]。

2.4 机床故障

CT机在启动前也会暴露出不少问题,其表现包括:机器不能正常移动、升降或者动作不精准等,探究其原因,一般与继电器、升降联接等出现问题有关。

2.5 电脑故障

一般来说,62排的螺旋CT机中的电脑故障包括两类,即:软件与硬件。对于键盘、轨迹球等问题来说,其属于硬件问题,通常仅需更换零部件就可以了,一般不会破坏设备的正常功能。如果电脑发生系统问题,一般被认定是软件问题,例如:数据丢失、屏幕破损等,一般是由于电脑硬盘出现错误或出现硬盘坏掉而造成的损坏,而电脑硬盘的损坏则是由于电路存在短路或突然出现断电等原因造成的。

2.6 电源故障

CT机上的磁盘系统对电源频率比较敏感,在电源大频率波动的情况下,CT机磁盘速度极慢,会造成读写数据错误,严重时会自动转至自我保护系统或停止工作。所以,医护人员在开关机前和关机后都要对UPS系统的电源进行常规的仔细检查,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10]。

3.故障解决与养护

3.1 机器检修概述

针对62排螺旋CT机常见维修方案一般包括:(1)如发生电压失稳等原因未知的问题,那么需要对设备重启,然后排查设备是否能够稳定运行;(2)对设备的局部及整体环境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外部硬件的人为损坏;(3)对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电线、电路板等部件)进行更替后再次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4)敲击设备部件,这种故障或许是因为内部接口衔接出现问题引起的;(5)针对CT机而言,一般会发生X线球管问题,一方面,需要认真排查换热器的具体状态。因为X线球管真空度偏小,引起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零部件更换,确保设备恢复正常状态;(6)根据绝缘门晶体管的质量实施排查,并且利用分析变压器是否短路等问题,来解决故障问题;(7)如果机床出现问题,则需要对其电压值进行评估,并且,需要全面掌握机床螺钉固定现状,并思考齿轮磨损现状,由此能够第一时间替换掉已经受损的零件,促使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在故障发生后,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避免连续误操作,否则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另外,做好故障信息记录。有些故障反复发生,使用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要注意设备内部是否存在严重的问题,完成后详细记录故障信息与维修方法和结果,以便日后查询并在发生相同故障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11]。

3.2 CT养护解决方案

3.2.1 定时清灰除尘

电荷效应是造成灰尘大量吸附在设备表面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影响设备内部的散热和运行,降低零件的工作状态和寿命[4],同时细小的尘埃还会造成磁盘划伤,严重影响设备读写正常工作的速度。所以,每天都要定时对仪器表面进行清灰除尘操作,清除仪器表面的尘埃、杂物和血迹等,以确保设备内无灰尘、污垢,但是清灰除尘时,通常是在设备关闭10min之后再进行操作,由此确保除尘效果最理想[12]。

3.2.2 操作流程规范化

一般来说,当CT机启动的过程中,需要安排进行每日的排班,由一名专业医护人员提前15min进行开机观察,下午准时停机,不要频繁开关机,由此能够避免对设备造成的损耗,防止故障形成,尽可能地增强设备应用周期。针对CT机来说,一般需要通过循环水制冷原理对其实施降温,对此,于开机前,需要通过循环水泵来排查水压的变化情况,对于开机水压来说,一般需要限定于380~400kPa范围内;于关机的情况下,需要调整水压在180~220kPa范围内,同时需要定期监测其水位的变化,如果水位低的话,必须要往制冷剂中添水,保障循环水制冷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预防问题发生[13],另外,还应检查UPS及各部件的工作情况,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同时检查设备球管、开机和预热,有效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开灯还需注意屏幕上的提示语,如有错误提示或其他异常,医护人员应及时联系设备科,查找故障并进行维修。由于大型医疗设备的相关维修说明及操作说明等基本上是英语文字,所以,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有坚实的英语基础,重视英语和计算机等知识的学习,并与生产厂家的工程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以确保技术支持[14]。

3.2.3 控制环境条件

CT控制室恒温18~22°C,湿度控制在55%~65%,机房温度21~24°C。机房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湿气过多,造成磁盘变质,磁层脱落;空气湿度大时,部件会大量短路[15]。潮湿会引起某些材料或部件的变形或性能的改变。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每天都要对线路进行检查,每周都要对空调、除湿等设备进行清洗,从而保证仪器辅助设备的稳定启动。

4.结束语

总之,62排的螺旋式CT机的内部设计非常繁琐,不管是哪一个组件出现问题,都对操作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应用。经过很多研究能够看出:当设备在长期启动后,其内部组件有明显的磨损问题,必将会发生老化,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此,需要保障CT机的有序启动,并且需要思考故障的具体原因,总结出科学、完善的维修措施,另外还需要注重平时的保养与修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螺旋病灶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