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翻译的话语连贯重建

2022-12-31柴改英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连贯译文原文

柴改英

(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走出国门,以辅助医疗的方式服务大众健康,引起海外的广泛关注(Qian&McEnery 2017)。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中医药的抗疫疗效得到进一步认可,预示其走向国际化已成为主流趋势(张慧、潘怡瑜2020)。中医走出国门,翻译至关重要。中西医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具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因而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专业交流,中医翻译既存在术语翻译困难(李照国1996,2008;魏迺杰2004),也存在风格转换困难(陈云芳2016),还存在文化翻译困难(曹山鹰2002;蒋学军2010)。当前,学界从阐释学、生态学、模因论等视角提出了中医翻译的原则及具体策略,有效推动了中医“走出去”。相对而言,从功能目的论视角考察中医翻译的研究较少,且多停留在中医术语翻译如何观照翻译目的上(如李银明2013),对于中医所处的宏观文化环境缺乏深入的跨文化探究。中医具有独特的话语建构方式,中医翻译在观照自身话语特点的前提下,需要同时观照目标受众的认知视域、信息加工方式及接受习惯。这既涉及译语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表达系统的内在逻辑建构,也涉及译语与原语之间的关系建构。

《中医学导论》(门九章、郭蕾2001)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系统介绍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基本特点和哲学基础、理论和临床体系、模式和方法等。2008年美国书展时,《中医学导论》作为唯一一本有关中医的书籍被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选中,入选中美文化交流项目。本文对《中医学导论》翻译实践进行反思性研究,以功能目的论的连贯法则(Vermeer 2000)为理论依据,提出中医翻译的话语连贯重建原则。

二、翻译的连贯法则

连贯是话语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意义的连续,以及概念、关系综合体要素间的相互照应和关联(Beaugrande&Dressler 1981),直接影响读者对话语的理解(Buscemi et al.1996)。根据功能目的论的连贯法则,在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实践中,连贯包括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两个维度。

语内连贯指译文本身的连贯性,强调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即译文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中医翻译的目的是通过话语重构,使读者形成对中医的正确认知和合意态度,进而引发读者接受并运用中医的行为。这种通过话语引导合作的象征性行为(symbolic action)需要以读者的接受为中心,因为劝说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劝说者所用的言辞、语序、手势、语气、意象、态度、观点与被劝说者的达成同一(Burke 1969)。简言之,中医翻译应顺应读者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使读者形成连贯的理解。当然,顺应读者并不等于一味迁就读者,更不能丧失原文的文化身份。

语际连贯强调译文与原文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语际连贯要求译文准确再现原文的内容,这不仅包括原文所坚持的观点、叙述的事实、说明的道理、描写的场景,也包括原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态度。除了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译文还要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如科技译文应保持原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逻辑性。

三、语内连贯:中医话语的逻辑解构与重构

重构逻辑关系是实现语内连贯的重要策略。为了实现语内连贯,译者必须以读者可接受的语言形式、思维方式和论证模式来承载中医之道。不同于语义型汉语讲求意合,语法型英语讲求形合,即英语讲求句子的完整性和句间关系的显化。正如王力(1954:197)所言:“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地拼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相应地,中医话语注重辩证逻辑,而西医话语注重形式逻辑。

为顺应读者的接受习惯,译者一方面要对中医话语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解构;另一方面要在正确理解内涵的基础上,用形式逻辑的方法重构逻辑关系,并用明示手段显化这些关系。试看例(1)①ST表示原文,TT1表示译文初稿,TT2表示译文终稿。:

(1)ST:①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相通。②故曰:“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③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胎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④“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临证验舌法》)⑤由于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都可呈现于舌,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内脏的功能状态。

TT1:①The tongue connects with five zang-organ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rough meridians.②Hence it issaid:“Heart opensinto tongue,and other four zang-organs connect with heart through meridians which all reach the tongue.③So the state of tongue can reflect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viscera and meridians.”④“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asthenia and sthenia,yin and yang,as well as zang and fu,will be correct by observing tongue.”(Lin Zheng Yan She Fa(The Method of Tongue Observation in Diagnosis)).⑤Since tongue can reveal theconditions of viscera,qi and blood,body fluid as well as disease,examination of tongue can enable us to know the functional states of viscera.

TT2:⑤Tongue observation is another essential approach to inspecting the functional states of viscera,①because the tongue connects with five zang-organ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rough meridians.②“The heart opens into tongue,and other four zang-organs connect with the heart through meridians which all reach tongue.”③Therefore,the state of the tongue can reflect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viscera and meridians.④Observing the tongue is a reliable way to differentiate syndromes of asthenia and excess,yin and yang,as well as zang and fu(Diagnostic Method Depending on Tongue Inspection).(Men&Guo 2010:41-42)

衔接词是保持话语连贯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读者加工信息的方向标。例(1)中,TT1在形式上完全忠实于ST,如将句②的“故”和句③的“则”译成hence和so。仔细阅读ST后,我们发现句②其实是句①的同位解释,而句③才是句①的结果。由此可知,TT1对ST的逻辑关系存在误读和误译。

另外,拘泥于形式上的简单对等,TT1在翻译“据舌以分虚实……主方不误焉”时,将译文孤立在引号中,没有用任何衔接手段来表明它在整个语篇中的作用。事实上,TT1忽略了一个事实:出自《临证验舌法》的引文“据舌以分虚实……主方不误焉”其实是“察舌”的效果,即“不爽”“不谬”“不差”“不误”,为原文作者得出结论“察舌可以测知内脏的功能状态”提供了佐证。

鉴于ST中“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都可呈现于舌”的作用等同于句②,TT2在此处采用了省译的策略。TT2不仅变归纳逻辑论证为演绎逻辑论证,将ST中句⑤的结论作为论点置于段首,以顺应译语读者的接受习惯,而且通过because、therefore等衔接词显化了句间关系。

例(1)说明,实现语内连贯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汉语的言语行为(如提出观点、举证、解释、得出结论等),梳理不同言语行为间的逻辑关系,必要时将归纳逻辑论证转变为演绎逻辑论证,并恰当选用衔接手段,以有形的语言网络来实现无形的意义联结。

四、语际连贯:忠实中医宏观话语,观照读者认知特点

(一)忠实中医宏观话语

翻译的忠实性问题随着翻译史的发展而不断演绎。传统译论着眼于文本内部,要求译者全面忠实于原文。这种相对笼统的认识忽视了不同语类的具体特征,也忽视了忠实的立体性。中医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科技语类,不同于文学作品、广告语等,翻译的忠实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拥有一种宏观的外部视角,即忠实于中医和中国文化,如例(2):

(2)ST:象,形象也。

TT:Xiang means visible appearance,manifesting the zang-fu organs residing in the human body,so the correspondence is called zang-xiang(Classified Canon).(Men&Guo 2010:105)

如果不熟悉中医藏象理论以及中医话语的中医古文特点,“形象”容易被翻译成image。“象,形象也”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在《类经》中关于藏象理论的经典名句。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形诸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象,形象也”说明我们能够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表象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疗效果。如果“忠实地”将“形象”翻译成和现代汉语“形象”相对应的英语单词image,不仅是对原文的曲解,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曲解。由于image意为“对人或物的再现或模仿”(the reproduction or the imitation of the form of a person or a thing),译语读者很难理解:“藏居于内”的脏器如何以“再现或模仿”的方式“形诸外”。可见,对中医古文的准确理解是忠实于中医的首要条件。

中医翻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原文和译文的读者不同: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基础、认知习惯均有很大差别。如果译文只是忠实于原文及本族语读者,那么势必会由于译语读者的文化差异或文化空缺而造成对中医或中国文化的不解,甚至误解。这种表面的忠实无法达到传播中医及中国文化的目的。作为一项跨文化修辞行为,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在:中医翻译不必受限于语法结构与个别词汇的形似或者意似,而应在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宏观语境里,追求一种真实再现。这种创造性发挥并非“不忠”,而是“大忠实”。除此之外,中医翻译还须观照汉民族心理意义的动态格局。

(3)ST:五行学说把整个自然界最终归为五大类。

TT:Five Elements in ancient China refer to such indispensable substances as wood,fire,earth,metal,and water.(Men&Guo 2010:20)

例(3)中,“把整个自然界最终归为五大类”看似简单,但是在翻译中须观照文本内在的心理意义的动态格局,即汉民族表意宏观、抽象以及需要读者深度卷入的特征。浸润在中华文化心理语境中的中国读者完全可以理解“把整个自然界最终归为五大类”并非在自然界之外还有更大的种属归类,也不是把浑然一体的大自然分为五种类型,而是将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其属性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类。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表层的双语对应,执着于“整个自然界”在文本内的指称意义,而应该充分把握跨文化交流中动态的、需要与译语读者磋商的意义,实现形式超越。在翻译中医文本的过程中要实现语际连贯,就必须超越语言形式,深入到中医文化(哲学、社会等)的本质中去。

(二)观照读者认知特点

影响译文接受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读者对所译内容的认知程度。翻译的目的之一是能够使译文被读者理解,甚至在量和质的维度上改变其认知结构、认知方法。这种跨文化的、有意图的行为必须以读者的认知状态为基础。因受“期待视域”的制约,一部作品必须通过公开的信号或隐蔽的暗示,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基础,唤起读者头脑中已经形成了的印象和经验(姚斯1987:23,31),并在他熟悉的图式中,将其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认知语境中,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在对比中增强对自身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再认识。面对对中医知之甚少甚至怀有偏见的外国读者,中医文本译者要努力为读者提供合适的认知资源和认知策略。

1.加注增译,扩大认知视域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其丰富寓意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症下药”“防微杜渐”“由表及里”“因势利导”等中医话语已经成为我们审时度势、处理事务的文化指南。日常用语和中医术语的概念交集,使得普通中国人阅读浅显的中医典籍、接触中药功效的论说时,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因为汉语读者在真正接受中医文本前,已进入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语义场(李照国、朱忠宝2002)。

英语读者在接触中医英译本之前,处于西方文化的语义场。在理论上,中医和西医在哲学和病理机制方面分属不同的语义场。但是,它们都以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为研究内容,目的都是防病治病、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这两个语义场同属世界医学体系中,并非互相排斥。根据认知科学理论,语义相关或语义相似是将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必要条件,即新旧视域越接近,理解起来越容易。对于一个完全异域的文化概念,读者如果找不到和已有认知结构的语义关联或语义相似之处,那么他极有可能因为信息加工难度而放弃理解活动。解决这个问题的翻译策略之一就是要尽量提供认知资源,降低信息加工难度。

例如,“相火”是中国特有的生理学名词,针对这类特殊概念的翻译,中医翻译界的规约做法是使用拼音进行“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异化翻译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其作用是“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之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Venuti 1995:20)。中医的异化翻译虽容易引发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但译入概念如果在读者的认知域中完全不存在,就难以激活相应的认知材料,也就谈不上信息加工。

我们可以通过增译来扩大读者的认知语境。关于“相火”的概念,我们增加了“和一种生理物质相联系,这种生理物质产生于命门,储存在我们的肝、胆、三焦,温暖、滋养我们的器官,促进功能活动”(A term referring to a kind of physiological fire.It can warm and nourish the viscera and promote their functional activities.It originates from life gate and is stored in the liver,gallbladder and triple energizer.)(Men&Guo 2010:125)。“生理物质”“器官”等西医术语的介入,“肝”“胆”等以西医器官名称表达中医功能概念的词汇借用,以及表示器官功能的“产生于”“储存在”“温暖”“滋养”“促进功能活动”等表达的参与,激活了西方文化语义场中的相关认知语境。读者在感受中西医的通约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参与到认知语境的填补、扩充、建构过程中,从而加强对这个异域文化概念的理解。

为拓展读者的历史文化语境,使他们感受中医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医与中国文化的水乳交融,感受中医的丰富内涵,整个翻译项目增加尾注86条,涵盖神农、张仲景等“医圣”,马王堆等古迹,《淮南子》《史记》《诗经》等历史文化经典,《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脉经》等中医典籍。除此之外,为了扩大读者的中医学认知语境,本项目增译62个中医术语,如脏腑、穴位、方证等。

2.增补实例,变抽象辩证为具体论证

抽象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征,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建构影响重大。它概括了同类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并剔除了个体细节,因而缺少形象性、生动性。抽象的汉语学科精神与形象易懂的译文之间的错位,是造成读者理解困难的重要原因。译者可以通过增补实例来变抽象为具体,扩大读者的理解空间。如例(4):

(4)ST:中医学家创立了“援物比类”方法,将人类与自然相类比,通过观察自然所得出的规律推及于人,从而认识人的生理、病理等变化。

TT:The man-nature correspondence decides the likelihood of analogy between them.Namely,we can understand huma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by observingthecorrespondingnatural phenomena.For example,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lung depuration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e analogy:Lungs pertain to metal in Five Elements,and therefore like metal,they have the natures of depuration,astringency,and descent.(Men&Guo 2010:103)

“援物比类”是中医特有的方法论,对于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来说难以理解,西医相信解剖后眼见为实的结论,认为抽象类比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对于这样一个异域方法的抽象表述,译语读者不仅不知与自然相类比而推及于人的内涵,也怀疑其可靠性。TT中增补了实例,采用“援物比类”的方法将肺气的“肃降”生理功能推导了出来:肺对应于五行中的“金”,而“金”是对自然界中具有“肃杀、沉降、收敛”性质的事物及现象的抽象和概括。这样的实例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凭借“肺”“肺气”“金属”等熟悉的语境拉近了读者和中医的关系,增加了其“知其然”的可能性,激发了其进一步了解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整体观的兴趣,有助于做到“知其所以然”。

再如,“辨证论治”是中医特有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5)ST:至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对许多病症,则十分明确地体现出“脏腑辨证”的特点了。如肺实热证辨治,既有症状鉴别分析,又有方证对应。

TT:The Essential Remedies written by Sun Simiao in the Tang dynasty develops the contents of TSD②即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and propels the medication of that time.It has embodied the explicit feature of“syndrome difffferentiation of viscera”.As to excess-heat syndrome of lungs,for example,it not only covers the diff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e.g.,cough and red tongue with yellowish fur ar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excess-heat syndrome of lung,while cough and reddish tongue with little fur are symptoms of asthenia-heat syndrome of lung),but also involves the corresponding therapeutic prescription,namely,Weijing Tang(Reed Stem Decoction).(Men&Guo 2010:35)

对谙熟中医的人来讲,肺实热证的症状和治疗方证不难理解,然而对“辨证论治”了解甚少的读者不免会产生疑问:肺实热证的症状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方证可以对症?TT中增译“咳嗽、舌红、苔黄”“咳嗽、舌红、苔薄”等具体的、可观的症状,变抽象说理为具体论述,读者甚至可以比照自己或他人的发病症状加以理解,增加了中医的亲和力。

3.适度压缩权威诉求,突显逻辑推理

西方的论证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关于古典修辞学觅材取材的论述。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说服人,理性诉求是极其重要的方法之一。理性诉求从最初的三段论开始影响了西方逻辑论证的传统。而中医更崇尚传承,十分注重对几千年医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在典籍中寻找证据、向经典名医借鉴经验是中医的一大特点,权威诉求在中医著述中非常常见。

(6)ST:①战国时期,哲学家们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而成的。②如《庄子·至乐篇》云:“气变而有形。”③《易纬·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④但这无形之气是从哪里来的,并没有搞清楚。⑤到了东汉的唯物者们,才明确肯定了气是最初的。⑥如何休在《公羊传解诂》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⑦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气,人当然也是气变化而成的。⑧如王充在《论衡》中明确指出:“气凝为人。”⑨这无疑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认识。⑩重要的是,古人已认识到气是充满人体的,并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管子·内业》说:“精(气)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

TT:①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philosophers believed that all visible things in the universe originated from the invisible qi.⑤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materialists regarded qi as the most primal substance,⑦and everything including a human being was formed from qi.⑧As what Wang Chong indicated in On Balance,“the condensation of qi forms human beings.”(Men&Guo 2010:19)

例(6)的ST中充满权威诉求,主要来源有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们、东汉的唯物者们等,具体有对5部经典的引用:句②和③诉诸《庄子·至乐篇》和《易纬·乾凿度》,为句①“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而成的”寻找依据;句⑥诉诸《公羊传解诂》,解释“气是最初的”;句⑦的论断“人当然也是气变化而成的”来源于句⑧《论衡》的论述;句⑩的认识出自句《管子·内业》的论述。国人尊崇《庄子》《论衡》等典籍,因而对出自它们的中医话语多了一份认同。然而,我们不能期望对中医知之甚少的译语读者也对这些典籍有同样的认识和情感。此外,虽然与“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而成的”这一现代汉语表达相比,“气变而有形”和“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具有古典韵味,但是将三者翻译成英文后,读者很难在the transforming of qi brings shape和the visible things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invisible things,以及all visible things in the universe originated from the invisible qi之间感受到本质差别。导读性质的学术文本需要呈现给读者简明的观点(“是什么”)和有说服力的论证(“为什么”)。翻译时,我们主张适度压缩权威诉求,保留ST论证的实质内容,突显中医的逻辑推理。TT适度压缩权威诉求后使得all visible things in the universe originated from the invisible qi和everything including a human being was formed from qi的逻辑关联更加直接。

五、结语

推动中医走向世界是中医人和外语人的共同使命。本文在功能目的论的连贯法则指导下,以《中医学导论》翻译实践为基础,考察了中医翻译中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的含义和实现方式。研究表明,达到语内连贯的关键在于正确解构与重构话语的逻辑关系,合理调适从辩证逻辑走向形式逻辑的方法手段,以适应目标受众的接受方式。为了达到语际连贯,首先要关注中医话语所处的中医和中国文化宏大语境,同时要观照读者对医学的理性诉求,加注增译以扩大目标受众的认知视域、增补实例以变抽象辩证为具体论证、适度压缩权威诉求以突显逻辑推理。

中医翻译并非简单的话语转换活动,而是中西医话语互动的过程。中西医话语互动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医话语体系深受西医影响(吴宗杰、吕庆夏2006;谢苑苑2017;田海龙2020)。如果这个影响过程可理解为西医介入中医并与之互动的过程,那么把中医译介出去则是另一方向的互动过程,是中医概念、理论、语体被再情景化到另一个话语世界的过程。在再情景化的过程中,因两种语言、文化、医学体系间的不对等,新话语中中西医话语杂糅的现象难以避免。对于普及性传播而言,这是便于读者理解的权宜之计。如何在中西文化互动中保持中医的独特身份,做到中西医以及中西文化的“美美与共”,是下一步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连贯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语篇隐性连贯及其识解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
《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简介
弟子规
弟子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