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煤炭既要践行绿色低碳更要重视兜底保障

2022-12-31杜善周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碳煤炭能源

文/杜善周

能源安全是底线,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是基本策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重要途径,扩绿、增绿、转绿是最佳对策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碳达峰碳中和作了深刻阐述;对坚定不移、科学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发挥好煤炭在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兜底性保障作用,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指明了方向。

身处新时代历史机遇期,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生产、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全面启动了“双碳”战略实施路径研究,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2030年装机容量占比提高到50%,探索新能源“绿电、绿氢、绿氧”与煤化工耦合产业新模式,推进煤基能源低碳发展。

在国家能源集团“双碳”目标实施路径指引下,准能集团主动应变扛起能源安全新使命,自新求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开拓转型之路,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安全是底线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是基本策略

据统计,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40.2亿吨,占终端能源消费的56.7%。2021年,原煤产量达41.3亿吨,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4.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立足我国能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基础,新能源受地域和自然环境影响,短时间内还没有一种能源能够大规模地替代煤炭在能源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随着东北、京津冀、华东等主要产煤地区产量大幅下降,全国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晋陕蒙新地区集中,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成为煤炭生产主体,开发布局更加优化。基于此,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看,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供应与保障的中坚力量,煤炭企业要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推进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采,通过节能提效、降低能耗实现减碳,不断提升煤炭供给能力和质量。

近年来,准能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榆林化工等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在国家能源集团“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引领下,在能源保供中尽显排头兵和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采用国内独有的吊斗铲倒堆工艺和抛掷爆破技术,生产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开采工艺行业领先,资源回采率保持在98%以上,原煤生产工效超过100吨/工·日,实现了绿色高效开采;引入国内首创的千万吨级分选工艺,原煤入选率达100%,矸石带煤率低于5%,实现了原煤清洁高效分选;所属煤矿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等荣誉称号,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度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2021年以来,面对能源供需紧张、煤炭市场剧烈波动等困难挑战,准能集团所属核定产能分别为3400万吨、3500万吨的黑岱沟、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全力保障煤炭增产增供。2021年,全年自产商品煤超计划445万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能源供应稳定高效,能源供应“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牢牢守住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底线。

此外,准能集团持续深化“节煤、节电、节水、节油”举措,优化矿卡发动机和电控系统参数,推进矿用大马力柴油机柴油混合氢气、氧气燃烧节油减排项目,油耗降低目标13%~19.2%;引进节能10%的高效智磁节电器,积极研究氢能重卡应用,协同降低碳排放强度。在设备国产化研发方面,已实现露天煤矿主采设备发动机、电气系统、机械传动件等关键核心总成及部件国产化替代,同步推进整机国产化,推动国内露天采矿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在智能矿山建设方面,打造智能感知、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三维可视化生产系统,实现电铲、钻机、无人驾驶矿卡、辅助设备智能协同生产作业,将建成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世界一流智能露天煤矿,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实现“双碳”目标,绿色低碳是必要条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重要途径

“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深刻认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科学有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再到3月22日召开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专题座谈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作为,推动煤炭从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实现生产过程安全稳定、绿色清洁水平提高、科技攻关创新突破。探索煤炭转化与新能源等耦合利用,建立低碳循环、清洁高效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把碳排放转化为产品,做到低碳或近零碳排放,实现“厂内碳中和”。

准格尔矿区煤炭探明储量为265亿吨,远景储量近1000亿吨,具有“高铝、富镓”特性,燃煤灰分中氧化铝平均含量高达50%,煤中镓平均含量达85克/吨。

准能集团立足区位优势,因势而为、因业施策,开展煤基特种燃料研究,开发出先进的纳米碳氢燃料制备技术,纳米碳氢燃料中位粒径达到450nm,最小粒径50nm,附氢赋能后,热值较普通水煤浆提高10%~30%。作为一种新型煤基特种燃料,纳米碳氢燃料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实现源头减碳,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燃料燃烧后保持了灰渣活性,粉煤灰可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的优质原料源,实现了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原料”的转变。

历时18年研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步酸溶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配套绿色电解铝、高端铝产品,稀有金属镓、锂提取和白泥综合利用等技术,打造出“煤—电—粉煤灰—绿色电解铝—高端铝产品、金属镓、锂—白泥综合利用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和近零排放,实现过程减碳,该技术为我国粉煤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行方案,同时为解决我国铝土矿资源不足和替代战略问题提供了路径。

此外,准能集团有机整合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产业优势、光伏能源优势、升级火电机组的资源优势以及原创技术优势,开发光伏新能源,配合纳米碳氢燃料机组调峰,赋能电解铝成为“虚拟电池”,完成储能,转变为消纳新能源的“高储能”材料,实现产业链的终端减碳。研发煤基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绿电等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发展,开辟了煤炭多元高效利用、低碳发展的综合路径。

实现“双碳”目标,达到矿区生态与碳汇减排协同发展,扩绿、增绿、转绿是最佳对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陆地生态系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可吸收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里,形成地上植被层、地下根系层和土壤层三个重要碳库。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减碳固碳,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最为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途径,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准格尔矿区位于内蒙古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属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准能集团从开工建设,就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田开发并重”的指导方针,实施边开采、边复垦,持续开展大型露天煤矿生态建设技术科研攻关,创新集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生态重构技术体系、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深入研究探索生态降碳技术路径,全面系统评估露天矿区生态重建对“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度。

三十多年来,累计投入16.71亿元,复垦绿化总面积达5万亩,并以每年新增3600亩逐步推进,形成碳汇林1226公顷,整理开发农用地95公顷、草原853公顷,治理率100%,植被覆盖度由25%提高至80%,矿区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群落正向演替,生物多样性逐年增长。

在“扩绿、增绿”的基础上,准能集团也加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开辟了造绿储金、点绿成金、守绿换金、添绿增金、以绿探金“两山”转换多元路径,GEP获得高质量提升,矿区生态产品初级转化率由2016年的18.46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7.59亿元。以“生态+”方式贯通了工业、新能源、农牧业、文旅产业,实现耦合发展,现存栏优质肉牛2千多头,种植牧草1万多亩,开发饲料及小杂粮种植基地3千多亩,建成涵盖83个品种的千亩果园、采摘日光温室20栋、野营观光蒙古包20座,种植观赏花卉100多亩,生态产业每年可创效2000余万元。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对治企强企能力的一场大考

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准能集团深刻把握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是能源央企的应尽责任、统筹做好能源保供和“双碳”工作是能源央企的必然任务的要义,自觉将企业发展与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相融合,制定了“一个主体、两翼一网、七个准能”发展规划,探索独具准能特色的实现路径。

“一个主体”就是坚持做精煤炭主业,为多领域协同发展积蓄动力。“两翼一网”,一翼就是将低碳循环经济作为产业重心,另一翼是将绿色生态经济作为新动能;一网即规划建设新能源消纳为主体的智能微电网,将“两翼”有机连接,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七个准能”即打造“红色、安全、生态、智慧、精益、法治、和谐”准能,服务于“一个主体”的定位,助推“两翼一网”耦合共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提高发展效率。

“十四五”期间,准能集团将围绕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打造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呼包鄂科普观光体验式旅游胜地,逐步打造国家化石能源基地转型示范区、内蒙古低碳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示范园、准格尔地区绿色创新示范基地、国家智能矿山建设示范标杆,推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能源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准能集团将积极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头研发,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准能新贡献。

猜你喜欢

双碳煤炭能源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