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干预效果

2022-12-29

健康之友 2022年23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供应科室

李 艳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民医院 山东 滨州 251800)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提供消毒和灭菌后的临床器具及物品,同时包括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在医院预防感染中,消毒剂灭菌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清洗过程属于再次处理的重要环节[1]。在手术器械清理不彻底的情况下,则可能因为器械表面存在污染物,继而导致在微生物表面形成生物膜,对消毒灭菌因子和微生物的接触过程产生了阻碍作用,可能导致作用时间延长,难以取得良好消毒效果,成为诱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保证相关临床器具及物件的处置质量非常关键。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事关医院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一旦出现灭菌不彻底,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有被感染风险,对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是通过责任链、无菌链及服务链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的干预措施,从职责制度上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当前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构成一般是年纪较大、或因身体原因从原先的岗位退下来的护理人员,或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组成,其工作能力,学习意愿与工作主动性相对较低。在消毒供应室应用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则可以很好地提升工作质量与相关人员工作能力,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日至2020年3月19日,在2019年3月20日至2019年9月20日实施常规的医疗器械消毒护理办法,命名为对照组,而后至2020年3月19日实行全程优质3C护理服务管理办法,命名为实验组。实施前后均由同一批护理人员施行具体操作,均为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共8名,均为女性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工作年限在1至10年,(P>0.05)具有可比较性与统计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所实行的是常规的医疗器械消毒护理办法,实验组则实行全程优质3C护理服务管理办法。

1.2.1对照组的管理措施

实施日常护理管理,按照相关管理规范对医疗设备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供应工作。定期检查医疗设备质量(每周抽查一次),发现损坏及时修理、记录和报告,做好物品盘点,保持消毒供应室清洁,定期交接班。

1.2.2实验组的的管理措施

1.2.2.1建立责任链

打造由护士长带头、各科室责任护士以及消毒供应室医护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3C优质护理团队,结合对照组的工作问题及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制定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细则,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小组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每个月进行1~2次,包括管理规范、优质服务精神、专业知识和规范操作、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同时邀请各科室临床医生对操作人员进行医疗器械的辨认、清洗方法、配备包装等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流程。制定考核标准以及奖惩措施,小组成员每周进行2次抽查,每个月进行1次大检查,包括医疗器械的包装、清洗、灭菌等流程。

1.2.2.2建立无菌链

a.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运输过程要避免过度与外界接触造成污染,利用封闭式运输回收器械包,针对一次性器械和重复使用器械进行区别分类,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械需要1~2名专门操作人员负责回收,在进行回收时要与相关使用科室做好交接登记工作。

b.去污区操作人员根据器械特点进行清洗、干燥、消毒、灭菌,并再次核对器械数量和类型,上述每项操作均由专人负责,并做好交接登记表。

c.安排1~2名操作人员专门负责核对器械的清洗质量、检查器械功能等,对不合格器械进行登记并上报维修、保养。

d.优化包装工作,对器械进行无菌包装,标签上要注明生产批号、日期、有效期、名称等基本内容,并内置化学知识卡等。

1.2.2.3建立服务链

服务链的核心是患者和临床医护人员,形成护理小组、供应室操作人员及临床各科室的动态交流如建立微信群,每周周末由各科室负责人评估本周医疗器械操作质量,并指出不足,护理小组于每个月末召开会议,针对不足之处完善管理方案。确保人性化服务,采用弹性排班法和自我排班法,适当听取操作人员的意见,设立操作人员休息室,为操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1.2.2.4组织建立质量监督和控制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以质量控制保准为依据严格检查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从而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定期针对性的培训消毒隔离知识、消毒、清洗以及灭菌,最终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

1.2.2.5强化风险意识。 以卫生部相关规定为依据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落实各项措施,在对污物予以处理时需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保持较高的工作责任心,并针对问题拟定改善措施,从而最大程度提升科室工作质量。

1.2.2.6提升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持续查找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积极维持各临床之间的沟通交流,征求其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意见,并将其作为改进自身工作的依据,从而满足消毒供应室的需求,最终提升工作质量和科室满意度。

1.2.2.7强化教育。定期安排专人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同时展开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针对考核不合格患者积极强化培训与教育工作,让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其责任心。

1.2.2.8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赏罚制度,完善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并选择合理人员进行领导。

1.2.2.9民主管理。日常工作期间要求管理人员认真倾听其他工作人员的诉求,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其他护理人员,积极强化沟通交流,多分享心得,积极学习他人长处,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3观察指标

从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科室人员工作能力前后评分方面进行观察,记录详细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比较

清洗质量、干燥质量、消毒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等医疗器械管理质量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比较表

2.2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比较

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对照组为86.90%,实验组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为92.3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统计表[n(%)]

2.3科室人员操作前后工作能力评分比较

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据见表3所示。

表3 科室人员操作前后工作能力评分统计表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我中心控制感染的关键所在,若管理不当,会引起院内感染的风险,对疗养院的疗养质量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综合的实际表现来看,中心供应室的工作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专业技术参差水平不齐,对潜在危险没有预见性;科室管理制度落后,监管不到位,科室人员对工作质量不重视等。这些问题会促进服务质量在不断检验中得以增强,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持续在此基础上加强相关措施的行使。在医院中应用的相关物品和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往往和消毒效果和灭菌质量存在紧密联系,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甚至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以患者和临床需求为核心,通过责任链、无菌链以及服务链的建立,对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内容进行完善,以达到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结果显示,清洗质量、干燥质量、消毒质量、灭菌质量、包装质量等医疗器械管理质量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对照组为86.90%,实验组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为92.3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将3C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中,能提高操作人员工作能力及安全性。消毒供应室操作人员每日与大量临床患者的各种样本接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吸入气溶胶、针头刺伤等多种危险情况,容易造成职业感染,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3C优质护理通过器械的灭菌、消毒等知识培训,同时邀请相关科室专业人员对手术器械的结构进行讲解,加强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

综上所述,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和各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供应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正式执行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