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汁分泌量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2022-12-29公艳荣

健康之友 2022年23期
关键词:乳汁母乳喂养乳房

公艳荣

(蒙阴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200)

母乳为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最佳营养品,主要特点为易消化、温度适宜、干净卫生、营养均衡等特点,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促进效果。母乳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牛磺酸、乳铁蛋白、溶菌酶等,能够改善新生儿免疫力[1],有利于新生儿大脑发育。此外研究发现[2-4],相较于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的优势较多,不仅能够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还可促进子宫收缩、改善乳腺微循环、减低产后出血风险,且对预防乳腺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实际研究发现[5-7],女性在分娩期间受麻醉、侵入性操作、产后饮食、情绪变化、活动减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产后恢复时间较长,多有不同程度母乳喂养困难情况。产褥期的注意事项较多,情况特殊,期间产妇存在乳房胀痛、乳汁分泌减少等情况,可进一步影响母乳喂养,故加强产后康复护理刻不容缓。本研究纳选医院的70例产妇为主体,旨在了解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乳房分泌情况、乳房肿胀疼痛程度、婴儿喂养情况等指标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将该时段内本院产科的70例产妇作为探究主体,随机对产妇可进行分组,其中35例作为对比组,剩余35例作为实验组。对比组中年龄是20~38岁,平均(29.04±3.82)岁;BMI为25-37kg/m2,平均(31.03±1.82)kg/m2;产后时间为1-6d,平均(3.58±1.72)d。实验组中年龄是21~37岁,平均(29.07±3.48)岁;BMI为26-35kg/m2,平均(31.09±1.75)kg/m2;产后时间为1-6d,平均(3.52±1.42)d。经SPSS23.0软件比较以上基线特征,未发现差异(P>0.05)

1.2方法

对比组产妇实施常规产后护理,主要内容为创建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予以产妇康复指导、医疗服务、育儿保健指导等。依据产妇身体状况指导合理饮食,加强围生儿、产妇生命体征监测,评估营养状况,根据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娩加强饮食指导,产后3-6d可进食鱼汤、鸡汤等,可促进乳汁分泌。对于乳房肿胀疼痛的产妇,可指导通过按摩、热敷进行改善,干预期间注意实施心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信心提升。

实验组产妇接受产后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实施:(1)建立产后康复护理小组。选择助产护士、管床护士、专科护士、营养师、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组建产后康复护理小组。全部成员上岗前均接受系统性培训,副主任医师负责全部培训事宜及小组管理,为产妇提供有效的产后康复护理干预。(2)心理护理[8]。较多产妇在产后难以快速适应身体、角色变化影响,受相关生理、心理因素变化影响,产妇发生抑郁症的可能性较高,且产妇缺少新生儿护理技巧,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持续不良情绪状态可影响乳汁分泌。产后密切关注心理情绪变化,主动询问产妇有无不适感,予以充足的关心、尊重,同时指导家属关爱产妇,进一步提高安全感、幸福感,可促进不良情绪缓解,有利于乳汁的分泌。(3)饮食护理。营养师分别在分娩前后评估产妇的营养状态,产后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指导少食多餐,自然分娩产妇早期可进食少量米粥,产后3-5d可进食鲫鱼汤、鸡汤、牛肉汤,后逐渐恢复普食,能够促进乳汁分泌。对于剖宫产分娩,合理饮食的同时还需了解切口恢复情况,避免饮食不当影响切口恢复。鼓励产妇进食新鲜蔬果,但是需避免进食西瓜、梨等寒凉性水果。(4)乳房热敷。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母乳喂养优势以及乳房热敷的作用。将纯棉、柔软的新毛巾浸入热水后对产妇乳房相关穴位进行热敷,间隔15min更换热毛巾1次,每日热敷3-5次,能够缓解乳房胀痛问题,促进乳汁分泌。(5)穴位按摩。产后3d可予以产妇乳房按摩,以掌根轻柔胸部,两拇指置于膻中穴后推至乳头,护理人员一手托住产妇乳房,另外一手的小指、食指、无名指对乳房进行按摩,两侧乳房交替实施,同时也可按摩乳根、膺窗、合谷,力度以胀、酸、麻为宜,每日按摩2次。

1.3观察指标[9]

(1)产妇乳房分泌情况。比较各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与不同时间段泌乳量、泌乳素水平,评估时间分别是T1(产后24h)、T2(产后48h)、T3(产后72h)。(2)乳房肿胀疼痛程度。运用数字式疼痛评分法分析各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总分值是10分,其中重度评分范围是7-10分,中度为4-6分,轻度为1-3分。(3)婴儿喂养情况。比较各组婴儿喂养方式,涉及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母乳喂养。(4)并发症情况。比较各组产妇乳腺炎、积乳症、乳头皲裂、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产后泌乳情况分析

表1数据显示,实验组首次泌乳时间显著早于对比组,T1、T2、T3时刻的泌乳量均大于对比组,泌乳素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

表1 泌乳情况分析量表

2.2产后乳房肿胀疼痛情况分析

表2数据显示,实验组乳房轻度肿胀疼痛率显著较对比组高,中度、重度乳房轻度肿胀疼痛率显著较对比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表2 产后乳房肿胀疼痛情况分析量表[n/(%)]

2.3婴儿喂养情况分析

实验组人工喂养率为2.86%,混合喂养率为8.57%,母乳喂养率为88.57%,实验组人工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均较对比组低,母乳喂养率较对比组高,P<0.05,见表3。

表3 婴儿喂养情况分析量表[n/(%)]

2.4并发症情况分析

实验组产后有1例积乳症,1例乳房胀痛,1例乳头皲裂,发生率是8.57%,对比组有1例积乳症,1例乳腺炎,3例乳房胀痛,5例乳头皲裂,发生率是28.57%,实验组发生率显著较对比组低,差异具有价值(X2=4.628,P=0.031)。

3 讨论

乳腺主要由乳窦、乳叶、乳腺、乳导管等组成,妊娠后乳腺腺泡在激素水平影响下可不断增大并分泌乳汁,新生儿分娩后产妇孕激素水平快速降低,而泌乳素、雌激素水平快速升高,通过新生儿吸吮乳头后可促使乳汁分泌。对出生6个月内的婴幼儿而言,母乳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是一种安全、理想、天然、营养丰富的食物,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临床实际研究数据显示[10],产妇在分娩后受心理状态、精神压力、环境刺激、营养供应等因素的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率并不高。此外,若产后乳汁分泌不畅,乳汁积聚在腺泡内会促使腺泡不断增大,可压迫乳腺周围上皮细胞、毛细血管,进而造成乳房胀痛疼痛,对乳汁分泌存在严重影响,还可影响产后康复。

临床研究数据发现[11],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及乳汁分泌的因素较多,例如:饮食、心理等,为促进母乳,产后需加强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有效手段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提高产妇生活质量。通过组建护理小组并培训,可为产妇提供更加专业、系统的护理服务措施。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正确认识产后康复干预对生理、心理因素恢复的重要性,还可帮助产妇重新定位生理角色,可预防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乳汁分泌存在有利影响。合理的饮食干预不仅保证产妇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还可促进乳汁分泌及产后恢复,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乳房热敷、按摩均为产后乳房护理的有效措施,通过正确的热敷、抓梳、按摩、挤压、拿捏等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提高乳房血运和周边淋巴

回流,对乳汁的分泌、排出具有促进效果,可减轻乳房肿胀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产后康复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提高泌乳素水平、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乳房肿胀疼痛、降低并发症率方面,应用价值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乳汁母乳喂养乳房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