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价值

2022-12-29陈永芳

健康之友 2022年23期
关键词:沙拉溃疡性结肠炎

陈永芳

(平邑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33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慢性炎症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多发于20-40岁人群[1]。具有遗传易感性,发病无年龄限制,临床症状可见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口腔溃疡、关节病等[2]。为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应及时治疗避免反复发作出现癌变的可能,临床一般选择内科治疗,美沙拉嗪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灌肠可通过直肠直接作用于患者的溃疡部位,减少药物对机体的刺激[3]。该次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9月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加入研讨,旨在讨论自拟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价值,现详细报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9月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通过电脑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标准患者,初发35例,复发37例,年龄区间为37-70岁,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8例,患者平均年龄(49.32±3.41)岁,溃疡性结肠炎病程(4.28±2.43)个月,其中E1型患者15例,E2型患者12例,E3型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7例,患者平均年龄(49.26±3.37)岁,溃疡性结肠炎病程(4.16±2.49)个月,其中E1型患者16例,E2型患者13例,E3型患者7例。纳入规则:(1)患者经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2)患者均自愿加入且签署同意书;(3)患者肝肾功能检查正常;(4)患者对相关治疗药物无过敏;(5)患者无其他下消化道疾病;(6)患者无免疫系统疾病。排除规则:(1)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无法继续研究;(2)患者未按医嘱服药;(3)患者存在严重基础性疾病;(4)患者为缺血性结肠炎;(5)患者接受其他治疗方法;(6)患者临床诊断存在精神疾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满足研究对照条件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国药准字H20143164)。用法用量:急性期每天用药4g,分4次口服,缓解期每天用药1.5g,分3次口服,药物需吞服,不要咀嚼,用药期间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采用自拟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的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根据患者病情自拟灌肠药方选择赤芍、川芎、姜黄、益母草等药物水煎,提前准备灌肠用品,涂抹适量石蜡油减少对肠黏膜的刺激,根据患者溃疡部位确定药物深度与体位,避免患者出现便意,保证药物温度在37度左右,通过肛管将药物注入患者体内,药物保留6h左右,连续治疗4周,叮嘱患者定期复查,避免疾病复发。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两组患者DAI指数、黏膜组织学评分和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炎症、凝血变化作为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包括腹泻、小便黄浊、脓血便,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

(2)DAI指数主要从体质量减量、粪便性状及便血程度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评价,通过Geboes评分评估患者黏膜组织,IBDQ(生活质量评分,共32项,最高分为224分)。

(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炎症变化、结肠镜检查结果等方面)和不良反应(乏力、恶心等)。

(4)评估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血小板体积(APPT)。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腹泻、小便黄浊、脓血便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佳。(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

2.2对比两组患者DAI指数、黏膜组织学评分和生活质量

治疗前比较无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镜评分与黏膜组织学指数低于对照组,炎症性肠病生活量表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DAI指数、黏膜组织学评分和生活质量分)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与好转占比为97.22%,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56%,对照组为16.67%(P<0.05)。详情见表3。

表3 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比较[n(%)]

2.4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凝血变化

两组患者炎症、凝血变化治疗前无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凝血变化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我国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好发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其他部位[4]。患者多有腹痛症状,疼痛程度与病情发展相关,临床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直肠炎、左半结肠炎和广泛结肠炎[5]。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神经等因素有相关,易引起结直肠癌、肠穿孔等并发症[6]。患者出现血便、高热、营养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控制患者反复发作为主要目的,美沙拉嗪是临床治疗常用药,可降低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含量,需要患者长期服用,在治疗中加入中药灌肠,通过药物与病变组织充分接触,消除患者局部炎症,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调节患者肠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7]。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腹泻、小便黄浊、脓血便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镜评分与黏膜组织学指数低于对照组,炎症性肠病生活量表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与好转占比为97.22%,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56%,对照组为16.67%,两组患者炎症、凝血变化治疗前无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低于

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临床应用自拟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效果较佳,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减少美沙拉嗪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沙拉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能力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蔬菜沙拉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杰米的碎蔬菜沙拉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