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推进与保障

2022-12-28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育人评价学校

“双减”意见中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并明确了具体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深入推动课后服务育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部门提供保障措施,使课后服务更加规范、更高质量。研究者们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推进与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

一、学校课后服务主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黄晓玲在2022年第28期《教育科学论坛》发表的《课后服务中学校的主体作用及其实现路径》一文中指出:以学校为主渠道的课后服务体系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内课后整体设计

首先,认识课内、课后的性质、功能和基本任务。课内教育教学是国家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义务教育,其功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基本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本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后服务是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的、兼具安全看护和教育发展功能的延展性教育服务活动,基本任务是提供安全及支持性环境,引导学生开放自主地学习、活动、实践与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厘清课内、课后的关系和侧重点。从学校职能看,课内教育教学是基本职能,课后服务是延展职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校全过程育人的完整链条。从政策及实践看,作业辅导和学科答疑侧重延伸,满足兴趣爱好的课程及活动侧重补充。

最后,基于一定的逻辑主线规划课内课后育人体系。从学生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学校生活的贯通性出发,结合课内和课后的不同任务定位其在学生发展中的功能,从学生的生活样态丰富性及发展连续体的角度规划课内、课后学程安排,重构学生在校一日生活,重塑学校教育生态。

(二)校內校外资源整合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学校教师、场地和设施设备、课程设置与活动组织等为主开展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既专业化又不同于课内课堂知识学习的课后生活。

其次,拓展服务渠道,选择、引入和整合公有、公益性资源,包括学校外教育系统共建共享资源、政府部门举办或其他公有主体举办的专为青少年提供公共服务的专门机构的资源,以及社会第三方公益组织、协会,志愿者和家长等相关资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再次,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政府统筹,通过购买服务、合作开发等方式,有序引入非学科类社会培训资源,包括课程产品、实施条件以及专业师资,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发展。

最后,为丰富学生学习及体验方式,特别是满足个性化需求,重视线上免费资源的选择和推送,跨越边界延展学生学习时空。资源整合中突出学校的主体地位,合理布局资源结构,并对入校资源进行筛选和审查,对整合资源进行育人价值挖掘和教育性赋值,以丰富的资源保障课后服务之需。

(三)多主体协同育人

课后服务涉及政府、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内课后服务需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在服务提供方面,建构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补充、社会教育机构为支持、专业科研机构为指导、相关社会机构协同促进的多维联动供给机制,以回应多样化、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在服务实施方面,形成政府统筹监管、学校设计安排、师生广泛参与、校外资源融入补充、家校沟通协作的育人机制,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首先,把好资源及服务入口关。对进入课后服务时段的机构、人员、课程及活动、资源等进行资格、内容方面的合规性审核,并提出选择性质量要求,体现学校育人的基本取向和专业水平。

其次,规范实施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对服务活动的数量、质量、安全、保障等进行把控,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和专题研究,特别是依托信息技术和资源平台强化过程管理。

最后,从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层面对课后服务效果进行评价,突出学生的实际获得、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学校育人质量和水平提升等内容,并从总结、诊断、持续改进角度进行反馈,促进课后服务的健康发展。

(五)彰显育人特色

首先,以特色课程回应优质教育需求。在课后服务中,学校需要进一步细化育人目标的能力素质结构,落实学校育人理念,传承文化传统,围绕育人特色加强特色课程或活动建设,如全校性主题德育活动、年级特色课程、劳动实践基地课程,以及科普活动节、艺体活动周、学生个性定制课程、团队探究课程等,满足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其次,建立特色学生活动团体,如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学习项目组等,面向全校学生组建发展梯队,形成与相关课程、活动水平相匹配的团队发展机制,为学生兴趣特长持续发展提供通道。

最后,依托校内外特色资源积淀育人特色。课后服务开放多元的特色资源为学校彰显育人特色注入新的活力,学校需根据育人目标合理布局和有序利用特色资源,通过课内课外的连续贯通和相互促进,实现在教育理念、组织方式、实施路径、效果呈现方面的创新。

二、教师课后服务水平提升的实现路径

代薇、谢静、崔晓楠在2022年第3期《中国教育学刊》发表的《赋权与增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减负增效”路径研究》一文中指出:需不断增强教师的学习力、教学力和评价力,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智慧支撑。

(一)激发教师学习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课后服务兼具安全保障功能和教育发展功能。在给学生创设安全、有意义的教育时空和发展环境的同时,课后服务功能的发挥还需借助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双减”政策也明确指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这对课后服务参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专业能力带来了挑战。教师应成为主动学习者,通过深度反思、对话合作等方式,在学习提供课后服务与参与课后服务中成长。

首先,加强培训与交流,引导教师把握定位。在系统学习相关政策及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后服务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让教师认识到课后服务不是讲新课,不是学科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而是通过各种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其次,重视问题与行动,激活教师主动反思。通过关注学校课后服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激励教师反思、回应与行动,让教师在参与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例如,针对学校特色课后服务活动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兴趣特长,组织学生开展科普、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再来反思具体问题,在实践中拓宽专业发展之路。

最后,通过开展对话与合作,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地域、学校实际情况,借助于专家指导、校本教研、集中备课、小组讨论等,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元的课后服务需求。

(二)增强教师教学力,促进教学“减负提质”

教育减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内减负提质是“双减”工作的治本之策。“双减”政策也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因此,系统化的学校课后服务指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要为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自觉规范教育实践行为,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应教尽教,增强教学力,让学生在课堂学足学好。

首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精准分析学情。学校教研组织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学校可针对各学科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管理等问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合作,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需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教研组织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力。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应创设课堂教學情境互动,生成教学智慧。教师要精心备课,在对自身和他人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的基础上,主动关照课堂教学的细微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阶段及其特点综合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教学互动效能,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教学。

最后,注重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会对教学力产生消极影响。通过为教师创设和谐、宽松、愉悦和友好的校园环境,关爱教师成长需求,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促进教师对自我专业价值的肯定与自我教学能力的充分信任。

(三)提升教师评价力,彰显评价“指挥棒”作用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和重要方法手段,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带动教育生态实现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教育“减负提质”的要求。“双减”政策提出的“以学定考、加强作业指导”等要求对教师评价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挑战。提升教师评价力,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考试测验本身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更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服务于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先,通过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评价理论素养。从基本的评价政策、评价理论、评价设计、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养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对教育教学评价的敏感性,帮助教师掌握扎实的评价知识与技能。

其次,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增强教师评价运用能力。基于课程目标统领下的教学、学习与评价一致性,引导教师确定清晰的目标、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运用合适的评价技术、收集与教学目标达成相关的学习信息,通过解释这些信息并做出反馈、改进或指导,在实践中增强教师评价能力。

三、教师课后服务设计的保障机制

张蓉菲、田良臣在2022年第2期《教师教育研究》发表的《“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后服务设计:实践障碍与保障机制》一文中指出:安全、科学、有教育意义地开展课后服务需予以多维保障。

(一)完善面向用户本位的教师权益灵活补偿机制

首先,从教师补助补偿的角度而言,政府与学校应将教师课后服务工作量与学生课后教育质量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和薪酬补助上,适度为教师提供补偿机制,满足教师在薪资补贴、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合理诉求,致力于推动学生课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其次,从教师减负的角度而言,应保障学校任课教师的合理休息时间,实行学校课后服务弹性上下班制度和轮岗制度,合理设计契合学生需求与育人计划的学校课后服务计划与内容,探索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减少教师的非教学性事务,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与过度焦虑等现象,促进教师在课后服务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最后,完善面向学校课后服务的教师准入与考核机制,可尝试对提供课后服务的教师的资格和资质进行认定,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教师离家距离、身体状况、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自我意愿等多种因素,灵活补充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优秀师资,并开展教师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与考核,以保障教师课后服务质量的水准。

(二)顶层设计教师课后服务监管与协助责任体系

首先,明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在教师课后服务设计方面的监管与协助责任。地方政府应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保障,清晰厘定教师课后服务监管的主客体责任清单,适度赋予家庭、社区、社会一定的知情权、监督权与问责权。学校应注重引入校外专家、教育学者等专业人员,组建教师课后服务质量改进小组,有序成立校本化的课后服务社会监督委员会,构建具有校本化特色的教师课后服务改进渠道,基于学生需求、家长意愿、师资配置、社会资源等因素,为教师课后服务质量的有效改进提供决策咨询方案。

其次,构建与优化教师课后服务设计的社会协助方案。鼓励社区、高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协助教师开发与设计课后服务资源,构建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课后服务资源设计和应用机制,拓宽社会力量赋能教师课后服务的渠道与空间,促进教师课后服务内容与质量的有效改进。可鼓励学校购买优质社会服务来推进课后托管,推动学校、社区、社会专业组织、家长代表等携手构建课后服务研究共同体,因地制宜地赋能教师课后服务资源与方式的优化,情景化培育教师的课后服务设计思维。

(三)构建教师课后服务流程监测与持续改进机制

首先,成立教师课后服务流程监测工作组,精准判定教师课后服务风险的产生根源,根据课后服务风险等级诊断与反馈结果,以便开展进一步的课后服务调整与干预。

其次,构建教师课后服务风险监测与评估机制。学校应明确教师课后服务的评价标准与等级要求,对教师课后服务项目与活动的育人成效进行循证评估,将课后服务的评价机制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绩效考评体系。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教师课后服务过程,加强对教师随意应付、学生差别对待、教师服务倦怠、变相补课等潜在风险的识别,以便描绘教师课后服务轨迹层面的数字画像。再者,有必要提升教师课后服务质量改进意识与能力。作为课后服务实施的主要人员,教师应整体规划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的一体化发展。

最后,将课后服务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中进行思考。学校应在参与人员、混合式教学空间、线上课程等方面进行课后服务资源配置,致力于提升自身的课后服务设计思维与意识,立足课后服务实情进行教师课后服务的调整与优化,以便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

(四)开发智能化跨校教师课后服务互助与共享平台

首先,构建智能化跨校教师课后服务互助平台。立足区域层面,明确区域各类学校的课后服务标准与要求,促进教师基于智能化跨校教师课后服务互助平台实现在线智能研修与在线资源设计。区县教育部门可采取人工检查和智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诊断教师在课后服务资源设计与配置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与主要障碍,针对教师课后服务胜任力不足、教师课后服务积极性差等现实问题进行精准干预,助力教师课后服务补助补贴机制的精准改进。

其次,构建基于数据智能的城乡课后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可利用国家中小学课程云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国家级资源平台,促进乡村教师借助资源平台获取发达地区与優质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与资源,助力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课后服务思维与理念的改善,从优质资源共享的角度为乡村教师课后服务质量的改进提供有效支撑。

最后,创设面向家庭诉求的课后服务决策咨询系统。借助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动态监测家长对教师课后服务的现实诉求,构建集财政调研、学校决策、教师实践、家长监督等多方渠道为一体的教师课后服务宏观决策体系。有助于通过课后服务信息化的角度有针对性地为家长课后服务参与提供平台支持。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育人评价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