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创造力浸润培养的系统模型

2022-12-28王丽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创造力双减小学生

摘要:从“双减”政策的要求出发,以小学教育教学创新和提质增效为目标,利用奇凯岑特米哈伊的创造力模型,分析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互动对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学校30年的创造教育实践为根据,提出构建“以文化人”创意文化浸润系统、“创+课程”浸润激发系统、“一基两变”课堂浸润发展系统、“三位一体” 合力浸润支撑系统,完善小学生创造力浸润培养的系统模型。

关键词:双减;小学生;创造力;体系模型

一、面向“双减”政策的小学创造教育发展趋势及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因材施教思想,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以来,从校内教育提质增效的角度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双减”政策为激发义务教育活力,实现多方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

“双减”政策涉及学校“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为义务教育阶段探索质效双增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双减”政策以学生为本,聚焦学校主阵地,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切实解决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和教育内卷问题。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以下简称“学校”)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健康的审美追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二)创造力开发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质效双增的有效方法

6—12岁年龄段是有效激发和保护孩子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关键阶段,是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黄金时期。学校有效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塑造创新精神,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特征,实施创意驱动、场景调动、课堂互动、家校联动的浸入式创造,对于激发学生探索性、流畅性、变通性、创造性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系统化的创造教育和深度学习,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质效双增,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个体与社会、文化协同的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力模型

倡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创造文化氛围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创造心理学领域。美国学者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是由个人、过程、环境和产品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此后,美国创造学研究专家奇凯岑特米哈依引入了创造力系统模型,试图解释创造过程中个体与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奇凯岑特米哈依通过访谈96位国际顶尖创造者,提出了创造力系统模型的概念。他认为:充分信任,赋予责任;善意的忽略,真正放手;强调团队的作用,对创造力具有重要影响。创造力的形成和培育只能由个人熟悉或从事的专业、领域、个体三因素组成的“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才能观察到。个体创造力在团体中得到激发,往往取决于良好的创造氛围。一个人在所处领域内的认可与创造能量之间的平衡取决于文化(见图1)。

三、学校、家庭、社会间的互动对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奇凯岑特米哈依的研究表明,激发学生创造力往往需要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引导和肯定,需要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鼓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景焕通过对小学生的三年追踪测试发现,教师支持与同伴支持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将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纯个体认知上升到社会层面,放入创新文化的进化过程中,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创造行为影响的深层互动方式。由此,形成以学生、学科、学校为支点,融入信任、赋予责任的成就驱动体系;以团队的作用,同学、同龄人的影响,教师、家长的肯定为特征的意义驱动体系;以社会评价、环境激励为内核的创新文化激励体系。

四、小学生创造力浸润培养的系统模型

学校始建于1958年的八大院校子弟小学,其特殊的文化生态滋养着师生长期与创新文化相伴。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校开始进行创造教育的实践探究。30年磨一剑,在充分利用环境浸润、动机激发、协调发展、学科建模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探索具有高阶思维导向的小学创造教育研究,形成浸润式教育情境及模式,并以此破解小学生创造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见下页图2)。

(一)构建“以文化人”的创意文化浸润系统

1.学校文化整体重构

学校将“以文化人,以心创新”确立为创造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办一所有创造品质和创造精神的文化学园,即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成就有思考力的教师,打造有发展力的学校”为办学目标,提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好习惯、爱学习、会创造”的育人目标。同时,确立“三风一训”,即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校训,以“文明友爱,拼搏进取”为校风,以“悦教善导,敬业治学”为教风,以“乐学善思,畅言力行”为学风,引导创造教育逐渐涵盖每个学科、每个岗位。

2.创新管理有效策略

学校营造宽松、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搭建融科技探索、情境体验、创意展示、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实行“四多四少”策略,即多给启示、少给模式,多角度思维、少单视角看问题,多激励创新、少框架规定,多修正优化、少故步自封,保证教师创造素养的提升、学生创造品格的培養以及学校持续发展的动能。

(二)构建“创+”课程的浸润激发系统

学校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为目标,以小学生创造性感知、情感智慧、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为训练点,建设向核心学科聚集的课程浸润结构,构架起“创+”课程体系。

1.“创+”基础课程

此部分由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组成,通过学科内的拓展融合、学科间的归类整合,实现学科纵横联结,丰富课程的延展。

一是学科拓展。学校以学科核心知识为主体,向学科能力、方法横向延伸,并形成横向关联互动,通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嵌套叠加,强化学生核心知识的掌握。语文学科的“创+”:按年段设置“语文+字文化+绘本+习作与评改+整本书阅读+主题研究”,使用不同声音朗读,用生动的教具、小视频对知识进行丰富表达。数学学科的“创+”:建立“直观—表象—抽象”的模型思想,数与代数关注再发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空间与图形关注再转化——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思考现实生活,统计与概率关注再实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生活。

二是跨学科整合。学校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设计、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如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桥梁主题与数学、美术、道德与法治三学科整合,拓展学生的多学科视野;设计“创+”劳动食堂服务、我们一起做值日课程,实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有效统整。

2.“创+”拓展课程

学校打通知识与创造能力的关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引导学生展现创造力。

一是思维开发课程。学校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在低、中、高年级分别开设儿童戏剧、儿童版画、创造思维训练等校本课程。如创造思维训练课,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语言、符号语言、视觉语言和多媒体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是能力发展课程。学校以培养兴趣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设置科技、艺术、体育、小微德育类等创造性社团近百个,让学生有更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其中,“五队两组两活动”成为特色精品课程。

三是实践开放课程。学校以环境激励、常态化引领为特色,形成“班班参与、人人受益”的月主题活动,“创+”系列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如创造向未来、班班有歌声、点点戏剧节、艺术展演、创意篮球、中华传统八德、保护绿水青山等课程都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创+”综合课程

学校丰富学生的思维训练,实现“五种能力+一种精神”的课程目标(见图3)。

一是“戏剧+”系列课程。学校编创了辽宁省第一部在全国参赛的校园音乐剧——《喜鹊上学》,深度挖掘儿童歌舞剧中的审美价值;构建儿童戏剧课程,通过“情境创设—动作造型—想象与创编—表演体验—评价再生成”五步教学法、角色扮演等12种戏剧教学法,普惠全体学生;通过儿童戏剧课及社团,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植入真善美的精神基因,学校编创的《我是骄傲的中国娃》等19部原创音乐剧均在国家及省市获奖。

二是“科技+”系列课程。学校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课程,以创造思维训练课为校本课程,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未来工程师竞赛,以及十大科技体验场馆和实践活动为创客课程,释放学生内在的创造激情,为激发学生的创意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 “版画+”课程。学校集绘画、手工制作于一体,自主构思绘、刻、印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动手、设计和创造能力。低年级进行实物拓印版画、吹塑纸版画,中年级进行水印版画、套色版画,高年级进行木版画、橡胶板画等创作,让学生体验不同画种的表现感受,从而有更多的创作灵感。

(三)构建“一基两变”的课堂浸润发展系统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搭建“学科素养—创造力培养—学科深度学习—生存技能养成”的教学思维、知识、技能协调发展机制。课堂环境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民主的教师风格和开放的课堂氛围都会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学校制定“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层级目标”,实践“一基两变”新课堂模式(见图4)。

1.基本模式:“四学”+“三四三”课堂模型

“四学”,即自学、互学、助学、测学。“三四三”,包括“三段”: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中学习解决问题—课后复习应用问题;“四环”:导入—探究—展示—运用;“三评”:课堂量表评价、师生间评价、生生间评价。学校坚持“一课二备三次案”的集备模式,向课堂要效益,以学科核心素养为靶心、以教材和学情为出发点、以学科建模为路径、以问题情境为引导、以探究活动为策略、以知识运用能力为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2.学科变式:基于“互联网+”(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

课前,教师在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究,根据学生问题调整教学设计;课上,教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胜心,运用头脑风暴、类比创造等创新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结对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其标新立异,并在比较中找到最佳答案;课后,教师辅助学生梳理知识,迁移应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意的主阵地。

3.类别变式:针对不同学习任务灵活应用基本模式

此部分包括知识建构课型,突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实践体验课型,就是从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和实践任务的设计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整理评价课型,就是引导学生对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使其利用评价工具完成自我评价。

(四)构建“三位一体” 的合力浸润支撑系统

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浸润,能够提高创造教育的覆盖率、吸引力与关注度,为保护、发现、激励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合力保障。

1.搭建创新教育协作体

学校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及家长搭建创造教育协作体,充分发挥大学实验室和科技体验场馆的作用,挖掘各类资源和智慧,使其成为学校独特的课程来源,形成完善的支撑引领机制。家校携手培育孩子的创造力,建设跨学科、跨领域、多视角的育人队伍,教师和家长争当创造守门人,使师生间、家校间关系更和谐。

2.形成创新教育机制

学校形成以“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为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创新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家校联合、校社联合理事会的实践支撑作用,以教学开放为平台,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共建的“创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科普知识、劳动教育等深度体验。

3.多元化评价驱动创造力培养

学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情境设置、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等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及跟踪反馈机制,修订《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就埋下创造新知识的种子。

伴随着国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构建以创造教育为切入点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育模式,探索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长效机制,是新时代教育人的使命,也是落实“双减”的有效途径。通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能够在学生心中深埋创造的种子,使其切身体会创新思维的魅力,在团队合作中感知创造的过程,在教师、同伴和家长的陪伴下,建立创造的自信,真正实现从“要我创造”到“我要创造”的外在推动向内在驱动的转变,完成创造教育的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傅世侠,罗玲玲,孙雍君,邓雪梅,邵全辉.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

[2]张景焕,付萌萌,辛于雯,陈佩佩,沙莎.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性别差异及学校支持的作用[J].心理学报,2020(9).

[3]程黎,冯超,刘玉娟.课堂环境与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穆斯(MOOS)社会环境理论在课堂环境中的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13(4).

[4]刘桂荣.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刘芝延,徐瑾劼.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学校路径及挑战——基于OECD社会情感能力调查的发现与启示[J].人民教育,2021(23).

[6]侯麗娜.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构成要素与未来走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

(责任编辑:赵春艳)

作者简介:王丽,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高级教师。

课题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新时代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模式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20CB064。

猜你喜欢

创造力双减小学生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激发你的创造力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