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病势理论的古代文献研究❋

2022-12-28傅巧瑜李明珠王章林李书楠李灿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病证顺势

詹 杰, 傅巧瑜, 李明珠, 王章林, 李书楠,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州 350122)

当代不同中医家虽对病势理论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对其进行系统归纳、专章研讨的文献尚少,且存在病势概念欠清等桎梏[1]。因此,本文通过查阅1156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医学古籍,对其中有关“病势”的论述进行了梳理整合、提要钩玄,最终凝练出病势的基本概念、辨识方法、对应治则等,以期为病势辨证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石。

1 病势的基本概念

1.1 发病缓急或病情的轻重之势

在中医古籍有关“病势”的修饰词汇中,轻重或缓急屡见不鲜且轻重与缓急多混而并谈,因而兹将其归纳为发病轻重缓急之势。其中,有将轻重与缓急之势并论者,如《重订广温热论·温热总论》云:“实火从伏邪入血,血郁化火,火就燥而来,病势较湿火症尤急而重,用药必不可轻。[2]”此外,亦有将轻重缓急分而言之者,如《素问经注节解》云:“间病势缓而证多,尚可参用君佐以调治,故云并行。[3]”《育婴家秘》云:“妊妇有疾,不可妄投药饵。必在医者审度病势之轻重,药性之上下,处以中庸,不必多品。[4]”

1.2 病情随时间而发展演变的趋势

病情随时间发展而传变的趋势有顺逆、吉凶之别,如《重订通俗伤寒论·发癍伤寒》:“手足温而神识清爽者,病势顺而多吉;脉沉弱无神,四肢厥而神识昏沉者,病势逆而多凶。[5]”此外,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情轻重程度所发生的改变亦属于病势变化的范畴。如《不居集》:“小儿陈日新,形体尫瘦,尝日病热,至暮犹甚,医以阴虚治,或痨瘵治,荏苒半载,病势转危。[6]”《张氏医通》云:“病势较前更剧、病势向衰及病势愈甚。[7]”

1.3 病证在空间所呈现升降出入逆乱之势

中医学认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理运动的基本形式,而升降出入的失常将会引起人体病理上的异常变化,如气机失于和降、逆而向上,则导致胃气上逆、血随气逆等病变,此属于病势中病证动态之势的研究范畴[8]。而关于升降出入异常的状态,亦有中医古籍将其归入病势范畴,如《赤水玄珠·论吐法》记载:“难经云:下部无脉者,谓病人当其正吐之时,气脉皆上逆而下虚,是言病势、脉势也。[9]”这里明确指出气脉上逆属于病势异常的表现。再者,《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亦分别阐明了向上、向下、向外和向内的4种异常病势,如“若病人旧微溏者……盖病势向下,涌之必生他变也”[10]。

1.4 泛指病形、病状、病邪等

1.4.1 病形 病形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邪气脏腑病形篇》:“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11],意即病邪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生疾病,此时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可见之形。而病势在古籍中亦有病形的含义,如《医学心悟杂症要义》云:“乳岩一症,若其核大如桃杏而坚者,是病势已成,最为难治,只好调补气血,万勿妄用行气破血之剂,以速其危。[12]”

1.4.2 病状 病状指疾病表现出来的征象,即症状,语出《后汉书·赵憙传》。而在中医古籍中,有将病势用作病状之意者,如《景岳全书·疟疾》:“或问俗以疟为脾寒,何也……发则恶寒战栗……往来寒热,进退不已,病势如凌疟人之状,所以名疟。[13]”

1.4.3 病邪 病邪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邪气。在中医古籍中,将病邪作为病势互词的地方较多。如《济阳纲目·滞下》:“若病气暴至,元气壮实,积滞胶固者,宜下之。[14]”又如《脚气钩要·药能》:“古人以医术比军术,诚然矣。病者敌也,不可不攻。而病势有强弱,病候有虚实”[15],这些文献记载的病势多有邪气的内涵。

2 辨病势的方法

2.1 察机体外在表现

审察病证的外在表现是辨证的首要根据,亦是临床辨病势之要着。如《内经知要》云:“审形体以别病势之盛衰。[16]”故可根据形体所表现出来的神、色、舌、脉、症等外在表现,以察阴阳气血之盛衰与病邪之进退,从而形成对病势的清晰判断。如《难经古义》云:“盖此篇覆溢者,即内经所谓关格也。此难所谓关格,乃谓阴阳相乘之病势。[17]”《订正太素脉秘诀》云:“是谓三五不调,色脉相交泰,推其病势急者可知矣”[18],指出了色脉是辨明病势的重要依据。

此外,《重订通俗伤寒论·发斑伤寒》亦云:“手足温而神识清爽者,病势顺而多吉。脉沉弱无神,四肢厥而神识昏沉者,病势逆而多凶”[5]286,认为可采用脉症合参的方式以定病势的顺逆吉凶。再者,《素问经注节解》云:“间病势缓而证多,尚可参用君佐以调治,故云并行”[3]124,这从侧面说明可根据临床症状或证候的多寡以判断病势的缓急,如症状多则病势多缓,症状少则病势多急。

2.2 审病证发展趋势

对病证的发展趋势了然于胸,是辨明病势发展趋向的前提,因某一种(类)病或某一证皆有特定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预后的规律。如《脉义简摩》云:“惊风初得,纹出虎口,或在初关,多是红色。传至中关也,色赤而紫。病又传过,其色紫青,病势深重”[19],指出惊风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与病势轻重浅深的关系。再者,某类疾病亦具有特有的演变规律,如伤寒病多按六经从次序进行传变,温病则常以卫、气、营、血或上焦、中焦、下焦的顺序进行演变,故病证若按以上的规律传变则病传正常,病势为顺,预后较好。如肝郁气滞证日久则郁而化火、阳亢生风,转为肝热(火)证、肝阳上亢证或肝风上扰等。

2.3 据五行生克乘侮

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是辨章病势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如《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记载:“五脏相克而病势日甚;五脏间传而病势未甚。[11]25”其中, 依五脏相克次序传变而病势日甚者谓之甚,如肝克脾、脾克肾之类是也;有五脏随相生次序而传变而病势未甚者,谓之间,如肝传心、心传脾之类是也。因此,可据此五行生克学说推断病证的传变,从而得知病势的转轻或加重。如《四诊抉微》所云:“见舌上黑刺裂破,及津液枯涸而干燥者,邪热已极,病势危甚,乃肾水克心也,急大下之,十可一生”[20],即为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判别病势的缓急轻重。

2.4 观正邪相争态势

由于病势有证候动态之势的含义,即邪正斗争时所表现出的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的运动趋势,因而审察正邪相争所呈现的升降出入趋向,是辨明病势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救急选方》记载:“吐利不止,元气耗散,病势危笃”[21],指出上吐下泻,正气散脱则病势危重。又如《金匮要略浅注》云:“病人欲吐者,病势在上,不可强下之”[22],认为呕吐一症为病势向上,常治以因势利导而非泻下。再如《长沙方歌括》云:“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23],指出邪气向内侵袭,为病势向内,应驱邪外出。

3 病势的相关治则

3.1 预为之防(治未病)

预为之防(治未病)是关于防止病势传变或转重的重要治则。如《医学源流论》云:“故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24],指出医者可根据病势传变的规律,遣以预为之防(治未病)的相应手段,先期而治,从而防微杜渐,预防疾病的发生、转重或复发。

3.2 顺势逆势

顺势与逆势亦是根据病势所制定的重要治则,如《素问要旨论》:“病反逆者,脉大气衰,脉小气盛,谷入多而气少,谷入少而气多,此为反也,可以从顺其病势”[25],指出若脉症相反则可顺势而治,即脉势大则用药亦应与脉势相当,宜量大或用重药。再如《本草发挥》:“经曰:病气热甚,而与寒药交争,而寒药难下,故反热服,顺其病势”[26],认为热证则应反佐热服之法,即热因热用属顺势治疗。

同时除了顺势治疗外亦应有逆势疗法,如《脚气钩要》:“为病势极甚,当以逆制之”[15]69,指出当逆病势而治。而在机体升降出入异常的动态之势方面,亦有顺势与逆势之分。如《金匮要略浅注》:“病人欲吐者,病势在上,不可下之”[22]34,指出呕吐为病势向上,不可一概使用“下之”这一逆势疗法,而应考虑顺势之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高者,因而越之。[27]”

3.3 急治缓图

病势急法宜急治,病势缓则施缓图之法,如《普济方》:“病势有迟速,用药当度其宜,可速则速,可缓则缓。[28]”故病势有缓急,用治法亦有缓急之分。其中,有急治之急方,如《本草纲目》:“有毒药之急方,毒性能上涌下泄以夺病势也。[29]”《本草新编》:“遇急之时,不用急方以救其垂危将绝,迨病势少衰而后救之,始用缓治之法不已晚乎。[30]”此外亦有缓图或缓治之法。如《静香楼医案》:“类中偏左,于法为逆,犹幸病势尚轻,可以缓图取效。[31]”《临证指南医案》:“徐评治虫有缓治之法,其病势甚轻,而日久当用膏丸等药。[32]”

3.4 并行独行

病势缓急或轻重所对应的治则,除上述所谓的急治缓图外,亦有并行与独行。如《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指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27]45,即谓病情较轻、病势较缓者谓之“间”,治疗当标病本病兼顾并治,即所谓‘并行’;若病情较重、病势较急者称之“甚”,治疗则应当机立断,采取有力而有针对性的措施,单独致力于治疗疾病最紧急的一方面,如标急治标,本急治本,即所谓“独行”。此外,《脉简补义》亦载:“并行者,谓病势缓,则用多味,标本并治”[33],明确了病势怠缓时处方用药则多用并行,以分消其势。

3.5 正治反治

正治指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原则,而反治指的是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其中,当病势急时其临床表现常与其本质不一致,多用反治法;而病势缓者,临床表现常与其本质相一致,法宜正治。如《证治准绳·杂病》记载:“盖病势已急,而时医执寻常泻肝正治之剂,又多苦寒,愈资其燥,故病转增剧”[34],认为肝病病势急时不应囿于苦寒泻肝这一正治之法,而应考虑施用反治法。

3.6 轻治重治

《石室秘录·轻治》:“天师曰∶轻者,病不重,不必重治,而用轻剂以治之也”[35],这里明确了治法有轻治、重治之别。而病势亦有轻重之别,其中病势重者多用重治之法,病势轻时则遣轻调之方。如《王应震要诀》所谓:“要在察其病新缓,急当重剂治之,病势缓以轻剂调之。[36]”

4 结语

本文为笔者对中医古籍中病势有关内容进行查考、解析的结果。由此可见,古人对病势已有一定认识,如根据病势所制定的治则,即顺势、逆势、急治、缓图等法。而关于辨病势之法,经对有关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细研深究,亦能将其归纳为察病证外在表现、审疾病发展规律等。

然而关于病势的概念则尚无明确的定义,且常将病势一词与其他医学术语混用,如将其视同病位、病性等。因此,可根据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定义原则与方法[37],结合前期对当代有关期刊文献的述评[1]及有关成果[38,39],对病势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即对病势的概念进行确切而简要的表述,界定病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为中医病势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石。

猜你喜欢

病证顺势
方证相应的理论探讨
传统及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同与异*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新型工业“顺势”迭代——“有什么样的环保标准就招什么样的企业”
新个税法时代的顺势应对
顺势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辨证治疗内伤发热验案
血寒证及其相关病证的研究概况
中医所讲的“忌口”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