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息肉”源流考述❋

2022-12-28张建兰高新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鼻息肉术语息肉

张建兰, 高新颜

(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安 71011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北京 100700)

鼻息肉是中医耳鼻喉科疾病,以鼻塞日久、鼻窍内见有表面光滑、触之柔软而不痛的赘生物为主要表现。“鼻息肉”也被现代医学用作疾病名称,现代医学鼻息肉病的临床特征与中医基本一致,鼻息肉成为极少数中西医共用病名之一。中医界对鼻息肉的古代文献已经开展了多年研究,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病因病机及诊疗方药等角度的整理归纳,对鼻息肉概念和术语的源流尚缺乏系统考察,某些观点不够准确。有鉴于此,笔者复习历代文献,系统梳理我国中西医对鼻息肉的认知与命名过程,并对当前存在的不当认识进行辨析和纠正,希冀对鼻息肉的理论认知、临床诊疗以及疾病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汉以前文献记载的“息肉”

“息肉”的称谓较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1]”该段文字“若鼻息肉不通”句“若”字语义难通。有学者认为“若”实为“及”或“苦”之讹写,“若鼻息肉不通”本意为“以及鼻腔内长了息肉,呼吸不通畅”,或者“鼻腔长了息肉,呼吸不通畅,使人痛苦”。因此,本句虽言“鼻息肉”,但并非指称鼻息肉病,而是描述鼻腔生出息肉导致呼吸阻塞的症状,意在形容鼻塞的严重程度。《针灸甲乙经·卷十二》 “鼻中息肉不利”[2]与“若鼻息肉不通”句结构接近,可参考以理解文义。当代学者源于对“若鼻息肉不通”的误读,多以《灵枢》本篇为“鼻息肉”术语最早出处,恐失于严谨。

《武威汉代医简》第二类简69也载有“息肉”一名:“以絮裹药塞鼻,诸息肉皆出。[3]”此处的“息肉”指鼻息肉。扬雄《方言·卷十三》收有“月鼻”字,曰“月息,(月息)也”。郭璞注云:“谓(月息)肉也,鱼自反。[4]”由字形推测,“月息”和“(月息)肉”亦指鼻息肉。《灵枢·水胀》有“瘜肉”一名并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这里的“瘜肉”极可能指生于腹腔的肿物。此外,《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亦见多处“息肉”。“瘜”与“息”通,古籍传抄刻印之时经常混用。《说文解字·卷七》疒部释“瘜”为“寄肉”[5]。《说文解字注》补充:“肉部腥下曰,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息肉卽瘜肉。[6]”《广韵》曰:“瘜,恶肉。[7]”上述诸医书所载的“息肉”或“瘜肉”属于同类疾病,均指人体组织异常生长的赘肉,“息肉”或“瘜肉”可出现于若干部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由上可知,至迟到汉代已有多部医书记载鼻息肉病,但该时期的传世与出土文献均未以“鼻息肉”为病名,而是以“息肉”统称多个部位的赘生物。

2 “鼻息肉”病名形成

“鼻息肉”成为正式病名始于南北朝《本草经集注》,该书序录“通用药”篇载述3种鼻病,分别为鼻衄血、鼻齆、鼻息肉,这是传世文献中“鼻息肉”明确用作病名的最早记录。《本草经集注》“通用药”不但最早记载“鼻息肉”病名,还在鼻息肉病下列出5种药物,即藜芦、矾石、地胆、通草、白狗胆,首次总结归纳了鼻息肉的用药规律[8]。《本草经集注》属于本草文献,向来不为临床学者所重视,中医界长期误以为《诸病源候论》最早将“鼻息肉”列为病名。

隋代编撰成书的《诸病源候论》虽非最早提出“鼻息肉”病名,但该书单独设立“鼻息肉候”,第一次详细论述了鼻息肉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肺气通于鼻。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齆。冷搏于血气,停结鼻内,故变生瘜肉。[9]”这段论述对后世鼻息肉病的诊疗产生了长期的影响。《诸病源候论》还记述了人体其他部位的3种息肉类病变“目息肉”(卷28)“阴中生息肉”(卷40)“息肉瘿”(卷31)。其中“目息肉”“阴中生息肉”早前已分别载录于《小品方》与《肘后备急方》。

晋唐时期的多数医书,包括《刘涓子鬼遗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张仲景五脏论》等,均载有鼻息肉病,常见称谓有“息肉”“鼻中息肉”“鼻中宿肉”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载有:“羊肺散方,治鼻中息肉梁起”(《太平圣惠方》作“鼻梁起”),温民清认为所谓“梁起”或“鼻梁起”,很可能指鼻息肉引起的外鼻变形,即“蛙鼻”[10]。

3 “鼻痔”考述

隋唐之后的医书常以“鼻息肉”“鼻瘜肉”“鼻瘜”“鼻息”“鼻中息肉”“鼻内息肉”等词汇命名该病,也有使用“鼻痔”“肉蝼蛄”“痔珠”“鼻肉”等别名者,其中尤以“鼻痔”的使用最为广泛。

“鼻痔”首见于南宋医家陈言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凡人于九窍中但有小肉突起,皆曰痔。不特于肛门边生者名之。亦有鼻痔、眼痔、牙痔等。[11]”稍后成书的王璆《是斋百一选方》补充道:“鼻中息肉,俗谓之鼻痔。[12]”笔者考察了宋之前的医药相关文献,发现“鼻痔”病名极可能脱胎于佛经《痔病经》。《痔病经》又名《佛说疗痔病经》,由唐代僧人义净翻译,该书遍述发于周身的15种痔病,包括“鼻内痔”“齿痔”“眼痔”等[13],并谓诵读经文可收到“痔瘘悉皆干燥,堕落消灭”的奇效。古代医籍中“痔”除指肛门疾患之外,也用于称谓耳鼻等窍道所生的赘物,如耳痔、鼻痔等。由《痔病经》所言痔的生长部位及诵经疗效可以推断,经中之“鼻内痔”很可能以鼻息肉为主要疾病。从南宋直至20世纪,“鼻痔”在医书中广泛使用,若干医书将其用作鼻息肉的正名,其中不乏《外科正宗》《外科大成》《洞天奥旨》《张氏医通》《医学心悟》《医宗金鉴》等古籍名作,及近现代编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与若干中医外科专著。《外科正宗》记载了一种“取鼻痔秘法”[14],被认为是最早的鼻息肉摘除术。

“鼻痔”虽是鼻息肉的同义词,但也有少数医家认为两者存在区别。陈士铎《洞天奥旨》对二者异同做过简要辨析:“鼻瘜者,生于鼻孔之内,其形塞满窍门,而艰于取息,故名曰鼻瘜也。鼻痔者,亦生鼻内,略小于鼻瘜,状如樱桃、枸杞”[15],认为鼻痔特指形体较小的鼻息肉。张璐《张氏医通》则以疼痛及下垂与否为鉴别要点,指出了两者病理学上的差异。该书卷八云:“瘜肉与鼻痔大同小异,痛极而不下垂者为瘜肉,此血热胜也……鼻痔则有物下垂而不痛,乃湿热胜也。[16]”

此外,古代医籍尚见“肉蝼蛄”(出《儒门事亲》)“痔珠”(出《医旨绪余》)“鼻肬”(出《济阳纲目》)“瘜菌”(出《济阳纲目》)“鼻肉”(出《医学原理》等)“鼻中肉塞”(出《千金翼方》)“鼻中肉块”(出《验方新编》)“鼻中肉坠”(出《救急疗贫易简奇方》)等若干称谓,这些词汇的应用广度远不如“鼻痔”。另外,近现代中医界还曾以“鼻菌”“鼻梃”“鼻祟”“鼻毛”“鼻肬”“菌瘜”等词作为鼻息肉别名,至今仍能见诸文献。基于科技术语的审定原则,以上词汇多数已不宜继续使用。由于篇幅所限,笔者拟再撰专文详加考述。

4 西医病名“鼻息肉”的译定

近代西医传入中国早期,医学术语的汉译主要两个途径,一是博医会传教士的翻译,二是日本所译西洋医学术语的引入。该时期息肉与鼻息肉涌现多种译法,息肉曾译为息肉、瘜、蒂肉、蒂瘤[17]、茸肿[18]等,鼻息肉出现过鼻息肉、鼻茸等译法。瘜与息肉等词借用了中医固有术语,“茸肿”与“鼻茸”则是日本译名。日语的“茸”泛指菌类,“鼻茸”即鼻腔长出的形似菌类的赘生物。“鼻茸”较早见于丁福保编译的日本医书,譬如《临床病理学》[19]《汉译临床医典》[20]等书中均可见到。近现代中国翻译的日本医学书籍也常见此名,如汤本求真《皇汉医学》[21]、赤松纯一《耳鼻咽喉科学》[22]、矢数道明与矢数圭堂《汉方辨证治疗学》[23]等。晚清和民国时期,鼻茸与鼻息肉两词曾长期共存。

随着医学名词统一工作的推进,鼻息肉的译名逐步走向规范,20世纪中期之后颁布的多部权威医学术语规范,如1944年国立编译馆编订的《病理学名词》[24]、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行的《医学名词汇编》[25],均以“鼻息肉”为规范名称,“鼻茸”逐渐弃用或仅留作别名,专著和教材也紧随其后。至20世纪后期“鼻茸”虽仍屡见于医学文献,但使用频率日趋下降。目前“鼻茸”一词在汉语中已近乎消亡,而在日本仍属规范术语。笔者检索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与机构数据库(J-STAGE)发现,日文文献“息肉”类术语使用频繁,与汉语基本相当,而唯独“鼻息肉”几乎无见(J-STAGE全文检索仅得8篇,且均出版于1940年之前)。日文文献近代以来绝大多数以“鼻茸”为鼻息肉病名(J-STAGE全文检索共245篇,19世纪末至今续有出版)。现代学者王有生《日汉医学词汇》[26]及何东灿《中医耳鼻喉科学》[27]也都肯定“鼻茸”系日文术语。回顾鼻息肉诸译词的产生和取舍,可以一窥近代医学术语规范化的曲折历程。

“鼻茸”在现今各类中文文献中皆已罕用,但该词近代一度成为常用语,曾频现于若干大众书刊,传播十分广泛。由于“鼻茸”曾广为人知,且形近中文词汇,导致现代少数中医学者把“鼻茸”误认做中医病名,反将鼻息肉当成西医术语。

近代中医界因袭明清习惯,多数以“鼻痔”为正名,重要专著包括许半龙《中国外科学纲要》[28]、管霈民《外科讲义》[29]、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30]等。

5 “鼻息肉”回归中医术语体系

20世纪50~60年代,现代中医药学科体系开始建立。此时中医术语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中西医病名的对照尚处于探索期,鼻息肉的中西医病名也存在多种观点。此时,鼻息肉的中医规范病名以“鼻痔”为主,代表性专著如1951年叶橘泉编撰的《中西病名对照表》:“中医书的病名鼻痔、鼻齆……相当于现代的病名鼻生瘜肉、肥厚性鼻炎等。[31]”1957年干祖望发表了“耳鼻咽喉疾病中西医学名词对照刍议”一文,以“鼻息肉”“鼻茸”2个术语并为本病西医病名,“鼻痔”“瘜肉”则为中医名[32]。教材也是术语规范化的重要途径。由于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建立较晚,鼻病早期归属中医外科,此时的中医外科学教材按照传统命名习惯,多数以“鼻痔”为病名,影响较大者如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编著的《简明外科学》[33]、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编的《中医外科学讲义》(即全国统编教材1版)[34]。1964年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2版《中医外科学》病名标题“鼻痔(鼻息肉)”[35],仍以“鼻痔”为正名。该时期的专业性中医书刊也少数以“鼻息肉”为正名者,如《中医常用名词简释》[36]《针剌法麻醉行扁桃体和鼻息肉摘除术》[37]《鼻息肉及耳道息肉的中医疗法》[38]等。总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医界对“鼻息肉”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鼻痔为中医病名,“鼻息肉”为西医病名[33,34],也有人明确提出“鼻息肉”属于中医术语[40]。

1975年统编3版教材《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五官科学》编成出版,标志着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基本形成,该套教程将鼻病正式纳入中医耳鼻喉科范畴。由于这部教材秉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编写原则,病名“大部分以现代医学病名命名,并以中西医病名做联系对照”(见该书“编写说明”),因此未沿用中医传统病名“鼻痔”,而是直接使用中西医共用病名“鼻息肉”(“鼻痔”为别名)[39]。鉴于统编教材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该书促发了“鼻息肉”向中医术语体系的“回归”。1980年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40],以及后续的各版中医耳鼻喉科统编教材,无一例外地沿用了“鼻息肉”病名。现今绝大多数的中医药论文和专著将“鼻息肉”用为正式病名,而“鼻痔”等词越来越少用。现行的主要中西医术语标准、规范,也均以“鼻息肉”为正名,包括《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医药学名词》(2004)《中医药学名词》(2013)《医学名词》《病理学名词》,以及台湾地区编订的《病理学名词》[4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文版)等。目前“鼻息肉”已经完成从西医到中医的回归,并且继续留存于现代医学术语体系,成为极少数中西医共用病名之一。

6 结语

“鼻息肉”一词源于中医学,近代为西医借用,现已成为中西医共用术语。本文复习历代文献,梳理了鼻息肉概念和术语的演进过程并明确如下事实:鼻息肉病在汉代之前即有记载,但“鼻息肉”病名始见于《本草经集注》,而非《灵枢》或《诸病源候论》;别名“鼻痔”,最早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可能脱胎于佛经《痔病经》;“鼻茸”为日文译词并非中医术语。由于古代医学诊查手段的局限,“鼻息肉”的诊断较现代粗泛,因此古籍所载的少数鼻息肉实际包含鼻瘤、鼻菌等病,反之鼻塞、鼻窒、鼻鼽、不闻香臭等病症也涵括少量鼻息肉病。阅读古籍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谨慎甄别,勿将古今病名轻率对等。

猜你喜欢

鼻息肉术语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