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公益社团育人功能探析

2022-12-28沈黎勇

关键词:公益事业三全育人社团

沈黎勇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58)

我国公益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定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益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形成了覆盖面广、层次立体、底蕴深厚的服务体系,同时也积极促进了高校公益事业的发展,当前高校常见的公益类学生社团有“爱心社”“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环保协会”等。大学生公益社团作为青年群体依据兴趣爱好、为实现公益理念而自主开展公益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高校“三全育人”视域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向、内容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探究社团的价值意义,剖析面临的机遇及发展问题,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公益社团育人功能的价值意蕴

(一)传播公益理念,激发个人内生动力

公益理念是以传承、维护和宣传公共利益为主旨,以价值精神形式存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学生作为公益事业的主体,他们对公益服务理念的认可和对公益行为的实践,是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公益社团通过发挥聚合功能和教育功能,广泛传播公益理念,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公益习惯,让公益事业成为社会共识和信仰。因此,要充分发挥公益社团的理念引领作用,以服务为牵引,通过加强社团成员团队协作、合理分工、资源拓展等形式,引导社团成员运用所学回应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受助对象;要以问学为基础,孜孜求真,引导社团成员通过支教、调研、宣讲等公益志愿活动传承、创造、传播好公益精神;要以德性为尊崇,提高道德标准,激发正能量,打造公益生态系统,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二)弘扬公益文化,完善“第二课堂”建设

作为高校“第二课堂”重要实践主体之一,公益社团既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又是高校开展公益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要围绕机制创新、内涵建设、外延拓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将社团建设和公益文化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将公益文化并内化为自身道德观念、外化为自身道德行为。在机制创新方面,通过对松散、自发、盲目的社团公益实践活动进行规范设计,明确教学目的和实践内容,建立集理论学习、观摩见习、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推动公益社团发展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在内涵建设方面,要以自身的特色理念为核心纽带,不断增强成员间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公益社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在外延拓展方面,通过策划举办公益类活动,大力宣传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宣传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的公益理念,提升学生的公益认知水平及认同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实现活跃校园生活、推动高校公益教育。

(三)营造公益氛围,助力育人体系建设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公益社团要围绕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不断健全工作体系,有效提升育人质量。以组织育人为根本,培育建设一批凝聚师生、沟通内外、服务群众的公益品牌,规范社团纳新、管理、运行相关程序,促进育人辐射范围扩大、影响增强;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学生在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进行多种多样的公益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学生与社会深度互动,推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以网络育人为阵地,用公益精神引领网络正潮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服务育人为导向,凝聚各部门、院系和相关单位等多方力量,同时吸引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深入挖掘特色育人资源,以资源投入牵引社团发展方向、搭建服务育人平台。

二、大学生公益社团育人功能发挥面临的新局面

(一)法律实施:为大学生公益社团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公益事业不仅是高尚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内核体现,更是体系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社会实践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依据。公益“人才荒”是公益行业的“痛点”之一,制约着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随着2016 年《慈善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慈善法制环境、制度环境与运行环境开启了新局面,国家对公益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内部分高校纷纷开设公益慈善专业,注重公益社团作用发挥,为公益组织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但《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公益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面临专职人员比例较低、专业水平较差、人员流动率较高、人才供需不匹配等现实挑战[2]。以浙江大学为例,公益社团存在管理主体责任和相应的激励保障落实不到位,考评体系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指导力量缺乏、骨干成员能力不足等问题,长此以往则不利于公益行业整体人才水平、人才构成的发展。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公益社团力量的强化,从健全工作体系、加强指导力量、提升育人成效等方面加快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二)政策引导:为大学生公益社团内涵建设提供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3],要推进分配制度完善、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同时把发展公益事业摆到社会经济建设和分配工作中的突出位置。第三次分配主要是依靠精神力量推进,奉行主动自愿的原则,通过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以募集、捐赠等公益方式进行的社会资源分配和财富流动。过去主要被置于道德层面进行讨论的公益事业,现在则要更重视其作为第三次分配机制的重要意义,在制度设计上将发展公益事业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手段。志愿服务作为实现第三次分配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支持其良好发展,激发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政府相继出台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及完善志愿者注册、服务记录等制度,为大学生公益社团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但从微观层面上看,大学生公益社团在外部资源支持方面还有待加强,具体表现为活动场地及基金经费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等。因此,在此背景下,公益社团应着重思考如何练好内功、改变思路、盘活资源,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推动社团迈上新台阶。

(三)科技赋能:为大学生公益社团改革创新提供支撑

数据慈善是大数据公私利益合理衔接的重要机制,将数据慈善作为慈善事业的有机组成,有利于科技创新背景下实现大数据的社会价值[4]。从宏观层面看,目前我国公益领域尚未形成一个构造坚实的数据体系、理论体系和逻辑体系,公益专业技术能力的缺失与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公益社团的运营还存在响应慢、效率低和体验差等问题。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可以打破行政藩篱、社团栅栏、区域限制等“传统边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和智慧调度平台,统筹高校各类公益慈善资源,以满足受助对象个性化需求,让公益社团的管理更加智能、服务更加智慧、传播更加广泛。例如,2015 年志愿汇APP 平台的推出与运用,为大学生公益社团提供了规范完善的志愿服务参与机制、管理办法、激励措施等,构建了一个系统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比如公益社团的信息安全、舆情等风险的防范以及在理性化管理下如何兼顾服务人性化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要谋划如何有效运用各种工具、形式、资源,打造技术安全前提下的公益生态系统。

三、大学生公益社团育人路径优化的新思考

(一)全员参与,强化“家—校—社”三轴联动力度

1.发挥家庭基础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5]。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公益意识,要将公益意识融入家庭生活,帮助孩子在思想上辨别善恶,在情感上扬善抑恶,在行为上择善而行;要在家庭教育中激发孩子公益情感,让孩子在大爱家庭环境中领悟爱心、感恩之心、同情心;要培养孩子公益行为习惯,在日常中向孩子传导公益理念,使他们学习体悟公益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公益行为。在对大学生公益社团的教育过程中,学校也要不断提升家庭主体参与意识,使家长主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培育他们良好行为习惯,推动公益社团更好发展。

2.筑牢学校主导育人功能。在高校大学生公益社团的管理中,要全面加强党对公益社团的领导,健全管理办法,明确指导职责,加强管理规范,提升保障力度,建立公益社团客观评价体系,实现分层分类管理指导。校团委可牵头在项目孵化、品牌树立、教育引导、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强社团与学校教师、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坚持内涵式发展、品牌化运作,构建“一社一品”的社团活动体系,着力推出多样化、多层次、受众广的公益活动。例如,高校可利用教育基金会的资源优势,聘请基金会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专职社团指导教师参与公益社团管理工作,指导社团建立有效运作模式,推进公益社团高质量发展。

3.推动社会辅助育人功能。高校可通过多形式、多资源和多角度发力,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强有力的育人队伍,改善社团软硬件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公益社团推动慈善事业的价值。同时,公益事业要适度借鉴市场范式,把握市场观念,树立务实稳健的公益发展观念, 促进公益社团有机融入到公益慈善经济发展中。例如,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政府、校友与公益社团合作互动机制,加强学校与校友、校友企业、地方政府等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精准对接,并邀请他们作为社团校外公益兼职导师,参与大学生公益社团管理指导工作,以外力激活内力,形成学校—校友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全员育人成效。

(二)全程助力,贯穿大学生公益社团发展全阶段

1.夯实社团内部管理建设。公益社团组织在强调自主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制度的强制性,强调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制度化管理。校团委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责任单位,要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2021)的指导下,在公益社团建设初期,团结凝聚广大社团成员,坚持思想性、公益性、互助性相统一的原则,将公益理念、文化融入到社团中,从组织架构、使命愿景、机构章程、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给予社团规范性指导,推动社团内部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不断增强公益社团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专业性。

2.加强社团激励保障机制。社团凝聚力是社团发展的保证之一,而社团文化、队伍素质和激励措施等因素又制约着社团凝聚力的发展。一是要加强对指导教师资质的把关,加强对他们的政治考察和品行鉴定。二是要提升指导教师激励保障,探索根据学生社团年度考核结果和学生评价指数确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认定或津贴奖励的办法。三是可通过出台内部考核晋升办法、重视社团文化建设等方式,不断完善社团自身激励保障机制,提升社团成员的内驱动力。

3.激发公益社团创新活力。公益源自于需求,而公益创新则需要发现需求和解决需要,这就要求实施者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公益社团专业性与公益性等方面的培育,组建起既能立足眼前设计好具有示范性公益项目、回应现实社会的需求,又能着眼未来主动谋求新转变、识别潜在社会问题的专业团队。为此,高校应通过现有教师资源、平台资源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助力大学生公益社团突破现有“瓶颈”,为社团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样的方法和更广阔的视野。

(三)全方位融入,拓宽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广度

1.拓宽公益文化育人渠道。自古以来,我国以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为特征的优秀慈善文化充分发挥着提高道德修养、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厚德、仁爱的传统美德。公益不仅是物质援助,更是一种精神引领。大学生公益社团要在深化公益文化传播上下功夫,努力做好公益理念的宣传工作,即通过校内外媒体资源,讲好社团公益故事,树立校园公益典范,传承高校公益精神,提升学生公益认知,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公益,为高校公益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和力量。

2.完善社团课程育人功能。大学生公益社团作为高校公益文化的重要抓手,既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契机,以学生社团文化精品课程为切入点,将公益慈善筹款、公益慈善项目管理、公益慈善项目评估、企业社会责任等版块进行整合设计,形成体系化的公益慈善实践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开阔慈善视野,助力科技慈善,夯实高校学生公益实践专业知识,培育更多专业化公益人才。

3.整合实践育人平台力量。高校要加强与企业、公益组织等单位的联络工作,通过设立校地公益实训基地、积极建立公益项目、组织公益活动,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公益社团外部合作渠道,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公益意识及能力。公益社团还要主动搭建公益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推进公益社团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建设,搭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公益组织,探索“指尖公益”等模式创新,打通公益服务信息壁垒,让更多的公益社团、公益组织、企业之间互通信息,联动开展公益活动,以广阔开放的胸襟积极投身到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校的公益事业中。

猜你喜欢

公益事业三全育人社团
缤纷社团
公益事业与趣味活动并举,小黄狗以公益驱动环保
爱让我们在一起——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K-BOT拼插社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