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与践行路径

2022-12-28易丙兰

关键词:历史观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易丙兰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 410006)

结合历史学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从民主革命时期就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鲜活可行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从青年时代起便高度重视研究和学习历史。十八大以来,他围绕学习和看待历史的态度、观察和研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和把握历史的目的、发展和推进历史学科的方向等主要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科学和系统的历史观。将它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内在要求,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和贯彻习近平历史观的价值意蕴,又要依循习近平历史观以及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的科学方法和思维,开展多维教学实践探索。

一、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内在需求

历史观培育是塑造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1]。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2]。高校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否能引导他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直接关系到能否将他们培养为思想合格、政治可靠、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铸魂育人,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3],其作用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在思政课中进行历史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信仰,是坚固思政课基石和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想使思政课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深度、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必须讲好习近平历史观。

用什么历史教育青年,实际上是一场争夺接班人的斗争[4],历史观从来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5]。高校是意识形态交流和交锋的阵地。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借机拉拢、渗透青年学生,刻意借用中国近现代史的人物、事件等质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甚至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否定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冲击着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及其稳定性。青年是人生三观确立和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又是互联网的主体用户,如任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必定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态度造成消极影响,进而危及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批判和抵制,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6]。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阵地,维护住意识形态的“责任田”,加强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辨别力并正面发声和回击是应有之义。这要求思政课必须运用好习近平历史观这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课程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高度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智慧与经验,结合历史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几度调整与变革,历史教育和思维始终是思政课的重要元素。新时代以来,历史教育是思政课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载体。

当前高校依据2005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设置五门本科生思政课程。从高校思政课的现状看,各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进程上层次递进不分明,教学内容互通融合度不强,教学逻辑和思路不连贯等问题,导致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够严密,直接影响课程的协同育人成效。

习近平历史观着重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解答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历史和对待历史”“以什么样的方法观察历史和研究历史”“以什么样的目的应用历史和把握历史”三大问题[7],特别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五百多年社会主义探索史,一百八十多年的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和七十多年全面执政史的宏伟视野中,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正站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等系列关键问题。这些正是青年学生构筑正确大历史观、厘清思想困惑、坚定人生信念、明确奋斗方向的核心问题,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回答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从教学逻辑而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着重讲授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论和实践,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思维,为理解新时代治国理政以及其他课程奠定价值观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核心是讲清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把握“四个选择”,进而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奠定历史逻辑和历史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着重引导学生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大学学习奠定理论和方法根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成果及重大意义。“形势与政策”课程着重从时效、实践角度帮助青年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略,与其他课程相呼应。推进思政课课程建设、实现五门课程协同育人,必然要讲好和贯彻习近平历史观。

三、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将习近平历史观深度融入教学实践,要从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出发,把握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学的“八个统一”要求,坚持以下三方面的统一。

(一)教学原则上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强固课程力度、高度和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八个统一”的论述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核心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是讲好思政课的首要原则。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8]。高校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性,它关系到思政课的价值立场和取向,确立了思政课的教学边界,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主旨和目标,影响和制约了思政课的其他属性。学理性指的是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各学科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阐释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主旨和目标。没有政治性,思政课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导向和价值立足;没有学理性,思政课就成为空洞的政治说教和简单灌输。学理性越彻底,就越能为政治性服务。高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习近平历史观的基本特征,是高校思政课贯彻好习近平历史观的第一要求。一方面,要坚持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用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政治立场引领有关历史问题的学术和思想表达;另一方面,要用学理性方法和思维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讲清政治问题,用真理引导学生。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坚持政治立场、站位和高度的前提下,从多学科、多课程的角度,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寻找和建立习近平历史观与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历史观是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和主旨是相通的。在教学中,应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结合实例解析,帮助学生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历史关联和内在逻辑。习近平历史观关于“四史”的论述,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难奋斗史和光辉成就史的解读,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主线,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才能全方位地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真理。习近平历史观的理论源泉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这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融入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准论断,特别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述和运用,精准引导青年学生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它们指导学习和生活。习近平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有机部分,将其嵌入课程,才能让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高他们的实践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立意上坚持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增进课程地气、底气和锐气

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9]。高校思政课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从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来说,他们有强烈的思想理论需求和困惑,有些疑问直接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些疑问甚至难免受到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影响。回避问题不仅解决不了学生的疑虑,反而会削弱思政课的威信力和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好”[10]。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想真切地获得实效,就要接通地气,以现实需求、时代关切为教学起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将问题置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大视野中考察,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思辨能力,把握实践的前进方向。

培养历史思维和思辨能力,首先,要运用好史论结合的方法讲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主流、主线和本质问题。对这些问题作出判断,不能是主观臆测或武断定论,而是在掌握大量确凿、坚固的客观史实证据上,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评价,得出可靠结论。唯有如此,才能强固思政课的底气。其次,要直面和反击各种错误思潮与观点。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力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1]。真理总是愈辩愈明,遵守纪律不意味着不能讲矛盾、碰问题。对错误观点和思潮,只有坚持正确历史观和科学方法,基于历史事实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才能提升思政课的锐气。

(三)教学形式上坚持方式方法和载体创新,提升课程温度、宽度和广度

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武器,必须在理论传播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毛泽东指出要“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进行理论学习和教育[12]。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深刻道理,并强调要重视以中国故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13]。要让青年学生真正乐于和学懂习近平历史观,还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光辉进程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大故事,提高课程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有温度、宽度和广度的思政课堂。

要想将习近平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尊重和发挥好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基于他们的需要进行启发与对话,关键是教师要精心引导和组织。首先,教学素材应当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有限的课时中讲述中国故事,应当结合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择取最能真实、立体和深刻展现中华民族磅礴精神谱系的凝聚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和向心力,彰显中国道路伟大成就和活力,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伟大领导力的素材。其次,教学指向要有时代性和实践性,利用好社会大课堂。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更要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讲。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战、抗疫斗争就是生动的思政课堂,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身边活生生的历史载体。通过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能极大增强课程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最后,教学媒介要创新,实现教与学的多元互动。新媒体网络平台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接收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与不足,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14]。

猜你喜欢

历史观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