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作业设计

2022-12-22佛山市顺德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北滘学校何永健阮雪文

师道(教研) 2022年12期
关键词:跨学科区域作业

文/佛山市顺德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北滘学校 何永健 阮雪文 梁 茵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源于真实生活情境,在项目任务驱动下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完成项目,发展学生综合的科学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联系真实情境,多元项目驱动学习

此作业以国家双减政策的教育理念为设计依据,融合了数学、语文、科学三大学科的理念与知识。此题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的学本评估思想,设计了综合性强的实际操作题目,强化了学生对画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与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又在其中融合了写作表达以及科学实验探究,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源于生活,立足学习起点

此作业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投掷游戏生活情境,联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商场游戏,给予学生游戏摊位“老板”的身份(见作业情境),以设计投掷游戏的场地为主线,使学生更具有代入感,让学生更容易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思考。

作业情境: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一款投掷游戏,游戏规则如下:“玩家站在一圆形游戏场地外,向场地中投掷半径为6cm的光盘(如右图)。游戏场地分为白色区域和彩色区域,其中,内层为红色,中层为黄色,外层为白色。光盘只要接触到白色区域则不获奖;光盘落在彩色区域时,玩家获得相应的奖品(完全落在红色区域获一等奖,其它为二等奖)。假如你们是投掷游戏的老板,请按照如下步骤开展项目。”

作业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身能力基础确定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监控、自主评估能力。

作业一内容设计:你期望从本次项目学习到什么?请你为本次的项目制定一些学习目标。

2.强调主体,任务驱动学习

真实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真实的任务则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将既有知识和技能与任务情境相关联,“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

作业二设计了让学生在白色区域边上设置投掷点的数量的真实任务,考查了学生圆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完成此任务的时候,可以加深对画圆三要素、圆周长概念的理解,充分明白要在恰当的情景中选择合适的画圆方法。与此同时,该题目还极具操作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最后利用圆的周长公式确定投掷点的数量,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作业二内容设计:以小组为单位,找到一块空地,在空地里确定圆心,根据圆心确定红色区域(半径为0.15m的圆)和白色区域(半径为3m的圆),并用易清洗的颜料画出来。白色区域的边上每隔一米有一个投掷点,能设多少个投掷点?把投掷点标注出来(π取3.14)。

作业三创设了设计投掷游戏黄色区域大小的任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运用数学圆和百分数的知识,开展小组成员合作,通过多次的动手实验,分析并推理出最合理的方案。最后根据生活实际经验,找出涂1m?大小的区域所需要用的颜料体积,确定好黄色区域的大小。

此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寻找出最合理的投掷命中率,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所形成的与人沟通、合作交往、自我调节素养都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

作业三内容设计:小组的每位成员站在圆上的不同位置往里投掷10次光盘,记录所有落点位置,并计算彩色区域命中率;涂1m?大小的区域,大约需要用多少mL颜料?根据你选择的合理方案,黄色区域你用了多少mL颜料来上色呢(π取3.1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二、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融合创新

“双减”政策要求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合理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更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跨学科思维的优势逐渐凸显。跨学科作业能有效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利用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在作业当中嵌入更多的知识点,使零碎不成体系的知识能构建成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既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实践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作业主要以数学探究活动为主,融合了科学实验探究和语文写作表达,这不仅夯实了多学科的知识基础,更建立起跨学科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确定合理的中奖区域,渗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富有实验乐趣。

在作业四中,学生通过记录小组实验结果,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渗透了数学的“数据分析观念”;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将其整理成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渗透了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科素养。

作业四内容设计:根据实验过程写一篇数学日记,并对自己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把每项后面的 涂上颜色,涂满5个为做得最好的)。

三、综合性强,指向小组合作式的实践操作

1.综合性

此作业作为阶段性的巩固作业,结合了圆与百分数的知识,涉及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模块。此作业将“圆”这一单元中的知识串联起来,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圆的半径、周长、面积等知识,属于单元类作业。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计算圆的周长、面积、黄色区域命中率的过程中发展运算能力。

2.实践性

此作业优化了传统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渗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素养。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帮助学生巩固了抽象的图形知识。

3.趣味性

为了满足儿童好玩的天性,此作业创设了设计套圈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学生需要通过投掷光盘划定区域,使得设计的过程也是玩的过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游玩自己的设计成果,让孩子感受到作业中充满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提高劳动意识。

4.合作性

此作业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渗透团结协作意识,在合作中发展“责任担当”素养。学生在分工合作中体会责任,学生主动作为,尽职尽责,发展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生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群策群力,通过清晰的表格和学生的共同讨论,突破“确定黄色圆环区域”这一难点,在互动交流中,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入。

猜你喜欢

跨学科区域作业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分割区域
区域发展篇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作业
我想要自由
区域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