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理念下人力资本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2022-12-21郝凯赵康杰景普秋

会计之友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共同富裕

郝凯 赵康杰 景普秋

【摘 要】 追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奋斗目标,而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刻意义。利用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城乡公平与效率两个视角研究了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教育人力资本上,无论是提升区域总体教育水平还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均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在健康人力资本上,只有提升区域总体健康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以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衡量城乡发展效率,分析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及差异与城乡发展效率的关系,得到一致性结论;同时,发现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是人力资本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因素。建议要持续推进人力资本开发,保持区域人力资本均衡发展以及实施差异化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共同富裕; 城乡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2)23-0076-08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而在二十大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可以看出,追求共同富裕,就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一方面要发挥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增强城乡均衡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着力解决城乡间、区域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即兼顾效率与公平,达到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然而长期存在的资源“乡—城”单向流动的失衡状态造成农村地区严重“失血”,高素质农业劳动力规模出走,农村土地不可逆性流失,最终导致农村发展不足、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无疑影响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和广大农民为我国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引导人力资本、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可以说,资本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Becker et al.[ 1 ]构造了基于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就业机会,具有增收效应,同时区域间人力资本差异也会形成收入差距。完全市场下,要素资源能够充分流动,适当的区域人力资本差异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当人力资本配置差异过大时,就会加大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呈现“马太效应”。因此,本文基于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效率的双重视角,利用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以此确定人力资本究竟是选择以总体水平提升为主还是注重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通过该研究期望能够对促进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各级政府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评述及理论分析

(一)文献评述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上。一是人力资本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Lucas[ 2 ]指出缩小收入差距,最終来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创新。Croix et al.[ 3 ]发现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收入差距就越小。Ximing et al.[ 4 ]利用中国家庭微观数据分析了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因素,指出人力资本可以解释25%~30%的收入差距问题。石大千等[ 5 ]指出高校扩招通过规模效应、教育机会增加效应和非农就业效应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教育资源配置较少的地区作用更为明显。温涛等[ 6 ]指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效应。二是人力资本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enhabib et al.[ 7 ]在其研究中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对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了不利的情形。Psacharopoulos[ 8 ]基于全球教育投资数据,指出私人教育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收入均等化。Glomm et al.[ 9 ]研究表明在社会保障处于即收即付体系下,教育支出的增加反而造成了收入不平等问题。邢春冰[ 10 ]以大学扩招为例,实证研究表明由于选择性迁移的存在,教育扩展反而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降低。匡远凤[ 11 ]的研究也指出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使得农村产出更多地被城市占有,引发劳动力市场扭曲,从而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三是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线性或者不确定关系。如Ram[ 12 ]利用100个国家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水平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在初始阶段会加大收入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缩小收入差距,即两者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Rodriguez et al.[ 13 ]、孙敬水等[ 14 ]、詹国辉等[ 15 ]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

城乡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二元特征,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陈斌开等[ 16 ]研究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指出城乡教育投资差异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解释力度可达34.69%。李俊青等[ 17 ]明确提出改变现阶段中国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政策方向。吕炜等[ 18 ]研究得出城乡教育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互为因果。赵强等[ 19 ]分析指出人力资本差异是扩大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力度,不断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异,以解决城乡收入不平等并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20-22 ]。

文献梳理发现:(1)现有学者多是研究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将城乡发展效率和收入差距同时考量的鲜有涉及;(2)关于人力资本,大多以教育水平进行衡量,且没有将城乡人力资本发展与结构均衡问题统一纳入分析框架;(3)人力资本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即讨论其作用机制的文献也比较鲜见。因此,本文从教育和健康两方面体现人力资本,研究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在东部、中西部地区是否具有异质性,并且对人力资本影响收入差距的两条作用渠道——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分别进行检验,详细阐述了中介传导机制。

(二)理论分析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发展阶段的一种新要求。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方面生产力要实现高度发达,经济社会要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发展成果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满足人民的全方位需求。当前我国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主要在于区域间、城乡间等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现实差距直接关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妥善处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最为关键。因此,扎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保持城乡融合互动、互通有无将是必经之路。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在处理和解决城乡问题时,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打破城乡分离、城乡二元状态,统一谋划,使城乡享有同样的权利、资源和服务。它聚焦于城乡发展要公平,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均衡,收入差距要逐渐缩小;城乡发展要有效,即城乡区域整体要实现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要逐步加快。这两点同样也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就人力资本而言,受到更多教育、具有更好健康状态的,往往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会使其在有效资源配置中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效益。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补偿效应和错位效应,对城乡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溢出效应表现为内溢性和外溢性。内溢性主要是家庭代际传递,如果上一辈的人力资本越高,则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质量也越好。在城市地区,家庭一般都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因而也会注重下一代的培养,使得下一代积累了良好的人力资本。相反,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村居民忽视教育和健康问题,导致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一直处于低位。外溢性主要是农村较高的人力资本不断流向城市,农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持续下降,农村经济发展受阻,收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城市人力资本只在城市发挥作用,对农村地区的外溢作用不明显,最终出现人力资本外流和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强化。(2)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本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收入上也就产生补偿效应。城市地区教育医疗等资源较为完善,城市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就会高于农村地区,城市家庭接受教育的周期较长,大部分学历是本科和研究生,由于繼续接受教育而失去了工作机会,所产生的机会成本较高,而在农村,大部分高中甚至更早就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尤其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较高的教育投资不一定能够得到足够回报,城市家庭承担了无法就业的风险,因此出于补偿性的视角,城市居民的收入应高于农村。(3)人力资本在城乡之间存在错位效应。一方面表现为城市高人力资本进入农村从事低层次工作,主要是进行农业创业;另一方面表现为受益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产生的收益却滞后,且相差时间往往会很长,出现了时间上的错位,这种错位进一步导致和强化空间上的错位,即农村家庭倾尽投入的人力资本投资没有在农村产生收益,反而流向城市地区并创造价值。总之,鉴于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补偿效应和错位效应,城市居民收入应高于农村地区,并进一步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外流,长期形成恶性循环,逐渐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阻碍了城乡经济水平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城乡间人力资本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是否实现最佳配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超过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数量。不管是落后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关键[ 23 ]。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城乡协调发展,具体体现为城乡公平与城乡发展效率指标,其中用城乡收入差距代表公平性,城乡发展效率指标选择经济增长和城镇化。

2.解释变量:对人力资本的衡量,表现为个人为增强自我竞争力所付出的成本、时间等,本文分别采用城乡居民个人在教育和健康上的投资来表示。其中教育水平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来衡量,健康水平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来衡量。

对于城乡人力资本差异的度量,主要使用城镇与农村人力资本之比表示。

(1)城乡教育差异(dedu):城乡教育差异=城镇教育投资/农村教育投资。

(2)城乡健康差异(dhea):城乡健康差异=城镇健康投资/农村健康投资。

3.控制变量:借鉴景普秋等[ 24 ]研究,政府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支出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等也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因此本文也选取了一系列控制变量。

4.中介变量:Johansson et al.[ 25 ]研究指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对缓解城乡收入不平衡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城乡发展效率指标作为中介变量。

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二)模型构建

本文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Lngapit=?琢0+?琢1Lneduit(Lnheait)+?琢2Lndeduit(Lndheait)+

其中:C为控制变量,?着it表示残差项,在此对所有变量取对数。

(三)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EPS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城乡总体人均教育支出和健康支出数据自2013年开始进行统计,故数据选取时间跨度为2013—2020年。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西藏,最终得到30个省的面板数据。表2为描述性统计。

四、基于“公平”视角的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本文从公平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公平强调的是要平等分配社会产品,尽可能缩小收入差距,在此分别估计城乡教育水平、城乡教育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健康水平、城乡健康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

1.城乡教育水平及其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教育水平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城乡教育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教育水平每提升1%,城乡收入差距就降低0.055%。同时,在1%显著性水平下,城乡教育差异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能够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差异每下降1%,城乡收入差距就缩小0.051%。可以看出,就城乡教育来看,无论是提高总体发展水平还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大力提升教育总体水平的作用效果更好。一方面,教育水平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体现形式,当前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设教育强国;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增加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进而缩小收入差距。

2.城乡健康水平及其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健康水平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城乡健康水平越好,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小,健康水平每提升1%,城乡收入差距就降低0.085%,而城乡健康差异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无明显作用。可以看出,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进而提升全民整体健康水平仍然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这无疑能够有效降低收入差距。

3.城乡教育、健康对收入差距的综合影响

将城乡人力资本及其差异相关指标统一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得出城乡教育水平与教育差异、城乡健康水平的系数均显著,这与表3中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相一致。以上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教育方面,应注重区域教育总体水平以及城乡教育差异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而在健康方面,要更为关注提升区域总体健康水平。

4.控制变量的影响

相关控制变量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这些影响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表明当前中央和地方多措并举推进解决城乡不平等、不均衡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一步应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向“三农”领域,引导外资流向农村,发挥外资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斷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向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二)进一步分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

东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环境、人文环境等优于中西部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好,在此对样本按照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划分并探讨是否具有异质性。

由表4模型(3)可知,东部地区,在5%显著性水平下,城乡教育差异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缩小城乡教育差异能够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差异每下降1%,城乡收入差距就降低0.029%。同时,在1%显著性水平下,城乡健康总体水平的系数显著为负,城乡健康水平每提高1%,收入差距就降低0.082%。

由表5模型(3)可知,中西部地区,在1%显著性水平下,教育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教育水平每提升1%,城乡收入差距就降低0.116%,城乡教育差异也显著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异每缩小1%,收入差距就降低0.030%。同时,城乡健康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显著负相关,健康水平每提高1%,收入差距就降低0.140%。

总之,通过区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后,人力资本所体现的作用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教育人力资本上:在东部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不仅表现在城乡教育均衡上,提升城乡教育总体水平同样能够有效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异质性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市场环境优良,大量劳动力竞相入驻,更是吸引了很多学历高、能力强、综合素质突出的人才,这些优质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本身就很高,想要通过加大区域教育人力资本投入来提升收入的作用就不够明显。与此同时,由于优质劳动力大多流向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教育资源也更多倾向于城市地区,造成明显的城乡教育不平衡状况,相较于提升总体教育水平,在东部地区更需要的是优化城乡教育结构,通过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高等教育水平发展还不足,高素质人才往往流向北上广深等东部地区,因此通过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将会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致性则表现在健康人力资本上,即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提升区域总体健康水平更有助于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这说明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容易忽视自身健康素养,越来越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区域内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即城乡居民身体状态良好,体力和精力充沛,其收入就会明显增加,进而也会缩小收入差距。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回归结果显示城乡健康差异的系数不够显著,但并不意味着城乡间医疗健康均衡化发展不够重要,尤其是目前城市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充裕,医疗技术较为发达,医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备不足,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两极分化态势,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五、基于“效率”视角的检验及中介效应分析

以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衡量城乡发展效率,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城乡发展效率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是否具有中介传导作用。根据Baron et al.[ 26 ]的研究,具体设置以下检验模型:

第一,檢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作用,即效率检验,对应模型如下:

第二,检验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对应模型如下:

第三,检验中介效应是否完全,构建如下模型:

由表6模型(1)和模型(2)可知,以经济增长反映城乡发展效率时,在1%显著性水平下,城乡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城乡教育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城乡健康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由模型(3)和模型(4)可知,以城镇化反映城乡发展效率时,得到同样的结论。另外,结合“公平性”检验结果和“效率性”检验结果发现,城乡教育水平及其差异、城乡健康水平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三项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综上,在教育上,发展区域总体教育水平和均衡布局城乡教育资源同等重要;而在健康上,提升区域总体健康水平更为关键。

由表7中模型(1)和模型(4)可知,在1%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推动经济增长和加快城镇化进程,能够有效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当把教育与经济增长、健康与经济增长分别纳入同一回归方程后,由模型(2)和模型(3)可知,城乡教育水平及其差异、城乡健康水平都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041、0.033、0.042,均小于表3中对应的系数绝对值0.055、0.051、0.085。因此,就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而言,经济增长属于部分中介变量。同理,把教育与城镇化、健康与城镇化分别纳入同一回归方程后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综上,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均属于部分中介变量,即城乡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路径,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关机制。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尤其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收入增长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那么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即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进程中,城乡人力资本发展与结构均衡孰轻孰重?本文基于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教育和健康两方面研究人力资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城乡人力资本的发展与结构均衡选择在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上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教育人力资本上,区域总体教育水平以及城乡教育差异均十分重要;而在健康人力资本上,提升区域总体健康水平更值得关注。二是划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后,人力资本的作用是一致性和异质性并存。其中异质性体现为在东部地区城乡教育差异具有明显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还体现在城乡教育总体水平上,一致性体现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健康人力资本上均应大力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三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具有中介效应,要缓解收入不平等、不均衡问题最终还需在人力资本发展上下苦功。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推崇平均主义,结果是损害了经济效率,经济发展低迷、动力不足、生产积极性不高。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分配不均等、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尤其是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劲不足。这种情形下,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显得十分必要,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此,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始终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持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课堂下乡、外出考察,依托农业协会或联盟等多种方式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要完善公共健康投资政策,促进医疗基本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新型农业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度和报销比例,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健康投资意识。二是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要保持区域间人力资本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关注农村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如在农村地区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建设,提高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才能真正使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实施区域差异化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东部地区更值得关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而在中西部地区,除了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外,还需要全力提升区域总体教育水平,这样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本发展策略,能够更精准、更有效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BECKER G S,CHISWICK B R.Educ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358-369.

[2] 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3] CROIX D L,DOEPKE M.Inequality and growth:why differential fertility matt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4):1091-1113.

[4] XIMING T S Y,GUSTAFSSON B,SHI L.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7,53(1):93-126.

[5] 石大千,张卫东.高校扩招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J].教育与经济,2017(10):37-46.

[6] 温涛,王小华,董文杰.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西部地区40个区县的经验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7-36.

[7] BENHABIB J,SPIEGEL M.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1994,34(2):143-173.

[8] PSACHAROPOULOS G.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global update[J]. World Development,1994,22(9):1325-1343.

[9] GLOMM G,KAGANOVIC M.Distributional effect of public education in an economy with public pens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10,44(3):917-937.

[10] 邢春冰.教育擴展、迁移与城乡教育差距:以大学扩招为例[J].经济学(季刊),2013(10):207-232.

[11] 匡远凤.选择性转移、人力资本不均等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18(4):23-35.

[12] RAM R.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schooling inequality: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some implication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0,72(2):266-274.

[13] RODRIGUEZ P J,LOOMIS R S.A new view of institutions,human capital,and market standardization[J].Education,Knowledge & Economy,2007,1(1):93-105.

[14] 孙敬水,张周静.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收敛性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9):105-112.

[15] 詹国辉,张新文.教育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外部效应[J].财贸研究,2017(6):37-46.

[16] 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1):36-43.

[17] 李俊青,韩其恒.教育、金融市场和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J].世界经济,2011(9):42-65.

[18] 吕炜,杨沫,王岩.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3):20-33.

[19] 赵强,朱雅玲.要素视角下的人力资本和城乡收入差距[J].现代经济探讨,2021(4):19-32.

[20] 陈兴述,李勋华.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0):7-13.

[21] 杨晓军.中国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4):13-25.

[22] 郭磊磊,郭剑雄.人力资本深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基于要素收益率趋同视角[J].西北人口,2018(1):23-31.

[23] 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17.

[24] 景普秋,郝凯,刘育波.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及其收入分配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1(1):89-99.

[25] JOHANSSON,ANDERS C,WANG X.Financial sector policies and income inequality[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4,31(3):367-378.

[26] 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 -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98.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