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竞赛提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措施

2022-12-21沈汝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1期
关键词:竞赛学科专业

沈汝伟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贵阳 550003)

在当前大力发展工程教育的背景下,学科竞赛对工程卓越人才的培养具备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传统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存在很大不足,学科竞赛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据了解,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专业内各项学科竞赛较多,而且形式还尤为丰富多样。比如,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美国混凝土协会等均设有专门的针对本科生开展的学科赛事,并有奖学金助学项目;特别是由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组织发起的混凝土轻舟比赛,此为一项在国内外影响力都较大的综合性专业赛事,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关注[1]。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不管是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研究为主的高校,均比较注重学科竞赛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且随之制定了有关学科竞赛的管理办法。比如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该项竞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指导,由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主办,是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批准的9个首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入围参与该项竞赛的基本为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拔尖者,由此也不难看出各大高校对学科竞赛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此类大规模的学科竞赛,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模式与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推动学科创新活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促使高校教育要朝着实用性、综合性方面提升和发展,促使大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2]。

1 高校学科竞赛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参与学科竞赛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在学科竞赛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如下:

1.1 学科竞赛的学生选拔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甄选参加学科竞赛学生的时候,未能制定与之高度契合的选拔机制。这就使得在一些重要和大型学科竞赛中,针对参赛学生的选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甚至于有少数高校并未向全体学生通知到位。鉴于某些特定的学科竞赛是由专门教师负责的,参赛学生也通常会通过一到两名教师来亲自挑选,这样可能会造成其他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竞赛并不知情,这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是缺乏公平合理性的。

1.2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高校在组织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在竞赛奖学金评定和学分减免方面大力宣传,却忽视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主观能动性、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难以形成自我创新意识,使得学科竞赛失去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意义[3]。

2 基于学科竞赛提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措施

2.1 积极组织学科竞赛,构建学科竞赛实践教学体系

为大力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良好的工程理念和工程意识,全面提升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高校应构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学科竞赛实践教学体系[4]。比如从竞赛类型上进行统筹安排,要求土木工程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参与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全国建筑类院校钢筋平法应用技能大赛等此类公共基础性的竞赛。安排中高年级学生参与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等专业性强、实操技能要求高的竞赛。而一些具备充足专业知识的优秀学生则可参与一些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学科竞赛,以此更好地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核心能力[4]。

2.2 要以学科竞赛内容为主,强化竞赛与教学的融合

(1)将学科竞赛与课程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教师要主动遴选一些合适的竞赛内容,渗透到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比如将学科竞赛内容提前进行设计和安排,将其合理穿插在课堂理论教学活动中,增设相应的讨论探究环节,让学生强化思考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提高学科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2)将学科竞赛与课程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下,基本是以验证性、示范性内容居多,而且教学方法以说教式为主,学生的思维被教师所规定的框架所约束,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很难得到培养。鉴于此,教师应主动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借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促使实践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工程实践项目有机结合,以项目作为主体引导教学的实施,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完成实践教学任务[5]。比如,教师可将学科竞赛或科研课题中适合实践教学的部分内容剥离出来,构成一些新的实践教学项目。比如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设置梁、柱、板单个构件和建筑物、桥梁等结构模型的设计制作、加载试验等相关内容[6]。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要参加设计、施工、安装、加载、记录和观察的全部过程,并在相互协作中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实施项目驱动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3 增强学科竞赛管理,积极发挥人才激励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重点,而学科竞赛则是学生这一重要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还可构建专门的竞赛组织领导机构,从教师队伍中遴选出既优秀又热心负责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或项目领导人,做好学科竞赛活动的相关组织、宣传、选拔、训练以及竞赛等工作。相信有了学校的重视、教师的努力以及规范的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学生能够提高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竞赛活动,在各种大小级别的学科竞赛中施展身手,创造更多优秀的成绩。

2.4 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当前,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基于实践教学的一种全新改革,更能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强化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创造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创新人才[7]。所以,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是高校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的基础载体。所谓开放式实验室,也就是对实验室的时间、空间、仪器以及设备等进行全面开放。在竞赛期间,高校还应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竞赛要求和特点,添置相应的竞赛使用软件、力学实验装置等设施设备,实验室负责承接竞赛作品的加工制作、安装调整等,为参赛队伍开展学科竞赛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8]。而在非竞赛期间,学生则可根据教师研发的项目开展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研究。通过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学习环境,促使他们不断提升学科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专业科研能力,培养其优秀的自学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5 调动教师的创新能力,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通常,学科竞赛所涉知识面都十分宽泛,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往往不够,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所以很难独立去完成一项含金量高的竞赛。因此,作为教师则应在竞赛指导中积极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引领性作用对学生尤为重要。建议高校将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指导的相关工作纳入职业考核范畴,并从政策层面营造学科竞赛“人人参与、全校覆盖”的一种良好氛围;同时,高校还应积极鼓励教师主动进修,参与各种专业新知识培训,不断吸收行业新知识、开展新研究,多与学生共同参与实验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只有教师在科研中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并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

2.6 大力宣传学科竞赛,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科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因此有些学生可能积极性不高。高校可借助校园网站、校刊、微信公众号,或是通过开动员大会、表彰会、竞赛成果会演等多元化形式来宣传学科竞赛,以此让学生了解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主动性[9]。此外,鉴于竞赛的指导教师人员有限,还应动员并培养一些优秀的学生协助教师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活动之中,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践教学的受益范围。

3 结语

总之,学科竞赛在高校教学中的激励促进作用不可小觑。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广阔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学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善教学模式,这些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对致力于培养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有着良好的示范意义。

猜你喜欢

竞赛学科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