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羊肚菌蛞蝓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2-12-14李星月易军李其勇李小林符慧娟黄润张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蛞蝓羊肚黏液

李星月易 军李其勇李小林符慧娟黄 润张 鸿*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3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为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的一种稀有食用菌[1]。羊肚菌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因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而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四川省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栽培势头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2]。羊肚菌栽培模式由早期的平棚栽培发展到遮阳大棚、林下种植等多种模式并存,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栽培模式使羊肚菌人工栽培对环境的调控能力明显增强[3]。

羊肚菌的菌丝体和子囊果都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与脂类等,这对种植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尤其是蛞蝓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羊肚菌整个生产过程(菌种生产环节除外)均暴露于复杂的外部环境,极易受到蛞蝓侵袭,最终导致生产效益降低[4-5]。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四川省羊肚菌蛞蝓的田间调查及其危害特点的研究,介绍了常见蛞蝓的特点、危害特征和防控措施,以期为菌农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1 羊肚菌蛞蝓的种类及特点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俗名鼻涕虫[6]、无壳蜒蚰螺,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7],体长20~35 mm,伸直时可达 30~50 mm,体宽 3~5 mm。 身体纺锤状,较为绵软,表面平滑,没有外壳,身体表面颜色为暗黑或灰白,有2对暗黑色的触角着生在头部顶端,下面一对长约1 mm,上面一对长约4 mm,在后触角的顶端有眼。头前面有口,内有角质化齿舌。身体背面前端具有外套膜,约占身体长度的1/3,边缘卷起,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面有较明显的类似树干年轮的线条,头可以在外套膜内自由收缩[8]。羊肚菌主要受到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和双线嗜黏液蛞蝓(Phiolomycus bilineatus)危害,其分布范围较大,危害的植物种类多。蛞蝓爬行处通常会留下一条痕迹,这是由蛞蝓身体分泌的一种无色黏液。

2 羊肚菌蛞蝓的危害特征

蛞蝓成虫和幼虫啃食羊肚菌原基,导致原基不能分化,同时还会咬食羊肚菌的子实体,导致子实体上出现大量孔洞和缺刻,甚至畸形,严重的会导致子实体残缺不全。蛞蝓危害严重时,羊肚菌幼蕾、成菇在较短时间内被吃完,即使有残余,也失去商品价值。除此之外,在子实体上出现的一条或多条白色黏液痕迹是由蛞蝓的分泌物和粪便残留造成的。此外,蛞蝓啃咬处易受霉菌感染,使子实体腐败溃烂,对羊肚菌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9]。

蛞蝓体皮薄,防水性弱,全身无其他覆盖,通过分泌黏液保护自己。蛞蝓不喜阳光和高温,一般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以及有机物丰富处。蛞蝓1年发生1代,危害最严重的时段是春季繁殖期。蛞蝓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10],最适相对湿度为20%~50%。当环境温度高于25℃或相对湿度低于20%时,蛞蝓会移动至黑暗湿润的环境中隐藏[11]。蛞蝓一般白天潜藏、晚上出行,白天藏匿在附近的土缝中、湿润的土块下和杂草丛中,傍晚开始活动,晚上到第2天凌晨危害最严重[12]。

3 羊肚菌蛞蝓的综合防治措施

蛞蝓擅长隐藏,并为了保护自身而分泌大量黏液,喷施普通农药很难达到防治效果。因此,只有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才能确保羊肚菌安全、可持续生产。

3.1 农业防治

种植前对栽培地块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废料、枯枝落叶等杂物,减少虫源,减轻对作物的伤害。有机肥要充分腐熟,消除蛞蝓滋生的环境条件,降雨后要立即疏通清理排水沟,防止雨水积聚,保持栽培地块干燥。在多年重茬栽培的地块要采取水旱轮作,切断害虫来源。为了减少虫源,在中耕松土后,应高温闷棚或强光曝晒。高温闷棚主要利用夏季高温来杀灭害虫,使10 cm地温达55℃以上、棚内气温达70℃以上,能够有效杀灭蛞蝓以及其他害虫。高温闷棚效果好、成本低,对环境也非常友好。

3.2 化学防治

在蛞蝓发生盛期,在羊肚菌种植畦面均匀地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四聚乙醛含量6%)或甲萘·四聚乙醛颗粒(甲萘威含量 1.5%,四聚乙醛含量 4.5%)7.5~15.0 kg/hm2,诱食毒杀蛞蝓。在蛞蝓危害严重的羊肚菌棚或畦,间隔十几天后要防治第2次[7]。虽然化学防治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其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成本也较高,操作方法较为复杂。如果长时间使用同种化学试剂,不仅蛞蝓的耐药性、抗药性会随之提高,加大防治难度,而且对羊肚菌的品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造成经济损失。

3.3 物理防治

针对蛞蝓白天潜藏夜晚出行、晴天藏匿雨天出行以及爬行速度缓慢等特征,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办法,将捕捉到的蛞蝓放到装有石灰或食盐的容器内,可以使其因失水而快速死亡。因此,可以在羊肚菌畦四周、杂草丛等蛞蝓喜栖的地方撒生石灰、草木灰或食盐等,蛞蝓接触到这些物质便会失水死亡。撒施上述物质后要保持干燥,间隔2~3 d再撒1次,不能直接撒在羊肚菌子实体上,以免影响商品价值[7]。人工捕捉只能消灭可以捕捉到的蛞蝓,效果不是特别突出,且人力投入较多,成本较高。

3.4 生物防治

蛞蝓的生物防治,目前主要包括采用寄生性小杆线虫侵染致死蛞蝓,寄生蛞蝓的小杆线虫主要为Phasmarhabditis spp.的13个线虫品系,目前只有P.hermaphrodita线虫成功商业化生产并推广应用。南开大学近年来开发的以中草药和酵母为主要原料的生防诱食剂(撒施 7.5~15.0 kg/hm2)可以引诱蛞蝓大量取食后消化不良而死亡,目前在羊肚菌、白菜、草莓等作物上防治效果明显,且环保无农残。这是目前较为科学新颖的蛞蝓防治方法,防治力度也较大。

4 结语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应该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这2种方法不仅效率高、成本低、容易操作,而且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再辅以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最佳效果,提高羊肚菌种植的经济效益,实现羊肚菌的产业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蛞蝓羊肚黏液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海蛞蝓的多彩世界
海蛞蝓
乌鸫和蛞蝓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