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有所为:银发族退而不休

2022-12-09郭上海王灵芝

人力资源 2022年11期
关键词:老年人工作

文/郭上海 王灵芝

对于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年人,他们有资格领取属于自己的退休金,安享晚年。但同时,还有一部分老年人,他们依旧希望能够继续工作,无论从哪个维度考虑,这种行为都是值得鼓励的。2021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也证实了这一点,国家鼓励将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作用,同时探索多种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根据我国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0.3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0%,其中60岁以上的网民占了11.5%,即约1.19 亿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3.2%。由此推断互联网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使用将会更加普遍。

今年6 月14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等18 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这些职业受到广泛关注,也成为老年人、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的就业新选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有2.64 亿人,其中,60—69 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老年人有退休后再就业的意愿。“老有所为”是很多老年人的真实愿景,随着新职业的产生,许多工作也非常适合老年人再就业,这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一定程度上应对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数字经济带动老年人就业

目前一线城市(深圳、上海等)已试行弹性退休、返聘制度等灵活就业,使有意愿、有能力的老人有机会实现再就业。但相比庞大的再就业需求,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上海市退休职工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近三成的受访老人具有再就业意愿,但无合适的就业机会,且较长时间内,老年人再就业集中在保洁、保安、看仓库等低门槛劳动密集型行业。

在此背景下,众多低龄老年人开始试水互联网求职。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供需匹配的“方言私教”等灵活就业工种应运而生。私教之一的涂永琴接受采访时说道,她是偶然在美团上看到有粤语培训机构,出于好奇便加入了该机构,也从未想过能靠教粤语挣钱。服务零售平台美团数据显示2021 年含有“方言”“粤语”等关键词的订单量同比增长416.5%。和其他新职业一样,“方言私教”从业者遵循自由、自主、多劳多得的原则。最多的一个月,涂永琴拿到了16000 元的收入,她开心说道:“兼职做粤语私教既能发挥余热,又不必承受太大的工作压力,还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种有趣的语言,这给我带来很强的成就感。”

除此之外,银发网红的出现也是互联网影响下老人再就业的典型例子。一大批农村老人借助快手、抖音等自媒体迅速走红,凭借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真实的生活走入大众眼帘,唤起了观众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也唤起了对家庭亲情的向往,同时以其正确的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年轻人树立正确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改善、优化网络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老人们也以此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满足了自身的养老需求。如袁绍博祖孙俩仅2020 年3 月28 日到6 月21 日共拍摄58 条视频,收获了45 万粉丝和480 万的点赞,通过短视频推广、直播等形式每月获得了2 万元的收入。因此,互联网使用对农村老年人的再就业行为存在着显著影响。

老有所为,退而不休

梁宇今年60 岁,在广州一所小学当数学老师已经有35 个年头。办理退休手续时,梁宇的心理落差很大。他有浓厚的教育情怀,喜欢站在讲台上看学生们求学的目光,突然到了退休年龄,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为了退而不休,梁宇主动学习互联网应用,当起了网课老师。又利用闲暇时间录制短视频,将一些典型的数学题、高频考点的解答方法传到短视频平台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课,梁老师的视频号也积累了一定量的粉丝,收入也不断攀升。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优势,也要活出属于老年人的精彩。梁老师认为,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也不要过早地放弃自己,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代同步。老年人需要再就业,哪怕时间只是一年、两年或者五年。这对于老年人是有益的。老年人是有经验的,可以避免资源浪费。老年人再就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关爱老年人的体现。日本一项专门针对高龄再就业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健康如今已不是高龄再就业的限制性因素,反而成了推动性因素。大部分老年人参与到劳动中去,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身体好、还干得动,反而是因为参与到工作和劳动中,能够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诚然,在传统的就业市场中,提供给离退休老人的主要选择还是服务性劳动和零工招聘,而且即便如此,也会面临企业资质筛选、劳动合同难签等等难题。《2022 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仅有10.7%的老年人通过本地人才市场和专场招聘会求职就业。这从侧面折射出老年就业服务的不足。一般企业仍是喜欢聘用年轻人,原因是他们的边际生产力更高,相比聘用老年人,聘用年轻人给企业带来的生产价值要更大。年轻人体力好,对新技术的学习和适应性比较强,这些都是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上实实在在的门槛。这样的门槛,对那些从事非脑力劳动、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求职格外明显。当他们在重新寻求就业时,往往会因为年龄限制、就业面窄、身体健康问题等原因,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或者在工作中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而互联网的使用,则对我国老年人再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老年人的经验、眼光和人脉积累,让他们更明白自己要什么。老年人的判断力、决策力、韧性,都可以成为再就业过程中的重要助力。随着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老年人的再就业形式,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网红经济”时代的到来,为老年人们挖掘出一条全新的价值赛道。不用通勤、不用打卡、不用坐班、不用考核,老年人们一方面学会了最新的与世界沟通交流、展示自己的方法,一方面将自己的幽默风趣、人生经验、特殊才艺等转化为可以变现的流量,将银发经济引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作用。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目前,我国职工退休年龄是男性60 周岁、女干部55 周岁、女工人50 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这实际上意味着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丧失了劳动法上的劳动者身份,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也就失去了劳动法的保护,也就意味着不存在缴纳五险一金的问题。用人单位与老年人建立劳务关系一定要善意地签订书面合同,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本精神体现到合同内容中,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如下:

1.工作时间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除特别清闲岗位外,建议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六至七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5 日。

2.工作内容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老年人在一方面或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适应新的变化需求心力不足,工作内容要结合老年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并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心力不足的问题。

3.约定用人单位为与其建立劳务关系的老年人购买商业人身意外险,保障老年人在工作中和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人身意外风险。

4.约定好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人尽量约定为子女,并约定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都及时善意地和老年人子女沟通,没有子女的老年人适当约定紧急联系人。

5.约定体检事项,定期为工作的老年人进行体检。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工作内容,进行安全培训和业务培训。

国内老年人再就业的号角已经吹响,应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退休制度、养老保障制度和再就业保障制度。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选、老有所依、老有所为,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

猜你喜欢

老年人工作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