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心塑脊梁,实干更自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2022-12-06黎俊私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论据观点鲁迅

黎俊私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文章,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的驳论文。

此单元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单元选入的四篇文章——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和陶行知的《创造宣言》,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们题材多样,意蕴丰富,风格各异,都带有思辨色彩。学习议论文“可以促成被反思的观点、理论甚至思想实现重大层次提升,或能促成科学突破性发展;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发展学生的理性自由精神,才能真正培养出我们理想的独立人格、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1]。并且,这些文章能够增进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能够有效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落实。

“语文学习中的实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多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并指导他们认认真真去捕捉文本信息作为其思考和探究的支撑。”[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四处散布的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进行批驳的“利剑”。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以求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通读文本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反驳的论点、论据是什么?它们真实吗?它们经得住事实的验证吗?鲁迅先生是如何反驳的呢?

明确指出作者在批驳对方错误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新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文章“先破后立”,是一篇规范的驳论文,文章语言尖锐泼辣、富有战斗力。不仅鼓舞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自信力,于当今学子,仍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3]在语文教学设计中,除了提高学生驳论文的鉴赏及写作能力外,还应该注重家国情怀教育,将家国思想有机融入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背景,了解文章批驳观点及作者情感态度。

2.通过梳理文章思路,区分观点和材料,掌握论证方法。

3.通过细读文本,品味体会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及讽刺性的语言。

4.通过诵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梳理思路,区分观点和材料,掌握论证方法。

2.通过细读文本,品味体会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及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难点】

1.通过梳理思路,区分观点和材料,掌握论证方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合作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维。

4.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两弹一星”成功发射,香港、澳门相继回归,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双舰出击”“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京成为“双奥之城”……中华儿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然而80 多年前的中国却遭受帝国主义强国的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悲观的“亡国论”也在社会中发酵……

2.课件出示:

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谈话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城。

——1934 年8 月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

思考:从以上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同学们各抒己见)

(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了)

师:同学们,请大声读出第十六课的题目!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师:同学们好像自觉加上了语气,如果加上标点符号,这“吗”字后面你会加什么呢?为什么?

【明确】加“?”合适,表反问、诘问,不认同这个观点。

师:我们当然没有失掉自信力,那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大张旗鼓地发文反驳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背景知识。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一)相关链接,了解背景

1.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 ,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在部分人心中蔓延。1934年8 月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 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2《.且介亭杂文》:收录鲁迅1934 年所作杂文 37 篇,1937 年 7 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出版。“且介亭”源于鲁迅居住地为“半租界”,“且介”即“租界”二字之半,“亭”即上海常见的“亭子间”。[4]1935 年12 月30 日,鲁迅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这一本集子和《花边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5]鲁迅先生借用“且介”二字,既讽刺了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及其犀利的笔锋。这无疑是鲁迅先生的“硬骨头”风范。

(二)速读全文,感知文体

任务一:速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体特点。说说此文写法有何特点。

【明确】此文和立论型的议论文不同,它是驳论型的议论文。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子,后批靶子,最后得结论。(ppt 出示表一:议论文知识)

表一:议论文知识

小结:树靶子就是把敌方的一个观点摆出来,批靶子就是对这个观点进行批驳,最后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我们要驳倒对方在“树靶子—批靶子—做结论”模式里哪一个环节是最重要的?

【明确】批靶子

师:批驳它有什么好办法呢?

【明确】批驳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师:驳论点,直接指出对方错误的观点,用正确的论点把它驳倒;驳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如果证明对方论据是虚伪的或错误的,它的观点就无法立足了;驳论证,论证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纽带,如果把论证驳倒,纽带就断了,它的观点就架空了。

(三)理清思路,学习驳论

任务二:细读文本,圈画重点句及疑难字词,理清文章层次并完成以下表格(尽量用原文中的话填空)。

1.攻克疑难字词。

生字:

解词: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作者的分析。

第三部分(第6—8 段):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第四部分(第9 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3.分析文本,学习方法。

(1)此文鲁迅先生要反驳的观点是?是直接摆出来的吗?

【明确】鲁迅先生要反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不是直接就反驳论点的,先反驳论据。

师:请朗读第1、2 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树靶子”的。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生:先摆出对方陈述的事实,然后树立批驳对象。

师:从这些论据能得出结论么?这样的论证方法犯了什么错误呢?

【点拨】不能,从“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可以看出,它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师:所以,鲁迅先生就是抓住了这点进行批驳的,用了驳论证的方法。

师:从对方的观点看,中国人是如何失掉自信力的?

【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师:可见,中国人一开始还是很自信的,“只希望着国联”是什么情况,结合书下注释看看当时国联是怎么做的?

【明确】表明中国已失去话语权和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国联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对他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措施。

师:看到这里同学们有何感想呢?

【点拨】“弱国无外交,落后就会挨打”,只有我们自强、自立才可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师: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如果叫你来反驳,你会怎么反驳?(讨论作答)

——各抒己见、教师评价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除了驳论证,还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2)根据圈画的内容,尝试完成表二(尽量用原文中的话填空)。

表二:观点对比表

【明确】(最后板书展示)

?

请同学来读一读自己所勾画的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注意需要重读的字词):

①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注意“并”字,去掉这个字,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我们再来读一读原句。(生读)读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有“并”字使语气更加强烈。

②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失掉自信力的只是一部分人,并不是全部中国人。鲁迅先生直接指出他们犯了“以偏概全”的论证错误,切断了论据和论点(结论)之间的纽带。(板书:以偏概全、驳论证)

师:鲁迅先生如何评价这种说法的?

【明确】诬蔑。

师:你们觉得应该如何读这句话?请大家齐读这个句子。(再读此句)

【明确】当别人诬蔑了我们,我们会用一种愤怒的急切的口吻反驳,“简直是”要重读,表达愤怒之情。

4.分析文本,学习方法。

(1)细读课文3—5 段,结合表一,看看此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法。

批驳方法:

直接反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间接反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适当配合板书)

【明确】此文的论证方式:第1—5 段先用驳对方论证过程的方法直接批驳,第6—9 段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文章运用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式,批驳有理有据,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2)阅读第6—9 段,作者的论据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论据第7、8 段: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间接反驳、举例论证(板书)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接反驳: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三、研读文本,品析语言

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第7 段和第8 段,讨论一下以下问题: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结合文中的词语概括)能举些例子吗?

2.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1.“中国的脊梁”是“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发展而奋斗,为百姓谋福祉的人们。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虽然他们大多来自下层,而他们却是撑起中国的“脊梁”。

①“埋头苦干的人”:指为中国发展努力实干的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如: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近现代有:“三钱”、王进喜、南仁东、袁隆平等为中国发展进步做贡献的人。

②“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李自成、洪秀全、邓世昌、戚继光……近现代有:毛泽东、周恩来、黄继光、等革命者。

③“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屈原、海瑞、包拯、杜甫、范仲淹、白居易、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近现代有: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

④“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王阳明、玄奘、鉴真、谭嗣同、李大钊……近现代有:毛泽东、邓小平、华罗庚、张伯生、汤飞凡(“中国疫苗之父”)、屠呦呦等。

2.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在那个“想做奴隶而不得”而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6]许多事情底层百姓无权知晓,亦或出于“看客”的心态,自觉屏蔽真相,“不能知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甚至有些民众不理解他们的牺牲,争吃“人血馒头”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的。(可以联系《药》《孔乙己》《阿Q正传》来帮助理解)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①“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帮凶”,是帮他们粉饰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倘若主子忙於行凶作恶,那自然也就是帮凶。但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跡,也没有血腥气的。”[7],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②“地底下”指变革黑暗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底层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也可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8]鄙弃“状元宰相”,赞赏“地底下”的革命者,可看出鲁迅对“中国的脊梁”的定义,及其“以民为本”思想。

4.结合此文和以下评价,你觉得鲁迅杂文的风格如何?

(PPT 出示)

鲁迅自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

——鲁迅《两地书·第一集》

我想,骂人是中国极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骂而没有知道何以该骂,该谁骂,所以不行。现在我们须得指出其可骂之道,而又继之以骂。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可以由骂而生出骂以上的事情来的罢。

——鲁迅《复吕蕴儒》

他人评价:

我有时读他的杂感文字,一方面感到他的文字好,同时又感到他所瞄准(鲁迅最爱用各种军事名词的)的对象实在不值得一粒子弹。

——叶公超《关于非战士的鲁迅》[9]

他的感想之丰富,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的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何等学力!

——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10]

他一种多疑、孤傲、倔强和深文周纳的本色,表现于字里行间。

——李长之《鲁迅批判》[11]

【明确】鲁迅杂文短小精悍,以批评、讽刺见长,语言犀利、有力,思想深刻。

四、小结

写给中国青年(PPT 出示)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从此文中我们了解了“自信力”,看到了鲁迅先生造出的“他信力”“自欺力”,他用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批驳自拥“自欺力”的人们,更显“中国的脊梁”的坚挺,有了这些脊梁,我们明白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渡过那贫弱黑暗的时期;正因有了自信,我们才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即使,我们只是“萤火”,也要有“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志气,用青春热血建设美丽祖国。

我们一起面向未来,风雨同舟,让祖国因我们而更加美好,我们因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让我们自信地呐喊——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是鲁迅先生化笔为刀的战斗檄文之一,其以气势如虹的驳论尖锐地批驳“失掉自信力”之说。驳论方法的教学是一大重点,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如:语言特色、群像刻画、爱国精神等。笔者从背景链接入手,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从而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情怀,是教学的困惑点之一。笔者选择从具有时代感的背景入手,添加有关资料,给学生创设情境,以期更好激趣,让孩子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孩子有机会发起和评价论证、听别人论证和审视论证、平等地参与解决分歧”[12],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和鲁迅先生的思想,教学中还增添了鲁迅先生的自评和名人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不一样的评价中,总结作品风格,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发爱国热情,以期达到“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2]的要求,努力引导学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伟大事业,伟大奋斗中去”[13]。

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有思想的下一代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坚持批判性思维,进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作业设计部分,结合当前较为热门的事件,让同学们关注新闻,关注社会,希望他们能够以宽容有为的“新青年”形象去看待事情,做有知识、有修养、有情怀、有大爱的中国人。

需要指出的是,此设计不够新颖,不少环节仍需完善,但学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前行!

注释:

[1]姚友良:《让学生获得理性的成功和快乐——在随笔指导中培养学生几点哲学思维》,《语文月刊》,2019年第11期,第50页。

[2]徐飞:《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以高中语文为例》,《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7期,第62页。

[3][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页,第1页。

[4]冯璐:《解密鲁迅先生杂文集集名》,《语文天地》,2009年第9期,第38页。

[5]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6]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

[7]鲁迅:《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鲁迅全集(第3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第146页。

[8]秦亢宗:《鲁迅作品教学问答》,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7页。

[9]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97页。

[10]蔡元培:《鲁迅全集(第1 卷)·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1]李长之:《鲁迅批判》,新世界出版社,2017年,第6页。

[13]《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人民日报》,2017年7月24日,第001版。

猜你喜欢

论据观点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观点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鲁迅《自嘲》句
业内观点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