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2-12-04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小学孙斌

家长 2022年3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师生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小学 孙斌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学生应当是课堂中知识的吸收者,是主动学习的主体,而不应该被迫接受教育。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发展观,通过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频率、活跃数学课堂氛围等方式,积极响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对课程的兴趣和接纳形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现状

(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也有助于教师对整体课堂进度进行把控。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教师能够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也能感知本次教学内容被学生吸收了多少,便于在下一次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师生互动的理解比较浅显,互动方式也过于生硬。这种带有明显目的性的互动反而会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反感,更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除此之外,由于数学课本身的严谨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师生交往互动频率低、互动方式刻板等,都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存在的问题。另外,以往的小游戏等做法,已经在小学课堂的应用中相当普遍,所以创造出合适的师生互动环境,还需要学校设置多媒体教学。而如今拥有该项设备的小学占比不够大,导致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阻碍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的进行。

(二)教师教学过于传统

在许多小学中,由于教师的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学生对课堂的流程已经没有新的兴趣,认为在找到教师的教学规律后教学内容就会简单明了,因此对课堂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高估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最终导致学习能力的下降。而小学阶段正是打好思维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不断地遗漏与忽略知识点的学习,不利于他们今后发展。教师的教学可以基于传统教学方式上,根据自己的想法添加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释放出教师本人对课程内容十分重视的信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吸引点,从而不断集中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将数学学习中的有趣之处通过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学生学习兴趣有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能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缺乏灵活性

在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教学的前提下,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输入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体归还给学生,使教师成为课堂中的引导人,而不是命令者。另外,许多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的目标太过于强烈,对情境的设计都只是为了更快地让学生接受课本知识,并不会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反应以及课程流程做深入探讨和模拟,所以有时候在课堂上创设出的情境效果会在教师预料之外,导致课堂松散、气氛尴尬。教师的情境创设缺乏灵活性,会使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流程中的存在十分突兀,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够自然,无法形成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够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还在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告诉学生不会写的题就背解题“套路”,导致数学教学的环境枯燥,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在数学计算中,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之后,最终得到结果。结果固然对最终的数据分析起了很大作用,但更应该注重的是整个运算过程中的思维分析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注重最终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能力,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是一种教学中的错误观念,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为他们的独立思考打下基础。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新的努力方向。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念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和教学观两个方面,其根本内涵都是对传统教育形式的改革。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在尊重学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来进行,这种尊重和关注,就是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落实。在小学课堂中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措施,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中得到具体化的应用与发展。

(二)有助于教学中心的转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应试教育中“教育者中心”的理念已经无法与现代化的教育模式相适应。因此,将教学中心转移到“学习者中心”才是适应素质教育的最好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是对“学习者中心”教育理念的践行,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积极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旧教学中心向新教学中心的转移。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在教学中能够关注到学习者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意识与思考,以更为向上的氛围调动数学课堂的活跃性,有助于学生适应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中心向学习者的转移,也能弥补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设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对于小学课堂而言,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站在生态学的角度,建设出适宜的课堂环境就相当于有适宜的“生态场”,所以在其中生活的人群也会处于更好的状态。在小学的教室环境中,应当注意室内陈设的干净、整洁程度,可以适当在墙面上张贴一些积极向上的标语或是名人名言,而不能将色彩冲击较大且比较花哨的图片四处张贴。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完整的课前准备,提前把教课所需要的教材与器材摆放整齐,打开并调试好多媒体设备。例如,在教学“对时钟认识”的这堂课时,教师一般会自己准备一个实物或者让学生自带,这就要提前掌握好课堂环境,对课堂纪律做好把握。这些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也会向学生透露教师对课堂以及学生的重视,传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此外,一些其他比较重要的细节也要加以注意,如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传递的眼神、所表现的手势、姿态都要大方且平易近人,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放松下来,更快地进入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营造轻松的氛围来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

(二)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灵活创造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通常分为生活情景的创设及思维问题的情景创设两个方面。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引到生活的特殊场景中,让学生列举这些课本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从而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很难让学生理解数字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此时教师便可以将数字设置在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提问:“小明家有一个苹果,妈妈吃掉了四分之一,爸爸吃掉了四分之一,剩下的都留给小明,那么小明吃到的是多少个苹果呢?”这种设问方式便于学生把问题带入自身,从而结合生活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这类题目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创设具有思维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快乐。这种生活情景的创设,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一方面能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数学的课外资源,另一方面还能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有助于课堂知识向生活实际过渡。

(三)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能力

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除了完成教学目标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受用终身,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措施,这种教育方式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小学阶段培养的思维能力能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考虑如何带动学生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在辩证与思考中发展潜能。小学数学课本上除了简单的例题,还会设置一些具有难度的思考性课外题,用于帮助学生巩固单元知识。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经典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这类题目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思考,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十分典型的思维性题目。这类题目通常具有多种类型的解题方式,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不拘泥于唯一答案,应当广泛采纳不同学生的解题建议,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更多新的解答技巧。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着他的成长过程越来越丰富,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思维潜力,从而开拓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这种思维能力的强化需要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教学上的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思维能力要与生动的象形记忆相结合,因此,教师可以侧重于这方面来设计教学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结合实际生活,延伸思考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最终还应落实到“发展”二字上,通俗来讲,就是落实到生活中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的都是今后在生活中要广泛应用或面对的数学问题,问题源自生活,也应回归到生活中去。通过结合实际来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向,不仅能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素材和资源,还能关注到学生在校外的个人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接受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限,数学教材的设计一般都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利用现有的教材,将教材内容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课堂即是生活,而生活又是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将计算教学的内容尽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从知识单向吸收者转变成课堂上的主体,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如果教师经常性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那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会主动联想到知识内容,从而学会独立思考。

(五)鼓励小组合作,增设课堂互动

小学数学注重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材上有许多思考互动题,这种实践过程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具体体现。通过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来倡导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各组员之间的合作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探讨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和球的基本特征,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列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积极讨论,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对得到答案最快、最有条理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奖励。这种划分小组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班集体的感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

(六)尊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及个体差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性格方面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教师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应尊重每个学生的自我认知,也要意识到各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思考和见解,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积极思考的正面性,而不是认为踊跃发表观点是扰乱课堂秩序的表现。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教师应包容活泼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遵从课堂纪律。学习小学数学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所以遇到一些对数学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应积极予以帮助,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样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入手,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将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应增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意义,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课堂主体,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师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