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1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筛查结果分析

2022-11-30通信作者李菡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1期
关键词:房间隔先心病内径

蔡 妍,周 凯(通信作者),李菡晰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江苏 扬州 225000)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主要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心脏及大血管等发育异常所致,它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临床上最主要的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通过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降低新生儿病死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5]。通过心脏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早期诊断,为其早期的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很好的帮助[6]。本研究主要探讨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5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221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9 例,女性82例;早产儿46例,足月儿175例;出生体重1 200~5 330 g,平均(3 212.30±668.16)g;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日龄1~11 d,平均(2.29±1.72)d。

纳入标准:①接受心脏彩超筛查者;②存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心脏有异常、呼吸急促、口唇青紫、新生儿肺部感染、心前区听诊杂音、新生儿窒息、体重不增、喂养困难、新生儿低血糖、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③取得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监护人不同意接受心脏彩超筛查。

1.2 方法

均予以221例新生儿心脏彩超检查,采用ALOKA和Aplio 300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工作频率为(2.5~6.0)M H z。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采取左侧卧位或者仰卧位进行检查。严格按心脏彩超的规范步骤来操作,对新生儿心脏的位置、大血管的连接关系、各瓣膜的形态及房室的形态结构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常用的切面主要包括:剑突下双房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左室短轴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分别测量主动脉窦部内径、各腔室内径、左右室壁厚度及各瓣膜流速等。对相关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保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先心病检出情况,并且对比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新生儿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心脏彩超检出情况

221例新生儿中共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56例,患病率为25.34%,其中动脉导管未闭患儿28例(12.67%),房间隔缺损21例(9.50%),室间隔缺损6例(2.71%),其他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1例(0.45%),见表1。

表1 彩超筛查新生儿心脏病的结果

2.2 对照组与先心病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将心脏彩超未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设立为对照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肺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主动脉窦部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和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主动脉窦部内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和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缺损新生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肺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间主动脉窦部内径、左心房前后径、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及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先心病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 s)

表2 对照组与先心病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 s)

心脏彩超指标 对照组(n=165)动脉导管未闭患儿(n=28)t P主动脉窦部内径/mm 9.82±0.05 9.82±0.04 0.23 0.815左心房前后径/mm 9.73±0.05 9.89±0.07 14.98<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 16.13±0.27 18.11±0.31 34.62<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m 11.14±0.08 12.57±0.22 64.11<0.001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mm 4.58±0.04 4.58±0.04 0.02 0.983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mm 3.40±0.05 3.40±0.05 0.38 0.704肺动脉血流速度/(m·s-1)0.76±0.08 1.58±0.08 42.84<0.001心脏彩超指标 对照组(n=165)房间隔缺损患儿(n=21)t P主动脉窦部内径/mm 9.82±0.05 9.82±0.04 0.60 0.552左心房前后径/mm 9.73±0.05 9.73±0.04 1.23 0.22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 16.13±0.27 16.05±0.34 0.40 0.690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m 11.14±0.08 11.13±0.06 0.01 0.996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mm 4.58±0.04 4.58±0.04 0.37 0.713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mm 3.40±0.05 3.41±0.07 0.12 0.901肺动脉血流速度/(m·s-1)0.76±0.08 1.61±0.06 42.84<0.001

表2 (续)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心脏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也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出生之后某些心脏应关闭的通道未正常关闭所致。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原因很多,目前被公认的新生儿先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7-9]:高龄产妇、遗传因素、怀孕早期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孕早期用药、孕妇围生期的不良环境因素(如孕期抽烟、饮酒、接触或接近有害物质、室内新装修等)。在胎儿心脏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胎儿在宫内发育至5~8周[10],如果受到以上危险因素影响,可能会畸形发育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先心病患儿在临床上主要典型表现:甲床发绀、口唇青紫和心脏听诊杂音等,还可以表现为喂养困难、体重增长不明显、身材矮小、易生病等[7,11]。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学龄前期先心病有自然愈合的可能,另外少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可不需要治疗,但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要进行治疗。因此对于先心患儿,尤其是新生儿期的先心患儿应当及时检查,作出明确诊断,通过临床及时干预实施有效的治疗。

新生儿心脏病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是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目前医学上有多种检查方法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心脏彩超、胸部平片、CT、磁共振等[12-14],对于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采用心导管造影、心血管造影检查。心脏超声可多切面进行扫查,如从剑突下、心前区、胸骨上窝等切面扫查,它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位置、结构、房室位置、各瓣膜位置、形态及室壁活动等,并可测量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等。在先天性心病诊断中,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缺损部位、大小及与上下腔静脉及瓣膜的距离,同时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能够清晰显示异常穿隔血流信号及狭窄时五彩血流信号,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各瓣膜反流情况。房间隔缺损主要以剑突下双房切面观察房间隔结构,彩色多普勒可显示有血流信号穿过房间隔位置;室间隔缺损可以在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或者心尖五腔心切面发现异常穿过室间隔血流信号。动脉导管未闭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或者胸骨上窝切面可以发现左肺动脉根部与降主动脉之间有异常血流信号。心脏彩超有较高的灵敏性,并且无创可以重复进行检查,检查准确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诊断先心病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本文结果显示: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出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25.34%,高于黄燕灵等[15]报道的3.15%、王翠霞等[16]报道的8.75%和黎天明等[17]报道的20.75%。造成此差异的部分原因有:① 研究对象不一致:上述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出生后的所有新生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而本研究主要针对有新生儿肺部感染、心前区听诊杂音、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心脏有异常、呼吸急促、口唇青紫、新生儿窒息、体重不增、喂养困难、新生儿低血糖、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新生儿进行心脏彩超筛查,这也许是造成本文报道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与其他研究结果报道不一致的原因。②我院收治的高龄产妇较多。有报道称高龄产妇与新生儿先心病之间关系密切,它是临床公认的导致先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8],也可能是造成文献报道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不一致的其中一个原因。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高龄产妇分娩出新生儿。目前临床加强产前筛查,尤其是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可以及时在胎儿发育早期发现复杂先心病,并及时终止妊娠,所以降低了复杂先心病的患病率。

在所有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中,以动脉导管未闭最多,房间隔缺损次之,与黎天明[17]和王翠霞等[16]研究结论相似。本研究中发现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肺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心脏的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患儿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升高;室间隔缺损新生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肺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黎天明等[17]、王翠霞等[16]研究结论一致。此外本文在对比对照组与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相关数据中还分析了左房前后径测量值的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左房前后径测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超声心动图不但可筛查新生儿的先天性心脏病,亦可对比各参数,得出不同型别先天性心脏病的各超声心动图参数,为随后的随访提供超声学依据。

心脏彩超检查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较早地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房间隔先心病内径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ReAces封堵器解决世界难题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房间隔缺损怎么办
出生的不公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不开胸也能治先心病
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线段的可调模绕制
“o”型密封圈内径胀大对线径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