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26许益家庄琼燕张一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2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

李 双 许益家 庄琼燕 张一梅

(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最近几年,我国国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类风湿关节的患者数量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绝大多数的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该疾病的产生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1]。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在临床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相关研究认为该疾病的产生与患者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缺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2]。发生该疾病的患者主要出现的症状表现为红肿与疼痛,且该疾病多发生在患者手足等小关节部位,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任由其病情不断恶化,最终会导致患者该部位出现关节功能丧失或者关节畸形等症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2021年1~12月在我院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100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内容经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次研究从2021年1月开始,至2021年12月为止,通过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上述时间段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入组对象,将其分为了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及康复护理(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数量分别为26例和24例;年龄42~80岁,平均(68.64±4.57)岁;病程1~9年,平均(3.69±0.97)年;类风湿分级为Ⅰ级的有18例,Ⅱ级的有14例,Ⅲ级的有16例,Ⅳ级的有2例。观察组中男女数量分别为27例和23例;年龄41~81岁,平均(68.61±4.21)岁;病程1~10年,平均(3.37±0.84)年;类风湿分级为Ⅰ级的有19例,Ⅱ级的有14例,Ⅲ级的有13例,Ⅳ级的有4例。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分级标准:Ⅰ级为患者的关节功能没有异常情况,任何活动都能正常开展;Ⅱ级为患者的关节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对于一般活动而言能够顺利进行;Ⅲ级为患者的关节活动受到了比较明显的限制;Ⅳ级为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且患者的生活需要他人进行照顾,不能自理。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临床的一系列检查,其症状与表现均符合临床的类分湿关节炎的判断标准。②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内容有过提前的了解,并在自我意识的主导下进行了有关文件的签署工作。③患者拥有清醒的意识。排除标准:①体内的器官出现了严重的衰竭症状。②存在严重的恶性肿瘤类疾病。③患者的依从性达不到最低的标准。④患者不配合。⑤存在感染性疾病。⑥有免疫缺陷性疾病。⑦临床治疗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缺损。⑧在研究中途宣布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主要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开展相应护理工作,其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严格的监护,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按照医师所下达的医嘱进行药物的使用,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主要是根据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的护理干预工作,其护理工作所开展的具体内容如下。①关节活动:待到患者的关节症状有了一定的缓解之后,对患者进行辅助的关节活动相关训练,该项训练是从小关节的运动逐渐转变成为大关节的运动,并依次对患者的关节进行屈伸、舒展以及旋转等运动训练,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进行关节训练以后对患者的关节进行热敷治疗,该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持续2个月,每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1次训练,每次的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②肌肉强化:在患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对患者实施肌肉耐受力的强化训练工作,主要是让患者进行主动的肌肉舒张和伸缩的训练,并且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出现疾病症状的具体部位对患者实施相对应的肌力耐受力的训练工作,上述所提及的训练治疗需要持续3个月的时间,每日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2次训练,每次的时间需要控制在15 min。③睡眠护理: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工作,并对患者讲解有关睡眠卫生的基础知识,告知患者在睡觉以前尽量避免进食,同时要避免应用茶水以及咖啡等饮品,对于部分的患者而言,需要对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镇静药物,继而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改善。④辅助运动:在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的后期阶段,需要让患者主动参与进传统的体育运动之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并投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⑤针灸治疗: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其主穴选择风府、风市、凤池、足三里、公孙、内关、阴陵泉、阳陵泉,选择28号的毫针,对常规的穴位的皮肤进行相应的消毒工作,并在此之后使用捻转补泻的手法进行施针,每次的行针需要间隔10 min的时间,留针的时间为30 min,利用艾条对患者的足三里、凤池以及风市等穴位进行炙烤,一直到患者的皮肤出现稍微发红的状态。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所表现出的临床效果,将其分为了3个等级。在经过一系列的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均不再发生,且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此为显效;在经过一系列的干预后,患者的症状较治疗前有着非常显著的改善迹象,关节活动能力较干预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类风湿因子检测的结果显示为阳性,此为有效;在经过一系列的干预后,患者治疗后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缓解的情况,甚至表现出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恶化,此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生活质量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该项工作的开展是通过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标准进行,其中所涉及的观察项目包括社会、情感、精神以及躯干运动4个方面,每项调查的总分为100分,最终患者的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拥有更加高质量的生活质量。

1.3.3 骨关节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指标进行比较,该项工作需要进行调查的项目包括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以及双手平均握力等指标。

1.3.4 类风湿化验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化验指标进行比较,该项工作的开展所涉及的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水平。

1.3.5 睡眠质量 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标准进行的,患者的最终睡眠质量指数有所下降,则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除了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指标对比()

2.4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分,)

2.5 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化验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类风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类风湿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化验指标对比()

表5 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化验指标对比()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发病概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病症。该疾病的产生会让患者的关节炎出现中通,继而对患者的软骨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引发产生关节畸形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4]。该疾病多发生在患者的手、碗以及足等小关节,且容易反复发作,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慢性的、对称性以及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5]。患者因为长时间遭受着疼痛的侵扰以及最终产生的残疾症状会让其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有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压力[6]。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疾病对患者均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并且因为其具有的反复发作的特定,如今对于该疾病并没有一个非常理想的根治方法[7-8]。

因为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且因为这一情况的存在,患者在日常进行休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对患者需进行失眠质量的干预工作,让患者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睡眠[9]。对患者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预工作,有助于让患者拥有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中医理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诱发原因是因为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被破坏,患者没有充足的营养,从而导致湿气侵入,致使患者的关节出现了肿胀和疼痛现象[10]。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针灸治疗,可使患者获得非常明显的消炎和镇痛效果,通过对各个穴位的刺激,调节体内自由基的代谢过程,从而对患者的炎性症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更为满意,同时增加了炎性因子的抵抗作用,继而对患者的炎性症状起到了控制效果,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在临床上CRP以及ESR都是对患者体内所存在的炎性反应程度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对于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而言,其体内的RF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类风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类风湿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使用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工作,患者能够获得更加接近理想状态的治疗效果,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
治类风湿关节炎得戒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