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2-11-26石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2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急性评分

石美华

(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临床研究认为如果人的脑细胞出现缺血,仅仅在5~10 min内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恶性后果,缺血延长1 min会使得脑细胞的死亡数量增加100万,因此患者脑缺血的时间越长,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就越高[1]。在我国急性脑卒中是导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疾病,也是成年人的主要致病因素,特别是这些年,由于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习惯的改变、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等导致我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也使得这种疾病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重视的一种病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多不良,尽早对患者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干预,能减少脑神经的衰亡,这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急诊科的急救工作,已经很难适应如今对患者的急救,所以会导致对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导致抢救效率不高[2]。本文旨在研究医院护理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中的护理作用,详情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将到我院治疗的92例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6例。观察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最高78岁,最低52岁,平均(65.13±8.44)岁;发病到入院时间最长5 h,最短0.5h,平均(3.46±0.82)h。对照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最高80岁,最低54岁,平均(65.25±7.29)岁;发病到入院时间最长5 h,最短1 h,平均(3.38±0.91)h。经过《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验证伦理,并且在《入院须知》、《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经统计学检验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开展急诊救治之时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当急救中心接到120急救电话之后,需要保证在3 min内出车,到达现场之后,迅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评价,并询问身边的人或家属关于患者的病史和表现。立刻为患者开放气道,以面罩吸氧等方式维持呼吸的通畅性并且将患者平稳地转运到救护车上运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入院之后交代有关的工作,并协助开展进一步的检查,患者确诊之后,再将其送到专科医院进行相关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则以急诊护理流程实施干预,急诊科需要根据急诊护理程序制定急诊护理路径,在制定护理路径之前需要在有关权威的文学数据库和期刊杂志上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索引,主要筛查关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急救护理的有关文献支持,以便于提供相关的参考。具体的急诊护理操作如下。

第一,接诊前准备。接到120电话后需立即做好急救准备,并在3 min发车。对患者开展接诊之前,需要组织有关医护工作者将抢救需要应用到的各种器械、平车、药品、仪器等准备妥当,备好随行所需要应用到的各种抢救物品。同时通知有关的科室,立即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接诊[3]。在对患者进行接诊时有关医护人员要和患者周边的人或者患者家属取得电话联系,途中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和病史,并且询问患者肢体活动状况和意识情况,指导现场的有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的救治和简单的处理,也可以以视频方式进行现场指导[4]。同时告知医院的接诊人员大概到达现场的时间以及患者大致的病情表现的,使得医院紧急准备好相关的抢救器械和药品,以便于及时进行等候和接诊。在到达现场之后,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和详细的评价,检查其呼吸的情况和脉搏,评价整体生命体征,注意关注瞳孔的放大情况。同时关注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的变化,还要进一步与医院进行联系,做好交代。

第二,入院处理。急诊科为患者立刻将绿色通道开启,优先对患者进行抢救,可以坚持先抢救后补充缴费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抢救的各项通知单上,加盖绿色通行证的特用章,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到达急诊室内进行急诊处理[5]。在短时间内通知急诊科进行抢救准备,5 min内完成对患者的常规检查,并将有关的报告提交给主治医师,10 min内要关注患者的意识情况和呼吸状况,了解其肢体的活动情况等,再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以便于进行确诊,并将医嘱做出适当的调整。医护工作者为患者做好吸痰、氧气和静脉通道等相关的准备工作,为患者增加到3条静脉通路,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注不同的药物或抽血等相关的抢救工作。联系有关科室,提前将相关的机器留出,使患者在短时间之内接受相关检查。护理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并且在接诊15 min内协助患者完善关于心电图、CT影像学和生化指标的检查工作,关注患者的病情情况,并了解病情的发展。对于需要开展溶栓治疗的患者或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在0.5 h内将皮试、背皮和管道准备等各项工作准备妥当,同时将有关的情况通知手术室和有关的医务工作者,使其着手立即进行各项准备。接诊的45 min内需要将详细的急救方案和护理方案制订完善,同时根据主治医师的意见安排患者入院接受治疗。

第三,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经紧急救治苏醒后普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此种情绪状态会对临床护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护理人员需时刻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状态,明确告知患者,严重的不良情绪会引起血压水平上升,可能会引起患者应激性反应产生,不利于治疗,加重病情。据此,护理人员便可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舒缓患者情绪,促使患者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心态,配合救治。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患者家属的安抚性护理,向患者家属距离以往临床治疗康复的案例,帮助患者与家属缓解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急救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 ①应用Fugl-Meyer(FMA)[6]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包括上肢功能运动40分和下肢功能运动60分,评分和患者的运动功能成正比。②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7]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该评分为0~42分,评分和患者的神经功能成反比。

1.3.2 自我感觉状态 评估患者不同护理前后的自我感觉状态评分,自我感觉状态包括身体情况、精神情况、环境情况和自信心4个角度,每个角度评分为0~100分,评分和患者自我感觉为正比。

1.3.3 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脑损伤、感染、缺氧、内分泌障碍、心血管疾病等。

1.3.4 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价,包括8项评定因子,首先对每项得分进行计算,然后每项得分均根据公式“×100”计算最终评分,总分均为100分,评分和生活质量为正比。

1.3.5 满意度 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共涉及20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总分为0~100分,得分超过95分为完全满意;得分在86~94分为满意;得分在70~85分为基本满意,得分不足7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开展护理之前评估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之后再次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观察组的恢复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和神经功能比较(分,)

表1 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和神经功能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自我感觉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开展护理之前开展自我感觉状态(身体情况、精神情况、自信心、环境情况)的评估,相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之后再次对自我感觉状况作出评估,观察组的恢复幅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自我感觉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自我感觉状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以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做评价,观察组(5例,占10.87%)所出现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13例,占28.26%)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开展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以后,再次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幅度相比对照组更(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5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关于护理的满意度做评价,观察组(41例,占89.13%)对护理的认可程度比对照组(33例,占71.74%)更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在临床上,急性脑卒中属于急诊科中十分常见起十分危急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所以对患者产生的风险尤为严重。目前人们已将这种疾病列为人类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人致残的主要因素[9]。有学者进行研究时得出[10],70%以上的急性脑卒中幸存人群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症状,导致功能障碍而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对其开展溶栓治疗是进行脑血流再灌注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所面临的神经损伤减轻,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和预后[11]。

还有研究得出[12],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紧急溶栓治疗风栓的最佳时间是发病之后的3~6 h内。这一时间段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脑细胞因为缺血和缺氧等而产生的损伤,可以纠正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因此能将危害控制到最小。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接诊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将接诊到治疗之间的时间缩短,这是临床上公认的提高抢救效率的有效方法[13]。院前急救护理可以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并在抢救之中发挥较好的作用,需要现场目击者或医护人员在到达医院之前为患者提供一些救治活动,这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并解除存在的生命安全隐患。如果院前急救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对患者进行急救出诊不及时,急救技术不娴熟,现场急救的应对不正确或家属配合度低等,都会对患者的整体抢救效果和预后产生干扰。所以在临床对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之时,采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14]。

本文研究对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急诊护理路径所发挥的作用,而本文结果也能证实观察组所获取的护理成果和抢救效率比对照组更为理想。所以证实了对患者开展急诊护理路径的价值,基本护理路径作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可以使得患者在接受抢救之时接受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急诊护理路径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能够关注患者的抢救效率,相比传统的护理路径而言,为患者通过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进行抢救,可以进一步对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行缩短[15]。通过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患者进行抢救,能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整个时间段的所有抢救步骤和流程做出科学的安排,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为患者提供最正确的最完善的抢救,而且在抢救中为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最佳的时间[16]。这能有助于对患者尽早的解除病变对神经的影响和压迫,使得受损的神经不至于进一步的发展死亡,为术后的康复奠定了基础,这能使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预后,因此其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此外本文所得的结果也和张春妮等[17]在其研究中所得的结论有很多相同的观点,所以在学术上能够进行相互证实。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疾病十分危急,需要开展有效的急诊抢救。为患者以急诊护理路径实施干预,可以对患者的运动及神经功能做出改善,使患者的自我感觉状态得到恢复。而且护理较为严谨,能有效防止出现各类风险事件和并发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提高对护理的认可和满意程度。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急性评分
急性心包炎1例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