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联合纤维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2-11-26韩瑛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0期
关键词:血常规乙型肝炎肝炎

韩瑛莹

(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医学检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典型疾病,疾病具有起病缓慢、发病率高以及传染性等特点,患病人群集中在儿童、青壮年阶段[1]。李安乐等研究指出,全世界目前至少有20亿人曾经被感染或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有3.5亿人被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且每年因乙型肝炎引起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导致死亡患者总人数约有100万,可见乙型肝炎严重威胁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2]。临床工作中发现,乙型肝炎患者患病情况下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情况明显,并随着病程进展、病情加重增加患者致死风险。为了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积极药物干预是关键。药物治疗的前提是有效的诊断方法,鉴于乙型肝炎的急性、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等类型,需有效鉴别后给药,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以及对患者病情转归的积极影响[3]。临床工作中发现,乙型肝炎患者采取纤维蛋白与血常规检测能够有效鉴别疾病类型,并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国内外均有许多学者研究指出,乙型肝炎病程较长患者,多数可能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其中以纤维蛋白酶原指标降低尤其明显。纤维蛋白酶原是经肝脏合成分泌与体内凝血机制密切相关的一种蛋白质,当肝脏出现损伤、肝脏细胞开始出现坏死时,纤维蛋白酶原的合成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其血清内含量也会显著降低,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检测纤维蛋白酶原,通过该指标水平对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程度进行初步筛查及早期诊断[4-6]。此外,临床证实,乙型肝炎患者处于不同发展水平时,患者血清内血常规分析指标也会有明显不同,因此血常规可以作为辅助诊断乙型肝炎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基于此,本文就我院乙型肝炎患者、健康体检者为例,总结纤维蛋白与血常规检测价值。

2.1 qRT-PCR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GRIM-19 mRNA的表达差异 本研究运用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了肿瘤组与对照组标本组织中GRIM-1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的组织比较,肿瘤组的组织中GRIM-19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包括乙型肝炎患者、健康体检者,总计160例。纳入标准:①试验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参与者参与前对检测方法知情同意。③参与者具有独立配合能力。④成人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处在妊娠等特殊阶段。③精神、语言等障碍无法配合参与者。试验组:乙型肝炎患者,男性5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29.50±3.30)岁;疾病类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各20例。参照组: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区间20~65岁,平均(30.90±4.30)岁。参照组与试验组参与人群性别与年龄资料均衡,P>0.05。

基于改进型非线性函数的NLSEF是TD和ESO变量之间的非线性误差控制率,与ESO对总扰动的补偿值一起组成控制量。传统的NLSEF只是用到误差信号的比例和微分进行非线性计算,而改进型NLSEF加上了信号的积分环节,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增强了系统的抗扰性以及鲁棒性。它算法表达式如下:

1.2 检测方法 纤维蛋白原检测:于受检者晨起空状况下取腹静脉血(1 mL)+枸橼酸钠(0.19 mmol/L)离心处理,3 000转/min,离心20 min,血清+蕲蛇酶混合实现纤维蛋白原产生聚合反应,形成纤维蛋白后置于光度仪下检查,记录最大吸光度、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反应延滞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图3A为含水量18.28%的洋槐蜂蜜lnμ—1/T关系曲线,lnμ0的值为该曲线的截距,Ea/R为该曲线的斜率。

2.2 纤维蛋白指标水平 试验组患者中的急性肝炎患者FC为(255.02±43.30)mg/d、DT为(22.15±1.03)sec、FMPS为(0.46±0.10)g/mm、A-max为(0.22±0.02)OD;慢性肝炎患者FC为(153.30±4 0.0 5)m g/d、D T 为(1 9.5 6±4.2 8)s e c、FMPS为(0.33±0.12)g/mm、A-max为(0.20±0.02)OD;重症肝炎患者FC为(197.83±38.80)mg/d、DT为(8.23±1.33)sec、FMPS为(0.32±0.09)g/mm、A-max为(0.20±0.02)OD;肝硬化患者FC为(171.35±39.98)mg/d、DT为(6.15±1.08)sec、FMPS为(0.33±0.06)g/mm、A-max为(0.18±0.02)OD。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FC为(271.60±50.05)mg/d、DT为(26.60±5.21)sec、FMPS为(0.49±0.10)g/mm、A-max为(0.25±0.02)OD。经统计学计算,慢性肝炎、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FC、DT、FMPS、A-max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数据分析 以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算此次参与试验的患者、健康体检者组间观察指标数据。纤维蛋白指标、血常规指标水平均值等计量型指标以()的形式描述,并采用t值检验。统计学结果P值<0.05,表示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血常规检测:于受检者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 mL),置于真空管混匀,以血细胞分析仪按照操作要求执行血常规检测。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患者、健康体检者经相同方法检测后组间最大吸光度(A-max)、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S)、反应延滞时间(DT)、纤维蛋白原含量(FC)等纤维蛋白指标以及血红蛋白(HGB)、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血常规指标水平。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测结果 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体检健康人员经过检测后组间HGB、WBC、LY、PDW、MCV、RDW、MPV血常规检测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两组受试人员组间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试验组HGB、WBC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LY、MCV、RDW、MPV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及参照组的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受试人群组间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受试人群组间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a bha yā ka ras mdzad pa’i dbu ma snye ma bzhugs so ||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世界危害最大、传播范围最广、感染人群最多等传染性肝病,其病毒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能够破坏肝细胞,使肝脏纤维化、硬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癌,导致患者死亡。乙型肝炎患者需及时治疗控制和改善病情,从而预防肝细胞变性坏死问题,提高患者安全性以及生存质量。乙型肝炎包括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甚至有肝癌风险。乙型肝炎具有发病率高,感染群体广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合并肝硬化概率,如不积极治疗,发展为肝癌的风险也很高,因此早期诊断并诊断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延缓其生存期具有重要价值。为了积极控制病情,需尽早明确诊断结果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7-8]。既往诊断工作中,针对乙型肝炎以乙型肝炎两对半、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为主。当前,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指标开始用于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工作中。纤维蛋白原是是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属于凝血相关物质,乙型肝炎患者患病情况下,与毒素进结合并在纤维蛋白原作用下会发生微血栓问题,进而患者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表现。另外,由于人体的肝脏承担着造血原材料储备功能,所以乙型肝炎患病情况下,患者血液相关指标含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进而有别于健康人群。所以,纤维蛋白原、血常规检测开始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诊断中。临床工作中发现,乙型肝炎患者LY、WBC、HGB水平均明显有别于健康者,由此说明纤维蛋白原水平、肝脏病变程度联系密切,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情况下,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明显[9-10]。另外,乙型肝炎病毒能够对肝脏细胞进行大量的破坏,使红细胞出现免疫性损伤,造成患者肝功损害,从而导致大量代谢废物蓄积,在细胞膜周围附着许多球蛋白小体,造成红细胞在通过肝脏或脾脏时出现大量破损;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后肝门静脉压力逐渐升高,脾代偿性增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导致WBC、HGB指标水平异常。因乙型肝炎病毒对骨髓造血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乙型肝炎患者骨髓干细胞染色体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及增殖,这也是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降低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指出,血常规检测与纤维蛋白原检测诊断乙型肝炎临床价值高,可以用于乙型肝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11-12]。有学者报道,当正常机体被乙型肝炎病毒全面侵袭后,体内会迅速与病毒结合形成抗原,并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导致体内微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出现消耗性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完善纤维蛋白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肝功能受损情况[13]。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参照组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经过检验后,两组受试人员组间HGB、WBC、LY、FMPS、DT、A-max、FC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急性患者除外)。由此说明,纤维蛋白原和血常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在确诊乙型肝炎疾病的基础上明确患者疾病具体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联合血常规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早期反映肝功能的损伤情况。陈建仁等研究证实,纤维蛋白原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密切相关性,肝脏细胞损伤情况越严重,其凝血因子分泌水平也越低,因此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指标也会显著下降[14]。血常规中对应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也会出现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的情况,分析原因考虑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引起红细胞结构改变,对红细胞的免疫构造造成损伤,肝脾功能出现异常后,红细胞损伤会进一步加重,并且乙型肝炎病毒对骨髓造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5]。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尽早确诊并干预可以预防疾病进展和恶化,而纤维蛋白原和血常规检测有较高的价值,可反映患者的疾病具体病变程度,为乙型肝炎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血常规乙型肝炎肝炎
《世界肝炎日》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