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疗效分析

2022-11-26林开添蓝晓丽康育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0期
关键词:经颅音乐疗法发育

林开添 蓝晓丽 康育兰

(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 福州 350011)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主要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达到与正常儿童相同的语言理解和表达水平,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落后于儿童的实际年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儿童语言发育迟滞主要由各种疾病和障碍引起,这也被视为个体发育迟滞的第二种表现形式[1]。如果不及早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产生很大影响,还会降低儿童在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存适应能力[2]。音乐放松疗法通过音乐调节神经传导,改善皮质张力,恢复或改善身心健康,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可改善皮质兴奋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言语能力[3]。本研究为了探讨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接收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120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②患者年龄为2~6岁,性别无限制。③患者家属全部知情,并与我院签署同意书。④患者均无精神异常者,听力完好。⑤患者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听力障碍、外耳畸形、视觉障碍者。②存在癫痫或严重脑部疾病者。③存在智力发育落后者。④存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禁忌证者。⑤无法完成研究随访,中途退出或不配合者。通过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将患儿分成两个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患儿年龄在2~6岁,平均年龄(4.60±0.34)岁。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患儿年龄在2~6岁,平均年龄(3.20±0.31)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口腔肌肉训练和语言训练。①口腔肌肉训练包括口腔肌肉按摩和口腔肌肉运动(包括嘴唇、舌头、下巴和面部肌肉运动)。②语言训练包括注意力、理解、表达和发音训练。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20次/月,疗程为3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医院伦理审批编号:2020YJ116)。音乐疗法:建立和谐的治疗关系。在宽敞舒适的护理环境中,通过共享音乐赢得孩子们的信任。所选曲目应生动活泼,并应进行鼓掌和击打等动作。实施方法:①创造性团体音乐治疗,这种方法属于音乐即兴疗法,即创造一个非常放松和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们可以自由活动。音乐治疗师仔细观察儿童的表现,并使用即兴音乐与儿童的情感和行为产生共鸣,这样儿童可以先与音乐建立关系,然后与音乐治疗师建立关系,从而打破他们封闭的内心世界。②集体音乐表演,可选择欢快活泼,互动性强的音乐类型。③奥尔夫音乐主动教学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让孩子随音乐的节奏即兴发挥,帮助孩子恢复有节奏的动作模式;根据孩子的成熟度,创造多样、灵活、生动的小组游戏,鼓励孩子快乐、满足。音乐疗法每次30 min,每次前10 min使用创造性团体音乐,后20 min选用集体音乐表演或奥尔夫音乐,每周更换曲目。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方法:使用微流电刺激仪调节tDCS模式。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1~2 mA)调节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技术。tDCS由两个电极输出,一个为阳极,贴在左前额叶背外侧区,一个为阴极贴在右眶额叶区,均为阈下刺激,阳极依据刺激的极性不同引起静息膜电位去极化或超激化,阳极通常使刺激的皮层兴奋性提高,阴极则能降低皮层的兴奋性。通常的刺激电极具有20~35 mm2的表面和1~2 mA的电流。其目的是限制刺激并尽可能使刺激集中在待治疗的部位。另外,具有大表面积的电极可以降低电流密度,从而确保刺激的安全性。治疗前有医师负责和家属签署治疗协议书,设备使用有护士操作;操作前告知经颅电刺激诊断治疗的原理、过程和可能的反应,介绍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治疗为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6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工具包括:①Gesell发育量表。②华东师范大学监制的启音博士。③生活质量评分量表。④《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

1.3.1 Gesell发育量表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发育情况进行比较,通过Gesell发育量表进行发育相评估,评分≥86分为正常,<75分为低下,55~74分为轻度缺陷,40~54分为中度缺陷,25~39分为重度缺陷,<25分为极为重度缺陷。评估医师均为专业培训过的资深医师,评估时保证患儿精神状况为平静状态。

1.3.2 启音博士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应用华东师范大学监制的启音博士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儿口部运动功能情况越好。

1.3.3 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比较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每个项目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儿的状况越好。

1.3.4 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通过《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S-S测试包括4个部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和沟通态度。将治疗效果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基本治愈:患者语言表达能力恢复至同龄人正常水平,语言发育商水平恢复至正常值;显效:患者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明显,语言发育商提高分值>15分;有效:患者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改善,语言发育商提高分数为5~14分,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的和。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参与比较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整体发育情况比较 通过Gesell发育量表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整体发育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与个人社交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与个人社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整体发育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整体发育情况比较(分,)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口部运动功能比较 应用华东师范大学监制的启音博士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口部运动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并且时间越久,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升高程度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口部运动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口部运动功能比较(分,)

2.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儿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患儿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0.54±1.64)分、(88.75±2.64)分、(88.98±1.65)分、(88.97±1.21)分、(80.66±1.43)分,对照组患儿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6.73±3.16)分、(73.24±1.30)分、(77.63±1.42)分、(79.46±1.77)分、(68.21±2.92)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观察组60例患儿中,治愈者15例,占25%,显效者26例,43.33%,有效者17例,占28.33%,无效者2例,占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60例患儿中,治愈者10例,占16.67%,显效者23例,占38.33%,有效者13例,占21.67%,无效者14例,占23.33%,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使用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的必要性分析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展水平。智力低下、听力障碍、声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不良语言环境等因素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4]。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与儿童发展特征的关系儿童的语言发展在1岁以后逐渐形成,他们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儿童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无法正常发展,表现为语言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水平,语言理解困难,难以听从指令,语言不流利,口吃,只能用文字交流,不能用句子表达,交际能力低或不愿意交流,往往伴有智力水平低下,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发展[5]。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岁左右是语言发育障碍的关键发现年龄,“贵人语迟”的传统观念以及婴幼儿早期部分儿童的正常理解能力,使得儿童早期语言发育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大多数家长对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不够敏感,没有认识到语言障碍的严重性,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持观望态度,导致儿童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

3.2 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分析 研究表明,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早期及时干预,可以大大减少语言异常对儿童的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改善预后。音乐治疗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学科范围广泛,应用领域众多。因此,从音乐治疗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统一的学科定义标准。音乐治疗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这也是因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治疗师患有不同的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和医疗状况。此外,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对音乐治疗有不同的领域和方法,因此定义不一致。音乐治疗是基于音乐的实际活动。根据系统的治疗程序,将音乐或音乐体验用于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只要有系统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利用音乐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治疗方法和活动就应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音乐疗法是体外治疗,不与人体接触,不经过人体代谢过程,对人体没有损伤。音乐在审美对象的旋律、音色变化、节奏和节拍运动过程中,能散发出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音乐与医学的本质联系在于这种独特魅力对人类身心的影响和作用,在调动人们的思维、记忆、联想、想象等因素时引起同情和共鸣[6]。审美主体的情感在音乐情态的诱导中得到释放和宣泄,从而强化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甚至可以将原本消极的状态转化为积极的状态,缓解身体的压力状态,缓解心理扭曲和紧张,创造自我康复的机会,因此,长期有效的音乐欣赏可以缓解人们不良的身心反应,培养气质,改变患者的性格和兴趣。音乐疗法可应用于儿童、精神病学、老年医学、神经康复等领域,广泛应用于言语障碍、听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智障和学习障碍儿童[7]。本研究将音乐疗法应用于言语障碍儿童的临床治疗。它可以提高儿童音乐游戏的模仿和想象力,让儿童理解如何借助空间、逻辑和秩序进行思考,并习惯于使用大脑进行更多的控制性思考,进一步开发大脑的潜力。Kester[8]等发现早期的音乐治疗干预能为患儿智力成长创造出具有潜力的治疗条件。

经颅直流电刺激[9]是一种非侵入性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的物理治疗方法,最早应用于20世纪60年代,其优点是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刺激范围大、价格低廉。它由两个表面电极组成,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低强度直流电(1~2 mA)用于调节皮质神经元活性。在神经元水平上,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皮层兴奋性调节的基本机制是根据刺激极性引起静息膜电位的超极化或去极化。阳极刺激通常增加皮质兴奋性,而阴极刺激降低皮质兴奋性。膜极化是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即刻作用的主要机制。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经颅DC刺激不仅可以改变膜电位的极性,还可以调节突触微环境,例如改变调节突触可塑性的NMDA受体或GABA的功能。颅内DC刺激还可以调节远皮质和皮质下区域的加速。在阳极刺激之前对运动皮质的经颅DC刺激可影响相关的远端皮质兴奋。迄今为止,由颅直流电刺激引起的癫痫尚未报道。在一些研究中,MRI显示在安全状态下经颅直流电刺激30 min和1 h后大脑发生变化,并且没有显示组织肿胀、血脑屏障失衡或脑组织结构改变。因此认为,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安全的经颅刺激方法,其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本次研究报道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发育水平、口部运动功能、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语言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指标均说明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吴娟等[10]在研究中将常规治疗与音乐放松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效果相比较,结果显示:音乐放松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高于常规治疗组,焦虑与抑郁情绪低于常规治疗组。任莎莎等[11]在研究中将常规康复治疗与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音乐镜像疗法效果相比较,结果显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音乐镜像治疗组的肢体功能高于常规康复组,焦虑、抑郁评估结果低于常规康复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语言能力与口部运动功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语言功能发育,值得推广与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猜你喜欢

经颅音乐疗法发育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问与答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