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电力“三个十年”的发展成就

2022-11-25徐松达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投运电量用电

■徐松达

从电力主要数据对比看发展

(一)2012年—2021年

从表1可以看出:

表1

1.发展比较快。发电装机2021 年是2012 年的2.05 倍,且新能源发展更快,其中:2021 年风电2234.33 万千瓦,太阳能1915.95万千瓦,两项总和达4150.28 万千瓦,占当年总装机的26.91%;2012年风电193.33 万千瓦,太阳能装机容量小,仅42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2021 年是2012 年的1.55倍。省外净输入电量2021年为2012年的2.92倍,外省输入电量增加明显。

2.发展效益好、质量高。从单位电量创造GDP 值看,2021 年达18.79 元/千瓦时,增幅也较大;单位GDP 耗电2021 年比2012 年下降达33%;各分类数据持续增长,基本达到1.4倍至2.15倍之间。这也说明江苏在用能方面积极应对,省内新能源利用与省外绿色清洁能源利用,内外协调平衡性较好,贯彻“节能减排”政策的成效显著。

3.重发展更要重安全。根据江苏能源结构的实际,仍应贯彻以煤电为主(为基础)保障电能的供应;根据风电、太阳能的规模及其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性,建设留有一定富余容量的煤电装机,结合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一起作为风电、太阳能的调节备用容量,以保障江苏电能供应。

(二)2002年—2011年

从表2可以看出:

表2

1.这个十年发展迅速,各分类数据发展增量比较协调,十年间的发展倍数在3.5倍左右。

2.单位GDP的电能消耗量下降不大。

(三)1992年—2001年

从表3可以看出:

表3

1.这个十年发展也比较快,尤其是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前几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发展倍数达到4.45倍之多;十年间,单位售电量创造的GDP价值由1992 年的每千瓦时5.33 元增加到2001 年的每千瓦时11.16元,基本翻了一番。

2.发电量倍数高于发电装机容量倍数,原因是发电利用小时比较高。

从上述三张每十年为一个阶段的列表可看出,省外净输入电量占本省全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总体在上升中,1992 年为5.45%、2001 年为3.55%、2002 年为7.77%、2011 年为8.14%、2012 年为9.22%、2021年为17.38%。

2021年调度用电最高负荷12041.5万千瓦,同比增长4.6%;外省输入江苏的最高电力负荷是3013.8万千瓦,同比增长17.01%;区外来电是本省调度用电最高负荷(不同时)的约25.03%。

为此,对省外输入电力应做好一定应急方案措施,当省外输入电力若因故减少30%、60%或75%时,江苏用电侧要有应对之策。建议建立“受得进、送(输)得出、可吸纳、能转移”、应变能力强的规模范围不同的三种应急响应用电机制,以确保电网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经济发展秩序。

(四)江苏在全国用电总量、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权重业绩

从表4可以看出:

表4

1.江苏电力发展快,在全国用电总量的占比较高。

2.江苏经济发展好,在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高。

3.江苏在全国用电总量中的占比值低于江苏在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值,这充分说明万元GDP 的电能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说明单位电能创造的GDP 高于全国平均值8%到19%之间不等。

4.2021 年江苏在全国的社会用电量占比8.54%,而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占比达10.18%,这充分说明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显著(万元GDP能耗降低明显)。

从电网发展电压等级提高看功能

江苏在电力事业的发展中,一方面积极推进电源的开发,增加电能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努力实施电网的建设,以适应供用电输送、电网调度功能提高的需求。

(一)加强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建设

自1990 年起,江苏实施农村用电标准化、农村电气化、调度自动化的“三化”建设。

1994 年12 月启动,实施三年扶贫通电工程(1995 年至1997 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于1996年5 月27 日,提前完成实现全省剩余339 个无电行政村通电任务;于1997 年底如期完成农户全部通电目标,全省农户通电率99.99%。

1998 年底起,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三年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即进行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对乡镇“农电站”实行改制为县供电公司管理的农村供电所,实行乡镇农村用电与城市用电同网同价。(一期工程投资128.22 亿元,2001 年底完成;二期工程扫尾投入41 亿元,2002 年底完成。)

2001年8月1日,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

从1992 年开始,实施县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建设,至1997 年底全省64 个县全部通过验收,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电网调度自动化。

1998 年至2002 年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总投资达100.13 亿元,居全国各网省、市之首。

(二)500千伏超高压等级首次

500千伏徐州至上海的徐沪输变电工程,是徐州发电厂南送电力的主要通道,工程包括:徐州任庄升压站,江都、无锡斗山变电站,上海境内的黄渡变电站,还有长江上的镇江大跨越。江苏境内线路全长共552千米。

1987 年,徐州至扬州江都变电所的徐江段共343.73 千米,经分部调试及系统联调后于当年度12月27日投运。

江都至上海黄渡(不含镇江大跨越工程),全长214.74千米,其中江苏境内205.15千米,于1988年11 月建成;镇江大跨越工程耐张段长2.85 千米,跨越长江的档距1820 米,跨越塔2 基,北塔高179.75 米,南岸塔高134.75 米,大跨越于1988 年9月建成。

经分部和全线调试,1988 年12 月30 日,徐沪输变电工程全线投运。

在做好规划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1998 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启动建设包括江阴长江大跨越在内的“华东江苏500 千伏(项目包)工程”,建成投运了一批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规模为:建设5个500千伏新变电站,扩建2 个500千伏变电站,500 千伏江阴长江大跨越;输电线路总长993 千米。该项目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总投资为76.93亿元。

(三)特高压等级首次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为提高接受“西电东送”的能力,在2010 年前后江苏组织实施特高压(交流1000 千伏、直流±800 千伏)工程建设。

锦屏至江苏苏州同里变电站正负800 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同里变电站2012 年6 月低端投运,12月高端投运。

从此,江苏大力推进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至2021 年底,全省1000 千伏变电容量为2400万千伏安;±800 千伏换流变容量2927.81 万千伏安;±500 千伏换流变容量340.44 万千伏安;500 千伏变电容量16550.8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容量21307.50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容量21016.08万千伏安。

电网电压等级的提升,输变电规模容量的扩大,电网输送调节功能的增强,更有利于由以往的以省内资源做发用平衡转向现在的以省内资源为主,加上省外资源相结合的发用平衡,大大提高引进省外电力的能力。2021年省外输入江苏的电量占江苏社会全部用电量比例为17.5%。

说明:材料中涉及的电量、装机容量、变电站容量、国民生产总值等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电力年报统计、江苏电力志、江苏五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其余均为个人分析计算获得。■

猜你喜欢

投运电量用电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四川2018年7月转让交易结果:申报转让电量11.515 63亿千瓦时
电量隔离传感器测试仪的研制
变压器投运与维护技术探究
北斗通信在小型水电厂电量采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