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勇争先谱华章光耀中原更出彩

2022-11-25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艳韩旭霍鑫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10期
关键词:特高压河南供电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周艳 韩旭 霍鑫

大河滔滔,群山巍巍。金秋时节,中原大地一派丰收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 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殷殷嘱托,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厚望如山,奋勇争先。十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电力”)牢记嘱托,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在河南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等“十大战略”中走在前、作表率。

铁塔银线 织就发展锦绣图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8.7 米,作业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为9.5米……”1000千伏南阳变电站站长陈凯介绍站内设备情况时,身旁的电子屏显示:截至8月24 日,南阳站已经连续安全运行4895 天,累计转送电量2133亿千瓦时。

从1000 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到±800 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再到1000 千伏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 千伏南阳变电站见证了河南电网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望北向南、承东启西。在电网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河南,成为南北电力交换大通道乃至全国电网的重要枢纽。

十年来,河南电力持续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经过建设发展,河南电网现有中州站、豫南站、南阳站等特高压“5 站”和特高压“13 线”。2014 年,河南电网跨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阶段。截至今年6 月,河南电网通过1 回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2 回±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天中直流、青豫直流),以及灵宝换流站和4回500千伏线路,分别与华北电网、西北电网及华中电网相连。

电网“大动脉”贯通四方,“毛细血管”也要通畅无阻。“十年来,河南省级电网发展更加协同。47 座500 千伏变电站覆盖所有地市,较2011 年增加22 座;220 千伏公用变电站350 座,实现所有县域覆盖,较2011 年增加152 座;110 千伏变电站1357 座,覆盖所有产业集聚区。”河南电力发展策划部主任王磊介绍。

坚强智能的电网,让现代化河南建设动力十足——盾构机、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高铁轴承、光互连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聚焦高质量发展,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河南电力主动跟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全力满足产业发展用电需求。

截至8 月底,河南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突破7000 万千瓦,在运500 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较2021年年底增长26%。河南电力正加快实施外电入豫,尽快形成多元供给、多能互补的电力保障格局;围绕中原城市群“一核四轴四区”空间布局,加快建设“鼎”字形500 千伏骨干网架。河南电力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夯实安全稳定发展基础,一张更加坚强可靠、安全高效运行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铺展开来。

电力先行 照亮乡村致富路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省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 万亩,“中原粮仓”连年丰收。

丰产丰收离不开电力支撑。2017 年,河南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和平原地区“井井通电”。从豫南到豫北,从水稻田到沙土地,电能助力灌溉、加工、存储,让粮食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8 月23 日,在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石长锁拿着售电卡在电表上轻轻一刷,汩汩清水从地埋管的管口涌出。“我们现在浇地比以前方便太多了。过去村里浇地,100亩地一眼井,天不亮大家就得起来排队,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想到昔日的“灌溉难”,石长锁对可靠电力带来的便捷更加赞不绝口。

“目前,张市镇全镇高标准农田达到7.8万亩,今年夏粮平均亩产达到1400 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尉氏县张市镇副镇长曹文心说,“粮食稳产高产,在于良好的田间管理,尤其是灌溉。每年春耕春灌,供电公司会提前制订保电方案,安排员工做好线路、台区的检查保障。各个供电所也派出党员服务队队员,到田间地头保障村民灌溉放心用电、庄稼喝饱水。”

从2014 年开始,尉氏县供电公司在已建成193个农田机井台区的基础上,新增高标准农田机井台区变压器1298 台,新增总容量12.33 万千伏安,全面满足全县农田的灌溉用电需求。

十年来,河南电力共建设农田机井台区2.3万个,为18 万眼机井通电,受益农田面积940 万亩,每年可为农民减少灌溉支出5.6亿元。

在可靠电力支撑下,中原大地不仅实现了粮食生产的惠农升级,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初秋,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内满眼翠绿,油茶果挂满了枝头。

近年来,光山县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断扩大油茶产业规模。在“电网改造整乡推进”项目中,光山县供电公司结合油茶业发展用电需求,实施电能替代项目,让全县油茶业发展搭上了“电力快车”。如今,司马光油茶园的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7 万亩,涉及6 个村41 个村民组,年产值近亿元,带动2000 多人就业,帮扶脱贫群众1831名,人均年增收2800元。

陈世法是槐店乡第一批回乡创业的村民。他承包了近3万亩荒山荒坡,建成了年加工3万吨油茶籽的联兴油茶智慧产业园。2020 年,联兴油茶智慧产业园项目建设伊始,光山县供电公司主动了解项目用电需求。“项目用电办理非常顺利,从申请报装到送电只用了一个星期。”陈世法说,“目前,园内变压器容量已经达到1250 千伏安,完全能满足发展用能需求。”

供电服务更是无微不至。“有啥事打个电话就来了。有一次,供电公司员工在调研中发现一条线路影响规划中的厂房建设,没等我们申请,就很快把线路迁走了。”陈世法说。

银线编织成网,助推乡村振兴。近五年来,河南电力累计新建(改造)35 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04个、10千伏配变台区1.8 万个,新建(改造)35 千伏及以上线路3715 千米、10 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2.5 万千米。河南电力不断推进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开展城乡营销服务基础管理提升行动,提高农村地区供电服务水平,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做好群众致富路上的“电管家”。

电助村美,村以电兴,民因电富。中原大地上,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数字赋能 跑出“绿色”加速度

“兰考县现在什么都是宝,装上风车,风就成了电;装上光伏板,阳光也成了电;村里的秸秆、垃圾也被电厂拉去发电了。”8 月23 日,在兰考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大厅,该公司能源互联网办公室主任王洪林说。当天,兰考县最大用电负荷47.1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最大出力84.37 万千瓦,全年累计全清洁能源供电时长已达2308 小时。2021 年,兰考县可再生能源发电16.57 亿千瓦时,占县域全社会用电量的83.98%。

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 (王存芳 摄)

几十年前,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兰考人民勇毅前行。一场农村能源革命正在这里开展。

2018 年,兰考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示范县。以此为起点,河南电力全力打造兰考能源互联网平台,接入县域光伏发电站、风电厂等16 家新能源企业,累计汇集各类能源数据3996 万条,实现“全县域、全品类、全链条”能源运行状况可观可测,为政府能源监管、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越来越多的绿色元素正在能源转型中融入电网的发展。河南电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化手段应用,推动能源供给侧科学调度、高效开发。

河南是煤炭消费大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河南电力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助力能源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2018 年,河南电力建成国内首个大气污染防治电力绿色调控平台,实现全省在运统调燃煤机组、3.46 万户工业源企业污染物在线精准管控。截至今年4月初,该平台已接入全省141台燃煤发电机组和87 台燃煤供热机组排放信息、3.92 万家工业企业用能信息、328 座新能源发电站及16 座储能电站运行信息,让“绿色调度”逐步成为贯通源网荷储各环节的科学调度策略,成为服务大气污染治理、电力保供等工作的关键手段。

“‘绿色调度’不仅是建设几个平台,它是一项贯通源网荷储的绿色调度策略。”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付红军介绍,“例如,我们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细化制订采暖季电力绿色调度方案,依据不同负荷水平优先安排大容量、低能耗、低排放的机组发电,同时加强对供热机组供热能力上下限的实时预警和分区域全周期监控。”

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河南省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河南电力积极服务绿色发展大局,在电网建设、服务新能源发电并网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撑河南绿色低碳发展。

争先竞风流,出彩看中原。踏上新征程,河南电力踔厉奋发,多点发力,正努力创造更多“河南亮点”,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电网力量。■

猜你喜欢

特高压河南供电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山西直供电折戟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