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检疫中猪瘟的鉴别诊断与无害化处理

2022-11-25罗永莉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6期
关键词:无害化猪群屠宰

罗永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种畜场,广西 扶绥 532199)

中国是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养殖密度增加,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呈逐渐提高趋势。很多传染性疾病表现出急性发病和高度致死性,一旦爆发流行需严格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某些重大传染性疾病还会危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

生猪检疫工作是检疫工作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生猪健康情况做出科学诊断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对提高生猪质量和肉制品安全、防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猪瘟是生猪养殖管理中威胁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是生猪检疫的重要疫病之一,一旦爆发流行会危及地区生猪养殖安全。近年来,随着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密度不断提高,猪瘟病毒出现了不同程度变异,典型化猪瘟发生流行率逐渐下降,发生猪瘟呈现出非典型化临床特征,肉眼观察不存在明显症状。此类患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如果没有严格落实检疫检验制度,易造成猪瘟的地区之间传播。需充分发挥检疫工作人员的职能作用,有效鉴别猪瘟临床症状和相似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切断猪瘟病毒扩散路线。

一、生猪猪瘟检疫

1、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时,检疫重点是疫病检测。生猪产地检疫中,猪瘟可以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 种。

(1)急性型

急性型猪瘟产地检疫应先查看生猪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如发病率、病死率超出正常范围或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猪瘟患病猪往往表现为腰背弓起、共济失调、呼吸困难、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体表组织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绀和出血病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眼角和鼻部黏液脓性分泌物显著增多;体温显著升高,严重时可到42℃;病死率可达100%,病程4~10 天,大多数猪群拥挤在一起取暖,畏寒怕冷[1]。出现疑似发病情况后,应与养殖户进行针对性沟通,了解猪群采食情况、精神状态、发病周期。

(2)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猪瘟患病猪和急性症状大致相同,但是相较于急性病例症状相对较缓和,体温高于40.5℃,仔猪病死率较高,病程5~30 天。

(3)慢性型

慢性型是当前生猪养殖领域较常见的疾病,有些患病猪病情相对较轻微,能够正常采食,不会表现出特征性临床症状;有的消瘦或发育迟缓,死亡率低,病程2~15 月。但患病猪能够持续向外排出病毒,一旦防控不当就会造成急性猪瘟的爆发流行,引发大批猪群发病死亡。

2、屠宰检疫

(1)查验相关手续

生猪屠宰检疫中要严格查看相关手续。首先应检查生猪的检疫合格证明,查看是否在有效期内,内容是否和实际运输情况相符合,确保生猪来源清、去向清、数量清;不合格不能屠宰,更不能进入屠宰场。屠宰前应查看消毒证明,必须要有专业兽医人员的检疫证明。查阅手续和证明确认完整无误后,核实和查看猪群的免疫接种标志,掌握猪群来源地,生长中是否存在特殊疫病;同时,仔细询问生猪运输中的表现,检查是否存在发病和患病死亡问题。

(2)针对性检查

上述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后应进行针对性检查。屠宰前进行静态检查,观察猪群是否存在异常表现,尤其是体温升高、采食不良、体表皮肤存在出血发绀等现象。屠宰中应对各个脏器组织进行针对性检查,尤其是脾脏组织是否肿大、易碎、表面有出血点、边缘钝圆,有时出现梗死病灶;盲肠部位是否存在纽扣状溃疡性坏死病灶[2];颌下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是否肿大出血。发现病变应由相关部门兽医人员对病情做出有效诊断,确诊为猪瘟后按责任追溯,充分掌握该批次生猪来源、养殖信息,并进行针对性处置。

二、猪瘟的鉴别

1、与败血性猪丹毒的鉴别

败血性猪丹毒也是生猪检疫中法定检疫的疾病之一,该疾病和猪瘟症状较相似。猪丹毒主要划分为败血型、疹块型和慢性型,典型特征是耳朵、前胸、背部、腹部、大腿处都会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界限明显的红色疹块,整块向外突出,轻轻按压会出现褪色;急性解剖能够发现脾脏肿大,肾脏显著淤血呈大红色,但脾脏组织不会出现梗死病灶。

2、与急性副伤寒的鉴别

急性副伤寒主要发生在1~4 月龄仔猪群体中,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采食量逐渐下降,后期躯体逐渐消瘦,鼻子、耳朵、颈部、腹部、四肢内侧皮肤表面都会出现紫红色斑块;解剖可发现脾脏显著肿大,大肠壁显著增厚。

3、与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鉴别

败血性链球菌病发病较突然,死亡率相对较高。患病猪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症状,体温升高到42℃,呈急性败血症,慢性病例还会表现出关节炎症状。发病阶段全身体表皮肤发红,耳朵、耳根、腋下、四肢下端会分布有大量紫红色出血斑块;全身淋巴结显著肿大、充血、出血;鼻黏膜、气管和肺脏淤血严重;心内膜表面存在大量出血点,心包积液严重[3];脾脏显著肿大,质地柔软变脆,表面存在大量梗死病灶;肝脏显著肿大充血;胃部存在大量出血病变;肾脏显著肿大出血。

4、与猪弓形体病的鉴别

猪弓形体病主要表现为腹部、下肢和尾根处会出现大量淤血、病斑;体表皮肤会出现发绀现象,有时还能看到大量出血点。解剖能够看到脾脏显著肿大;淋巴结肿大明显,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坏死病灶,切面多汁;胸腔中会存在大量血红色积液;血液稀薄,不能正常凝固。

三、无害化处理

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应启动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应急预案,养殖场和屠宰场的患病猪、病死猪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按照有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置规程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无害化深埋、高温焚化和生物发酵等方法,各有优缺点,可结合环境保护要求、经济成本以及病死生猪的处理规模综合选择。

1、深埋处理

深埋处理是猪瘟无害化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污染,但是会影响土壤生态环境。因此,应选择正确掩埋位置,保证无害化处理场所远离住宅区、水源、学校、生态保护地等。掩埋位置要保证地势相对较高,土壤干燥能够提高病死猪分解效率,不存在洪水冲刷。

处理时要开挖大于生猪处理规模的处理坑,底部铺厚2~5 cm的生石灰,然后按照一层石灰一层病死猪的原则进行针对性填埋。填埋后,表面及周边喷洒氯制剂、或戊二醛、或覆盖2~5 cm生石灰进行消毒,周边地区设立警示带和警示牌。该方法一般适合中小规模病死生猪的无害化处理。

2、高温焚烧处理

高温焚烧处理技术将病死牲畜放置在大型焚尸炉中进行焚化,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剩余物能够制作成其他产品直接利用。该方法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成本消耗相对较高。

3、生物无害化处理

生物无害化处理是在高温发酵环境下,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病死猪进行分解。该方法能够杀灭病死猪体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不会造成严重污染,但成本投入相对较高。

四、结语

猪瘟是生猪养殖领域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一旦爆发流行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蔓延,死亡率相对较高。现阶段,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仅依靠肉眼观察往往不能及时判定病情,经常会出现误诊。检疫人员需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猪瘟源头控制,落实各项检疫措施,对从引种到生猪养殖再到屠宰上市加工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检疫,确保市场流通的生猪产品安全。发现患病猪及时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传播范围扩大。

猜你喜欢

无害化猪群屠宰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汉源山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2.18 农民日报)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市场信息更新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