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角色游戏引领幼儿成长
——以“医院”角色游戏的开展为例

2022-11-25周烨琳

幸福家庭 2022年8期
关键词:医生护士游戏

■文/周烨琳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内在兴趣,而最能够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这与我园现代教育理念中“寓教于乐”的思想高度契合。游戏能促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充分彰显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自由发挥,有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接下来,笔者以“医院”角色游戏的开展与观察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利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一、开展角色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成长的过程依靠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最终将“他人的”转换成“自己的”。例如,幼儿开始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用筷子吃饭,是根据自己脑海中记忆的他人相关动作的景象而模拟出的类似的动作。有些幼儿可以在众人面前唱歌、跳舞、背诵诗歌,这是因为相关内容早已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且具有深刻的印象。幼儿的这种学习行为可以称为“形成记忆”。要想“形成记忆”,幼儿要先做到“仔细观察”。在这个闭合逻辑链中,“观察”位居首位,“形成记忆”位居第二位,“进行表演(模拟扮演)”则位居第三位。

第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是典型的社会性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适合的对话、沟通与交流,并积极开展合作,这可以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游戏前奏性指导

现阶段,在开展角色游戏时,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与游戏相关的前奏性指导,导致幼儿在模拟某种角色的相关行为时缺少连续性。以“医院”角色扮演游戏为例,一些教师出于让幼儿自由发挥的考量,并未对游戏过程提出过多要求,但这种行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缺乏指引的情况下,如果幼儿脑海中对医院的印象较为模糊,在扮演医生、护士时就难以呈现出良好的游戏效果。

(二)开展时间较短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游戏开展时间较短。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认为游戏中无法开展教学,游戏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真正重要的是游戏最后的总结环节。这种认知并非完全错误,幼儿的年龄较小,缺乏自主总结能力,需要教师帮助总结。但这部分教师忽略了一个现实情况,即设计的角色游戏时长是否适合幼儿。实际上,开展游戏的时间较短,会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幼儿可能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反而不利于后续总结环节的开展。

(三)评价方式存在缺陷

在评价角色游戏时,部分教师存在“以我为主”的现象,客观性不足,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有时会因幼儿的表现与自己制定的标准不相符而给出负面的评价,影响幼儿的游戏兴趣,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三、开展“医院”角色游戏的方法

(一)通过多元方式,帮助幼儿做好游戏准备

在开展“医院”角色游戏前,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并选择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幼儿观察与记录所扮演角色的特点。教师可以告知幼儿在前往医院、观看医疗题材电视剧的过程中,重点观察医生和护士的肢体动作、神态变化、所说话语以及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时作出的反应等。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相关情况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并通过一些问题,促使幼儿进行思考,帮助幼儿整合相关信息。例如,教师可以问幼儿以下问题:“你去医院看病的过程中,护士姐姐对你说了什么?”“医生诊断时使用了什么工具,你知道那些工具的名称吗?如果那些工具放在你面前,你会使用吗?”“你在医院就诊期间,是否发生过有病情严重的人进入医院并寻求急救的情况?当时,医生和护士都做了什么呢?”

笔者认为,上述过程是开展“医院”角色游戏必不可少的环节,原因在于:在角色游戏“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乐”不是随随便便的游戏,其包括了前期的良好组织、中期的高效率实施、后期的深入总结,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记录幼儿的游戏表现,开展家庭“医院”角色游戏

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医院”角色游戏,并将游戏中有价值的部分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珍贵的影像资料,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视频发送至家长群,鼓励家长根据视频内容适当延伸,与幼儿开展“医院”角色游戏,以增强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表演能力,丰富幼儿的认知。例如,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个名为“朱两小只吖”的视频博主,该博主的大女儿籼籼极具表演天赋,扮演任何角色都能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该博主其中一期视频的内容便是籼籼佩戴玩具眼镜和玩具听诊器,扮演医生诊断母亲的“病情”。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籼籼一副“老医生”的派头,先将右手做切脉的姿势,放置于母亲(扮演患者)右手手腕处“诊断病情”。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是为了集中心神,避免被其他事物所影响,籼籼还闭上了眼睛。过了一段时间后,籼籼睁开眼睛,收回右手,取下挂在脖子上的玩具听诊器,将听诊探头对准母亲的胸腔,开始新一轮的“诊断”。过了一会儿,在一旁录制视频的爸爸询问籼籼:“怎么样了,有结果没有?”此时,籼籼模仿医生的语气说话:“这病……嗯……是有点严重。”稚嫩的口吻说出非常老道的话,很多观众看到籼籼的表演,都惊叹于籼籼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表演能力。以上内容可以视为居家生活中,由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的“医院”角色游戏。家长也可以按照上述过程,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开展“医院”角色游戏,在增加生活乐趣的同时,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三)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开展“医院”角色游戏时,教师必须注重游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并根据游戏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正向的引导,以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价值,让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与经验。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医院内可能发生的生活场景进行游戏,并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某次“医院”游戏中,笔者根据幼儿的生活经历,设置了以下生活场景。

场景一:孩子因感冒发烧,在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医院进行输液治疗。这组游戏场景共有4名幼儿,其中1名幼儿扮演医生,另外3名幼儿分别扮演妈妈、护士和孩子,具体游戏过程如下。扮演医生的幼儿诊断“病情”,开了“处方药”并交由“护士”,扮演护士的幼儿准备好“输液”所需的工具。在准备“输液”时,扮演妈妈的幼儿对“孩子”说:“宝贝乖,插着针头的手不要动,睡一觉就输完了。”扮演孩子的幼儿回应:“好的妈妈,我会很乖的,我听妈妈的话。”这时,扮演护士的幼儿走过来说:“小朋友不要怕,可能会疼一下,但是要坚强,不要哭哦!”扮演孩子的幼儿说:“阿姨放心,妈妈告诉我要勇敢,我不会哭的。”在“输液”完成后,扮演妈妈的幼儿对“孩子”说:“还记得妈妈教过你什么吗?对他人要有礼貌,要说谢谢医生叔叔,谢谢护士阿姨,然后和叔叔阿姨说再见。”

上述场景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幼儿都有过此种经历。笔者设置上述场景的目的在于:重点突出幼儿的坚强和礼貌,让所有幼儿都能受到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文明礼貌习惯。

场景二: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前往医院看望住院治疗的爷爷。这组“医院”角色游戏比较复杂,需要6名幼儿共同完成,其中,三名男生分别扮演爷爷、爸爸和孩子,三名女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和妈妈。具体游戏过程如下。“爸爸妈妈”带领“孩子”进入“医院”后,先向当值“护士”询问:“您好,请问某某病房怎么走?”扮演护士的幼儿说:“从这里一直向前,第三个门就是,门口有标识。你们带着孩子可能不方便,我带你们过去吧。”这时,扮演妈妈的幼儿对“孩子”说:“宝贝你看,这位护士阿姨多为我们着想,快谢谢阿姨。”扮演孩子的幼儿对“护士”说:“谢谢阿姨!”扮演护士的幼儿夸赞道:“这孩子真有礼貌。”在进入“病房”后,看到“医生”正在查看“爷爷”的体检报告。扮演爸爸的幼儿问道:“医生,我父亲的病情怎么样了?”扮演医生的幼儿说:“没什么大问题,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在上述过程中,笔者重点突出人际交往的真实场景、办事过程中礼貌性用语的应用,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四)建立“以幼儿为主”的角色游戏评估机制

上文所述的“医院”角色游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很多内容较为固定。除了此种开展模式,教师还可以不作任何限制,完全由幼儿自由发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建立“以幼儿为主”的游戏评价机制,充分倾听幼儿的想法,适时表扬和鼓励幼儿,使游戏过程充满教育意义,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能够反映幼儿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通过开展角色游戏,教师可以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情况,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适当融入德育内容,并尽量减少主观视角代入,选择“以幼儿为主”的评价体系,鼓励幼儿说出所思所想,以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价值,在丰富幼儿游戏体验的同时,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生护士游戏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医生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