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师生共读活动,促进学科素养落地

2022-11-24强小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共读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强小英

[摘 要]师生共读是一种有计划的阅读活动,通过精选经典文学作品,师生一起参与阅读,能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收获阅读乐趣。师生共读,教师要从兴趣、方法、思维、智慧等方面,指引学生品读语言、与文本对话、与同伴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小学高年级,教师要从共读氛围的营造、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思维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开展师生共读活动,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共读;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7-0020-03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师生共读,教师能够及时地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鼓励,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经验,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共同参与阅读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为此,教师应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关注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引领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精选优秀课外读物,营造师生共读氛围

师生共读活动的开展,要从阅读氛围的营造入手,让学生乐于去阅读,在阅读交流中获得乐趣。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热爱读书,教师要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推荐一些他们爱读、想读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教师可以设置“演一演”活动,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对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演绎,体会人物的心理特点,把握文学作品的情感主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营造趣味化师生共读的氛围,教师还可以引入猜字谜、猜结局等游戏,让学生对人物情节、故事发展进行猜想。如在读《草房子》时,面对书中的主人公桑桑,教师可以给出相关的提示,让学生自己猜测故事结局。“桑桑很爱养鸽子,但鸽子却喜欢钻墙洞。于是,桑桑决定改善鸽子的住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桑桑会为鸽子打造什么样的房子?”在读到“桑桑看到河里有渔船打鱼,他也想拥有一张渔网”时,教师让学生猜想如何制作一张渔网;在读到“在炎热的夏天,桑桑看到母亲在晒棉被,他突发奇想”时,这里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桑桑想到了什么,又会做什么。借助师生共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他们更愿意去张开想象的翅膀,走进故事当中。

师生共读活动的开展,要从恰当的读物推荐开始。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比较热衷于阅读科普类读物、语言优美的散文、情节多样的小说等作品。文学作品的推荐,要兼顾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性,要能够契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学生的阅读注意力,让学生从中汲取文学的营养。教师可以推荐《上下五千年》《草房子》《小王子》《安妮日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以及天文类、科技类等读物。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在作业布置上要减量,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能够静心读书。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晨读、午读、夜读的时间读书,也可以结合教学进程,每周设置两节师生共读课。在班级设立每周师生共读情况反馈表,记录共读的内容、时间以及交流分享作品的内容。师生共读活动要强调读书形式的多样性,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灵活选择交流方式,让学生在共读中长见识、增友情、育素养。

二、品读文本特色语言,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在师生共读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紧密的合作与互动关系,要随时关注学生阅读中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适当的读书方法。如在阅读基本技巧指导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边圈画,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可以做个标记,抽时间与同学交流,尝试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有道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过程中,建议学生对精彩片段、对话、感兴趣的故事等进行圈画,将“眼记”“耳记”“心记”“手记”综合起来运用。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时,不能单一强调快,而忽视学生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关于快速阅读的方法,读叙事性文本时,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結果等信息;读说明性文本时,要抓住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何特征,说明的顺序及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师生共读时,教师还要做好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共读中。如对比阅读法,在运用时要把握好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两个思路。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找出其共性特征;对相似的阅读材料,找出不同的写法。在师生共读中,通过分析、对比,学生的阅读思维得以打开,个性化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如师生共读《草房子》时,教师通过一个月的共读实践,引导学生去关注作品的语言特色,即写景时要将景物描写得真实、可感。例如,书中有这样一段:“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海滩上的茅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阅读后思考,用这样的茅草来搭建房子,效果会怎样?”学生想到了“古朴”“华贵”“别致”等词汇。用茅草来盖房子,自然和谐,更能突出油麻地小学的淳朴景色。再如,“秃鹤捡起一块瓦片,砸了过去,惊得那几只鸭子拍着翅膀往远处游去。秃鹤又接二连三地砸出去六七块瓦片,直到他的瓦片再也惊动不了那几只鸭子,他才罢手。”这段话显然是动作描写。秃鹤与桑桑是同班同学,秃鹤为什么要捡瓦片砸鸭子?学生从故事中发现,秃顶的陆鹤,起初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体缺陷,但慢慢地,当他发现其他同学都以秃顶来“戏弄”他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思也变得敏感了。如纸月和香椿经过他身旁时,用手捂着嘴笑,这时的秃鹤,内心是自卑的、恼怒的。在看到水面上游来游去的鸭子时,内心的焦虑使得秃鹤无法平静,便捡起瓦片向鸭子砸去。由此,从秃鹤动作的描写中,学生感受到了其内心的情感变化,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分享阅读感受,激活学生阅读思维

开展师生共读活动,要提升阅读质量,就要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在阅读中融入思考,从人物特点、作品内涵中去领悟。如在读《草房子》时,结合共读交流活动,可以请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陆鹤,原因是虽然陆鹤是个秃头,经常被人嘲笑,但陆鹤具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在学校会演活动中,因缺少一个秃头演员,他能够主动请缨参演,为学校赢得荣誉,这样的行为值得学习。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桑桑,虽然桑桑很调皮,但很讲义气,看到纸月被别人欺负时,桑桑像男子汉一样挺身而出。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杜小康,因为杜小康很大度,当学校里缺少什么东西时,他总是从家里拿来;杜小康也很勇敢,在家庭遭遇变故后,依然能够积极面对。在阅读交流中,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谈一谈哪些地方最难忘。有的学生想到了秦大妈为救落水的南瓜牺牲了生命,很感动;有的学生想到了桑桑穿棉袄走在操场上很好笑。在谈《草房子》的阅读收获时,有的学生想到,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可能会面临不同的苦难,但每个人都要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做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有的学生想到,《草房子》里的每个人物都很善良,就好像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从中可以受到鼓舞。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阅读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在师生共读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领者,结合不同的读物,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读物的内容。如在读《小王子》时,教师先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梗概后,将其中的人物串联起来,有狐狸、国王、蛇、玫瑰、酒鬼、扳道工等,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力,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展开探讨。在阅读后,教师提问:“结合自己的理解,哪一个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在小王子穿越星际空间的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人?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王子与玫瑰的结局将如何发展?”以共读话题为依托,让学生展开共读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智慧。师生共读后,还要积极拓展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后将感想、心得、体会写出来,形成文字,并进行评选与交流,这样能让阅读变得更精彩。

四、关注学生阅读智慧,提升师生共读质量

阅读活动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智慧,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比如,在读《草房子》时,对书中主人公的形象的理解,教师可引入“读文学画”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文字表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画笔去描绘人物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怀。教师进行描述:“有一个人,长着长长的、好看的脖子,光溜溜的脑袋,脑袋上没有一丝瘢痕。阳光下,脑袋像打了蜡一般,白亮得很。这个人,个子很高,还很瘦,两条腿倒也好看,就是太细了。穿着短裤,在阳光下悠闲地站着。”“还有一个人,她的脸很白,站在夏日下,除了短衫、短裤覆盖的地方外,腿和胳膊都很白,阳光下闪着白光。”“又有一个人,这个人的脚上穿着一双破洞鞋,脚趾头都露出来了。眼睛很小,因为太瘦,显得有点佝偻,但是,几个大门牙,却显得很大。”“还有一个人,个子很高,比同岁的孩子都高一头多。脸色也很红润,看着很健康,长得有点像女孩子。”“最后一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清瘦,两条腿,像麻秆一样,又细又长;胸脯上,肋骨很分明;眼窝很深,眼睛却很大,看着有点吓人。”在表述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邊听边画。很快,有学生画出了五个人的形象。一些学生不仅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还在人物动作、神态上增加了很多趣味元素。从这些人物的描写中,学生很快了解了《草房子》的主人公分别是桑桑、秃鹤、杜小康、纸月和细马。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认识了书中的人物形象,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增长了阅读智慧。

师生共读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加强交流与互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在共读形式上,学生是阅读的主动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要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结合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展“演一演”的活动,由学生扮演书中的主人公,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深化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学生有了自信,才会更主动地参与共读活动。

在师生共读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恰当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对叙事性文本,教师要指导学生快速提炼关键信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具体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等;对议论性文本,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对说明性文本,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有何功能,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等等。比如,《草房子》中,柳柳问桑桑:“妈妈为什么总哭?”桑桑回答:“因为,我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柳柳问:“就你一个人吗?我和你一起去,你带我吗?”从这些对话中,学生体会到柳柳对桑桑的情感是多么的真挚、无邪。教师让学生将兄妹俩的对话进行演绎,学生在分角色表演后,深刻感受到了“妹妹心疼哥哥,哥哥深爱妹妹”的兄妹之情。师生共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力,还渗透了良好的品德教育,提升了阅读教学的品质。

总之,师生共读活动在开展前要做好规划,要结合学情、班情,精心选择适宜的读物,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师生共读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要积极参与共读讨论,借助形式多样的话题、问题,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熏染。同时,师生共读活动要将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衔接起来,将校内阅读与家庭阅读贯穿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稳步提升。开卷有益,师生共读活动,如绵绵细雨,润物无声;如璀璨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田。

[ 参 考 文 献 ]

[1] 欧建英.师生共读:打开学生智慧的一扇窗[J].亚太教育,2019(8):32-33.

[2] 王建丰.师生共读:将学生带入灿烂的阅读星空[J].中国教育学刊,2010(S2):52-54.

[3] 张学青.点亮阅读之灯: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教育,2009(9):32-36.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师生共读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