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 NB-IoT 技术设计电缆防损监控系统

2022-11-24谈生磊侯天录姜永宏张首旺杨霄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马玺尧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灌篮 2022年13期
关键词:低功耗接收机功耗

谈生磊 侯天录 姜永宏 张首旺 杨霄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马玺尧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一、我国城市输电线路电缆入地的优势及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我国,电缆入地已成为电力建设的一种趋势。电缆入地对于完善城市电网功能,使电网布局更合理、层次更清晰,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对美化市容市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随着电缆转入地下隐藏,针对于地下电缆附近的土方开挖施工,就成了导致电缆损伤、影响安全运行的危险因素。因外部施工开挖造成的电缆破坏时有发生,影响供电安全运行,影响生产,造成国民经济巨大的损失。

(一)避免地埋电缆被外力破坏的技术监控方案

如何保障地埋电缆不被外力挖掘破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最直观的方案是埋设标示桩进行提示但因现场情况复杂,效果不佳。

另外还有采用OTDR系统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来监测电缆路径上是否存在外力破坏。这种方案,要求沿电缆路径全程埋设传感光纤。同时要配备OTDR分析系统,来实时监测分析是否存在异常。

这种方案,投资大,设备昂贵,施工费用高昂,无法大量推广应用。而且,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测系统,其对异常点的定位参数为距离监测装置的距离数据,管理人员无法通过异常点距离数据迅速找到异常点位置,无法对异常做出快速反应。

(二)采用全新思路设计地埋电缆的防外力开挖破坏监测系统

当前对于现有地埋电缆的防外力开挖破坏监测的应用,其难点在于传感器形式和采用了线缆方式的数据传输,导致施工工程量巨大,投资大。

分析地埋电缆的防外力开挖破坏监测的数据特征,其在监测过程中,如无异常,可以不需要发送或者接收数据,只需要在出现异常时需要向管理方发送数据。以此特征为思路重新设计监测系统,寻找不需要大量布线的监测系统形式。

在本设计中,计划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数据,可以避开敷设大量数据线缆的弊端。因传感器需要布设在地域广阔的室外电缆路径上方,无法取得外部电源供电,因此必须采用高能长效电池供电。在此情况下,常规的无线传输方式如GPRS、4G等,因其耗电量大,一组电池工作只能坚持几个小时,均无法保证长期工作,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设计是要长期工作,时间范围在数年的续航时间。其他方式如蓝牙、LORA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其耗电也无法支持数年的工作,因此,必须寻找更加低耗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

在数据无线传输方式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本设计需求选择:

1.数据传输量要求不是很大,速率可以低一点。

2.要求数据传输范围广,本设计和实际应用,其地下电缆广泛分布于室外、野外等广阔的地域范围,不是在某个单位,某个厂区的状态,因此,其数据传输范围,要求传输范围要广,要求不能受距离限制。

3.功耗低,要求传输方式的能耗越小越好。

4.技术成熟,便于应用和实现。

综上所述,筛选当前的无线传输技术,排除掉蓝牙、LORA、ZIGBEE等,这些方式基本上是视距传输;排除掉4G、5G,这些方式耗电大,而且无法保证信号的覆盖范围;GPRS也排除了。剩下一种就是NB-IOT方式,这种方式是物联网的一个新兴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做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我国的NB-IOT基站部署也较为完善,大部分地区都有信号覆盖,能够提供NB-IOT技术在本设计中应用的技术支持。

而且NB-IOT技术较为成熟,生产生活中已经渗透了很多这了应用,如:共享单车、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市政设施、定位产品等,符合本设计对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要求。

二、选择NB-IOT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重点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蓝牙、Wi-Fi等技术,NB-IOT技术具有覆盖广、大(海量)连接、功耗更小等优势。

1.NB-IOT在本项目设计中的优势

1)接入数量大: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数。本设计需要大量独立传感器搭载独立传输数据的无线连接,NB-IOT这种大接入量特性正是本项目需要的特性。

2)信号覆盖能力强:NB-IoT室内覆盖能力强,比LTE提升20dB增益,相当于提升了100倍覆盖区域能力,对于地下设备的信号覆盖有较大的提升。以井盖监测为例,过去GPRS的方式需要伸出一根天线,车辆来往极易损坏,而NB-IoT只要部署得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本设计中的监测传感器,需要埋设于电缆路径的地面内,对信号覆盖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选择信号覆盖能力强的NB-IOT方式。

3)低功耗:低功耗特性是物联网应用一项重要指标,特别对于一些不能经常更换电池的设备和场合,如安置于高山荒野偏远地区中的各类传感监测设备,它们不可能像智能手机一天一充电,长达几年的电池使用寿命是最本质的需求。NB-IoT聚焦小数据量、小速率应用,因此NB-IoT设备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设备续航时间可以从过去的几个月大幅提升到几年;此种特性,正是本设计需要的低功耗性能。

综上所述几种特性,是本设计中选择使用NB-IOT传输方式的依据。

2.模块选择

在本系统的监测装置设计中,除了电池之外,影响装置体积尺寸的就是数据传输模块了。本设计中选择使用了BC260Y模块。此款模块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且多频段的LTECatNB2无线通信模块。其尺寸仅为17.7mm×15.8mm×2.0mm,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终端设备对小尺寸模块产品的需求,同时模块在封装设计上兼容移远通信GSM/GPRS系列M26模块以及NBIoT系列BC26/BC25/BC28模块,方便在测试过程中灵活地进行替换、升级等操作。

BC260Y提供丰富的外部接口和协议栈,同时可支持中国移动OneNET平台、中国移动Andlink平台、中国电信AEP平台和中国电信IoT平台等物联网云平台,为应用设计提供极大的便利。

BC260Y模块采用易于焊接的LCC封装,可通过标准SMT设备实现模块的快速生产,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凭借紧凑的尺寸、超低功耗和超宽工作温度范围,BC260Y广泛应用于烟感、无线抄表、智慧物流、智能停车等诸多应用中,其应用案例多,性能已被广泛验证,因此本设计拟采用此型号模块。

3.低功耗的实现

在本设计中,监测传感器会被安装于室外,采用电池供电,鉴于需要长时间续航监测,进行低功耗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而本设计拟选择的BC260Y,通过研究其技术文档有多种低功耗方案可供选择。

在通讯模块中,模组的Modem担负着连接网络,传输数据的重任,是耗电最大的组件,也是整个传感器耗电最大的部分。因此,设计不同情景下Modem的不同工作方式,是降低功耗的一个重要途径。

1.DRX模式

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为模块Modem的工作模式。

为了节省功耗,模块于每个DRX周期监听一次寻呼信道,以检查是否有下行业务到达。

DRX模式下,模块在每个DRX周期监听一次寻呼信道,功耗相对eDRX和PSM来说较高,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建议使用DRX方案。

2.eDRX模式

eDRX:extended DRX(扩展不连续接收),为模块Modem的工作模式。

eDRX是3GPPRel.13引入的技术,eDRX比DRX拥有更长的寻呼周期,使得终端能够更好地节省功耗,但是也会导致更长的下行数据延时。模块只能在PTW(Paging Time Window,寻呼时间窗口)内按DRX周期监听寻呼信道,以便接收下行业务;PTW外的时间处于睡眠态,不监听寻呼信道、不能接收下行业务。

eDRX就是模块不断地打开、关闭接收机。打开接收机时能够接收数据,关闭接收机时则无法接收数据;eDRX周期即由关闭接收机和打开接收机这两个完整的时段组成,以BC26模组为例,支持配置的时长为20.48s~2.92h,eDRX功耗较DRX低。

eDRX在兼顾低功耗的同时,可以实现网络的快速响应;比如可通过配置使模块实现休眠若干分钟,再唤醒工作,再休眠若干分钟。因此eDRX适用于无须频繁发送数据、但需要实现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模块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eDRX参数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3.PSM模式

PSM:Power Saving Mode(省电模式),为模块Modem的工作模式。

模块Modem的PSM是3GPP Rel.12引入的技术;其原理是允许模块在空闲态一段时间(T3324)后,关闭信号的收发和AS(接入层)相关功能,从而减少天线、射频、信令处理等的功耗消耗。模块在PSM期间,不接收任何网络寻呼,包括搜寻小区消息、小区重选等,对于网络侧来说,模块此时是不可达的,不再接收下行数据。

在PSM模式下,终端不再监听寻呼,但终端还是注册在网络中;因此,要发送数据时不需要重新连接或建立PDN连接。在模块Modem进入PSM模式后,仍然可以主动发送上行数据到平台。

与eDRX相比,PSM打开、关闭接收机的频率更低,可低至几天打开一次接收机。PSM周期内,模块仅在接收机打开的时间内能够接收到数据,接收机关闭的时间内将无法接收下行数据。PSM模式下,功耗只有微安级,终端在此工作模式下才可能实现极低的功耗,如“一节电池用数年”。

基于以上几种模块的功耗控制方案,在本设计中,采用多种功耗控制方案联合应用的方案:

1)在传感器监测到异常的期间,设置模块工作在Active状态,连接服务器发送告警数据,等待下行指令。

2)如果在几分钟之后依然没有下行指令响应,那么模块Modem将被调整成Idle状态,模块将工作在DRX或者eDRX状态,以便节省电能,同时保持对下行数据的响应。

3)在传感器的正常待机监测期间,模块工作在PSM模式,此时传感器未检测到异常信息,不需要实时发送异常数据,只需要定期向服务器报告一下自身状态。因此功耗被最大限度地降低,实现电池供电长时间的续航。

本设计中地埋电缆的防外力开挖破坏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其系统组成原理示意图如下:

监测传感器通过NB-IOT网络,将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在管理终端接收数据和异常告警信息。

其中,传感器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内容,其采用微功耗设计,高能电池供电,采用全密封外壳,沿电缆路径装设于电缆上方的地面内。

传感器内部设计了检测传感器组件和信号处理组件,采用微功耗器件,配合NB-IOT实现数据传输,将异常信息通过公共物联网网络发送到服务器,传送到管理者的接收系统,实现异常信息的及时接收。其每个传感器,都在服务器中注册时,注册自身的电子地图信息,因此可以实现管理者迅速定位到异常位置附近。

此种设计方案,解决了常规标示桩无法主动监测的弊端,解决了光纤传感器需要开挖敷设工程量巨大的弊端,解决了光纤传感器需要专业分析系统的高投资弊端,更解决了管理者无法快速定位异常点地理位置的弊端,实现了对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

以上设计经过实际测试,能够实现预定目标。因此,使用NB-IOT网络传输数据应用于地埋电缆防外力破坏监控系统,代替有线数据传输作为数据传输方式,是完全可行的。

猜你喜欢

低功耗接收机功耗
基于任务映射的暗硅芯片功耗预算方法
功率放大器技术结构及在雷达接收机中的应用
GNSS接收机FLASHADC中比较器的设计
一种高速低功耗比较器设计
复合材料结构的低功耗冲击区域监测方法
一种宽带低功耗四合一接收机设计
一种面向ADS-B的RNSS/RDSS双模接收机设计
揭开GPU功耗的面纱
一种低功耗温度检测电路的设计
环保之功,从主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