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评价:让体育评价“活”起来

2022-11-24潘月光南京市板桥中学

灌篮 2022年13期
关键词:动态体育教师技能

潘月光 南京市板桥中学

近年来,在体育教学评价发展多元化趋势下,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这种新型评价模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动态评价作为一种互动式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评价方式过分侧重于测量与筛选的特点,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使用好动态评价不但能丰富我们体育教学评价的方式,也对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动态评价一改过去教学与评价割裂的现状,使教学与评价相得益彰,让体育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僵局:体育评价改而不革

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同过去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学的评价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重视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由于传统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体育教师在评价手段的选择上,仍然习惯于“一测了之”,始终还是没有脱离出将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或与相关测试标准进行比较的模式。不论评价的形式如何变换,得到的评价结果与结果所承载的意义还是没有大的变化。评价结果所呈现的仅是个体已经形成的运动能力,只是学习的结果,对于受测者个体的运动潜能、技能形成过程、元认知的形成等个体能力的改变都无法测量与判断。这就是目前各类体育评价研究始终没有跳出的局限——比较和筛选。如果体育教学评价跳不出“比较和筛选”这个局限,那么不论形式如何改变,评价的本质并不会发生变化。

二、搅局:体育评价中的“鲶鱼”

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又称学习潜能评价(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是对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者和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价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价方式的统称(Lidz 2003:337)。

动态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心理学领域,后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它是一种交互评价的方法,重在评价学习者对干预作出反应的能力。它包含了有目的、有计划的中介教学,同时也包含对教学影响效应的评价。动态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和以色列心理学家弗斯坦(Feuerstein)。在维果茨基提出的社会发展认知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SCT)中,维果茨基从社会文化层面来探讨学习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社会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以及支架等概念,其中最近发展区概念是动态评价的核心思想。根据SCT理论,个体对基于当前水平的外界支持或外部介入的反应揭示了尚未全面开发的认知功能,而且恰到好处的介入能够使个体超越他们单独行动时的水平,反过来又会促进个体更快发展。

动态评价理论采用了维果茨基的观点:教育的主要职责不是为了证明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有问题,而是为了发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帮助学习者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动态评价的功能远不只是用来提高学习者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而是不断引导学习者超越当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走向“卓越”(Feuerstein,1988)。

相较于静态评价,动态评价既关注学生目前的能力,又关注学生整体的认知发展历程与学习潜能,同时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产生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评价中,动态评价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评价也不再是简单区分“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而是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考查学生学习潜力、助力教学方法改进的一种“活”的评价方式。

三、破局:让体育评价“活”起来

动态评价另外一个“活”的方面是注重与教学过程的动态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步评价用以发现问题,并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方向,所谓教中有评。在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干预与互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潜能与运动技能的提升,所谓评中有教。真正实现了教学与评价的辩证统一,使二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我们以《羽毛球发球单元》教学为例,通过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对比,来发现动态评价到底“活”在何处。

教学与静态评价过程:

教学与动态评价过程:

在羽毛球发球教学后,传统的静态评价方法是通过技能测试,根据测试标准为学生打出一个分数。这种情况下,评价反应的是学生羽毛球发球水平在同龄人中所处的位置。在动态评价模式下,教师可以采用“三明治式”动态测试方法,即“测验-训练-测验”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

先是无帮助前测,然后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在测试中的反应,针对其优点和不足而提供教学指导和训练。最后再次进行羽毛球发球测试。两次测试之间的差别就是学生学习潜能的指标,学生后测的水平即是学生现阶段最大潜力水平。在动态评价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现阶段的运动技能学习潜力水平、在技能学习中存在的学习障碍、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状况等信息。这些都可以为接下来的体育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动态评价中可以获知自己的运动潜力、存在的问题(学习障碍)、运动技能学习的策略等等。对自身技能学习情况认识的加深,最终将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元认知”能力的提升,为后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教师有针对性的干预与互动也将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四、开局:进入体育评价新天地

常言道“不破不立”。体育教学评价如果不能打破旧的思维定式,那么新的评价方式始终无法真正建立起来。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评价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进而带动学生观念的转变。

(一)思维开放

体育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和使用动态评价。因为体育教师本身的受教育过程更多是传统静态评价,因此,思维的惯性会导致新评价方式较难被接受。但是传统评价方式所呈现的更多是分类、排名、贴标签,这种横向比较对于更多学生来说很难体验到成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作为被评价的一方,学生同样也深刻地受到了静态评价的影响,分数(或测试成绩)成了自我评定的重要参照物,也是与他人进行比较的重要参照物。而这种比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更多带来的是一种失败的体验,最终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某一项运动失去兴趣。如某些学生觉得自己的篮球技术始终比不上同学,就会得出“我不适合打篮球”的推论,最终导致“那干脆不玩篮球了”的后果。师生的这种思维定式是阻碍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的最大局限,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面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才能成功破局。按照动态评价的评价理念,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诊断,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这一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契合了“终身体育”发展观。因此,体育教师要正确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关注评价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避免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同时评价结果的呈现也要打破量化评分的传统,采用“量化”与“质性”评价共存的方式,为学生运动认知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更直观的指导。

(二)观棋可“语”

在静态评价中,评价标准是权威的,评价者是中立的,被评价者必须独立完成测试,正如常言所说“观棋不语”。这样的评价过程,学生无法从教师或其他同学那里获得足够的信息和帮助来改变自己的测试状态,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学习障碍的存在而无法更加全面的展现自身的学练成果。简言之,就是评价与学习无关,学生也无法从评价中获益。动态评价与其恰恰相反,它的评价过程是开放的、动态的。教师在动态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会进行大量的互动,让学生详细说出其思维过程及运动技能学习情况,从而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运动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评价中将会受益,他们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识会变得更加深入。再结合教师的指导,就可以进一步推动自身体育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追本溯“元”

现今的体育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与能力的培养。在时间跨度上,终身体育的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体育的范畴。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否实现“终身体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情况。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元认知”的建立与发展。弗拉威尔(J.H.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具有元认知的学习者能够意识到并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能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能预计自己努力的成效,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能够思考学习过程和了解自己已经学会了什么,等等。动态评价的过程学生都是参与其中的,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动态评价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在技能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取解决的策略;可以“一窥”自己的学习潜力,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可以在教师提供的学习策略中学会规划、监控和评价,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升华。这些能力的提升,最终将慢慢塑造出学生更高水平的“元认知”能力,为终身体育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支撑。

(四)“此彼兼顾”

在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身体练习实现运动技能的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是运动技能形成主要模式。但是学生作为有感情、有个性的人,一些非运动因素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同样不可轻视。这些非运动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个性气质、情感等等。我们知道,有着良好“运动参与”表现的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会远远领先于同起点的同学。同学关系融洽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会获得更多的愉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观察,既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非运动因素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在关注主线发展的同时关注支线的发展,甚至通过支线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主线的发展,实现育体与育人相融合。

五、结语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动态评价强调互动和干预,强调评价与教学相结合,将传统评价所关注的结果取向转变为过程取向,侧重对个体认知策略的培训和潜能的开发,通过干预与互动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评价本身最大程度地接近了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Lidz 1997),让我们了解到学生的未来所能。这种评价模式对有效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指导教学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动态评价应用实践中,虽然有许多问题仍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如:干预和互动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评价过程耗时费力;评价的动态性带来的信度和效度难以兼顾的问题等。但是,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抱着探索未知的精神,大胆尝试动态评价模式来改进我们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动态评价将评价与教学、辅导、诊断、培训、矫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看似复杂,但归其根本就是评价要“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就是以每一名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为本,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掌握了动态评价的真谛。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大可放开手脚,通过实践、创新不同的形式去践行动态评价,践行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动态体育教师技能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动态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