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优化方案研究*

2022-11-24逯春萌张志刚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2年9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设施区域

陈 冰,逯春萌,张志刚,周 超,周 军

(焦作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及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投入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当前,国内各区域省市普遍存在科研资源与科研需求一对矛盾共存体,前者呈现资源闲置,后者则体现日益增长;这就使得科技资源的二次优化配置提到日程上来。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二次优化配置经验表明,区域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共享是破解这一对矛盾共存体的有效手段。

1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及科研、企业研究院所进行研发创新的重要科研资源,对于区域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支撑作用。目前,这些科研资源出现一定程度的闲置、利用率低、共享推广困难等现象,如何再次合理配置、优化使用、提高设备运行机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学者提出区域内大型设备共享这一解决办法,以期实现大型设备的二次合理配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本文从以下4 个方面展开区域共享平台的优化策略研究。

1.1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初次配置不均衡

当前,我国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中心等。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现存的管理体制,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结合;二是设备资金的投入机制;三是区域共享平台本身不完善。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区域内设备在初次配置过程中主要集中在若干高校及科研院所,有着较为显著的配置失衡。对河南区域科研设备、资金投入来源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由财政经费拨款购置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占到79.3%,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所属的设备资源占到93.12%,而且呈现投入资金逐年增高的趋势。然而,作为创新研发主体的企业所拥有的设备资源仅占不到2%。从设备产权所属及资金投入可以看出,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出现极大的不均衡性,其对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改革、经济转型的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2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率低与企业实验研发需求无法满足并存

基于河南区域内高校、研究院所、企业所属的设备仪器的使用率调查,设备运行有效工作机时率不足70%,满负荷运行率仅占全部设备的20%,存量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呈现大量闲置的现象。近几年,随着“双创”的逐年推进,大众创新意识日益增强,创新活动日渐增多。但多数微创企业,尤其是科技型研发型的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或团队,难以自购价格昂贵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这些有实验设备需求的企业多数选择租用、委托服务,即采用共享的方式获取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相对应的是,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对外服务率不足10%。这也表明区域内科研资源初次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区域创新发展需求,亟需通过优化配置,解决初次配置失衡所产生的供需矛盾。

1.3 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助推剂

2014 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发〔2014〕70 号文件,指出大型科研设施涉及的管理单位应建设设备在线共享平台,并依据设备管理规范及标准提供共享设备的信息及使用方案[1]。区域内大力推进科研设施共享,对于提高现有设备仪器的使用率、高效合理分配财政资源、网络化整合分散低效的闲置科技资源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区域内各类微创企业团体、“双创”个人等提供科技实验资源,满足其科研需求,增强其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及科研发展效益。

1.4 资源共享的区域扶持手段单一化

目前,各区域应盘活科研资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需充分利用好本区域大型科研设施,提高本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各区域积极依托互联网搭建以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中心的辐射状共享平台,推出各种以财政补贴为主的开放共享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这些引导政策有效地推进了区域科研设施共享,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由于区域共享平台科研设施所属管理单位、借用方、政策方以及内外环境等众多因素交织,单一补贴激励手段对区域内科研资源大规模共享的促进作用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严重依赖补贴政策的现象,这些制约了科研资源的充分使用,阻碍了共享平台市场化的运转和向好发展[2]。

2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的优化思考

区域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的内涵是区域内各类需求方能够共享科研设施所带来的便利和益处。然而,各区域不同程度地突显出科研设施初次配置的不均衡,该结果正是共享平台各组成方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欲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设备的价值,就要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而优化配置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则是提高设备使用率的有效必要途径。

2.1 创新一体化共享模式

目前,我国主要省市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模式有三新模式:一是模式新,尽量将高校科研院所全部实验资源纳入到共享平台;二是机制新,大型科研设施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以便维护、运行、规范化;三是管理理念新,明确规范有些资源部分开放有些资源整体开放。此外,政策要先行,政府出台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以促进实验仪器设备的共享,完善设备的联合审议制度、权责分离制度[3]。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包括资源供给方(提供设备资源的机构)、需求方(对科研设施有需求的各类创新主体)、中间组织(政府主导的公益类的共享平台或者经营性的间接提供科研设施的中介服务机构),该平台以延伸资源共享范围为最终目的。

以上三种共享模式应用较为广泛,但收效有限。笔者在此提出,构建以补贴为辅,以当前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型科研设施一体化共享平台,该开放平台第一层纳入资源设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设备需求自主下单申请使用;第二层提供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为创新产品提供专业的产品质检测试服务,以降低研发机构及企业的研发和验证成本;第三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技术攻关,设备配备专业人员,协助使用单位深入分析产品检测数据,对接知名大企业、科研院所,征集课题,开展技术攻关;第四层政府应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对设备提供方、需求方、管理方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补贴等,充分释放共享平台的活力,使资源流动起来,从而将关联的、相似的创新难题与大型科研资源实现对接,以推进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该平台采用市场化运作,搭建政府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桥梁,为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支撑点,让有限的资源设施发挥最大效益[4]。

2.2 完善政策导向并优化共享机制

1)地方政府应在调研基础上完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制定涵盖设备仪器共享规范、有偿共享收费标准、有偿技术支持及技术保密制度、共享设备信息管理制度、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等制度保障。

2)制定共享考核规范,以公平、公正、透明为原则,对纳入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进行阶段考核,并以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考核避免“一刀切”,应综合考量设备的对外共享机时、共享收入、设备开发成果、设备服务质量、基于设备的人才培养等指标[5]。

3)制定购置、建设科研设施联合评议工作协议机制。申请购置设备方应提交详细可行的申请购置报告及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的承诺书,行政管理方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报告进行必要性、先进性、配套性、稀缺性评议,避免重复性购置建设,获批的申请方应当按日期兑现共享承诺。该评议机制从初始配置上保障仪器设备的地域及需求上的均衡性和前瞻性。

2.3 优化共享环境

1)人性化共享平台环境。规范放宽对接入网设备供给方地域范围,鼓励跨省市范围设备共享,开展大众熟知的网络、公众号、小程序、二维码、传感网等形式线上线下媒介推广宣传,激发资源供给方提供设备共享积极性,使科研设备流动起来,盘活科研资源。

2)构建共享资源数据库。此举有助于高校、科技型企业、研发型单位等需求方全面、便捷、准确获取资源信息,包括下单预约、接单处理、咨询服务、补贴申请、信息发布、智能索引等功能,可线上线下对需求方提供定制化服务,使需求方节约时间及研发成本,提高企业效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科技的发展。

3 结束语

区域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为区域内政府、管理方、设备供给方、设备需求方提供对话的环境,为各个设备需求方提供高质量便捷的科研设施及技术共享,解决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科技攻关各环节上的痛点、难点问题。能够将不同单位、不同科研领域的人力、物力资源聚集起来,有效推动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协作,增强区域内协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设施区域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区域发展篇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