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分析

2022-11-23唐惠星崔雅璇薛启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清除率乳酸重症

刘 倩,唐惠星,崔雅璇,薛启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

重症肺炎为常见的呼吸道危急重症,病情严重者可诱发多种器官衰竭,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新发呼吸道病毒的发生,感染的高危宿主增多,尽管新型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及高级生命支持的应用,重症肺炎仍是临床中诊治困难的疾病,且大多患者预后差,故预后评估在重症肺炎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2]。相关研究表明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为感染性指标,对重症肺炎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3]。血乳酸浓度作为反映外周组织情况和细胞内是否缺氧的敏感指标,其乳酸清除率(lactic acid clearance rate,LCR)可有效评价重症感染性疾病的预后[4]。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不仅能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还能有效判断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情况,有学者提出RDW可能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关,但RDW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不足[5,6]。本研究探讨PCT、LCR及RDW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7];②年龄在60岁及以上;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入组前3月内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用史者;②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部疾患者;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⑤入院24 h内死亡或自动出院者;⑥合并痴呆等精神疾患无法配合本研究开展者。其中男70例,女54例,年龄(68.15±9.48)岁。同时选取98例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非重症肺炎患者作为非重症组,其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69.77±8.1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PCT、RDW检测方法:抽取患者入院后次日空腹清晨静脉血5 ml,将标本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处理后使用离心机离心(半径:13 cm,3 000 r/min,15 min),获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CT,通过选用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SYSMEX XS-1000i全自动分析仪,并使用其配套试剂盒对RDW水平含量予以测定。LCR检测方法:采用 GEM Premier 3000 仪器检测患者入院时及入院6 h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并计算6 h乳酸清除率,6 h乳酸清除率=(初始血乳酸值-6 h后血乳酸值)/初始血乳酸值×100%[8]。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PCT、LCR及RDW水平;②以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的方式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随访截止时间2022年1月或死亡。根据预后评判标准[9]分组:预后良好组:患者生存、痊愈;预后不良组:患者死亡或虽存活但留有后遗症而影响生活质量;③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非重症组PCT、LCR及RDW水平比较研究组PCT、RDW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组,LCR水平低于非重症组(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非重症组PCT、LCR及RDW水平比较

2.2 不同预后重症肺炎患者的PCT、LCR及RDW水平比较随访结束,预后良好100例,预后不良24例。预后不良组PCT、RDW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LC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2。

2.3 不同临床特征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比较年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白细胞≥3.0×109/L、PCT异常、LCR高水平及RDW异常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率均升高(P<0.05)。见表3。

表2 不同预后重症肺炎患者的PCT、LCR及RDW水平比较

2.4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年龄和PCT、LCR及RDW水平异常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3 不同临床特征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比较 [n(%)]

表4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实质炎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10]。临床多结合影像学表现来诊断肺炎,同时寻求正确判断病情、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的有效指标,可为治疗提供有效证据,是临床研究者关注的重点[11,12]。临床中常用于检测感染指标有很多,包括病原学检查、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血象等,但均存在检查时间长、特异性不高的缺点[13,14]。

PCT作为降钙素前肽物质,在机体感染后可受到细菌毒素、细胞因子的刺激后大量合成和释放,破坏机体的结构和组织,对感染鉴别诊断具有优异的特异度及灵敏度[15,16]。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比患者与健康人群的PCT水平发现,重症肺炎患者的PCT水平出现异常升高,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合[17],说明检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PCT水平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乳酸是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正常机体内少量存在。当出现氧合障碍,葡萄糖无氧酵解时,乳酸水平异常升高,故乳酸能够反应组织细胞的氧合状态,既往常通过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变化,来判断机体氧生理代谢及组织灌注状态[18]。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了LCR对评估组织灌注状态的具有一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器官的功能状态,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够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辅助指标,同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19,20]。本文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的LCR水平低于非重症组,预后不良组患者LCR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证实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灌注障碍,可能出现高乳酸血症,检测 LCR 可以作为评估预后重要指标之一。

有相关实验证实,重症肺炎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但仍未达到活性氧诱导发生氧化损伤的水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氧化应激反应参与了重症肺炎的病变过程,而在重症肺炎病变过程中,患者体内发生的炎性反应将是RDW升高[21]。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RDW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预后不良患者RDW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这与上述结果一致,均提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RDW的异常情况。考虑为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指标数,影响RDW异常的原因有许多,其中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RDW上升的重要因素[22]。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和PCT、LCR及RDW水平异常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说明检测三者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不良结局有重要预测价值。

综上,PCT、LCR及RDW水平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清除率乳酸重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